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845 Views
兵家述評 之 西方兵學理論. 西方兵學思想的發展: 壹、源起:三千年前的希臘。 貳、共分成三個時期發展: ※ 古希臘羅馬時期 ※ 文藝復興時期 ※ 工業革命時期. 古希臘羅馬時期: 代表人物: § 馬其頓之菲力普 § 迦太基之漢尼拔. 對後世影響之觀念: 一、建立後勤對戰爭之重要性 二、西方現代戰略之起源。. ※ 文藝復興時期 代表人物: 現代戰略之父─馬基維理. 對後世影響之觀念: 當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發展 影響了後世的兵學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其歷史主流有 三個特點: ※ 人文主義的興起。
E N D
兵家述評 之 西方兵學理論
西方兵學思想的發展: 壹、源起:三千年前的希臘。 貳、共分成三個時期發展: ※古希臘羅馬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 ※工業革命時期
古希臘羅馬時期: 代表人物: §馬其頓之菲力普 §迦太基之漢尼拔
對後世影響之觀念: 一、建立後勤對戰爭之重要性 二、西方現代戰略之起源。
※文藝復興時期 代表人物: 現代戰略之父─馬基維理
對後世影響之觀念: 當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發展 影響了後世的兵學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其歷史主流有 三個特點: ※人文主義的興起。 ※現代資本主義的成本。 ※宗教改革運動。
※工業革命時期: 代表人物: 拿破崙 克勞塞維茲 約米尼
對後世影響之觀念: ※工業化影響了武器的發展 ※開啟「全民作戰」的歷史 ※軍隊邁向專業化
影響近代西方進步的兩大因素 ※政治改造※產業改造 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 並稱進代雙元革命!
西方重要兵家計有 ※凱撒 ※拿破崙 ※克勞塞維茲 ※約米尼 ※巴頓
羅馬之凱撒 生平:生於羅馬的貴族家庭是政 治家與將軍。曾遠征高盧 進軍不列顛,使羅馬成為 雄跨歐洲大陸的中心。
曾於西元前六 0 年與龐培、克拉 蘇結盟,是為前三雄,共同統治 羅馬。但因內鬥與龐培、保守聯 盟發生征鬥,結果內戰爆發,龐 培與保守聯盟戰敗,逃往巴爾幹。
※西元四四年,保守派中以布 魯斯特為首的一幫人,在元 老院用匕首刺死凱撒。
凱撒參與重要戰役: ※高盧作戰的特色: 一、顯示其軍事天份。 二、征服萊茵河以西的土地,並 將日耳曼民族逐出高盧。
※平定西班牙之戰特色: 一、以寡擊眾。 二、掌握時效。 三、不拘泥於傳統的戰術。
凱撒的戀曲: 凱撒在西元前四八年與龐培軍 隊在希臘相抗,大敗,並隨軍 隊到埃及,並與克里奧佩特拉 相戀,並協助其登上王位。
這也就是後來好萊屋電影業將 兩人相戀的故事,拍成埃及豔 后這部電影的由來。
凱撒的軍事思想: ※治軍嚴整。 ※信賞必罰,紀律嚴明。 ※熱愛戰士,生死與共患難相助 ※廣攬人才
凱撒獨特的軍事戰術: ※慣用夜間作戰。 ※重視警戒,行軍當中本隊分成 前衛、後衛及側衛,已有現代 軍隊隊形的最初記錄。並首創 預備隊的編組。
凱撒的政績: ※重新制定政府體制。 ※發行金幣穩定幣制。
※改革稅制整頓金融。 ※制定法典建立司法尊嚴。 ※改革曆法使社會大眾有遵循 的依據。
「戰神」拿破崙 出生地:原為意大利領土的科 西嘉島。 生平:十歲就讀軍校,十五歲 任職砲兵少尉,土倫戰 役中以上尉階級晉任將 軍,時年二十四歲。
拿破崙的思想觀念: 早期是受到法國當代最偉大思想 家盧梭及伏爾泰的影響,所以對 當時爆發後的法國大革命是最支 持的。
拿破崙的軍事戰術觀念: ※講求機動與奇襲。 ※善於使用內線作戰。
※先依機動獲得戰略上的 有利態勢,再尋求會戰 以殲滅敵人,強調機動 作戰的觀念。
拿破崙在軍事上的獨創: ※首創「師」及「軍」級單位 的作戰編組。 ※建立倉儲補給制度。
拿破崙所參與的戰役中,影響較 為重要的有: ※一七九三年土倫之役,這是拿 破崙初次嶄露其軍事天份之戰 鬥,並破格晉升將軍,時年二 十四歲。
※一八0五年進攻英國,結果 在特 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名 將納爾遜打敗,從此法海軍一 厥不振。
※一八一二年親征俄國,造成 其陸軍戰力嚴重損傷,並種下 爾後滅亡的主因。
※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滑鐵盧 之戰戰敗後,拿破崙被流放到 大西洋聖赫勒拿島,造成一代 名將因此抑鬱而終。
對後世影響的制度: ※創立法蘭西銀行,使法國財政收 支趨於穩定。 ※編撰拿破崙法典,提倡人權法治 ※重視藝術,提倡教育。
後代軍史學家對拿破崙的評價 ※真正偉大的將領,可與漢尼 拔及亞歷山大媲美。 ※戰略眼光可與亞歷山大及奧 古斯都相提並論。
西方的兵聖─克勞塞維茲 生平背景: 出生普魯士的軍人世家,年齡很 輕既從軍,曾參與多次戰役,並 從多次的戰役中獲得不凡的軍事
理論,這些軍事理論對後世 戰爭影響極大,後世稱他為 「西方的兵聖」並與中國的 孫子相互輝映。
克氏軍事思想的緣由: ※於一八0一年進入柏林陸軍大 學時,深受軍事改革者夏侯斯 特的影響,夏氏有克氏第二父 親之稱,可見其思想影響之深
※在一八0六年參與耶拿及奧爾 斯塔特戰役對抗拿破崙,普軍 大敗被俘,一八0九年獲釋後 深感陳舊的軍事制度無法適應 近代戰爭,因而積極參與軍事 改革。
※一八一二年以幕僚身份赴俄國 參加反抗拿破崙戰爭,拿氏被 打敗後重返普軍,一八一三年 夏侯斯特去世,克氏加入普軍 軍事改革的核心。
克勞塞維茲最重要的著作─戰 爭論,是軍事理論的聖經。其 特色有二,分述如後:
※戰爭的兩重性,有兩種意義: 其一是絕對戰爭,不管是否於 政治的意圖下進行,或僅是消 除敵人的抵抗力,而順從我方 的意圖。
其二是有限戰爭,僅是對敵國 的目標採取局部性的攻擊與佔 領,並以此媾和。
在上述的觀點,克氏認為機 會與磨擦的正負面,最能分 辨其間厲害,能趨利避害即 為「軍事天才」
※政略指導戰略: 克氏名言:戰爭只是政治運用其 他手段的延長。因此推衍出「政 略」指導「戰略」的態勢,並由 此發展出西方民主社會文人控制 的理念。
戰爭論的主要內容: ※以科學的態度論述戰爭研究 的方法論,說明理論的用途及 限制。
※研究影響戰略的要素: 如力量、空間、時間,但克氏 尤重精神要素,以當時的觀點 而言這是相當大的突破。
戰爭絕非孤立於社會之外的行 動,而是政治的延長;以克氏 的觀點來看戰爭,它是一種手 段,而不是目的。
銀行家出生的軍事家─約米尼 生平:出生於瑞士的法語區,原服 務於傭兵隊,後改至銀行界 服務,因對拿破崙十分崇拜, 加上其本身對軍事書籍及軍
事問題有獨特見解,遂放棄銀行 職位,並為拿破崙所用,但因國 籍問題,使他無法為法國所重用 因不得志又投奔俄國沙皇。
※約米尼思想背景 1792─1815年是一個空前未有、 人性幾乎發生新變化及大災難、 大黑暗而又幾乎絕望的時代,史 稱「拿破崙戰爭時代」。
戰爭理論 ※起點:是以七年戰爭開始,包括 菲特烈、法國革命、拿破 崙三個階段的戰爭都在內, 並且 以史實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