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新闻写作与摄影

新闻写作与摄影. 主讲:杨罗军.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一、新闻写作的要求

hop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闻写作与摄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闻写作与摄影 主讲:杨罗军

  2.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

  3.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一、新闻写作的要求 • (一)坚持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是取信于民的所在。新闻真实性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都要确凿无误。也就是说,新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准确。这些情况若有出入,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如在写消息、通讯等过程中不注重对地名的核对、查实,发表后才知道错了一个字,这是写作中应该注意的。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细节和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作品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也必须确切无误。总之,新闻以求真标明自己的价值,就是要坚决杜绝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凭主观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更不要进行主观的“合理预言”,夸大其词,胡编乱造。

  4.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二)坚持时效性。新闻常被称为“易碎品”,这是因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瞬间的、一次性的。“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这对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写作而言,要求善写短新闻,或根据题材实际搞先简后详的连续报道。 • (三)坚持思想性。思想性也可称为指导性,即新闻媒介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最终把他们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有一句古老格言说:“给他们光,人们就能找到出路。”我们要力求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回答实际工作中和生活中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以指寻人们的思想言行。好的新闻作品会使思想长出飞向读者心坎的翅膀。

  5.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四)坚持简明性。简明是一切体裁的新闻作品最显著的特征。也就是要以平实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写完一篇稿件。有权威人士曾说过:没有什么文章不能压缩,压缩是为了明确。邓小平的话更是一针见血:“可以不说的去掉;该说的就可更突出。”简明性要求新闻作品必须写得人人都懂,同时简洁凝练,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6.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二、新闻写作的切入口 • (一)从事物的关键点切入。在实际采写中,有些客观事实本身很新鲜、很典型,主题意义也很明显,只需正面入笔,直书其事,就能收到好的效果。但有些新闻事实不便从正面直入,须选择最重要之点切入。为此,就要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儿,透过表象和假象,抓住体现事物内核的本质之点,关键之点。揭示出具有指导全局的重大主题。 • (二)从事物的闪光点切入。新闻报道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也没必要反映事物的全貌和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用全力找出那些最重要、最精彩的片断,紧紧围绕这些闪光点做文章,把它突出、放大、重现出来,对那些一般的或同主题关系不大的东西,则要大刀阔斧地砍掉。摒弃了枝叶,便留下了精华。从闪光点落笔,这是新闻或文章写作中常用的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7.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三)从事物的新奇点切入。新,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也是各类文章的共同特点,不新,也就不成其为新闻,内容不新鲜,主题缺乏新意,缺乏特色,当然不可能成为一篇新闻精品。因此,新闻精品写作一定要注意从新鲜、奇特之点切入,抓住新颖的、别人尚未反映过的问题、角度、方面或材料,紧紧围绕“新”字做文章。

  8.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三、新闻写作主要体裁 • 新闻写作体裁主要有:消息、通讯、评论。 • (一)消息 • 1、消息的含义。消息是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体裁。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最新鲜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文字洗炼,主题突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消息能迅速传达党和政府的新精神,又及时披露各行各业的新动态、新信息,还能简洁反映事物发展的新变化、新进展。新成果,并可预告或预测未来人们关注的新趋势。

  9.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2、消息的特点。消息要写得精彩应力求体现出“新、活、快、短”四个特点。 • “新”是指消息的报道题材是新发生的或新发现的,或是处于变动或突变中的事实。消息具有“新”这个特点,要求通讯员捕捉消息时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判断力。有些新鲜的事,一眼可以看穿。但有些新鲜事,在即将出现或刚露头时,往往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要从一些表现细微的异常动态中去发掘,不断掌握新精神,不断关注新情况,不断探讨新问题,在胸怀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具有新闻价值的“活鱼”。 • “活”是指消息中写“活”动态。一是抓现场活动的典型事或典型人,即使捕捉到一情一景或一言一行,也可把消息写“活”。二是多用巧用动词写动态。写消息时选用准确传神的动词,可以化静为动,把“死”材料写“活”。

  10.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快”是指消息要采得快,写得快。许多动态事件瞬间即逝,倘若写稿不及时,便成“明日黄花”,使新闻成了“旧闻”,丧失了消息的新闻性。 • “短”是指消息要写得简短。因为它所报道的多是一个事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会议或一个人的活动(综合消息除外),写的内容比较单一又集中,主要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必要时才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发生”等问题。因此,除大的综合性消息之外,一般动态性消息相比通讯、特写等报道体裁,要力求文字简洁,使读者一口气读完,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

  11.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3、消息的类型 • 一般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 • ①动态消息 • 动态消息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在内。它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有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即: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要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如我报道的《亮实招、促落实》、《泗洪高速公路有了户口》、《外资民资托起泗洪新城》等等。

  12.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②综合消息 • 它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它涉及的面较广,声势较大,能给人较为完整的印象。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既有面的形势、成就、趋向,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分析,讲求点面结合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善于将概貌的介绍与具体事例的叙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如我报道的《政务公开》、《深化地改制度、促进城市建设》、《汗水浇出金银花》等。

  13.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③经验性消息 • 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一种消息体裁。它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作法,它偏重于交待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这类消息贵在题材重大、典型,提供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如我报道的《泗洪局实现纪检监察工作新思路》、《创文明行业、树国土形象》等等。

  14.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④述评性消息 • 它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型,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如我采写的《构筑干部三道拒腐防线》、《正确处理土地紧缩与招商引资的关系》、《如何挖掘欠发达地区土地潜在价值》。

  15.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二)通讯 •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 1、通讯的特征 • (1)容量大。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 • (2)样式多。通讯的类型很多。 • (3)写法活。具体表现为结构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较消息更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 2、通讯的类型 • 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 • 按报道内容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 按报道形式分为: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等。

  16.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3、通讯的写作方法 • (1)通讯的主题 • 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吃透两头”。“两头”指“上头”和“下头。’”“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在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要吃透“上头”。“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也就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要吃透“下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17.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2)通讯的结构 • 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 •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

  18.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3)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 ①人物通讯 •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人物通讯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19.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②事件通讯 •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一篇事件通讯至少应有一至三个骨干性材料。有一个骨干性材料,便可写成一篇“小通讯”;三个以上,可写中型通讯;多组材料,可写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讯。

  20.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③工作通讯 • 工作通讯是谈工作经验、教训的一种通讯体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 工作通讯侧重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写作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二是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 • ④风貌通讯 • 风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 • 风貌通讯题材广泛,有的侧重于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于写自然风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其报道对象,既可是一国一省之类的大题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题材。其形式也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21.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三)评论 • 1、评论的含义。新闻评论是由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而演化来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方法,专门就时事作出分析,表明大众媒介对它的立场和意见。 • 2、评论的导向性。新闻评论是媒介树起的一面政治旗帜,在这面旗帜上大写着党性、阶级性。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是以一定党派、一定阶级的世界观解释时事,解释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事件、新人物、新问题、新倾向,引导受众按照既定导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2. 第一部分 新闻写作 • 3、评论的种类。主要有社论、编辑部文章、本报评论员、署名评论员、短评(或小评论)、编者按、编后等。 • 4、评论写作的要点。①立论;②论据(事实、数字,权威人士的意见、历史论据等等);③论证,逻辑上包括一般的三段论法、归纳论证、反证、喻证等等,形式上包括正论、设论。驳论等等。④结论。 • 写作评论时要注意把握政策和法律,避免只凭道德义愤评价时事。

  23. 第二部分 新闻摄影 • 一、新闻照片的含义 • 新闻照片是指为拍摄多数人感兴趣的新闻,以多数人可看到的报道形式迅速发表的照片。 • 二、摄影视角 • 1、深入一线,用敏锐的目光抓拍独特视角的图片新闻。一般说来,好的图片新闻大都来自现场、基层和野外一线。这是我多年在深入下去用记者的独特视角的观察抓拍新闻的体会。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借助现场环境的烘托和人物的表情,通过图片画面合理构图,把所要采访的新闻表现出来。

  24. 第二部分 新闻摄影 • 2、力求以小见大,多拍反映时代特征的组照新闻。图片新闻如报纸的眼睛,有了它,版面可以明眸善睐,顾盼生辉。一张报纸的版面有了图片,也才能活起来。单张好的图片在版面上很重要,但用组照阐明事件和人物新闻效果会更好,版面会更活。 • 如我拍摄的《扬州市修路保菜田》、《江都市盘活存量土地》等图片。

  25. 第二部分 新闻摄影 • 3、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用图片揭露前进中的问题,更具说服力。图片新闻既要坚持正面报道,又要有揭露性内容。在国土资源的领域,难免存有不完善的地方和违法行为、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弘扬正气,揭露丑恶,用新闻图片的形式,更显示出问题的真实感,引起有关部门对问题的重视,尽快予以解决。 • 如拆除基本农田中的违法建筑。

  26. 第二部分 新闻摄影 • 三、摄影体会 • l、保持相机的稳定 • 许多照片拍摄失败往往是拍摄者的相机没有端稳,端稳相机是照片清晰的重要因素。按快门时要深呼吸屏住气,轻按快门以后再慢慢放开,而不是很快按下和放开。 • 2.保持太阳在你的身后 • 摄影缺少了光线就不能成为摄影,它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能够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背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前面的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俊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角度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体的质地。一般在阳光照射主体45度的角度下,拍摄作品比较理想,明暗搭配合理,有立体感。

  27. 第二部分 新闻摄影 • 3、缩小拍摄距离 • 著名的摄影家卡帕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不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的确如此,靠近主体可以消除干扰视线的其他东西,以及多余的背景,并使拍摄主体看起来更简洁。简洁的背景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拍摄对象上,从而使主体突出,有视觉冲击力。有时候,只需要简单地离被摄物体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效果。 • 4、拍摄样式的选定 •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拍摄出来的图像的效果就会不同。最简单的就是竖举和横举相机。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度(比如说拍摄高大建筑物),而横举则可以拍摄连绵的山脉这类图像。

  28. 第二部分 新闻摄影 • 5、变换拍摄风格 • 你可能拍摄过很多非常好的照片,但它们很可能都是一种风格,所以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的感觉。所以你应该在拍摄中不断的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为你的像册增添光彩。比如说你可以分别拍摄一些风景、人物、特写镜头、全景图像、好天气拍摄的、坏天气拍摄的等等。个人拍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你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你觉得这个画面很有趣或是很有意义,完全不受影响,所以你更是可以随意发挥。 • 6、增加景深 • 景深对于好的拍摄来说非常重要。我想每个摄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就像是个平面,没有一点立体感。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比如说你要拍摄一个远处的山脉,你就可以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是一棵树。使用广角镜头就可以夸大被摄体正常的空间和纵深感的透视关系。

  29. 第二部分 新闻摄影 • 7、正确的构图 • 一幅好的图像通常是由于它的构图非常恰当。将拍摄主体置于现场的中心画面并没有错,但这样设计让人感到死板、缺乏生气。如果将拍摄主体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这样可使画面更生动,更吸引人。同时,在拍摄人物工作照时,为了使画面更加自然,生动,可以让他们处于动态,千万不要有意识地看着镜头等待拍照(拍明星照除外)。 • 8、捕获细节 • 使用广角镜来将“一切”东西都囊括在画面中总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这样的拍摄会让你丢掉很多细微的地方,有时还是一些特别有意义的细节。所以这时候你就可以使用变焦镜头,使画面变小,然后捕捉有趣的小画面。

  30. 第二部分 新闻摄影 • 9、地平线的位置应用 • 当地平线的位置不同时,你拍摄时强调景物的效果也不同。比如说想强调陆地,就使用高地平线:如果是想强调天空,则使用低地平线。 • 10、突出抓拍主体 • 这是新闻摄影中最基本的手法。在抓拍中构图,构图中抓拍,是一幅图片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假若摄影者在新闻事件中从头到尾不注意主体变化,见啥拍啥,主体成了陪体,甚至所要反映的主要事件(主体)被排斥在画面之外,或者说不应该突出的反而突出了,应该在画面中占主导位置的反而不见了,其结果是失败的。如领导视察,要突出主要领导。

  31.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