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社会总产品:社会的所有 物质生产 部门的 劳动者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 物质产品 C+V+M. MPS. 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的余额而形成的收 V+M. GNP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 在 一年内生产 的全部最终 产品和劳务 的 价值 总和. GDP 既定时期 一国领土范围 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市场价格. SNA. NNP : GNP- 折旧. NI : NNP- 间接税 - 转移支付 + 政府补贴. PI : NI- 未分利润 - 所得税 - 保险 + 转移支付.

how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社会总产品:社会的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产品C+V+M MPS 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的余额而形成的收V+M GNP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GDP既定时期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市场价格 SNA NNP:GNP-折旧 NI:NNP-间接税-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PI:NI-未分利润-所得税-保险+转移支付 DPI:PI-个人所得税

  2. 二、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 1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生产劳动的投入量 3、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4、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

  3. 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体系 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C+I+G+X -M 增加值法:将社会所有经济部门的增加值加总 收入法:要素报酬+非公司收入+税前利润+折旧 SNA 核算 两个核算体系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内容不同 3. 税收处理不同 MPS(NI)=SNA(NI)+生产部门间接税-(政府部门+劳务部门)收入 SNA(NI)= MPS(NI)-生产部门间接税+(劳务部门+政府部门)收入 SNA合理性与缺陷

  4. 四、国民收入的分配 范围 初次分配 在存在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 税金 利润 工资 企业基金 结果 再分配 必要性: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 建立社会保障和后备金 范围:全社会 途径:国家财政预算

  5. 五、国民收入分配的制衡机制 价格 财政 税收 银行信贷

  6. 六、居民收入与储蓄 居民收入 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居民从各种不同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包括以货币计算的收入和以实物计量的收入 个人收入 劳动收入 个人资产收入 福利收入 经营是收入 其他收入 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体制 国民收入总量 投入劳动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方式和制度 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因素

  7. 六、居民收入与储蓄 储蓄 居民收入未被消费的部分 储蓄动机 保险动机 个人负担动机 提高生活水平动机 盈利动机 储蓄形式: 银行存款 购买证券 经济因素:收入 利率 价格 供求 心理因素:消费偏好和未来预期 社会因素:居民自然情况 储蓄机构设置 社会安定 影响储蓄因素

  8. 一、市场型按劳分配 概念: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 进行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作为个人消费品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产品型按劳分配 条件:1、生产资料公有制;2、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的发展;3、社会分工存在以及劳动是人类的谋生手段 特点: 1、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具有社会统一性; 2、社会依据社会平均劳动确定劳动者在社会总产品中的所得的份额 ;3、 按劳分配是实物不存在货币;4、 按劳分配是社会唯一的消费品分配方式 市场型按劳分配 条件:商品经济;除公有制还有其他所有制;社会不是统一的生产单位,企业是独立的生产者 特点:1、 按劳分配不是社会统一和唯一的分配原则,仅局限在公有制经济内部;2、 主体不是社会,而是企业; 在企业内部进行分配;3、 借助货币进行。

  9. 二、按资分配和按要素分配 按资分配:是依据所有权和投入经济活动的资本数量,按一定比例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 形式 资本所有者把货币存入银行,购买股票和证券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等 职能资本所有者依法获得的收入,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表现为利润、利息和地租 按要素分配: 是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 依据 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 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引起的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意义与原则

  10. 三、关于“三位一体”公式 三位一体公式 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 错误原因 1、 把在分配领域获取收入的原因,当成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源泉 2、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作财富创造的本质 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1. 四、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公平的涵义: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 效率的涵义: 经济学意义的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互促进 相互矛盾 我国公平与效率原则: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