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k likes | 1.44k Views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与 信号传递. 第一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1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2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3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与 胞吐作用(exocytosis). 物质的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 物质跨膜运输 :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胞吞与胞吐作用. 被动运输( passive transport ). 特点: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 能量消耗:不需要提供能量 类型: 简单扩散 ( simple diffusion )
E N D
第一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1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2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3 胞吞作用(endocytosis)与 胞吐作用(exocytosis) 物质的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
物质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胞吞与胞吐作用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特点: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 能量消耗:不需要提供能量 类型: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需要特异膜蛋白协助
简单扩散中物质的通透性: • 极性越小越容易过膜 • 分子越小越容易过膜 • 离子不能过膜
协助扩散 • 特征: • 存在膜转运蛋白; • 转运速率高; • 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 不同物质有特异Km值
协助扩散 • 膜转运蛋白: • 作用:使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 • 类型: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s) •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 • 电压门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 • 配体门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 • 压力激活通道(stress-activated channel)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供给;膜转运蛋白参与 ●类型: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钠钾泵 钙泵、氢泵 由ATP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协同运输 (cotransport) 分为共运输(同向运输)和对向运输(反向运输) 光能驱动的主动运输
结构:与Na+-K+泵的α亚基同源,MW=100,000Da, 10个α螺旋 Ca2+泵 功能:在细胞膜和肌质网膜上,储存Ca2+ 调节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钙泵和质子泵 质子泵 功能:建立H+电化学梯度,驱动转运溶质进入细胞 种类: (1)P型质子泵 (2)V型质子泵 (3) H+ - ATP酶(F-型质子泵)
协同运输: 由钠钾泵或氢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共运输 对向运输 共运输和对向运输
共运输(symport) Fig.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Glc)示意图: 葡萄糖分子通过Na+驱动的供运输方式进入上皮细胞;再经载体介导的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血液;Na+-K+泵消耗ATP维持Na+的电化学梯度。
在动物、植物细胞由载体蛋白 介导的协同运输异同点的比较
运输方向 跨膜动力 能量消耗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比较
膜电位 1.静息电位产生:(内负外正) 质膜对K+的通透性大于Na+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2.去级化:(内外相等) 细胞受到刺激,Na+内流引起的 3.反极化(内正外负) 动作电位的最大值 4.超极化: Na+内流的同时,K+通透性也加大,使得K+流出细 胞,超过原来的静息电位。
Fig. 膜电位测定 Fig. Na+通道动作电位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 运输,又称膜泡运输或批量运输 (bulk transport)。属于主动运输。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Fig. 电镜观察到的胞吞作用 (A) Clathrin-coated vesicles. (B) Golgi cisternae from a cell-free system in which COPI-coated vesicles bud in the test tube. (C) COPII-coated vesicles.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类型: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 胞吞作用与吞噬作用的区别: 1.胞吞泡的大小不同: 胞饮泡<150nm,吞噬泡>250nm 2.转运方式不同: 连续发生过程; 需要受体介导的信号触发过程 3.胞吞泡形成的机制不同: 需要网格蛋白和接合素的参与; 需要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参与
胞吞泡形成的机制 Fig. 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介导的选择性运输示意图
LDL的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选择浓缩机制)
胞吐作用: 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 他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 胞质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胞吐作用(exocytosis) ●组成型的外排途径(constitutive exocytosis pathway) 分布: 所有真核细胞 分泌特点:连续分泌过程 分泌物质:用于质膜更新 default pathway: 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泡→细胞表面
胞吐作用(exocytosis) ●调节型外排途径(regulated exocytosis pathway) 分布:特化的分泌细胞 分泌特点:储存—刺激—释放 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粘液或消化酶)具有共同的分选机制,分选信号存在于蛋白本身,分选主要由高尔基体TGN上的受体类蛋白来决定
膜流与囊泡识别 ●膜流:动态过程对质膜更新和维持细胞的生存与生长是必需的 ● 囊泡与靶膜的识别与融合
第二节 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 1 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 • 2 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 • 3 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 4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 5 由细胞表面整合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 • 6 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与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
1.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发生和组织的构建,协调细胞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是必须的。 ●细胞通讯方式: 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接触性依赖的通讯 间隙连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概念: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 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这种反应系列称之为细胞信号通路。 细胞识别是通过各种不同的信号通路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