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829 Views
足阳明胃经.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ST. 学习内容. 经脉循行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 44 个). 足阳明胃经脉循行. 《 灵枢.经脉 》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⑴,旁约太阳之脉⑵,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⑶,却循颐⑷后下廉,出大迎⑸,循颊车⑹,上耳前,过客主人⑺,循发际,至额颅⑻。 其支者: 从大迎前,下人迎⑼,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⑽。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⑾中。
E N D
足阳明胃经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ST
学习内容 • 经脉循行 • 主治概要 • 本经腧穴(44个)
足阳明胃经脉循行 •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⑴,旁约太阳之脉⑵,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⑶,却循颐⑷后下廉,出大迎⑸,循颊车⑹,上耳前,过客主人⑺,循发际,至额颅⑻。 • 其支者: 从大迎前,下人迎⑼,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⑽。 •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⑾中。 • 其支者:起于胃口⑿,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一一以下髀关⒀,抵伏免⒁,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⒂,入中指内间⒃。 •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 其支者: 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主治概要 • 胃肠病 • 头面五官病 • 神志病、热病; • 皮肤病; • 局部病。
☻承泣(ST1) • [定位]正坐,两目正视,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取穴。 • [主治]目疾;中风口歪 • [操作]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四白(ST2) • [定位]正坐,在承泣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取穴。 • [主治]目疾;面疾;头痛眩晕。 • [操作]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不可过度提插捻转。
☻地仓(ST4) • [定位]巨髎之下与口角水平的交界点,约口角旁o.4寸取穴。 • [主治]口面局部病 •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透刺。
地仓经典配穴及运用 • 《玉龙歌》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炒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归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 《肘后歌》 狐惑伤寒满口疮,须下黄连犀角汤,虫在脏腑食肌肉,须要神针刺地仓。
大迎(ST5) • [定位]在下颌角前下1.3分,当咬肌附着部的前缘,下颌骨上。简便取法:当闭口鼓气时,下颌角前下方即出现一沟形凹陷中取穴。 • [主治]口齿面等局部病证。 • [操作]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颊车(ST6) • [定位]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上下齿咬紧时,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 • [主治]口齿面等局部病。 • [操作]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透刺。
颊车经典配穴 • 《大成》 中风口噤不开:颊车、人中、百会、承浆、合谷具宜泻;喉痹:颊车、合谷、少商、尺泽、经渠、阳溪、大陵、二间、前谷;头强痛:颊车、风池、肩井、少海、后溪、前谷。 • 《百症赋》 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
☻下关(ST7) • [定位]在颧弓下缘凹陷处,当下颌骨踝状突的前方,闭口取穴。 • [主治]口面病;耳疾。 • [操作]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头维(ST8) • [定位]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神庭穴)旁开4.5寸。 • [主治]头目疾。 • [操作]平刺0.5~1寸。
☻人迎(ST9) • [定位]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 • [主治]颈部疾患;高血压;气喘。 • [操作]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缺盆(ST12) • [定位]乳中线直上,在锁骨上窝正中取穴。(前正中线旁开4寸) • [主治]肺系部;局部病 •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
☻乳根(ST18) • [定位]在第5肋间隙,当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 [主治]乳疾;胸肺疾患. •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天枢(ST25) • [属性]大肠募穴. • [定位]仰卧,在脐中——神阙穴(任脉)旁开2寸取穴。 • [主治]胃肠病;妇科病. • [操作]直刺1~1.5寸.
天枢经典配穴及运用 • 《百症赋》 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 • 《标幽赋》 虚损天枢而可取。
☻归来(ST29) • [定位]脐中下4寸(中极),前正中线旁开2寸. • [主治]少腹妇科病. • [操作]直刺1~1.5寸.
☻伏兔(ST32) • [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 [主治]下肢病;疝气;脚气. • [操作]直刺1~2寸.
☻梁丘(ST34) • [属性]郄穴 •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 [主治]胃病;下肢病;乳疾. • [操作]直刺1~1.2寸.
☻犊鼻((ST35) • [定位]屈膝,在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外膝眼)取穴。 • [主治]下肢,膝关节病. • [操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足三里(ST36) • [属性]合穴,下合穴 • [定位]在犊鼻下3寸,胫骨前脊外侧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屈膝或平卧取穴。 • [主治]胃肠病;下肢病;神志病;外科病;虚损强壮穴. • [操作]直刺1~2寸.强壮多温灸.
四总穴 • 肚腹三里留
☻上巨虚(ST37) • [属性]大肠下合穴 • [定位]足三里穴下三寸. • [主治]胃肠病;下肢病. • [操作]直刺1~2寸.
☻下巨虚(ST39) • [属性]小肠下合穴 • [定位]足三里穴下六寸. • [主治]胃肠病;下肢病.乳痈 • [操作]直刺1~2寸.
丰隆(ST40) • [属性] 络穴 •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处 • [主治] 头疾、神志、痰症、下肢、胃肠 • [操作] 直刺1~1。5寸
丰隆治痰 • 《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 • 《医学纲目》“一切痰饮取丰隆”
丰隆治验 • 《甲乙》厥头痛,面浮肿,心烦狂见鬼,善笑不休,发于外有所喜,喉痹不能言,丰隆主之。 • 《千金方》 丰隆主大小便涩难;丰隆主不能食。 • 《肘后歌》 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
解溪(ST41) • [属性] 经穴 • [定位] 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 [主治]下肢、头疾、神志、肠胃 • [操作]直刺0。5~1寸
内庭(ST44) • [属性] 荥穴 • [定位] 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 [主治] 五官病、热病、胃肠病、局部痛症 •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历兑(ST45) • [属性] 井穴 • [定位]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 [主治] 五官病、热病、神志 • [操作] 浅刺0。1寸
本经小结 • 经络循行 • 取穴要点 • 主治要点 • 刺灸要点 • 特定穴
循行要点 • 主脉:起鼻旁,上鼻根,下眶下,入上齿,环挟口,交承浆,行颐后,上额角 • 主脉:大迎下,循喉咙,入缺盆,下穿膈,属胃腑,络脾脏。 • 主脉:缺盆下,乳中行,脐旁过,入气街 • 主脉:气街下,大腿外,前缘行,止中趾。 • 支脉:从足背,止大趾
取穴要点 • 主要应掌握对瞳孔的直线,口角,下颌角,鬓角,颧弓,胸锁乳突肌,喉结,肋间隙,髂前上棘,髌骨外上缘,外膝眼,胫骨前嵴,外踝高点,第二跖趾关节等解剖标志。
主治要点 • 胃肠病 • 头面五官病 • 神志病、热病; • 皮肤病; • 局部病。
操作注意事项 • 面部穴 • 胸部穴 • 腹部穴
复习思考题 • 足三里穴的临床运用总结 • 丰隆穴治痰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