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58 Views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1.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 发展思路与目标. 4. 重点任务. 5. 保障措施. (一)广州高新区总体情况. 广州高新区成立于 1991 年,规划面积 37.34 平方公里,实行 “ 一区多园 ” 的管理体制。是国家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2012 年,广州高新区营业总收入 4100 亿元,工业总产值 3300 亿元,聚集了 5244 家科技企业和 964 家研发机构,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自主创新中心.
E N D
1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 发展思路与目标 4 重点任务 5 保障措施
(一)广州高新区总体情况 • 广州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规划面积37.34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是国家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 2012年,广州高新区营业总收入4100亿元,工业总产值3300亿元,聚集了5244家科技企业和964家研发机构,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自主创新中心
(二)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1、科技资源不断积聚 • 拥有各类研发机构981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研发中心数占广州比重在1/2左右, • 聚集了28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 • 5244多家科技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839家、世界500强企业109家 • 成功培育出一批“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 100多家跨国公司在区内设立了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检测认证中心。
(二)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2、创新创业环境逐步完善 • “研发孵化-科技加速-产业化”产业育成体系: • 250万平方米的孵化加速集群 • 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 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 区内各孵化器累计引进企业2220家,注册资本累计139.5亿元,2012年,在园企业1152家,实现总产值246.16亿元,税收11亿元,毕业在区内买地企业实现总产值244.6亿元。
(二)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3、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4、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 集聚20多家产业链企业,拥有润芯信息等芯片领军企业,海格通信、南方测绘等接收终端龙头企业,以及“广东省北斗应用技术支持中心” 以北斗导航、生命健康、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快速推进 1 2 3 北斗产业 电子商务 生命健康 • 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500亿元,占全市50%以上 • 成功汇聚一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商城
(三)广州高新区建设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三)广州高新区建设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加快民营孵化器认定和发展 • 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 创业孵化 政策 科技金融 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环境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平台 人才特区 国际合作 搭建了一批重大公共平台 加速打造科技人才“洼地” 深入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主要工作和成效: 1、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2011年,广州高新区启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编制《广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 2013年1月,与省科技厅签订共同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框架协议
主要工作和成效: 2、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广州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广州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广州高新区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广州高新区创新建设方案》 《广州高新区创新评价体系研究》 《广州高新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1+10”创新政策体系
主要工作和成效: 3、搭建了一批重大公共平台 • 新引进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南抗体中心、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广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北航工业研究院等科技平台项目。 平 台
主要工作和成效: 4、深入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主要工作和成效: 5、加速打造科技人才“洼地” • 2012年入选广州市第一、二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8名,占广州市新认定总数的56% • 省级创新科研团队4个,占全市的20%,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创新创业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 海外人才引进 其他人才引进
主要工作和成效: 6、 加快民营孵化器认定和发展 • 出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新认定了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等13个园区,为第一批广州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试点。 • 截至目前,高新区拥有孵化器250万平米、各孵化器累计引进企业2220家。
主要工作和成效: 6、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环境 01 03 02 • 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累计引进股权投资机构43家 • 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 形成“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成立上市企业联合会 • 新三板试点园区建设 • 累计上市企业47家,占广州市的58% • 认定总部经济区、创新基地和BC组团、科汇金谷等3处物业为我区首批金融创新集聚区 股权投资类企业集聚 中小科技企业融资 科技企业上市
1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 发展思路与目标 4 重点任务 5 保障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力支撑(一)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力支撑 • 广州高新区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积极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服务体系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有利于发挥高新区特色产业鲜明、机制体制灵活、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利于进一步集聚创新高端资源,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广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二)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动广东省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有效保障(二)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动广东省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有效保障 • 广州高新区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有利于发挥创新创业环境良好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加快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升产业层次,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全省乃至珠三角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
(三)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支撑广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实践(三)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支撑广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实践 • 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广州高新区建设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将是推动广州创新型城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将大大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快速提升全市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能力,推进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构建全球合作创新网络,加快广州成为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地的步伐。
(四)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四)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 广州高新区建设科技服务体系,有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新兴服务业态的涌现和壮大,有利于产业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奠定坚实保障。
1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 发展思路与目标 4 重点任务 5 保障措施
(一)发展思路 • 新时期,广州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使命,坚持“需求导向,双重发展,重点突出,资源整合”的原则,围绕“开放式创新”的发展主线,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需求,以完善研发服务体系和科技金融体系为核心,加快科技资源集聚,加强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整合科技服务资源,创新科技服务机制体制,引驻高层次创新人才,努力打造科技资源集聚区、科技服务示范区和开放创新枢纽。
坚持四大发展原则: 围绕高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核心需求,加快相关资源集聚,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 需求导向 既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优化产业化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把科技服务业作为高新区发展的重点产业,相互促进。 双重发展 聚焦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一是推动研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推动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步伐。 重点突出 积极整合利用国内外科技和产业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推动科技重大项目申报,主动对接国内科技园区,实现由服务提供者向服务组织者的角色转变。 资源整合
(二)发展目标 • 力争将广州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国范围内资源高效整合、服务功能完善、示范效应显著的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区。至2015年,实现具体目标如下:
1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 发展思路与目标 4 重点任务 5 保障措施
七大重点任务: 提升创业孵化水平 3 促进高端人才发展 积极完善科技金融体系 2 4 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1 5 加快建设研发服务体系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6 七大重点任务 加快培育科技服务业 7
(一)加快建设研发服务体系 1、加快研发主体集聚 • 集聚国际性研发主体 • 探索实践多形式的院地合作模式 • 鼓励区内跨国公司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吸引跨国公司来区设立独立研发机构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推动建立各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 研发主体国际化 研发主体积聚 院地合作多元化 企业创新主体
产业技术研究院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完善建设创新驿站 (一)加快建设研发服务体系 2、发展新型研发服务组织 • 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民营企业等参与,面向重点产业方向,建设、挂牌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 • 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组建一批产业联盟 • 面向优势产业及优势学术方向,组建联合研发实验室 • 面向主导产业方向,认定挂牌一批开放实验室,建设广州开放实验室联盟 建设联合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 • 加强中国创新驿站州高新区分站建设 • 面向国际,展开深度合作 • 面向国内,进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转移转化
(二)积极完善科技金融体系 1 2 • 将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华南地区的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争取到2015年挂牌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 • 大力争取进入国家“新三板”试点园区,引导和支持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 实施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发展规划,将服务区范围扩大到中新广州知识城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园区 • 落实《关于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股权投资企业吸引力度 2、加快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和“新三板” 发展 1、加快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
(二)积极完善科技金融体系 4、加快推进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3、构建天使投资平台 • 成立广州高新区信用促进会 • 制定信用体系建设纲要,以及企业信用报告规范、信用评级规范 • 开展信用知识培训,加强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 • 引导股权投资投向初创期科技项目 • 设立香雪天使投资联盟,形成天使投资人网络 • 项目孵化服务
(三)提升创业孵化水平 1、打造孵化器集群 广州创业园 • 加快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综合性孵化器和专业化孵化器相结合的集群 • 与国际先进科技园区和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承载国际人才创办企业 孵化器集群 国际企业孵化器 孵化器集群 加速器建设 广东软件园
(三)提升创业孵化水平 2、加快推进加速器建设 3、完善孵化加速增值服务能力 • 以孵化器毕业企业落地需求为导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 • 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厂房、主题楼宇、定制空间,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 • 重点搭建研发、融资、人力资源和市场网络等服务平台,健全商务、会展、财务法律、咨询、信息等专业服务功能 • 建立增值服务机制,为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
(四)促进高端人才发展 建设一批科技人才服务基地 优化人才服务整体环境 实施百千万人才金字塔计划 • 扎实推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市级人才基地 • 建设一批重点产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 • 推行高层次人才捷通卡,提供“一站式服务” • 优化人才网络平台,以及组织平台 • 积极建设国外及港澳台人才出入境绿色通道 • 引进国内外科技人才中介组织 • 突破学历、归国时间等人才评价标准 • 引进和培养各层次适用高端人才
(五)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 计划至2015年审查员数量超过2000人 •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相关服务业 1、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助广东中心 • 建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中心 • 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审议中心、知识产权成果展示与交易拍卖中心、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 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中心、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心、职能管理中心 2、规划建设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园区 8大中心
(六)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 4、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商务平台 3、建设广州国际大学园 1、建设国际创新合作园 2、建设跨区域合作基地 • 挖掘发挥具有海外政府机构背景的科技组织与工商协会的优势 • 举办境外投资贸易环境和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推介会、研讨会等 • 拓展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建设一批对外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园区 • 加快建设新加坡腾飞科技园 • 以南沙资讯科技园为主体拓展与港澳台地区合作 • 依托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建设一批技术孵化中心、产业化示范园 • 重点筹建1-2所世界级大学的广州分校 • 新建1-2所世界一流科研机构 • 建设广州虚拟大学园
(七)加快培育科技服务业 3、着力培养科技咨询业 4、全面推动检测服务业 1、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业 2、积极培育设计服务业
1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 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 发展思路与目标 4 重点任务 5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 成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领导小组。 • 成立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由广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但任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广州高新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统筹推进。领导小组对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规划、发展战略等重大事项做出决议;制定更为具体的管理措施,并负责科技服务体系工程的组织和实施 • 在广州高新区科技和信息化局设立领导小组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规划研究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评价制度 • 成立科技服务体系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 启动编制《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年度发展报告》 • 研究出台适合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新政策 • 明确统计范围、确立填报规范,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 建立全面反映广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特色与动态的统计指标采集与分析体系
(三)资金保障 加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倾斜力度 • 优先扶持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人才与团队及重点科技服务类项目;专门安排孵化器发展资金 • 对国家、省、市级级科技项目分别给予100%、70%50%进行资金配套 推广科技服务体系项目申报 • 加大对各类专项资金的宣传推广 • 鼓励企业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申请各类资金扶持 完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 引入第三方机构,每年不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考核
(四)政府服务 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加大合作对接服务力度 •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列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任务书中 • 实行重大项目动态管理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 每年定期举行科技服务平台与企业对接合作洽谈会,进一步打开区域科技服务紧密互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