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img
1 / 148

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治

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治. 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俊生. 第一章 概述 一、布鲁氏菌病发展简史. 布鲁氏菌病 ( brucellosis 以下简称布病) , 是由布鲁氏菌 ( brucella 以下简称布氏菌)引起的 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hope-comb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治 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俊生

  2. 第一章 概述一、布鲁氏菌病发展简史 •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 以下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3. 1860年,Morston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和尸体病理解剖所见,提出将本病列为临床上一种独立的传染病,称之为“地中海弛张热”。1887年,英国军医Bruce从马尔他岛死于“马尔他热”的英军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Br.melitensis)。

  4. 1897年朗吉氏根据本病的临床热型特征建议取名为“波浪热”或“波状热”。同年,莱特氏(Wright)等发现该病病人血清与马尔他细球菌的培养物产生凝集反应,遂称之为莱特氏凝集反应,成为迄今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之一。

  5. 1897年丹麦学者Bang和1914年美国学者Traum,又分别从流产母牛的羊水和猪流产胎儿中分离出牛种布氏菌(Br.abortus)和猪种布氏菌(Br.suis)。1897年丹麦学者Bang和1914年美国学者Traum,又分别从流产母牛的羊水和猪流产胎儿中分离出牛种布氏菌(Br.abortus)和猪种布氏菌(Br.suis)。

  6. 1918年,美国人Evans在研究羊种布氏菌和牛种布氏菌的培养物过程中发现,两者在形态、培养特性方面相类似和在血清学反应上有交叉,后来经过Meyer等人的相继研究,到1920年根据两者的共同属性,归于同一菌属,称为布鲁氏菌属(Brucella),由本属细菌所致的人及各种动物的疾病统称为“布鲁氏菌病”。不久,把猪种布氏菌也归于本菌属中。1918年,美国人Evans在研究羊种布氏菌和牛种布氏菌的培养物过程中发现,两者在形态、培养特性方面相类似和在血清学反应上有交叉,后来经过Meyer等人的相继研究,到1920年根据两者的共同属性,归于同一菌属,称为布鲁氏菌属(Brucella),由本属细菌所致的人及各种动物的疾病统称为“布鲁氏菌病”。不久,把猪种布氏菌也归于本菌属中。

  7. 1921年Beven和1924年Keefer在南非,以及Viviani在意大利Evans在北美洲从病人身上分离出牛种和猪种布氏菌,从而在流行病学上首次证实了病牛和病猪也是人布病的传染源。1953、1956和1966年Buddle、Stoenner、Carmichael又分别发现了绵羊副睾种布氏菌(Br.ovis)、沙林鼠种布氏菌(Br.neotomae)和犬种布氏菌(Br.canis)。1921年Beven和1924年Keefer在南非,以及Viviani在意大利Evans在北美洲从病人身上分离出牛种和猪种布氏菌,从而在流行病学上首次证实了病牛和病猪也是人布病的传染源。1953、1956和1966年Buddle、Stoenner、Carmichael又分别发现了绵羊副睾种布氏菌(Br.ovis)、沙林鼠种布氏菌(Br.neotomae)和犬种布氏菌(Br.canis)。

  8. 二、布病流行现状 • 布病的主要储存宿主是患病的羊、牛、猪等家畜,因此,其地理分布与家畜密切相关,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报告有人、畜布病疫情的约有170个。

  9. 世界上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绵山羊有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非洲和南美洲等;有101个国家和地区的牛有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东南亚及欧洲南部等;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猪有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美洲、非洲北部和欧洲。 • 世界上畜间布病以牛种布氏菌感染牛的布病为主,占家畜布病分布的二分之一以上。 •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至今世界上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消除布病,另外有冰岛和维尔京群岛一直没有发现布病。

  10. 我国1905年Boone于重庆报告两例布病病人,1916年福建也发现了一名马尔他热患者。河南省最早有关布病的报导见于《满州畜产兽医学杂志》20卷第1号,称1925年曾有4名印度人,在河南焦作因饮用山羊奶而患布病,并从患者血液中最先在国内分离出羊种布氏菌。谢少文于1932、1936和1949年先后在北京地区报告了29例布病病人。1936年,在内蒙古王爷庙押木营子村发现109头牛中有21头流产,并从流产牛胎儿中分离出两株牛种布氏菌。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即有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国1905年Boone于重庆报告两例布病病人,1916年福建也发现了一名马尔他热患者。河南省最早有关布病的报导见于《满州畜产兽医学杂志》20卷第1号,称1925年曾有4名印度人,在河南焦作因饮用山羊奶而患布病,并从患者血液中最先在国内分离出羊种布氏菌。谢少文于1932、1936和1949年先后在北京地区报告了29例布病病人。1936年,在内蒙古王爷庙押木营子村发现109头牛中有21头流产,并从流产牛胎儿中分离出两株牛种布氏菌。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即有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11. 我国布病疫情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严重流行期,于1957-1963年、1969—1971年出现两次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波动在1.17/10万—1.77/10万和1.20/10万—1.23/10万之间,疫区范围波及全国28个省区;70年代的逐步下降期;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基本控制期,1992年全国仅发生219例病人,发病率为0.018/10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到90年代中期以后的疫情出现回升,21世纪疫情呈现严重回升,2005年发病人数超过上世纪最高年份,2008年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均超过上世纪最高年份。我国布病疫情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严重流行期,于1957-1963年、1969—1971年出现两次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波动在1.17/10万—1.77/10万和1.20/10万—1.23/10万之间,疫区范围波及全国28个省区;70年代的逐步下降期;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基本控制期,1992年全国仅发生219例病人,发病率为0.018/10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到90年代中期以后的疫情出现回升,21世纪疫情呈现严重回升,2005年发病人数超过上世纪最高年份,2008年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均超过上世纪最高年份。

  12. 1951-2008 年全国布病平均发病率(1/10万) 1.2 1 0.8 0.6 0.4 0.2 0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1-2008

  13. 2008年全国布病前十位省份报告病例数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内蒙古 山西 黑龙江 河北 吉林 陕西 河南 辽宁 新疆 山东

  14. 河南省1958年首次以血清学诊断报告了济源县大峪乡大王庄村于1956年发生的布病24例,传染源系从洛阳购回的羊只。河南省1958年首次以血清学诊断报告了济源县大峪乡大王庄村于1956年发生的布病24例,传染源系从洛阳购回的羊只。 • 1956-2008年全省累计发病24835例,死亡17例,年均发病469例,发病率波动在0.001-11.45/10万之间。

  15. 三、布病造成的损失 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因此其造成的危害是双重的。其危害程度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大差异,以羊为主要传染源的国家和地区,人的感染发病情况较为严重;以牛为主要传染源的国家和地区,则对畜牧业危害较重,而人的发病相对较轻。

  16. 人患布病常因误诊误治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给患者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并导致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家畜患布病后常出现流产、不孕、空怀、繁殖成活率降低,牲畜数量明显减少,并直接影响优良品种的改良和推广。牲畜患病还造成使役能力及皮、毛、乳、肉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因此,布病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乃至内外贸易。鉴于上述情况,全世界每年因人畜间布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可达数十亿美元。人患布病常因误诊误治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给患者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并导致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家畜患布病后常出现流产、不孕、空怀、繁殖成活率降低,牲畜数量明显减少,并直接影响优良品种的改良和推广。牲畜患病还造成使役能力及皮、毛、乳、肉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因此,布病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乃至内外贸易。鉴于上述情况,全世界每年因人畜间布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可达数十亿美元。

  17. 四、布病防治管理机构 • 布病是人兽共患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在政府的领导下,涉及农牧、卫生、林业、工商等多部门。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处设兽医卫生主任负责布病防治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联合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是防治布病的技术咨询组织,为制定全球布病防治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布病防治工作主要由兽医部门承担。在我国,人间布病防治工作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组织实施;畜间布病防治工作由农业部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

  18. 第二章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 • 1887-1966年Bruce等人先后发现了布鲁氏菌属的羊种、牛种、猪种、绵羊副睾种、沙林鼠种和犬种菌。Evansl918年最先提出布氏菌分类。以后许多学者又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多次作了改进。1929年、1957年、1963年、1966年、1970年、1972年均公布了布氏菌属分类表。

  19. 198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第六次公报公布了新的布氏菌分类表,将布氏菌分为羊种(1-3型)、牛种(1-7、9型)、猪种(1-5型)、绵羊附睾种、犬种及沙林鼠种6个种19个生物型。

  20. 布鲁氏菌属是一组微小的球状、 球杆状、 短杆状细菌。 宽约 0.3~0.6μm,长约0.6~1.5μm。没有鞭毛,不形成芽胞和荚膜,镜检时多呈单个排列,少见成对、短链状或成串排列。布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

  21. 该菌属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各种氨基酸、硫胺素、烟酰胺、生物素、镁、铁、钙等各种离子。有些菌种(如绵羊副睾种)需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才可生长。布鲁氏菌生长缓慢,初代分离一般需4~30天。其最适pH为7.2,最适生长温度37℃,绵羊副睾种和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需在严格的CO2(5-10%)环境下才可生长。布氏菌对糖类发酵不明显,产酸不产气,过氧化氢酶、尿素酶阳性,甲基红、V-P反应阴性,不产生吲哚,不液化明胶,硝酸盐还原阳性。

  22. 布鲁氏菌显微照片

  23. 布鲁氏菌菌落形态(培养48小时,菌落呈点状、光滑、半透明、不溶血)布鲁氏菌菌落形态(培养48小时,菌落呈点状、光滑、半透明、不溶血)

  24. 在固体培养基上,光滑型布鲁氏菌菌落为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周边整齐,圆形稍隆起,均质样,菌落大小不等。而粗糙型布鲁氏菌菌落与其他属的粗糙型菌落相似。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不形成菌膜,有些陈旧培养物、粗糙型菌可在管壁出现环状或管底出现絮状沉淀。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只沿穿刺线生长。

  25. 该菌在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对低温和干燥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水、粪、尿、畜舍、皮毛中可生存数天~4、5个月,在鲜牛乳中甚至长达18个月。布氏菌对热、各种常用消毒剂、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该菌在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对低温和干燥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水、粪、尿、畜舍、皮毛中可生存数天~4、5个月,在鲜牛乳中甚至长达18个月。布氏菌对热、各种常用消毒剂、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26. 不同种的布鲁氏菌有其一定的寄生宿主,比如羊种菌多寄生在羊只,牛种菌多寄生于牛。但也常发现有宿主转移现象,宿主转移和经不规则治疗的病人体内分离的布鲁氏菌往往发生变异。

  27. 和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一样,布鲁氏菌的致病力强,主要与各种酶类及菌体崩解后释放出来的内毒素有关。它们作用于宿主后,可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炎症。不同种型不同菌株间致病力有很大差异,一般羊种菌致病力最强,猪种菌次之,但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的某些菌株甚至有和羊种菌相似的致病力。目前除绵羊副睾种和沙林鼠种尚未发现使人感染发病的迹象外,其余四种布氏菌均能导致人类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28. 第三章 流行病学一、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 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鲁氏菌的贮存宿主。然而,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29. ㈠各种饲养动物:羊(山、绵羊)、牛、猪既是动物布病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在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鹿、犬等其它家畜为次要传染源。啮齿动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都是敏感的实验动物,也可以作为传染源。㈠各种饲养动物:羊(山、绵羊)、牛、猪既是动物布病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在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鹿、犬等其它家畜为次要传染源。啮齿动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都是敏感的实验动物,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30. ㈡野生动物:野羊、野牛、野猪、斑马、野兔、狼、狐狸、野鼠等均可感染布氏菌。其中有些和家畜有关,有些则在野生动物间互相传播,也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有人推测家畜羊、牛、猪的布病来自野生动物。人可通过狩猎、食用野生动物而感染。此外,冷血动物和节肢动物在实验条件下均可被感染,但在传播布氏菌方面起不到重要的流行病学作用。㈡野生动物:野羊、野牛、野猪、斑马、野兔、狼、狐狸、野鼠等均可感染布氏菌。其中有些和家畜有关,有些则在野生动物间互相传播,也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有人推测家畜羊、牛、猪的布病来自野生动物。人可通过狩猎、食用野生动物而感染。此外,冷血动物和节肢动物在实验条件下均可被感染,但在传播布氏菌方面起不到重要的流行病学作用。

  31. ㈢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液、阴道分泌物等排出布氏菌已在细菌学上得到证实,国外也报道了一些人感染人的实例,如护理病人或通过性关系而感染。然而,在我国经对大量布病病例的调查分析,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通过病人而传染引起的病例,以及病人家庭和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病例。因此,人做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就人类布病而言,因动物传染发病是多见的、固有的,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罕见的。㈢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液、阴道分泌物等排出布氏菌已在细菌学上得到证实,国外也报道了一些人感染人的实例,如护理病人或通过性关系而感染。然而,在我国经对大量布病病例的调查分析,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通过病人而传染引起的病例,以及病人家庭和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病例。因此,人做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就人类布病而言,因动物传染发病是多见的、固有的,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罕见的。

  32. 二、传播途径 • ㈠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布氏菌可以通过粘膜、眼结膜及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某些毒力强的羊种布氏菌可以通过微小伤痕或完整皮肤侵入人体。通过此途径感染的常见于与病畜密切接触的畜牧兽医、饲养放牧人员、布病专业工作者以及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职业人群等。因此,我国及有些国家或地区将布病定为职业病。

  33. 该途径感染常发生于下列场合: • 1、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 • 2、检查病畜。 • 3、饲养放牧病畜。 • 4、接触病畜的排泄物,如起羊圈、用羊粪施肥或烧火。 • 5、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 • 6、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内脏加工。 • 7、挤奶或加工病畜奶制品。 • 8、采集病畜、病人的血液和病理材料。 • 9、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壤、草料、棚圈、工具用品等。 • 10、从事布氏菌实验操作及制备布氏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剂。

  34. ㈡经消化道传播:布氏菌通过人们进食和饮水,经口腔、食管粘膜进入机体。如饮用被污染的水源,食用患布病动物的乳、肉或其他被污染的食品,特别是生食或未煮透食用、污染的手拿吃食物。在布病实验室中喝水、吃东西也很容易感染布病。㈡经消化道传播:布氏菌通过人们进食和饮水,经口腔、食管粘膜进入机体。如饮用被污染的水源,食用患布病动物的乳、肉或其他被污染的食品,特别是生食或未煮透食用、污染的手拿吃食物。在布病实验室中喝水、吃东西也很容易感染布病。

  35. ㈢经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毛屑是招致布病的又一重要途径。常见于皮毛加工企业和布病实验研究过程中。㈢经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毛屑是招致布病的又一重要途径。常见于皮毛加工企业和布病实验研究过程中。

  36. 传播因子—流产物 • 布氏菌侵犯母畜后,多寄生于生殖系统,引起胎盘炎症和流产。流产胎儿、胎膜、羊水和胎盘含有大量的布氏菌,有人把布病性流产胎儿非常形象地说成是“装满细菌的口袋”,人接触这些东西可造成感染。同时流产物污染饲草、草原及水源,又可造成畜间的感染。所以说它是主要传播因子。

  37. 传播因子--乳汁 • 因布氏菌常在家畜乳腺中繁殖形成乳腺炎,乳汁中含菌。布氏菌随病畜乳排出体外或健康牛、羊乳在生产过程中又被布氏菌污染。牛患布病后3—7年仍可在乳中检出布氏菌;布病母羊正常分娩后,约有10%的羊乳检出布氏菌;布病流产的母羊乳的布氏菌检出率可达80%。

  38. 传播因子—肉、内脏 • 布病畜的肉中不但有布氏菌,而且可在生肉中存活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天。猪、牛、羊感染发病后,4—26个月,有的内脏仍可检出布氏菌。因此厨师、售货员,在切割、清洗制作过程中如不注意保护,易被感染。据某地调查发现肉类联合加工厂、屠宰车间、加工车间布病感染率达21.7%~34.4%。

  39. 传播因子—皮毛 • 布病疫区生产的羊毛、羊皮容易沾染布氏菌,尤其是新剪下的羊毛和流产羔皮,死羔皮危险性更大。布氏菌在一般条件下能在皮毛上存活2~8个月。在疫区从剪下的羊毛中分离到分氏菌,从毛条中也检出布氏菌。因而在接羔、剪毛的时候极易感染。皮毛收购、销售及皮毛加工人员也往往受感染,据调查,剪毛、拣毛、皮毛收购及皮毛加工人员布病感染率为18.4%~37.6%。

  40. 传播因子—水 • 布病动物的排泄物(粪、尿)和分泌物,可以直接或借着蹄爪而污染水源(湖、河)。也可因雨水冲刷或大风扬起的尘土污染邻近地区的水源。实验表明,布氏菌在蓄水池的水中可活12天,在干净水里活4~6天。在污水中活45~90天,在河水和自来水中可活20~60天。我国曾在水塘的水中检出羊种和牛种布氏菌。美国曾有人因下水道漏水侵水净水道而发生布病。这些都说明染菌的水具有传染性。

  41. 传播因子—土壤、尘埃 • 病畜的排泄物(粪、尿)污染土壤,随着牲畜的活动,扬起尘埃,传播布病。羊毛夹带的尘土中也含有布氏菌,毛纺厂造毛车间工人感染率高于其他工人。

  42. 三.人群易感性和抵抗力 • 不分年龄、性别、种族,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感染发病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 • 布氏菌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病,经过一定病程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对再感染有一定抵抗。患病后所获得的免疫是不牢固的,免疫力是有限的,持续时间约1—2年。由此可见,布氏菌感染后所获得的免疫是很相对的,在疫区经常见到反复感染的病人。这表明,病后的机体对布氏菌仍然是敏感的。在疫区,接受过布氏菌苗接种的人群中,仍然有5%—10%的接种者受布氏菌感染发病;在实验动物中亦证明,在接受过布氏菌苗免疫动物中受攻击后有10%—30%发生感染。免疫一年后,绝大部分机体可再感染布氏菌。这些资料说明,在经过感染或菌苗免疫的机体对布氏菌仍然易感。

  43. 四.流行因素 • ㈠自然因素:布病的发生和流行,和气候关系非常密切。旱涝灾害、暴风雪、寒流、酷暑等均可导致人畜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发病。在我国北方牧区,暴风雪造成牧草短缺,不仅牲畜患病增多,而且由于畜群被暴风驱使,顺风迁徙,造成疫源地的扩散。

  44. ㈡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在布病的流行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㈡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在布病的流行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早年未实行国境卫生检疫,输入了传染源,是我国布病流行的重要起因。上世纪初期,外国殖民者从欧洲带进奶羊、奶牛、盘克猪等家畜,混有病畜,使我国部分养殖业地区成为布病疫源地。

  45. 2、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低下,卫生状况不佳,卫生知识缺乏。如有些地方人、畜混居,共用水源;有的人剥食流产、病死羔、犊肉,饮生奶;有的人在接触病畜、流产胎儿或从事其它危险操作时,不注意防护;不讲究卫生,不洗手就进食、饮水等。以上因素均导致布病罹患率增加。

  46. 3、传染源输入及流动失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农村经济进一步活跃,许多地方因地制宜的把发展畜牧业当作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跨省、市、县的牲畜交易频繁,由于相应的检疫措施未能很好落实,大量未经检疫的各类牲畜随意流动,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布病病畜,致使布病得以在大范围、远距离传播。河南省西部、西北部和北部地区此种情况较多见。3、传染源输入及流动失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农村经济进一步活跃,许多地方因地制宜的把发展畜牧业当作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跨省、市、县的牲畜交易频繁,由于相应的检疫措施未能很好落实,大量未经检疫的各类牲畜随意流动,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布病病畜,致使布病得以在大范围、远距离传播。河南省西部、西北部和北部地区此种情况较多见。

  47. 4、牲畜管理及饲养方式改变,对畜群作分群、合群等组合变动,造成感染扩散。4、牲畜管理及饲养方式改变,对畜群作分群、合群等组合变动,造成感染扩散。 • 5、消费水平提高,集市贸易活跃,皮、毛、乳、肉等畜产品大量上市,如布病检疫工作跟不上,易导致感染发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