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677 Views
第八讲: 祛风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Du Huo 微温. 与羌活鉴别 二者均辛苦性温,皆能祛风湿、止痛、解表,同可用治风寒湿痹以及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重痛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羌活 ── 发散力强,作用偏上偏表,善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以及上半身的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者。 独活 ── 解表之力不及羌活,而祛风湿之力较强,作用偏下偏里,善治下半身的风寒湿痹、腰膝腿足关节疼痛,以及少阴伏风头痛者。 故有“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风”之说。 . 威灵仙 Wei Ling Xian 温.
E N D
与羌活鉴别 二者均辛苦性温,皆能祛风湿、止痛、解表,同可用治风寒湿痹以及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重痛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羌活 ── 发散力强,作用偏上偏表,善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以及上半身的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者。独活 ── 解表之力不及羌活,而祛风湿之力较强,作用偏下偏里,善治下半身的风寒湿痹、腰膝腿足关节疼痛,以及少阴伏风头痛者。 故有“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风”之说。
海风藤 Hai Feng Teng 微温 与海桐皮、寻骨风鉴别: 海桐皮、海风藤与寻骨风,三者均能祛风湿,通经络,皆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等症。其中海风藤、寻骨风取二者通经活络作用,也可用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不同之处在于:海桐皮 ── 又能杀虫止痒,也常用治疥癣、湿疹等皮肤瘙痒。寻骨风 ── 止痛作用,也可用治胃痛、牙痛。
1.用于预防阻止牙拔除术并发症:秦艽、防己各等分。烘干,研末过筛,装胶囊服,每粒0.3g,术前半小时服2粒,术后每天6小时服1次,共3天。(《冶金医学》1987;(1):73)2.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秦艽注射液1支(2ml含秦艽总生物碱10mg),肌肉注射。(《中华医学杂志》1978;(7):444)3.治疗黄疸:秦艽30g,水煎后加芒硝10g,分4次服。(《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第270页)
与秦艽鉴别: 秦艽与防己 ,二者皆味辛苦性寒凉,均能祛风湿、止痹痛,主治风湿热痹,肢体关节红肿热痛。不同之处在于:秦艽 ── 质润,为“风药中之润剂”,本品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舒筋络。同时,本品又能退虚热,清湿热。防己 ── 又具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也常用治风水证;皮水一身肌肤悉肿,小便短少;湿热壅滞,腹胀水肿;脚气浮肿等证。
与桑枝鉴别: 桑枝与络石藤,二者均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皆常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者。不同之处在于:络石藤 ── 味苦性微寒,又能凉血消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取其凉血消肿之功,也可用治喉痹、痈疡。桑枝 ── 性质平和,对于风湿痹证,无论偏寒偏热,均可使用,而尤宜于上肢痹痛。并能行水消肿,也可用治水肿、小便不利。
*臭梧桐 Chou Wu Tong 凉 与豨莶草鉴别: 豨莶草与臭梧桐,皆味辛苦性寒凉,均能祛风湿,通经络,都常用治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等症,因性偏寒凉,故对风湿痹痛偏热者尤为适 宜,常相须为用。二者也治中风半身不遂,湿疹瘙痒等证。现代研究二者能降血压,可用于高血压病。不同之处在于:豨莶草 ── 能清热解毒,也可用治疮痈肿毒。臭梧桐 ── 降血压的作用较豨莶草为强,单用即有一定的疗效。
千年健 Qian Nian Jian 温 与五加皮、狗脊、桑寄生鉴别: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与千年健均能祛风湿,强筋骨,均常用治风湿痹证日久兼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痿软无力者。其中前三者并能补肝肾,也可用治肝肾不足,腰膝软弱、小儿行迟等症。不同之处在于:五加皮── 又能利尿,也用治水肿,水便不利等症。其中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较好;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但不可过量和长期服用,以防蓄积中毒。桑寄生── 又能补肝肾而安胎,也常用治肝肾亏虚,冲任不固之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狗 脊── 兼能温补固摄,也可用治肾气不固之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等症。 千年健──作用单纯而药力较缓,尤宜于老年人,多泡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