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28 Views
世界金融业与全球金融网络. 主要内容. 本.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的. 架.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一、金融业的相关概念 金融与金融业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金融业则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企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金融工具 ( Financial Instruments ) 金融工具包括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金融机构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
E N D
主要内容 本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的 架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 一、金融业的相关概念 • 金融与金融业 •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 金融业则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企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 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 • 金融工具包括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 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s) •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货币与金融工具转移、借贷、交易等业务的专门机构。 • 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是指进行资金借贷或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二、世界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 银行业 • 金融体系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 •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 证券业 • 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 金融衍生品交易迅速增长 • 国际性或区域性金融中心均拥有证券交易所 • 交易所之间的联盟与合并 • 2011年,德意志交易所与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达成合并协议 • 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交易所达成合并协议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 保险业 保险业引起的资金流动规模仅次于银行业与证券业。 表11-1 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保费收入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三、金融业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布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 金融业在各国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 2005,金融业世界500强113家,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板块 • 金融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总部和地区总部集中少数几个大城市
图11-2 《财富》500强企业中金融企业总部的分布
四、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世界金融业概况 • 经营模式的全能化 • 服务方式的电子网络化 • 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化 • 后台管理功能的地理分散化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 一、跨国银行的发展 • (一)跨国银行的界定 • 跨国银行是指在国外设有分支机构的银行。 • 跨国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批发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二)跨国银行的发展历程 1.早期跨国银行的发展 2.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国跨国银行的大发展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3.20世纪70年代主要工业化国家银行的快速国际化 图3 银行海外附属公司的发展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银行的国际化 •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银行的地位相对下降,日本的重要性上升。 • 在80年代,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也积极开拓国际业务
(三)当代跨国银行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 拥有庞大的国际网络 • 经营广泛的国际业务 • 采取全球经营战略 • 实行集中统一的控制
(四)当代跨国银行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表3 2005年度《银行家》杂志评选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地区分布 在2005年度《银行家》评选出的全球1000大银行中,美国、欧盟、日本占大银行总数的59.7%(表3)。这次排名的突出特点是欧盟银行的迅速崛起,全球前10家银行排名中欧盟占了五家 。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二、 跨国银行的地域扩展 • (一)银行跨国经营的区域选择 • 向国际金融中心及经济发达国家集聚 • 向业务往来量大的国家或地区倾斜 • 向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倾斜
二、跨国银行的地域扩展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二)银行跨国经营的推进程序 从跨国银行的发展史来看,银行的跨国经营一般都按桥头堡式——重点式——全球性布局的顺序演变
(三)银行海外市场的进入方式选择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1.选择在目标市场设立代表处 2.通过合资与当地银行建立附属行或入股国外金融机构 3.选择将一些条件成熟的代表处升格为分行 4.收购或兼并当地金融机构
三、银行国际化扩张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一)东道国因素 1. 利润机会 2. 与母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 3. 东道国的政策管制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表4 主要跨国银行母国银行跨国控股情况 (二)银行机构因素 1. 公司规模: 通常而言,大银行比小银行更倾向于海外投资。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2. 公司国际化战略 公司国际化战略对于公司区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如汇丰银行1959年以后“三脚凳”战略导致扩张的重点转向北美、西欧。 (三)母国因素 1. 母国政府政策 2.母国市场竞争程度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四、跨国银行的全球网络 • (一)总行设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银行 • 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 分支机构大力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渗透 • 分支机构广泛设在离岸金融中心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 四、跨国银行的全球网络 (二)总行设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银行 •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跨国银行的分支机构仍较少 • 主要分布在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格局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 1.金融中心的定义 表5 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部分CBD比较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 金融中心的分类 • 国内金融中心 • 区域性金融中心 • 全球性金融中心 • 境外金融中心。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 国际金融中心的界定 • 国际上资金融通、集散和交易的中心城市 • 资本流通方便自由 • 有相当规模的证券和交易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 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 • 自身是所在国或地区的工商业中心 • 对周边区域乃至全球具有相当的经济辐射影响力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级别划分 由于近代以来,国际金融秩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国际金融机构及其金融活动对于金融中心的要求也是动态变化的。 表6 部分国际金融中心股票交易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三)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 1.多元化的经济基础 2.优越的时区条件 3.金融机构的大量聚集 4.政策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是地方性金融中心 • 第二个阶段是地方区域性金融中心 • 第三个阶段是全国性金融中心 • 第四个阶段是区域性金融中心 • 第五个阶段是全球性金融中心
三足鼎立 (纽约、伦敦、 东京) 双雄共举 (纽约、伦敦) 一枝独秀 (伦敦) 两极并立 (纽约、伦敦) (二)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三)国际金融中心与“世界工厂”的关系 • 金融中心的地理转移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 金融中心与“世界工厂”存在着融合关系,身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国家极有可能拥有国际性的金融中心。 • 例如,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三、离岸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 (一)离岸金融中心的性质 • 主要以外币为交易标的 • 以非本国和地区居民为交易对象 • 本地银行与非本地银行所形成的银行体系 • 不受市场所在国和货币发行国一般金融法规和法律的限制 • 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同世界范围内公司和个人的避税和逃避管制的需求密不可分。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二)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特征 • 1.“区块化”的地理分布特征 • 呈现出“区块化”或“组团状”的分布特征 • “区块化”分布使得区域内的离岸金融中心与工业国家处于同一时区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分布 • 2.以主要大型金融中心为核心的卫星式布局 • 离岸金融中心的分布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 离岸金融中心分布较为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