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三、 生育统计与分析

三、 生育统计与分析. 生育统计的特点与作用. 是针对特定性别年龄人口群的统计。即称为 “育龄妇女” : 15 ~ 49 岁女性人口。 是人口统计的一项基本内容。生育统计为观察和解释生育现象及其行为的人口学变化提供依据。 生育统计与分析可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1 )生育水平计量 2 )生育模式描述. 1. 一般生育率( General Fertility Rate ). 一年间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中出生人数的比率。公式表达:. 注意辨别 : 出生率( CBR ) 与 生育率( GFR ).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三、 生育统计与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 生育统计与分析

  2. 生育统计的特点与作用 • 是针对特定性别年龄人口群的统计。即称为“育龄妇女”:15~49岁女性人口。 • 是人口统计的一项基本内容。生育统计为观察和解释生育现象及其行为的人口学变化提供依据。 • 生育统计与分析可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1)生育水平计量 2)生育模式描述

  3. 1. 一般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 一年间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中出生人数的比率。公式表达:

  4. 注意辨别:出生率(CBR)与生育率(GFR) 两者都涉及到出生人数,但统计口径和含义不同。CBR以全体人口做分母,重在反映人口增减状况;GFR仅以15~49岁的女性人口做分母,侧重考察妇女生育状况。因此,生育率比出生率更能精确地反映人口出生或生育状况,这也是在出生率前冠以Crude(粗)的原因。出生率除了受生育率的影响外,还受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的影响。公式表达:

  5. 实例演算:

  6. 2. 孩次别生育率 按出生孩次分别统计的妇女生育率。实际上就是反映生育率中各孩次所占比重的指标。公式表达:

  7. 中国东西部孩次别生育率

  8. 概念引介:孩次递进比 孩次递进比(Parity Progression Ratios): 指一批进入已婚状态且生育过第N孩的妇女中将可能再生育第N+1孩的妇女人数之比例。由此来观测处于不同生育孩次的妇女可能形成的某种再生育趋势。 孩次递进比概念最早由法国人口学家亨利(Louis Henry)于1953年提出。在计算上有两个前提条件: (1)所观测的必须是同一批(Same Cohort)已婚育龄妇女。 (2)在结束育龄期前没有死亡和迁移;也不发生离婚和丧偶。

  9. 某地城乡孩次递进比(PPR)统计

  10. 3. 年龄别生育率(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 分年龄(组)计算的生育率,即一年间平均每千名某年龄(组)育龄妇女中出生人数的比率。公式表达:

  11.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12. 年龄别生育率指标的统计意义(1) 弥补了一般生育率指标的不足。可供观测各个年龄层次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及其变化。为深入分析生育的年龄分布提供了帮助。 生育率 生育峰值 年龄 年龄别生育率分布曲线

  13. 年龄别生育率指标的统计意义(2) 可以比较不同人群或不同时期的生育特征,不仅包括生育数量的多少,而且可表明生育峰值的高低、育龄期的长短及生育年龄的早晚。这些生育特征构成了所谓的“生育模式”。

  14. 概念引介:生育模式 指妇女生育状况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是对既定生育方式的阐释,其中包括初育时间的早晚;生育间隔的疏密;育龄期的长短及生育数量的多少等。据此可划分两种典型的生育模式: 传统型:早、密、长、多。 现代型:晚、稀、短、少。

  15. 两种典型生育模式示意图 生育率 传统生育模式 现代生育模式 年龄

  16. 日本、泰国、突尼斯三国的年龄别生育率

  17.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的年龄别生育率

  18. 年龄别生育率指标的统计意义(3) 为计算总和生育率(TFR)指标提供了必要条件。

  19. 部分国家的年龄别生育率

  20. 4.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子女数。在统计方法上即是将各个年龄别生育率相加。其统计单位是“个”。公式表达:

  21. TFR计算 加拿大的TFR=5 ×(20+64+104+84+33+5) =310/1000=1.55 印度的TFR=5 ×(54+226+188+109+55+25+8) =666/1000=3.33 孟加拉的TFR=5 ×(147+193+163+103+50+20+5) =681/1000=3.41 贝宁的TFR=5 ×(108+255+267+243+165+87+31) =1156/1000=5.78

  22. 几个国家的TFR观察

  23. 几个国家的年龄别生育率

  24. TFR的统计学特性 TFR是针对同一批进入生育年龄的同龄妇女,观察她们在整个育龄期(15~49岁)所显示的生育水平,据以反映这批妇女一生中的平均生育水平。这个同时进入生育年龄的妇女群,就是人口统计学上的重要概念——“同批人”(Cohort)。 TFR指标在计量方法上是用假设同批人替代实际同批人,即假定某一批育龄妇女按照现实的年龄别生育率水平度过其整个育龄期,所生育的子女数。

  25. 对“同批人”( Cohort )的理解 假设同批人 实际同批人

  26. TFR的统计学意义 由于TFR指标在计量方法上是假定这批育龄妇女按照现实的年龄别生育水平度过整个生育期为前提的,因而排除了年龄结构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可用做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比较。

  27. 年龄结构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28. 计算:根据公式 A地: B地: 按A地年龄结构计算B地:

  29. 5. 粗再生产率(Gross Reproductive Rate) 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女婴数。公式表达:

  30. 6. 净再生产率(Net Reproductive Rate) 指平均每个妇女所生育的女婴能存活到接替其母亲生育职能时的人数。亦即母亲一代人数与女儿一代在达到生育年龄时的人数之比,公式表达:

  31. TFR;GNR和NNR指标计算实例

  32. 概念引介:生育更替水平 生育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 Fertility) : 指母亲一代所生育的女儿在数量上能够达到替代她们自身的规模与水平,从而实现生育水平的代际更替。衡量依据有二:一是总和生育率(TFR);二是净再生产率(NRR)。当TFR ≈ 2.1或NRR ≈1时,就意味着生育处在更替水平。 TFR > 2.1或 NRR>1,人口再生产(规模)趋于扩大 TFR ≈ 2.1或 NRR≈1,人口再生产(规模)趋于稳定 TFR <2.1或 NRR<1,人口再生产(规模)趋于缩减

  33. 决定生育更替水平的两个因素 • 通常确认的生育更替水平为2.1,其实这是人口的出生预期寿命在约70岁左右条件下的更替水平。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发达国家的死亡水平计算出来的。事实上,如今许多发达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都达到了75~80岁;同时多数非洲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还在50岁上下。这就是说,不同死亡率水平下的生育更替水平是不一样的。有学者(陈卫)根据Coale-Demeny模型生命表“西区”计算结果显示,当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只有20岁时,生育更替水平高达6.48;而当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达80岁时,生育更替水平就降到2.06。相对于女性平均预期寿命70~75岁的生育更替水平为2.1~2.2。 • 另外,生育更替水平还受到出生性别比因素的影响,因此说,与出生性别比值呈正相关变化。 • 可见,生育更替水平不是一个固定值,它会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而下降,也会随着出生性别比的提高而提高。

  34. 7.平均世代间隔(Mean Length of Generation) 即母亲生育女儿时的平均年龄间隔,旨在反映母女两代生育的代际间隔与时间长度。公式表达:

  35. 平均世代间隔指标的统计意义 如果说,净再生产率指标反映的是一个世代人口增长的幅度,即规模大小;那么平均世代间隔就旨在反映这个世代人口增长的速度,即时间快慢。 一般讲,结婚和生育越早,平均世代间隔越短,人口再生产速度就越快。但如果生育无节制,直到育龄后期仍然在生育,由此计算的平均世代间隔将会延长,但这种人口再生产速度的减慢具有欺骗性,因为这时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可能很大。因此,在使用平均世代间隔指标时,必须与人口净再生产率指标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反映人口再生产的实际趋势。

  36. 人口增长现象观察

  37. 8. 人口内在(真正)自然增长率 • 剔除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反映或测度人口自身内在增长趋势的统计指标,它是稳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公式表达:

  38. 实例计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