280 likes | 442 Views
2.1.2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非重复性的,因而无规律可循;无法对人的行为做出预测;社会现象对于社会行动者来说是“有异议”的,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2.1.3 两种方法论影响下的具体研究方法. 2.2 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 2.2.1 价值中立、价值关联和价值判断
E N D
2.1.2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非重复性的,因而无规律可循;无法对人的行为做出预测;社会现象对于社会行动者来说是“有异议”的,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 2.1.3两种方法论影响下的具体研究方法
2.2 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 • 2.2.1价值中立、价值关联和价值判断 • “价值中立”是指科学仅对事实的陈述有关,而与对事实的好坏评价无关;“价值关联”的前提是认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价值性行动,都受到一定价值的影响和支配;“价值判断”是指带着自身的主观价值标准进入研究或者行动。在科学研究中既存在“价值中立”,又存在“价值关联”甚至“价值判断”。
2.2.2 价值关联和知识结构 • 观察到的事实和实际存在的事实(“本原”性事实)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任何社会研究只能接近“事实”,而不能穷尽“事实”。 • 2.3 社会科学的特殊性 • 2.3.1社会科学预测的特殊性: • 自杀性预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预测 ) • 自证预言(股市预测:半夜鸡叫) • 影响社会科学预测准确性的三个条件:理论的科学性、现象的稳定性以及人们对预测的心理反应。
2.3.2 社会研究的限制 政治、经济、文化、道德 • 2.4 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 • 2.4.1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 的结合 • 2.4.2默顿: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的 关系 创立理论、修订理论、转变理论和澄清理论
2.4.3 社会学的想象力与经验研究 • 特有的“心智的品质”,把司空见惯的生活事件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去思考,而不让纷繁复杂的经验事实或信息左右人们的视听,湮没了人们的吸收能力。 • “环境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
2.5.2 实用主义下的混合研究方法 • 2.5.3讨论 • 三角测量;一项研究既要发现或形成新的理论,又要证明新理论的普适性程度;质性研究有时也可以进行量化研究,但是,质性研究中的量化研究是为质性研究服务的。
思考与练习 • 1.什么是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它们在方法论上 有什么区别? • 2.社会研究方法论对社会研究方法有什么影响? • 3.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如何理解和把握价值中立、价 值关联和价值判断? • 4.根据社会科学预测的特殊性,解释马克思对资本 主义的预测?
5.社会科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6.为什么说社会学经验研究同时也是理论研究? • 7.通过对质性研究报告和量化研究报告的分析(请 同学自己找两篇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说明如 何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
3.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和一般过程 • 3.1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略) • 3.2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构成 • 3.2.1 社会研究方法论 • 3.2.2 社会研究基本方式 • 3.2.3社会研究方法的专门技术和工具
3.3 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 • 3.3.1 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 3.3.2 研究目的或作用: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 • 3.3.3 调查对象范围: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 普遍调查是对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进行毫无遗漏的逐个调查,以准确地了解在一定时点或时期状态下的总体的情况。抽样调查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个体组成的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的结论或数据推及或推算到总体中去。个案调查也称为个案研究,它是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考察的研究方法,其中的研究对象就是“个案”。
3.3.5 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研究性调查、民意调查、 市场调查 • 行政统计调查主要是由国家或者各级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国情或地区情况调查,涉及人口、经济、产业、资源和社会概况等。研究性调查一般由科研机关或大学组织,是学术研究的一种形式。民意调查,也称为舆论调查。它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调查人们对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评价。市场调查主要调查各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销售、产品评价、以及消费者的各种消费行为。
3.4 科学研究的逻辑和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 • 3.4.1归纳推理 • 在社会研究中,归纳推理就是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存在的、某一特殊的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概括出这一社会现象的共同特征或一般属性,由此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或者从中建立理论来说明观察到的具体社会现象或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普遍的联系。 • 观察 发现模式 暂时结论
3.4.2 演绎推理 •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个别,它是根据一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这类事物中的一些个体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 亚里士多德的演绎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结论;大前提:所有P,都是S;小前提:P;结论:所以,S。 • 大前提:任何社会改革都是利益的再分配(P),都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奕结果(S);小前提:住房制度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P);结论:所以,住房制度改革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S)。
一般理论或假设→观察→证实或证伪理论或假设一般理论或假设→观察→证实或证伪理论或假设
3.4.3 假设演绎法 • 根据所要研究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然后从理论或理论假设中推导出研究假设(一般来说,研究假设比较接近于经验,也可以称之为“经验假设”);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检验假设。
例如,关于家庭婚内暴力的研究有五种理论分析框架(心理学方法、社会生物学方法、社会结构视角、社会关系视角、社会文化视角),其中社会关系的视角(又名资源理论)强调夫妻关系中讨价还价的过程,认为夫妻间的相对资源对暴力冲突的发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即夫妻在家庭决策过程的地位是由双方带入夫妻关系中的资源所决定的:资源多的一方在决策过程中处于有利的控制地位。运用资源理论解释婚内暴力,也就意味着夫妻资源的多寡是导致婚内暴力的重要原因。根据资源理论具体分析婚内暴力“男打女”的现象,得出如下假设:例如,关于家庭婚内暴力的研究有五种理论分析框架(心理学方法、社会生物学方法、社会结构视角、社会关系视角、社会文化视角),其中社会关系的视角(又名资源理论)强调夫妻关系中讨价还价的过程,认为夫妻间的相对资源对暴力冲突的发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即夫妻在家庭决策过程的地位是由双方带入夫妻关系中的资源所决定的:资源多的一方在决策过程中处于有利的控制地位。运用资源理论解释婚内暴力,也就意味着夫妻资源的多寡是导致婚内暴力的重要原因。根据资源理论具体分析婚内暴力“男打女”的现象,得出如下假设: • 假设a:低收入的女性更易受到伤害,而高收入的女性不容易 • 受到伤害; • 假设b:高收入的女性更易受到伤害(不符合社会认同)。
思考与练习 • 1.社会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有哪些,不同标准下的社会研究方法分别 是什么? • 2.一般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社会学经验研究中的理论性研究之间的关系 如何? • 3.如何理解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之间的关系? • 4.试述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之间的共同特征? • 5.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准确性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 6.什么是时点(时间点),时点的精确性和什么因素有关? • 6.请在学术刊物上寻找一篇研究报告,说明该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属 于哪种类型的研究? • 8.什么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它们的作用和局限分别表现在什么地 方? • 9.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在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