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四章:美的分类

第四章:美的分类.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社会美. 社会美又叫生活美,它是现实美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美以外,凡是社会现象、社会事物的美,统统都属于社会美。. 社会美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生产斗争的美,另一类是阶级斗争的美。前者是人类为获得生存保障而展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后者是为维护既得利益而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是以阶级之间的斗争表现出来的。. 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

hose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美的分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美的分类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2. 一、社会美 • 社会美又叫生活美,它是现实美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美以外,凡是社会现象、社会事物的美,统统都属于社会美。

  3. 社会美一般分为两类: • 一类是生产斗争的美,另一类是阶级斗争的美。前者是人类为获得生存保障而展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后者是为维护既得利益而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是以阶级之间的斗争表现出来的。

  4. 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 • 生产斗争也好,阶级斗争也好,都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所以,人才是社会美的核心。人的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有机统一,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有机统一。人的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外在美,另一个内在美。

  5. 社会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 一方面,社会美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另一方面,社会美又反过来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和个人人生的美好。 • 在社会美中,美与善结合得最为紧密。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而不是形式,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6. 二、自然美 • 指的是自然事物的美,包括日月星辰、江山湖泊、山水花鸟、草木虫鱼、田野园林等。 • 对于自然美产生根源的多种说法:人类心灵作用的结果;有人认为是自然本身进化的结果:但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看来,自然美是人类实践劳动的结果。自然的人化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人类对自然事物进行直接改造,使其“人化”,另一个是通过改变人与自然事物的关系达到自然的“人化”。

  7. 自然美的形态: • 一种是经过人类生产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事物的美、另一种是经过人类艺术加工和改造过的自然事物的美、再一种是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事物的美。

  8. 自然美的特点: • 与社会美不同,自然美最大的特性不在于社会性,而恰恰在于其未加修饰的自然性,这一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强调。不仅如此,与社会美对内容的强调不同,自然美侧重于形式,它往往以外在的颜色、声音、姿态、气味吸引着人们。

  9. 三、艺术美 • 指的是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依据一定的美学观点、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遵循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一种综合的美。从哲学认识的角度讲,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应,现实生活是艺术美的源泉。但艺术对生活的反应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动的、积极的创造。

  10. 艺术美出现的必然性: •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入发展和渐趋独立,社会生活中的美和自然中的美都已经无法满足人美的审美需求,在后两者中,美的事物都过于纷乱,或者侧重于形式,或者侧重于内容,无法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而艺术美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

  11. 艺术美的特征: • 艺术美的特点之一,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特点之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与再现的统一。特点之三,艺术美具有典型性,这是艺术美的重要标志。艺术家把生活中分散的、不充分的美丑因素经过提炼、夸张等手法概括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从而能够更为本质地反映生活。特点之四,艺术美具有永恒性,它要比流动的社会美和变异的自然美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特点之五,艺术美具有创造性。

  12. 四、形式美 • 从严格意义上讲,形式美是指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具体的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形、色、声)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原则(如平衡、对称、比例、节奏等)。

  13.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 主要包括色彩、形体和声音。色彩本身就可以成为美的。对于色彩的欣赏往往包括不同的层面,首先是视觉效果,有冷、暖色调的区分,其次是表情效果,可以表现某种情绪;再次具有象征效果。形体是一种空间性的美,主要由线来构成。单纯的线就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声音本身也可以成为美的对象,有些单纯音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14. 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 指的就是色彩、声音、形体等感性质料在空间和时间中的组合规律。主要地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涉及量的关系的形式规律主要有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其二,涉及质的关系的形式规律,主要是比例、对比和调和;其三,涉及度的关系的形式规律主要是节奏与和谐。

  15. 五、丑 • “丑”成为美学范畴是更为晚近的事情,表明人对审美对象的把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对丑的欣赏背后,浮现出的是人类自信、自尊的笑容。

  16. 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的美学根据: • 第一,以丑衬美,突出美; • 第二,化丑为美,塑造出艺术的反面典型。

  17. 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基本途径: • 第一,通过讽刺、幽默等喜剧性手法,对丑的事物直接加以否定,是人们在审美中获得愉悦; • 第二,通过典型化的手法,使生活丑转化为艺术典型形象; • 第三,通过对比的方法,以丑衬美。

  18. 六、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 1、什么是社会美,它有什么特点?怎样理解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 • 2、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物为什么也会成为美的事物? • 3、什么是艺术美,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 4、什么是形式美,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组合规律是什么? • 5、什么是丑?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美学根据和途径分别是什么?

  19. 七、下次课预习要点 • 1、什么是优美和崇高,两者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 2、悲剧和喜剧的本质是什么? • 3、简要了解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中和”、“风骨”、“滋味”、“境界”等美学范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