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地震知识与防震减灾常识讲座

地震知识与防震减灾常识讲座. 厉庄小学 黄涛. 地 震 知 识 讲 座 第一部分:当今地震趋势 第二部份:地震基本知识及防震减灾常识 第三部分:如何开展地震紧急避震及疏散演练. 全球强震分布. 防震 减灾. 福建省地质构造图.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闽东南及闽、粤、赣交界地区被列为全国 21 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 第一部份:地震基本知识. 一、地震是怎么发生的: 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象封建迷信所说的地牛翻身﹚。地震就是地幔中物质不断运动而带动地壳表面物质错动、破裂而造成的。.

hunter-goff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地震知识与防震减灾常识讲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震知识与防震减灾常识讲座 厉庄小学 黄涛

  2. 地 震 知 识 讲 座 • 第一部分:当今地震趋势 • 第二部份:地震基本知识及防震减灾常识 • 第三部分:如何开展地震紧急避震及疏散演练

  3. 全球强震分布

  4. 防震 减灾

  5. 福建省地质构造图

  6.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闽东南及闽、粤、赣交界地区被列为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

  7. 第一部份:地震基本知识 一、地震是怎么发生的: 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象封建迷信所说的地牛翻身﹚。地震就是地幔中物质不断运动而带动地壳表面物质错动、破裂而造成的。

  8. 二、地震的分类:按地震成因来分,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因构造地震对人类影响最大,人们重点研究构造地震。1、什么叫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全世界90%以上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震一般都是指构造地震。例如: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唐山的7.8级大地震;最近04年12月26日印度洋8.9级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死亡人数达30万人以上。都属于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岩浆活动,在火山附近也可能引起地震叫火山地震。约占世界地震的7%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也可以引起地球表面振动,叫塌陷地震,这类地震比较小,次数也不多。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也可能引起地震,称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由核爆炸,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人工地震。

  9. 防震 减灾 几个名词解释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10. 三、有关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 • 1、震源:就是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 2、震中:从地下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用经、纬度将其表示出来叫震中位置。 • 3、震中距: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 4、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度叫震级。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通常所说的震级是“里氏震级”,是通过仪器观测的数据,用美国地震学家里希特定义的震级公式计算出来。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震级为9.0级,分别是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的9.0级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南美智利发生的9.0级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这次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 • 5、烈度:地面遭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称为烈度。 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烈度越高。

  11. 6、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6、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表 震源深度d≤20公里

  12. 四、地震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强:地震发生十分突然,持续时间只有十几秒、几十秒钟。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桥梁断裂,人员伤亡等灾害。2、破坏性大:发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往往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记载: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北方工业重镇唐山市在十几秒钟内被夷为平地。3、影响面广:强烈地震发生后,尤其是城市直下型大地震发生后,不但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而且对人们的心灵也造成巨大创伤,这种创伤不是短时间能愈合的。四、地震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强:地震发生十分突然,持续时间只有十几秒、几十秒钟。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桥梁断裂,人员伤亡等灾害。2、破坏性大:发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往往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记载: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北方工业重镇唐山市在十几秒钟内被夷为平地。3、影响面广:强烈地震发生后,尤其是城市直下型大地震发生后,不但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而且对人们的心灵也造成巨大创伤,这种创伤不是短时间能愈合的。

  13. 4、连续性强:地震发生后,除了因建筑物破坏引发的灾害以外,还会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海啸、山体滑坡、泥石流、毒气泄漏、流行病、放射性污染等。例如: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由于消防系统破坏,全市50多处起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灾损失比地震直接损失高3倍;最近这次,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8.9级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10米高的海浪席卷了灾区村庄和海滨度假区,波及的国家包括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和马来西来等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死亡人数可能高达30万人以上。4、连续性强:地震发生后,除了因建筑物破坏引发的灾害以外,还会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海啸、山体滑坡、泥石流、毒气泄漏、流行病、放射性污染等。例如: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由于消防系统破坏,全市50多处起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灾损失比地震直接损失高3倍;最近这次,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8.9级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10米高的海浪席卷了灾区村庄和海滨度假区,波及的国家包括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和马来西来等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死亡人数可能高达30万人以上。

  14. 四川都江堰聚源中学教学楼垮塌

  15. 都江堰市垮塌的房屋

  16. 四川北川县城地震后成为一片废墟

  17. 被震裂的道路

  18. 去往汶川公路沿线多处垮塌

  19.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这次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是迄今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北方重镇唐山市在几秒钟内被夷为平地。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这次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是迄今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北方重镇唐山市在几秒钟内被夷为平地。 唐山地震是极为少见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其灾难之惨重,损失之巨大,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被列为本世纪10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首。据统计,在唐山地震中死亡的人员共有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

  20. 唐山地震造成全城一片废墟

  21. 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其中地震次生灾害加大了灾害程度。最为典型的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24万余人死亡,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顷刻间夷为废墟,同时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强烈地震使唐山市区共发生大型火灾5起,震后防震堋火灾452起,毒气污染事件7起,工业废渣堆滑坡事件1起,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逾百万元。唐山大地震还给人们的心理上、精神上造成重创,一时间人们“谈震色变”,恐震心理极为严重。

  22. 台湾南投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省南投县集集发生7.6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左右,重灾区在日月潭地区。整个灾区死亡2329人,伤8722人,失踪39人,倒塌各种建筑9909栋,严重破坏7575栋,受灾人口250万,灾民32万,财产损失92亿美元。一场撼天动地的巨大地震不仅摧毁了无数家庭,也改变了断层所经之处的地貌。

  23. 台湾南投地震造成一所学校体育馆跑道凸起一米多高台湾南投地震造成一所学校体育馆跑道凸起一米多高

  24. 地表断裂无坚不摧(台湾集集地震)

  25. 东南亚地震震撼世界!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40年来最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10米高的海浪席卷了灾区村庄和海滨度假区,波及的国家包括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和马来西亚,死亡人数已突破30万人。据报道,这次地震的震级高达里氏8.9级,是自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里氏9.0级地震以来的震级最高的地震,

  26. 2004年12月26印度尼西亚8.9级大地震

  27.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引发海啸

  28. 亚齐河上漂浮的尸体

  29. 灾后尸体的处理成为政府最急迫的事情

  30. 在世界地震史上,有关次生灾害的破坏可以追溯至远古。而产生深远影响的以20世纪以来城市灾害突出。如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8.3级地震,震中位于东京和横滨两座大城市之间。震后市区400多处同时起火,引发大面积火灾,横滨市几乎全部被烧光,东京的三分之二城区化为灰烬,在地震死亡的10万人中90%死于火灾;在毁坏的70万栋房屋中,有近栋是被大火烧毁的,地震次生灾害损失大大高于地震直接造成灾害的本身。在世界地震史上,有关次生灾害的破坏可以追溯至远古。而产生深远影响的以20世纪以来城市灾害突出。如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8.3级地震,震中位于东京和横滨两座大城市之间。震后市区400多处同时起火,引发大面积火灾,横滨市几乎全部被烧光,东京的三分之二城区化为灰烬,在地震死亡的10万人中90%死于火灾;在毁坏的70万栋房屋中,有近栋是被大火烧毁的,地震次生灾害损失大大高于地震直接造成灾害的本身。

  31. 五、地震前兆: • 我们说地震是有前兆的,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微观前兆。

  32. 1、宏观前兆:就是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如气象(如地声、地光、地气、地动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等叫宏观前兆。 动物异常常见的有牛、羊、骡马不吃食,不进栏;猪表现不吃食往栏外跳;狗狂吠,嚎叫或低头嗅地;鸡惊飞上屋或上树、撞笼、狂叫不安;老鼠搬家;大猫衔着小猫跑;鱼浮在水面,昏迷、打旋或乱跳,甚至跳上岸;冬眠蛇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等. 2、微观前兆:就是通过仪器观测到现象叫微观前兆。我们漳州地震台(在龙海九湖石狮岩下)就有多种地震前兆观测仪器。以后小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带你们去漳州地震台参观。

  33. 震前地下水的变化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 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天变雨要到, 水变地要闹。 人人都观察, 异常快报告。

  34.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 震前动物有预兆, 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 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 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 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 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 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 综合异常作预报。

  35. 地震前的地声

  36. 六、我国地震预报现状 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人类开始正式进行地震预报的探索,还仅仅是三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和规律已经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已经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对所有的地震都作出准确的预报;我们所作出的中长期预报已经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37. 目前,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预报地震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作出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局限性。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上一个未解难题。 目前,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预报地震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作出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局限性。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上一个未解难题。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地震的国家(早在1800年前,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能测定的地震方位的地动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大地震作出短临预报(即:我国对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做出了预报。这次预报是国际上唯一一次没有争议、具有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成功预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分别对1995年云南孟连、1997年新疆伽师、1999年辽宁岫岩等地震做了比较成功的预报。),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首先对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并取得一定减灾实效的国家。我国地震学者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他们坚信,只要不懈地努力,地震预报这个难题迟早是可以解决的。但道路是漫长的,目前想单纯依靠地震预报来减轻地震灾害是不现实的,必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

  38. 张衡地动仪

  39. 第二部分 临震应急 在无临震预报而突遭地震袭击时,首先小朋友们千万要镇静,保持头脑清醒。由于强烈振动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时间短促,所以应采用“就近避震”的方法。 1、如果你在家里遇到地震:应首先关闭液化气,切断电源,以防发生火灾;接着就近躲在坚固的家俱下(如床铺、饭桌下等),也可以躲在内墙角或开间小的卫生间、贮藏室。(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待震后再撤离到外面空旷的地方。以防余震。 2、如果你在室外或街道行走:你是最万幸的了。这时,至关重要的是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躲在广告牌、霓虹灯架、马口铁板、电线杆、变压器和高大建筑物旁边,以免被压伤。最好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护住头,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

  40. 3、如果你在学校教室上课或在大的礼堂开会:千万不要惊慌外逃,乱跑乱挤反而会造成踩伤、挤伤、压伤,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这时,二楼以上的同学千万不要跳楼,可暂避在课桌下,双手尽量用书包护住头部,待地震平息后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而有秩序地跑向操场等空旷地方。不要靠近窗口、外墙。坐在最靠近门的同学,应首先把教室门打开。而一楼上课的学生,可在老师的指挥下按二列纵队直接迅速撤离到避震场所。蹲下,双手护住头部。3、如果你在学校教室上课或在大的礼堂开会:千万不要惊慌外逃,乱跑乱挤反而会造成踩伤、挤伤、压伤,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这时,二楼以上的同学千万不要跳楼,可暂避在课桌下,双手尽量用书包护住头部,待地震平息后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而有秩序地跑向操场等空旷地方。不要靠近窗口、外墙。坐在最靠近门的同学,应首先把教室门打开。而一楼上课的学生,可在老师的指挥下按二列纵队直接迅速撤离到避震场所。蹲下,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你就在操场上时:应迅速跑到中间,万万不能躲在架子下,墙角边,更不要跑回教学楼,以免被倒下的墙或掉下的玻璃、砖块砸伤。 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一定要坚守岗位,组织、指挥学生安全撤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