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786 Views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古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學習目標: 能了解傳說對研究歷史的參考價值 能了解由部落社會進步到國家政治的過程 能明白夏、商的起源、建國及文化成就. 課文整理. 古史傳說的「三皇五帝」時代. 三皇:有二說─ 1. 天皇、地皇、人皇(泰皇) 2.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古史紀年開始:司馬遷 《 史記 》. P6. 部落. 部落聯盟. 國家形成. 三皇時代. 五帝時期. 夏代. 黃帝:有初步立國規模 堯舜:禪讓政治公天下. 禹:具備天子權威 啟:傳子之局形成家天下.
E N D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節 古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 學習目標: • 能了解傳說對研究歷史的參考價值 • 能了解由部落社會進步到國家政治的過程 • 能明白夏、商的起源、建國及文化成就
課文整理 古史傳說的「三皇五帝」時代 • 三皇:有二說─1.天皇、地皇、人皇(泰皇) 2.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 古史紀年開始:司馬遷《史記》
部落 部落聯盟 國家形成 三皇時代 五帝時期 夏代 黃帝:有初步立國規模 堯舜:禪讓政治公天下 禹:具備天子權威 啟:傳子之局形成家天下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古代政治型態的演進
課文整理 從部落到國家的演進歷程 • 舊石器時代初期:人類只有「遊群」,無社會組織 • 新石器時代:部落→部落聯盟→國家 1.部落:a.農業村落b.以血緣為中心的「氏族社會」 2.部落聯盟:血緣相近或毗鄰的部落,為應付天災、戰爭而組成 3.國家:再由部落聯盟進一步演進,才出現國家
課文整理 部落聯盟的階段 • 約五帝、大禹時期 1.黃帝「監於萬國」 2.堯「協和萬邦」 3.禹「天下萬國」 • 氏族社會: 1.政治─民主制:領袖 A.由部落會議推選產生 B.負有作戰的責任 C.共主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2.財產─公有制
課文整理 部落聯盟領袖的產生與地位 一、產生方式:領袖由部落會議推選產生,負有作戰的責任,故又稱為「軍事民主制」 二、地位:為「共主」,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沒有特殊的物質享受
課文整理 部落聯盟領袖的權力變化 • 權力漸增: 1.原因:由於戰爭勝利或防禦天災有功,權力遂增大 2.實例: A.夏朝大禹治水成功及打敗三苗,權力超越一般部落 酋長 B.塗山之盟會,防風之君遲到,禹竟加以處死 • 職位變化: 1.由選舉演變成世襲 2.實例:禹死後由其子啟即位,並以武力打敗反對世襲的有扈氏
課文整理 古代國家的形成與標誌 • 古代國家的出現: 1.時間:新石器時代晚期 2.歷史背景: A.財產出現「私有制」:缺少公平分配財產的原則,產生 貧富分化的現象,擁有財富者成為統治階層 B.王權的形成:領袖或部落酋長因戰爭而使權力增加,取 代了部落聯盟共主的地位,進而形成王權 • 古代國家的重要標誌: 1.文字的出現 2.城市的出現 3.青銅器的出現
P9 古代國家出現的標誌(一)-文字
課文整理 古代國家出現的標誌(二)—城市 一、型態:是一種較高級的聚落型態 二、重要性:為國家出現的重要標誌 三、城市的出現,考古學家稱之為「城市革命」 四、結構:有城牆、壕溝。城內有宮殿、宗廟或神壇、手工業作坊,住宅區及墓葬區等 五、機能:為國家的權力中心,具有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的功能
課文整理 古代國家出現的標誌(三)—青銅器 一、具有禮器的功能:統治者以青銅器鑄造各種祭祀用的禮器,用以祭天地或祖先 二、青銅資源:由國王獨占 三、重要性:國君運用青銅器彰顯其統治的合理性 四、具有武器功能:以青銅製作武器,可保衛國家,鞏固政權
課文整理 中國考古發現的古代城市—二里頭遺址 一、地點:河南偃師二里頭 二、特徵: 1.總面積約四平方公里 2.遺址中部有宮殿分布區 3.有鑄銅遺址及陶窯址 三、意義: 1.青銅禮器、樂器、兵器的出土,反映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2.應為夏朝末年的都城
課文整理 夏王朝 • 在中國史上的意義: 1.中國古代第一個王朝 2.是最初出現的國家
課文整理 商王朝 • 代表都城: 1.鄭州 商城遺址 2.安陽 殷墟 • 文化成就: 1.文字─甲骨文 2.法律 3.軍隊 4.曆法
課文整理 早商遺址:鄭州商城 一、地點:河南鄭州 二、遺址中部:有城址,城內有大型宮殿基址 三、城外:分布有居住遺址、手工業作坊、鑄銅、製陶作坊 四、重要性:可能是商湯所建的亳都
課文整理 P11 晚商遺址—安陽殷墟 一、地點:河南安陽小屯村 二、特徵:為盤庚遷殷以後的都城 三、格局:有大規模的宮殿、宗廟區 四、周圍分布:一般居住遺址以及鑄銅、製陶、製骨、玉器等手工業作坊 五、西北部:為埋葬國王的王陵區 六、重要性: 1.出土大量青銅器及甲骨文。其中出土的青銅鼎形器象徵著商王崇高的王權 2.是殷商晚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商朝的文字 • 金文: • 別稱:又稱為鐘鼎文 • 為正體字,商周時代用於鄭重場所 • 甲骨文: • 別稱:貞卜文字、卜辭、殷墟書契 • 內容:占卜為主,少數記事。 • 結構:「六書」具備,以象形為多,次為會意、指事、假借、轉注、形聲 • 書寫工具:以刀契刻者為多,也有以朱墨和毛筆書寫 • 特徵:為俗體字,已脫離圖畫,但文字方向正反不拘,筆畫繁簡未定
課文整理 夏商的法律—可能已有成文法規 一、文獻記載: 1.「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有湯刑」 2.殷有「刑三百」 3.並沒有留下詳細條文 二、甲骨文記錄: 已有刑具監禁、刖刑、劓刑、砍頭及活埋等殘酷刑罰 三、殷王曾「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象徵國王崇高的權威
課文整理 商朝的軍隊 一、商王的軍權 1.已有直轄的常備軍 2.可徵調方國(諸侯)的軍隊 二、兵器: 1.已用青銅製造 2.有戈、矛、戟、鉞、刀、鏃、弓等 3.已用馬駕駛戰車
課文整理 商朝的天文曆法 一、發達之因:因農業進步與需要 二、內容: 1.採陰陽合曆 2.一年分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3.已知置閏:遇閏年則於年末加一個月,稱「十三月」 4.使用天干地支:以干支紀日(並未紀年),以60日為一循環
好站連結 • 西安半坡博物館 http://www.bpmuseum.com/ • 安陽殷墟博物院 http://www.ayyx.com/cn/gdwm-kj.htm • 商周青銅藝術 http://hk.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503 • 故宮e學園/青銅數位學習課程 http://elearning.npm.gov.tw/digital_2-4-1.htm • 殷墟遺文http://www.npm.gov.tw/exhbition/yin0701/yin0701.htm • 商王大墓重現 http://www.sinica.edu.tw/~dmuseum/
圖源出處 • 伏羲氏:http://www.chinaculture.org/img/2004-07/09/xin_560701091017882161125.jpg • 新疆出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http://zh.wikipedia.org/wiki/Image:%E4%BC%8F%E7%BE%B2%E5%A5%B3%E5%AA%A7%E5%9C%96.gif • 神農氏畫像:林明哲(1977)。《中國歷代名人畫像彙編》。偉文出版社,頁170。 • 堯帝禪讓想像圖:http://www.enweiculture.com/culture/03/0301/images/xiaowrykzls.gif • 大禹治水圖:http://duyanbing.bokee.com/inc/dyzst.jpg • 二里頭文化遺址: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42。 • 平底爵: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42。 • 鄭州商城遺址: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43。 • 安陽殷墟: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9。 • 司母戊鼎:http://history.5sky.net/UploadThumbs/2004-12/2004128213743559.jpg • 三連銅甗: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9。 • 「亞禽」及「奇字」古璽:http://library.thinkquest.org/C0124441/images/nounimg/ba0101.jpg • 甲骨文穴窖:http://www.ayyx.com/cn/127jgkx.htm • 殷墟文物 甲骨文:http://www.npm.gov.tw/exhbition/yin0701/pictures/3350-s.jpg • 以朱墨和毛筆書寫的甲骨文:http://arts.nthu.edu.tw/NewWww/Exhibition/1994-11-14/pictures/mag-2.gif • 武丁早期征討卜辭:http://www.china-shufa.com/uploadimages/200445124056-1.jpg • 刻有天干地支的甲骨文: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e_book/ • 甲骨文中有關日、月蝕的紀錄: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e_book/ • 甲骨文中有關天文新星的紀錄: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e_book/ • 殷墟文物 車馬坑: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