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電子商務與物流

電子商務與物流. 緒論 電子商務的涵意 電子商務的類型 電子商務的發展與用途 電子商務的效益 電子商務與物流的互動 電子商務的應用與未來的發展 結論. 聯合快遞: “ Deliver More ”. 成立於 1907 年 美國 電子商務 的推手 擴大客戶的資訊服務 廣設集散中心以及 E 化遞送 整合同步商務. 緒論. 3C 電腦 (Computer) 通訊 (Communication) 家電 (Consumer Electronic) 網路結構 網際網路 (Internet) 內部網路 (Intranet) 外部網路 (Extranet).

hym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電子商務與物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電子商務與物流 • 緒論 • 電子商務的涵意 • 電子商務的類型 • 電子商務的發展與用途 • 電子商務的效益 • 電子商務與物流的互動 • 電子商務的應用與未來的發展 • 結論

  2. 聯合快遞:“Deliver More” • 成立於1907年 • 美國電子商務的推手 • 擴大客戶的資訊服務 • 廣設集散中心以及E化遞送 • 整合同步商務

  3. 緒論 • 3C 電腦(Computer) 通訊(Communication) 家電(Consumer Electronic) • 網路結構 網際網路(Internet) 內部網路(Intranet) 外部網路(Extranet)

  4. 網路行銷溝通模式圖

  5. 電子商務的涵意 • 網路系統串連 「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簡稱TCP) 「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 簡稱IP) • 電子商務的定義 • 電子商務的範疇 • 電子商務的價值性服務

  6. 電子商務的定義 • (E-commerce,簡稱EC) • 描述透過網際網路中的電腦網路來進行產品、服務與資訊的交換以及購買、銷售過程的重要概念 溝通角度 企業流程角度 服務角度 線上服務角度

  7. 電子商務的範疇 • 利用電腦網路,從事銷售、購買及服務活動之各種商業交易行為,都屬電子商務涵蓋範疇

  8. 電子商務的價值 • 價值性的服務 作業與流程管理 個別化產品服務 商品供應鏈管理 • 特性 虛擬方式 供應鏈管理 網路超連結(Hyperlink) 策略聯盟創造商機的重要方式

  9. 電子商務的類型 • 企業對顧客型(Business to Consumer, 簡稱BtoC或B2C) • 企業對企業型(Business to Business, 簡稱BtoB或B2B) • 顧客對顧客型(Consumer to Consumer, 簡稱CtoC或C2C) • 顧客對企業型(Consumer to Business, 簡稱CtoB或C2B) • 其他

  10. 典型網際網路化應用系統

  11. 全球電子商務綱要白皮書 • (A Framework for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

  12. 電子商務的發展 • 1970年代 • 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 • 1980年代 • 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 • 1990年至2000年 • 2000年至2003年 • 2003年以後

  13. 電子商務的效益 • 基礎效益 24小時電子行銷 提供及時互動性之個人化行銷 進入市場的成本低廉 全球化散佈 • 對組織的益處 • 對客戶的益處 • 對社會的獲益

  14. 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 • 重組效果 • 軟體之服務人才 • 資源運用 • 分工、專業化 • 聯合採購、聯合銷售 • 結構性失業 • 企業或產業聯盟

  15. 完整顧客服務的要求 訂單狀態 產品供應力 配送時間 發票 降低需求不確定性,減少存貨數目 物流彈性 適當 適時 試所 即時及精確的資訊之重要性

  16. 科技技術 • 電子資料交換(簡稱EDI) • 個人電腦 • 人工智慧/專家系統 • 通訊工具 • 條碼掃描技術 • 通訊標準 EDI之必要條件有二: 「通訊標準」和「資訊標準」

  17. 網路連線的用途 • 統計產品需求或存貨狀況 • 產品相關用途 • 存貨抑低或平衡 • 開創商機,瞭解產品需求趨勢

  18. 資訊科技 • 流程效率改善 組織階層與人力數量因而大為減少 部門趨於重整或虛擬化 • 改變了原來內部組織結構與運作

  19. 電子商務的應用與未來之發展 • 現階段電子商務之應用 企業組織間的電子商務 企業內部的電子商務 與顧客間的電子商務 • 對中間商的影響 • 電子商務未來之發展

  20. 企業組織間的電子商務 • (Inter-Organiz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 目的在於提升產銷體系中管理的效益、效率 供應商管理 庫存管理 時間配送管理 通路的管理 帳務行政管理

  21. 企業內部的電子商務 • (Intra-Organiz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 作為組織內部功能整合的工具,達到提升工作群組溝通與文件資料整理分析之應用效率 工作群組間的溝通 文件資料整理分析 提高組織生產力

  22. 與顧客間的電子商務 • 目的在於提供快速反應系統或效率化顧客反應系統(Quick Response/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簡稱QR /ECR) 企業與個人模式則在於利用網路建立與消費者間的關係,創造新的商業通路,形成新的商機來源。

  23. 電子商務的維度

  24. 中間商與代理人的角色 • 協助多種購物來源的比較 • 結合不同賣主的服務來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 提供可靠的第三者監控及評估系統

  25. 評估之原則 • 供應力 • 準確性 • 即時性 • 異常資訊報告力 • 彈性 • 報告力

  26. 電子商務未來之發展 • 以網路經濟為經營的主要思考模式 • 以虛擬資源提升生產力 • 以即時溝通作為產品規劃方式 • 以彈性化互動作為價值調整方式 • 以消費者做為產銷行為概念之啟始 • 以集體經驗做為企業決策之方式 • 以即時化方式做為面對變革時的學習理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