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15 Views
第四章:航海安全与海难救助. 4.1 特殊海况下操纵船舶. 4.2 海上交通规则. 4.3 海难救助. 4.4 通讯联络. 2.3 特殊海况下驾驭船舶. 4.1 大海上辨别方向. 风浪中控制摇摆幅度. 避离台风的操船方法. 海啸并不可怕. 遭遇冰山或海冰怎么办. 风浪中控制摇摆幅度. 船舶在航行时,若其前进方向与波浪前进方向成一个夹角就叫做遭遇浪向角,常用 a 来表示。 顶浪时 a=0 ;顺浪时 a=180 ;横浪时 a=90 。.
E N D
第四章:航海安全与海难救助 4.1 特殊海况下操纵船舶 4.2 海上交通规则 4.3 海难救助 4.4 通讯联络
2.3特殊海况下驾驭船舶 4.1 大海上辨别方向 风浪中控制摇摆幅度 避离台风的操船方法 海啸并不可怕 遭遇冰山或海冰怎么办
风浪中控制摇摆幅度 船舶在航行时,若其前进方向与波浪前进方向成一个夹角就叫做遭遇浪向角,常用a来表示。 顶浪时a=0;顺浪时a=180;横浪时a=90。 由于船舶的长度要远远大于宽度,纵摇主要对船体强度构成威胁,而横摇则容易是船侧翻。始发港口启碇前,大副总要认真地计算出船舶装载后的摇摆回复力矩,避免航行时发生危险。
避离台风的操船方法 船舶通过分析气象卫星云图,在海务专家的帮助下由船长作出避离台风路径选择。若迫不得已进入100海里时,船长要根据船舶处于台风可航半圆还是危险半圆采取适当的措施。
海啸并不可怕 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波高并不大,波陡也小,常常不宜察觉。所以海啸一般不会对远洋航行的船舶造成太大的威胁。
遭遇冰山或海冰怎么办 海员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积累了如何发现冰山的丰富经验。利用温度雷达等可以获得的信息来判断是否接近冰山或海冰。 在很多情况下,船只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避免冰山和海冰的威胁。
4.2 海上交通规范 夜间航行识号灯 避免碰撞的规则 狭水道航行 海上也有“交通分道 五彩缤纷的信号旗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夜间航行识号灯 一般船的航行灯由安装在大桅顶部的“桅灯”,船舷两侧的“舷灯”和船舶尾部的“尾灯”组成。桅灯和尾灯都是白炽灯,舷灯定为“左红”“右绿”
避免碰撞的规则 现行的“海上避碰国际公约”是由国际海事组织制订,于1972年生效的。规则对海员值班了望,安全航速、使用雷达、判断危险以及大雾弥漫的天气怎么行走一一作了规定。海员们通过共同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大大减少了海上碰撞事故的发生。
狭水道航行 船舶进出港口,航行在河道、海峡和岛礁区时,操纵行为受到航道的限制,这种水域称为狭水道。 为了减少航向交叉,国际避碰规则要求航行于狭水道的船舶都要靠右行驶,不能侵占来船的航道。为了保证航行安全,不少港口规定进出口船舶强制引航。船舶通过狭水道时,港口主管机关和航运公司还要求船长必须在驾驶台。
海上也有“交通分道” 分道通航制是一种水上交通管理的办法,在繁忙的水上交通要道把对驶的船舶用中间隔离带隔开,消除了两艘船舶近距离檫碰的隐患。现在,全球主要的航道几乎都采用了分道通航制办法 。
五彩缤纷的信号旗 从A到Z,26面字母旗;0到9,10面数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总共40面旗帜可以组合成千变万化的通讯意义。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岸之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事务需要用旗帜沟通。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VTS是Vessel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的缩写,中文解释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现代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由GPS、GMDSS、监视雷达、闭路电视、图象传输、计算机控制、终端显示以及通讯等子系统构成。
4.3 海难救助 船舶与火 脱离浅滩 救生设备
船舶与火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既有可燃物质、达到一定高温和不断有新鲜空气补充。船舱着火后,只要想方设法拆开或去除其中一个条件,就能控制住火势,从而扑灭火灾。 扑灭船舶火灾主要器材有:水、泡沫和二氧化碳等。
脱离浅滩 海洋和陆地一样,也有高山和峡谷,丘陵和平原。那些露出水面的礁石,人们称它“明礁”;淹没在水中的礁石,被叫做“暗礁”。
救生设备 救生火箭的今昔 尼龙绳索既轻又牢固,用它与救生火箭系在一起能够抛射到更远的距离。抛向空中的信号弹会迅速打开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还可在降落伞上悬挂摄像机,使地面人员了解更多情况。 新型救生艇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定化学液体运输船及气体运输船,必须备有自藏空气维持装置的救生艇,或喷水装置的耐火救生艇的规定。
救生设备 救生筏自动释放 船舶上的救生筏,采用一套自动释放机构固定。即使救生筏同船一起沉入海底,救生筏也会迅速浮出水面,自动充气打开筏体。 海难与淡水 一个人每天实用100克糖加0.5升水就能维持生命。登上救生艇后的最初几天仅用淡水湿润口腔。以后几天即使喝水,也要做到“少饮多餐” 。
救生设备 手表辨别方向 将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12点之间夹角的角平分线所指方向既为正南向,反向延长线所指为北向。这套简易手表辩向方法适用于北半球。
4.4 通讯联络 GMDSS COSPAS 航海遇险报警搜救系统组成
GMDSS GMDSS系统主要有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和COSPAS/SARSAT、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及寻位系统四大部分构成。 GMDSS系统的目的是:船舶遇险能立即向岸上搜救机构及附近船舶发出遇险报警,岸上有关搜救机构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延迟进行协调与搜救活动。
COSPAS COSPAS是俄文的译音,表示搜寻遇难运载体(船或飞机)的空间系统。用于测定全球一定频率范围内的陆上、空中、海上遇险示位信标的位置。 由于该系统的卫星轨道较低,单颗卫星覆盖的面积地球较小,因而在目前六颗卫星工作的情况下,对遇险目标需一定的等待时间。
航海遇险报警搜救系统组成 地面站 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主要有海岸电台和船舶电台构成,用于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搜救现场通信及日常公众通信。 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 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航道组织把世界海域划分为16个航行警告的区域,每区均有播发航行警告的协调人。航行船舶可利用NAVTEX和EGC接收机,有选择地接收和打印海上安全信息,保证航海安全。
航海遇险报警搜救系统组成 寻位系统 SART被启用后,处于待命接收状态,但一旦受到 雷达发出的讯号可在导航器上显示出准确的位置。便于营救人员到达出事现场。
海上通信的展望 海上通信中开放环球电子邮件系统 这是基于MF/HF、INMARSAT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协调控制的通信网络。任何船只、航行在世界任何海域、在任何时候可通过有关海岸电台站,并通过Internet将这些台链结起来,与陆上用户进行简单、快速通信。 它在航海上的应用只是时间与经济性的问题,但它对船舶运输生产、船舶管理、船员生活等方面将带来极大的帮助。
海上通信的展望 海事卫星通信 同步静止高轨道卫星覆盖面积大,通信稳定、质量高,且全球只需3-4颗卫星。但因轨道资源紧缺,链路损耗大和传输时延差等缺点,难以支持手持终端。 中低轨道(700-10000km)卫星系统因轨道资源丰富,路经衰耗小,传输时延短等优点,易实现个人通信,因而,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海上通信的展望 通讯软件开发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海上通信将向实现个人移动通信的转变,陆上移动通信的先进技术和开放业务也将逐步应用到海上通信,海上通信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航海将变为更安全、更可靠、更简单、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