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k likes | 1.21k Views
延 缓 衰 老. 恩施州中心医院 刘其章. 人体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不可抗拒。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结构、形态、功能和代谢逐渐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降低。 人体衰老由遗传基因决定,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保健措施,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衰老的概念. 。. 遗传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遗传 基因. 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苷酸,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差异。. 遗传 基因. 遗传 基因.
E N D
延 缓 衰 老 恩施州中心医院 刘其章
人体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不可抗拒。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结构、形态、功能和代谢逐渐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降低。人体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不可抗拒。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结构、形态、功能和代谢逐渐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降低。 人体衰老由遗传基因决定,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保健措施,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衰老的概念 。
遗传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遗传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遗传基因
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苷酸,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差异。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苷酸,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差异。 遗传基因
遗传基因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人类大约有10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 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功能。因此,人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遗传基因 基因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讲,如果掌握了所有基因上核苷酸分布的详细情况,关于人类生长、发育、衰老、遗传病变的秘密都将随之揭开,科学家将能够找到新的方法来征服癌症、艾滋病、肝炎等疾病。
遗传基因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 基本特征;二是基因 能够“突变”,突变绝 大多数会导致疾病,
染色体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基因)的物质,在显微镜下呈丝状或棒状,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发生分裂时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因此而得名。
染色体 每一个染色体含有一个脱氧核糖核酸DAN分子,每个脱氧 核糖核酸DNA分子含 有很多个基因,一个 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 DAN分子的一部分。
人体共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女的性染色体不同,男性由一个X性染色体和一个Y性染色体组成,而女性则有两个X性染色体。 染色体
细胞衰老 人体的衰老,实质就是细胞的衰老。衰老是从细胞开始的,人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使细胞内结构不断更新、换代—细胞分裂,老的细胞死亡、新的细胞诞生。当细胞不再分裂时, 细胞的功能下降, 便走向衰老、死亡。
细胞衰老 细胞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形态上的变化:细胞皱缩,质膜透性和脆性提高,线粒体数量减少,染色质固缩、断裂等,使细胞增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下降而老化,细胞的衰老同机体的衰老紧密相关。
衰老的分类 衰老分生理性、病理性两大类:1、与年龄相符的老化称为生理性衰老,是自然过程、正常现象。生理性衰老由遗传基因决定:即遗传基因是决定生物寿命及生物衰老的主要原因。
生理性衰老的学说 2、提前出现与年龄不相符的老化叫早衰,俗称“未老先衰”,是病理现象,由于内、外在原因,直接、间接导致基因受损,使人体提前出现衰老现象。 衰老理论研究的滞后,是抗衰老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衰老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学说,但尚未为学术界所公认,现介绍如下:
端粒学说 端粒学说认为:寿命的长短与细胞分裂次数多少有关,分裂次数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结构有关,端粒存在于染色体的末端,其化学本质是DNA片段组成的遗传单位,作用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防止降解。端粒主管遗传信息,染色体DNA每分裂一次,端粒区就缩短一截,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便会停止分裂,导致衰老与死亡。
生物钟学说 又称为遗传程序学说,该学说认为衰老是生命周期中已经安排好的程序,每人种都有一份遗传上的“时间计划”,按照生物钟特定的遗传信息激活老化过程,老化过程被激活后便逐渐展开,最终导致衰老和死亡。
衰老基因学说 衰老基因存在于衰老细胞内,它能使各种细胞的代谢功能减退,导致衰老。统计学资料表明,子女的寿命与双亲的寿命有关,人的寿命主要取决于遗传物质,DNA链上的“长寿基因”或“衰老基因”决定个体的寿限。
长寿基因说 近年发现的一种能延长果蝇寿命的因子,定名为长寿因子,在果蝇衰老时,这种因子的活性下降,如果将这种因子转化到生殖细胞,使其分裂、增多,所培育出的新果蝇, 其寿命延长40%。
病理性衰老的学说 病理性衰老是指遗传基因以外的,一切可以引起基因结构突变、裂解、伤害及可直接或间接引起代谢失调的内、外在因素,称为衰老的 第二性原因, 现介绍如下:
体细胞突变学说 认为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X射线、化学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等,破坏了细胞的基因和染色体,导致细胞突变,这种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细胞衰老、功能下降,达到临界值 后,细胞即发生死亡。
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是一种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基团或分子,它伴随着代谢过程在体内不断产生,人体内自由基可以夺取一个电子而使其他物质氧化,该氧化反应可使细胞膜损伤和使细胞衰老、死亡。可与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造成染色体畸变,细胞突变、导致癌症。
自由基致衰老的机制 1、 脂褐素的形成:自由基氧化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引起脂质过氧化、形成脂褐素(一种难以消除的惰性废物),它堆积在细胞内毒害细胞,阻止细胞内物质和信息的传递。脂褐素在皮肤细胞中堆积,形成老年斑;在脑细胞中堆积,则会引起记忆减退或智力障碍;在心肌细胞中堆积,心脏功能减退。
自由基致衰老的机制 2、脱氧核糖核酸(DNA)突变:人类脱氧核糖核酸为一环状双链螺旋结构,其功能片段称之为基因,自由基导致基因受损或基因突变,可造成细胞功能变化、机体老化和形成癌症。
自由基致衰老的机制 3、 诱导细胞凋亡:自由基主要产生于那些具有重要功能、高度活动、耗氧量高的组织细胞,并造成过度堆积,导致这些组织细胞内DNA、蛋白质、脂膜的损伤,导致细胞的衰老性死亡,加速机体老化 。
自由基致衰老的机制 4、 蛋白质合成减少:自由基通过其氧化作用,致核酸氧化、基因突变 ,从而严重影响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正常转录和翻译,使蛋白质表达量降低,或者产生突变蛋白质,而蛋白质合成减少正是老年性记忆减退、智力障碍及肌肉萎缩的重要原因。
免疫机能退化说 免疫机能退化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如老年人T淋巴细胞数比年轻人少,B淋巴细胞制造抗体能力下降,胸腺激素分泌也减少,其综合效应便是使老年人对疾病的感染率上升,自身抗体的产生引起各种自体免疫病,表明免疫学在衰老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免疫学说 衰老的免疫学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 1、免疫功能的衰老是造成机体衰老的原因; 2、自身免疫在导致衰老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为 自身破坏是导致衰老的 重要原因。
免疫学说 免疫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防御功能:抵抗外界传染性因子的免疫功能,防御功能好比是“国防军”。若此功能过低(国防军不强),机体就容易受到外来致病因子的侵害,容易出现感染一类免疫缺陷综合症。若此功能过高,则容易发生过敏。
免疫学说 2、自稳功能:机体清除损伤和死亡细胞,维持自身生理稳定的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好比“环卫工人”,负责清除人体生化反应产生的各种“垃圾”(又叫免疫复合物)和清除损伤及坏死的细胞,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此功能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导致免疫调节失常。特别是过高时,常可引起各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免疫学说 3、监视功能:发现并清除突变细胞。 免疫监视功能好比“检察官”专门清除变异细胞,保护机体正常细胞的功能。如果免疫监视功能失常,不能有效地识别、清除突变细胞,就会 导致肿瘤的发生。
病理性衰老的原因 病理性衰老(包括心理性衰老)的原因大致分为:神经精神因素、生理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环境因 素和社会因素等五大类, 现作简要介绍:
心理性衰老 心理性衰老属病理性衰老范畴, 表现为意志减弱、竞争意识退化、自卑心理增加、对事物反应异常、 知觉功能减退、固执已见。性格变得孤僻、记忆力减退,行为失控、情感脆弱而不稳定或情绪急躁、情绪恍惚、逐渐懒散和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效率低下等。
导致心理性衰老的原因 1、工作量过大,精神压力过重; 2、不良生活方式:过量抽烟、睡眠不足、暴饮暴食、缺乏运动; 3、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动脉硬化、精神衰弱等。 4、生活压力大:中年人要照顾年老双亲、担心孩子学习、为家庭生活操心,压力大常感不安、紧张、忿怒、焦躁。
精神因素对衰老的影响 精神因素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情绪、精神压力和刺激等而言。对人体衰老来说,神经系统占有重要位置。它调节着各个器官的活动,使各个器官之间彼此协调、合作,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精神因素对衰老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的人,各器官的功能和代谢会正常运转,而不致产生疾病和早衰。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功能的损害,必将引起代谢紊乱,从而导致早衰。
神经—内分泌因素 神经—内分泌机能不正常,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会使整个内分泌系统失调,内分泌腺体分泌功能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机体的衰老,最常见的例子如甲状腺分泌过多会使患者的基础代谢增高,使其早衰;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这都是衰老的象征。
环境因素对衰老的影响 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衰老的环境因素很多,下面进行扼要的讨论。
放射性物质和毒物 细胞核的DNA结构经放射性物质侵害后,会使细胞失去修复能力,而引起衰老、突变。放射工业的发展,大气和水土不断受到放射性微尘的污染,人体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放射性的侵害,导致寿命缩短。
放射性物质和毒物 随工业发达,毒物(包括化学毒品)对人的危害日益严重,工业的废气、废水不断向空气及河流中倾泻;农药的广泛使用,使水土不断受到污染;城市机动车日益增多,废气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健康和寿命受到严重威胁。
放射性物质和毒物 人体生理指标,如血红素及血沉的正常值降低,都直接、间接与放射性物质和毒物有关,有的毒物能抑制酶的活性、破坏细胞的结构, 有些化学制品能严重地损害人的遗传基因,导致无穷的危害。 化学制品及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长期以来被工业界所忽视,令人十分遗憾。
温 度 人生活环境以20℃为理想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代谢反应。热带居民发育和性成熟期一般比寒带和温带居民早,其衰老期的到来也较早,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其基础代谢一般也偏高,因而也易衰老。长寿老人多生活在气温较低的山区。 在气温高的地区生活的人基础代谢较高,发育较快,故其衰老期到来也较早。
阳 光 阳光是人类生活和生存所必需的因素, 不过人体过多地暴露在阳光下,会受到紫外线的伤害,破坏DNA的结构或引起DNA突变,结果产生不良后果。夏天的阳光很强,应适当防止紫外线伤害,过度的日光浴,不但无益,反而对皮肤及眼睛有害,这是值得注意的。
空 气 人的生活需要新鲜空气,空气中的氧是人体内生物氧化作用必需的,体内的物质代谢,都需要有氧参加才能完成,氧化作用产生能量,维持生命。人体的呼吸作用就是吸进氧和呼出二氧化碳。任何被污染的空气都不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
水 土 水土与空气一样,水土的质量也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凡被污染的水土,例如被农药、细菌及工厂废渣、废水污染的水土,不仅其水源不适合于人及牲畜饮用,生长在这种被污染水土上的动植物亦必然含有毒素,不宜食用。否则会使人致病,导致早衰,缩短寿命。
1、皮肤松弛、肌肉萎缩; 2、毛发逐渐灰白和稀少; 3、额部及外侧眼角部出现皱纹; 4、出现老年斑; 5、牙齿脱落,数目减少; 6、骨质疏松、变形; 衰老的形态变化
衰老身高与体重变化 身高在20岁前后达到顶点,以后逐步下降,这是由于椎间盘呈萎缩性变化,脊椎弯曲度增加,脊椎骨扁平化及下肢弯曲所致。 体重方面,在30~50岁左右 达到顶点,以后逐渐下降,是与钙代谢异常致骨质疏松,细胞和脏器组织脱水,萎缩等有关。
衰老的功能变化 1、视力、听力减退:一般人50岁左右即开始感到“眼花”,耳朵的听力也开始减退; 2、记忆力、思维能力逐渐降低,大多数人在70岁以后记忆力就大大下降; 3、反应迟钝、行动缓慢、适应力差;
衰老的功能变化 4、心、肺功能下降; 5、代谢功能失调; 6、免疫力下降; 7、出现老年疾病:如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衰老的代谢变化 老年人合成代谢下降、分解代谢增加,基础代谢较中年人下降10~20%;引起细胞功能下降。 体力活动是人体控制热能消耗、保持能量平衡,维持正常体重的重要部分,体力活动消耗的热能约占总热能的15%-30%。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所消耗的热能也相应减少。
衰老的代谢变化 1、糖代谢:随着人体的衰老,体内糖代谢障碍的出现率也随之升高,老年人的耐糖量明显低于中、青年,患糖尿病的机会增加。 2、脂质代谢:血清胆固醇含量在20岁以后随增龄逐渐增多,10岁到70岁间的主动脉内膜总脂的含量也随增龄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