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07 Views
教育论文写作漫谈.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建国. 一、论文的定义和要素 二、常见论文的类型 三、论文写作的意义 四、论文素材的来源. 一、论文的定义和要素. 1 、什么叫论文 围绕某个观点,通过论述得出一个结论的文章,叫做论文。 人们一般把 “ 论文 ” 仅仅理解为 “ 说理 ” 的议论文,即说明事物或现象中的 “ 为什么 ” 的文章; 其实,从广义来说,阐述一个思考、一个感悟,一条经验,一种方法的文章也属于论文。这种论文大多数属于叙事性文体,即叙述事物 “ 怎么做 ” 的文章。. 二、常见教育论文的类型. 1 、调查报告
E N D
教育论文写作漫谈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建国
一、论文的定义和要素 • 二、常见论文的类型 • 三、论文写作的意义 • 四、论文素材的来源
一、论文的定义和要素 1、什么叫论文 围绕某个观点,通过论述得出一个结论的文章,叫做论文。 人们一般把“论文”仅仅理解为“说理”的议论文,即说明事物或现象中的“为什么”的文章; 其实,从广义来说,阐述一个思考、一个感悟,一条经验,一种方法的文章也属于论文。这种论文大多数属于叙事性文体,即叙述事物“怎么做”的文章。
二、常见教育论文的类型 1、调查报告 2、问题探讨 3、经验总结 4、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个案、叙事)
2、论文的要素 • 1)主题:你要表达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 2)素材:你的经历,你的感悟,你的观察,你的学识积累和生活积累。 • 3)写作技巧:如何剪裁选材,布局谋篇,起承转合 • 4)语言:采用何种语言风格,如何使语言具有美感。
1、调查报告类 1)关于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调查报告 (马集中心小学 吴开全) 2)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压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栖霞中学 张克秀)
1)关于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调查报告 (马集中心小学 吴开全)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及操作方式 三、调查统计与分析 四、调查结论 五、调查建议 1)把“自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2)把“生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3)把“兴趣”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2)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现状的调查报告2)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栖霞中学 张克秀)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过程(问卷、访谈、到外校访谈) 四、调查结论
1) 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绝大多数学生有压力,重点中学学生压力更大一些,成绩越好压力越大。 • 2) 压力与所在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3) 对于压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尝试归纳了以下几种缓解和转移压力的方法。4) 在研究中,我感到教师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还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2、问题探讨类 • 立足班主任工作,为“独生子女症”求医问药(琅琊路小学 徐 睿) • “小红花”的负效应(南京幼儿高师 王长倩) • 警惕课堂上的“热岛效应”(游府西街小学 查 静) • 让儿童走出嫉妒的泥沼(青云巷小学 俞 晨)
“小红花”的负效应(南京幼儿高师 王长倩) • 前言:“小红花”不灵了 • 一、奖励的负效应 • (一)对于得不到奖励的学生——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 (二)对于能得到奖励的学生——奖励的失败 • (三)对于这两类学生之间——被破坏的人际关系 • (四)对所有的学生 • 1、胡萝卜加大棒——对学生的不尊重 • 2、“我的眼里只有你”——对学习本身丧失兴趣 • 3、“乖宝宝”生产线——缺乏创造性与冒险精神的学生
二、应对策略 • (一)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 (二)激发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3、经验总结类 • 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溧水晶桥中心小学 于芳) • 小学作文情感化批改模式的研究(六合东沟中心小学 陶 金) • 家访,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建康路小学 陶文琦) • 成为孩子的朋友,其实很简单(琅琊路小学 强献娟)
成为孩子的朋友,其实很简单(琅琊路小学 强献娟) • 孩子希望你是一个倾听者 • 孩子期待你与他有心灵上的对话 • 孩子渴望你发自内心的信任 • 孩子盼望你成为他可亲近的人 • 孩子乐意你成为一个求知者 • 孩子愿意你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低年级默读教学问题与策略(天妃宫小学 杨春燕) • 前言:默读的重要性 • 一、变游离之外为身在其中(课堂现象 课后反思 引导策略) • 二、变过多干预为适当引导(课堂现象 课后反思 引导策略) • 三、变过高要求为循序渐进(课堂现象 课后反思 引导策略) • 结尾:培养学生默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此文能给低年级教师一点启示,为教师有效、合理开展低年级默读教学提供帮助。
4、教育叙事类 1)个案:个案是对单一的个体进行深入、具体研究的案例。一般是指针对某个学生特殊的问题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 2)案例:是对某个教育事件发展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的一种叙事性报告。 3)叙事:是指教师用第一人称给人们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隐含着哲理的教育故事。
1)教育案例 八大金刚驯服记——自控力薄弱学生转变纪实 (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 把爱藏一半——对一个特殊家庭孩子的个案研究 (南外仙林 吴丹丹) • 我为什么“长不大”——对一个“另类”学生的个案研究 (九龙中学 马 鹏) • 以《鸿门宴》为课例的语文整体教学尝试 (浦口十四中 王明成) • 高考作文辅导活动化实践的案例分析(大厂高级中学 胡 高)
案例示例: 今天 ,我们全班“怀孕” • [现象]: • 今天早上,学校出了件怪事,从我班中走出来的男生、女生们每一个都是大腹便便的,颇似“孕妇”。这引起了校内师生的一片惊讶和议论纷纷,到底怎么了?难道是……?不可能!全班都这样呢!原来,他们正进行一项体验活动呢,主题就是“体验母亲”。
[背景]: 在昨天的《历史与社会》课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课堂调查:班中有多少同学知道父母生日的,并能为父母庆祝生日?原以为这是个很老套的问题,他们能解决的很好。没有想到,问题老套,答案却是一样的没变。举手的人少的出乎意料,我刚想向他们说说自己的关于孝心看法。有一个学生竟然靠在位置上恨恨地说,“他们有的时候都会忘记我的生日啊,凭什么让我为他们庆祝生日?有时候,看着他们对我的生日忘记或是无所谓的样子,我就觉得生气……”那个咬牙切齿的样子,让我有点心寒,“可是他们有那么多的事务,偶尔忘记也是可以原谅的啊?”我想要缓解一下气氛,“那他们既然这样对我,为什么还把我生出来?”这一切说的很自然,丝毫也没有不好意思。
面对侃侃而谈的他,我感到震惊,更感到愤怒!但我还是冷静的压下了自己的怒火,并临时决定举行一次“体验母亲”的教育活动!面对侃侃而谈的他,我感到震惊,更感到愤怒!但我还是冷静的压下了自己的怒火,并临时决定举行一次“体验母亲”的教育活动! [实施措施]: 设定体验活动内容为“体验母亲”:每个学生准备2个8斤重的沙袋,从第二天早晨开始,将他们一前一后的缚在身上,并以此“身怀六甲”的身躯参与学习生活一天,以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
[具体过程]: 绑上沙袋的学生,酷似“孕妇”,一个个腆着肚子,样子十分可笑。有的调皮的学生还摸摸自己的肚子说,“孩子,快长大吧,老爸等你出来给你买好吃的呢!”有的孩子故意在别人身上摸摸,嘴里念念有词,“你的太小了,看看我的孩子,比你大多了,以后你的孩子肯定不是我孩子的对手!”有的则是和同学们挺起肚子将沙袋相撞,说是练习孩子未来的“铁头功”,也不怕脑震荡,真是的!一下子,教室闹哄哄的,他们也仿佛真正的沉浸在当母亲的快乐中,兴奋不已!上课了,他们陆续也回到位置上,但是兴奋的他们还是很难冷静,各种姿态的滑稽样都有!今天真是全班“怀孕”啊,呵呵!
两节课后,我再次来到教室看他们。这时他们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开始时那样的强烈了,我明白沙袋的重量发挥作用了。有的瘦小的学生已经开始用手扶着腰走路了;而有的更是坐在位置上,用手扶着沙袋,连那些平时最好动的孩子也苦着脸的坐在位置上……两节课后,我再次来到教室看他们。这时他们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开始时那样的强烈了,我明白沙袋的重量发挥作用了。有的瘦小的学生已经开始用手扶着腰走路了;而有的更是坐在位置上,用手扶着沙袋,连那些平时最好动的孩子也苦着脸的坐在位置上…… 下午了,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他们似乎很累,似乎又有很多话想说…… 我明白,教育体验活动的效果已经出现了!
[感想倾诉]: • 从我宣布解开绳子和沙袋的时候,学生除了张大着嘴巴喘气,用手揉着自己酸涨的腰部以外,没有更多的动作和语言,静静的相互观望的眼神在交流着自己的感悟。在走向讲台的过程中,他们都象比昨天成熟了不少,眼神中有理解,也有愧意…… • A: 今天,我当了一回“孕妇”,确实累的腰酸背痛,而且走路办事都不方便。这时我真正的能够感受到,母亲当年怀着我的不易,真的明白为什么人家说的天下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了! • ……
B: 今天,我上楼下楼,拿东西、端本子十分的困难,每当我做不同的行为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想起母亲那个时候的艰难,这时,我深深的理解了平时母亲对我的要求…… • C: 我平时常常有意无意的伤害了母亲,不听母亲的话和母亲顶嘴。我现在很后悔,今天回家,我一定要向妈妈道歉,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 • D: 我感受到了这次活动给予我的思考,我真的要做一个母亲的乖孩子!也谢谢老师的良苦用心。
教师:同学们,十多年前,你们的母亲们正身负你们刚刚解除掉重量的2---3倍,煎熬300天。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日子啊,小心翼翼、无限爱护、一心一意……从而才把我们平安的带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精彩世界的母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她们感动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她们呢?做一个母亲的好孩子吧!教师:同学们,十多年前,你们的母亲们正身负你们刚刚解除掉重量的2---3倍,煎熬300天。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日子啊,小心翼翼、无限爱护、一心一意……从而才把我们平安的带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精彩世界的母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她们感动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她们呢?做一个母亲的好孩子吧!
[评价及反思]: 这次的教育方式的设计,则在根本上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孩子主动、自主的通过体验接受教育,从而在自主中建构自己新的认识体系,不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和无奈的责骂,她更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她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主动的体验下,得出认识,同化、顺应旧认知体系,建构新认知体系的过程。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体验---认识---感悟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最佳效果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并结合实践,通过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教育,得到感悟,这样的教育就给了学生最深的体验,并在切身体验的认识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个案示例 “后进生心态及转变可能性”的个案研究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谢锡珍) 王××同学是留到我班的后进生。关心、帮助后进生转化,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了尽到这一职责,我决心对他进行个案研究,以便有的放矢地促成他的转化。经过两年的实验,收到了效果。现分以下五个方面阐述研究的历程和成果。
一、原始情况的调查 该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习和纪律都不尽人意,经多方面的了解,得知他有以下诸多不足之处: 1.上课不安心,自己做小动作,有时还调皮捣乱,惹事生非,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 2.经常不做或拖拉作业,有时教师把他留下补做作业或进行个别教育,他就会乘人不备私自溜走。 3.逃学现象十分严重,有时中途上了一两节课就不辞而别偷偷溜出去玩了,有时借故回家拿算盘或颜料等学习用品,而且一去不归,甚至有时一整天背着书包不去上学,在外面溜达,一直玩到放学吃饭的时间才回家,老师以为他生病了,家长则以为他上学了,逃学对他来说似乎习以为常。
由于成绩低下,每学年不是拉一把让他升了级,就是通过补考再拉一拉让他升级,到了五年级,实在拉不上去了,加上家长的一再要求,学校经过研究协商才留到我班的。由于成绩低下,每学年不是拉一把让他升了级,就是通过补考再拉一拉让他升级,到了五年级,实在拉不上去了,加上家长的一再要求,学校经过研究协商才留到我班的。 二、后进成因的追踪调查与分析 帮助后进生转化,是不能凭个人主观意向去进行的,必须深入了解形成的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只有先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通过多渠道的追踪调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家长以为孩子小,体质差,智力也低,因而对王××采取放任的态度,平时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辅导孩子的学习。有时随口问问作业做了没有,孩子往往瞒天过海地说做好了,其实并没有做好,天长日久,形成了不做或拖拉作业的不良习惯。
4.该生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后天调理也不够,长得又瘦又弱又矮小,智力也差,他母亲曾带他到儿童医疗中心检查,测试结果,智商只有70。4.该生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后天调理也不够,长得又瘦又弱又矮小,智力也差,他母亲曾带他到儿童医疗中心检查,测试结果,智商只有70。 5.由于以上种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该生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低下之列,从以下一至五年级语、数成绩一览表可见一斑: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语文 56 60 25 27 53 数学 72 60 50 16 29
2. 家长有时会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智力低比不上别人,从而引发了他的不良心理,他想反正自己的智力低,学不好是必然的,往往表现出一种自暴自弃的态度。 3. 他的母亲是一位公司的负责人,由于工作的需要,社会活动频繁,家里总热热闹闹,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中,孩子怎么能安心学习呢?再加上他父亲认为自己小时候也很差,现在不是挺好吗?因此,生气了就打一顿,过后仍然不过问,这样就更造成了他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 4. 班内同学也瞧不起他了,下课后很少有人约他在一块玩,使他感到在校内也缺少温暖,加上学习又学不下去,整天无所事事,只能是日复一日地混下去。
三、对症下药做好转化工作 (一)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取得了其他任课老师的同步关心 (三)调动全班同学的友爱精神 (四)身体力行,循循善诱,激励进取 四、初步成果 由于学校、家庭诸方面的紧密配合,经过两年不间断的关心、帮助、诱导,而今王××已取得如下长足的进步: 1.除了五年级第一学期初受旧习惯的影响,逃过一、两次学外,再也没有逃学了。 2.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已形成习惯,有时有的作业题不会做,只好第二天到校请老师完成。
3.课堂上已能安心学习,有时还能争取举手发言。3.课堂上已能安心学习,有时还能争取举手发言。 4.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经常不是他值日也到校帮助别人打扫卫生,而且不怕脏,不怕累,看到班上男同学跳绳得了第一,他高兴的跳了起来。 5.课间能和同学们一起开展有益的活动,不再哄闹。 6.他阅读文章能提出疑问,能记住许多歌词,会唱很多流行歌曲,数学难题只要老师稍微点播一下就能理解,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智力有所发展。在学校的积极支持下,我们于94年4月9日请来了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的陈医师花了半个多小时,专门对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智商测。
诊断结果是“IQ=86”这一可喜的结论,有力的说明了老师、家长的心血没有白费。诊断结果是“IQ=86”这一可喜的结论,有力的说明了老师、家长的心血没有白费。 7.对学习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并萌发了钻研精神,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数成绩已有原来的特别差,提高到中等水平(详见下表),毕业升学会考是检验这一实验成败的一场硬仗,我担心他一时紧张考砸而前功尽弃,可喜的是由于此前家长、老师一再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并保证了他充足的睡眠,结果考试成绩超出了我的预料:语文77分,数学90分,成绩又跃居中等偏上,王××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希望。大家两年的心血终于赢得了笑逐颜开的一片慰藉。 年级:五上(期末) 五下(期末) 六上(期末) 六下(期末) 语文 67.5 71 70.5 77 数学 54 72 71 90
五、结束 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王××的心态已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在一帆风顺中形成的,而是在不断反复不断推进中逐渐形成的,是在他自己由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艰苦磨炼中逐渐形成的。在一般人的眼里对他的认识也许还没有抹掉“双差生”的印像,但我却认为正如一个长期瘫痪的病人,在众多医生的会诊下,他能从病床上下地挪动脚步往前走,哪怕歪倒过几次,又一次次爬起来往前走,不间断,这就是了不起的进展,我觉得王××正是如此,我切身感到他比当初长大了,懂事了,
他以他的表现,他崭新的学习成绩,证明他是渴求上进的,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狮子,可是没有发挥出来。”当初王××的心中就有一头“睡狮”。在经历了两年的“个案研究”的实践中这头“睡狮”慢慢地醒了,潜力也逐渐地发挥出来,但这种潜力还需要继续激励,继续发挥。他以他的表现,他崭新的学习成绩,证明他是渴求上进的,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狮子,可是没有发挥出来。”当初王××的心中就有一头“睡狮”。在经历了两年的“个案研究”的实践中这头“睡狮”慢慢地醒了,潜力也逐渐地发挥出来,但这种潜力还需要继续激励,继续发挥。
丢失了钥匙的男孩 (琅琊路小学 梁俊杰) 新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看到他们乖乖的模样,心里一阵高兴。开学的自我介绍进行得十分顺利,由于我对每一个孩子都加以一到两句的褒奖,被夸奖的孩子不禁喜笑颜开。 到了统计在校就餐人数的时候了,我请所有需要在校就餐的同学起立,孩子们很配合,于是我又请他们报一下自己的名字,以便记录。“王天、沈宁……”孩子们报过自己的名字,又依次坐下,整个教室里井然有序。 “夏文……”我正在寻找这个名字的时候,教室里却一下子喧哗起来了。
“发生了什么事?”我很诧异。抬头一看,班上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正“横眉冷对”着刚报完名字的夏文,胆子大些的甚至指着他说:“你不许在学校就餐!”“我们不要你在学校就餐!”此时的夏文愣愣地看着大家,又看了看我。其他孩子仍然沉浸在他们的义愤填膺当中,并没有人注意到我正在悄悄地关注这一切。“发生了什么事?”我很诧异。抬头一看,班上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正“横眉冷对”着刚报完名字的夏文,胆子大些的甚至指着他说:“你不许在学校就餐!”“我们不要你在学校就餐!”此时的夏文愣愣地看着大家,又看了看我。其他孩子仍然沉浸在他们的义愤填膺当中,并没有人注意到我正在悄悄地关注这一切。 • 我没有说话,我看见夏文傻傻地站着,说不上可怜,也说不上孤立无援。因为他的眼中似乎并没有想要求援。 • 我仔细观察他:圆圆的脑袋上渗出密密的汗珠,时不时拿小手一抹,胖胖的身体晃来晃去,一双小眼睛总是在骨碌骨碌地转———看得出来,平时很可能是个淘气的孩子。
看来,我得为这场争执喊声暂停了,因为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 让孩子们对夏文如此不满。 • “你想在学校就餐,是吗?”我轻声问道,“是的,因为……因为我家住得远,我婆婆又没空来接我。”他笑眯眯地回答我,丝毫看不出同学的反应跟他有关。我点点头。 • “你们认为有问题吗?”我转身问其他同学。“当然有!”“他不能在学校吃饭!”“……”教室里又一次喧闹起来,我不得不再次组织教学。 • “我可以知道原因吗?”我询问道。话音刚落,眼前的情景让我又一次惊讶———全班除夏文以外的同学几乎都把自己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在我的询问之下,我终于了解到一系列关于这个孩子表现的相关情况:他几乎欺负过全班每一位同学,尤其是女生受害更多;他拿过十位左右同学的东西,这些东西最终多以“死无全尸”而告终;他曾经把吃下的饭又吐出来放到同学面前,看到同学恶心难受的样子,他哈哈大笑;他也曾在课堂上捣乱,搅得大家不得安宁……在我的询问之下,我终于了解到一系列关于这个孩子表现的相关情况:他几乎欺负过全班每一位同学,尤其是女生受害更多;他拿过十位左右同学的东西,这些东西最终多以“死无全尸”而告终;他曾经把吃下的饭又吐出来放到同学面前,看到同学恶心难受的样子,他哈哈大笑;他也曾在课堂上捣乱,搅得大家不得安宁…… • 听着孩子们一条又一条“控诉”,我被震惊了。我的震惊不是因为他的顽劣,他们的话只不过证实了我的猜想而已;我的震惊来源于孩子们的“团结”———他们正在团结一心地把一个原属于集体的成员往外拒绝、再拒绝。 • 而夏文如同一个丢失了钥匙的孩子———回家,走进家门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因为家里没有丝毫的温暖、期盼,有的只是斥责、敌视。
我仔细观察他:圆圆的脑袋上渗出密密的汗珠,时不时拿小手一抹,胖胖的身体晃来晃去,一双小眼睛总是在骨碌骨碌地转———看得出来,平时很可能是个淘气的孩子。我仔细观察他:圆圆的脑袋上渗出密密的汗珠,时不时拿小手一抹,胖胖的身体晃来晃去,一双小眼睛总是在骨碌骨碌地转———看得出来,平时很可能是个淘气的孩子。 • 看来,我得为这场争执喊声暂停了,因为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们对夏文如此不满。 • “你想在学校就餐,是吗?”我轻声问道,“是的,因为……因为我家住得远,我婆婆又没空来接我。”他笑眯眯地回答我,丝毫看不出同学的反应跟他有关。我点点头。
我感到心痛。但是,我更深深知道,此时此刻,如果我利用教师的权威作出任何决定———让他留下或是不留下,势必会伤害到其中一方。我想留下他,但必须在大家同意的情况下,否则,即使夏文进了“家门”,却仍然是个过客。我决定冷处理一下。我感到心痛。但是,我更深深知道,此时此刻,如果我利用教师的权威作出任何决定———让他留下或是不留下,势必会伤害到其中一方。我想留下他,但必须在大家同意的情况下,否则,即使夏文进了“家门”,却仍然是个过客。我决定冷处理一下。 • …… 一个被集体抛弃的孩子,就如同一个丢失了钥匙的孩子,不帮助他重新找到回家的路,他就可能会流浪,和家里人越走越远,最后失去家,甚至破坏家。在班级的建设中,如果放弃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巨大的阻碍,阻碍集体健康向上地发展。
三、论文写作的意义 • 1、论文写作会帮助你梳理思路,使你的头脑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过程。 • 2、论文写作会帮助你深化认识。如果你不就某个具体的问题写成文章,你的认识可能是一星半点或者是肤浅的,而写作会迫使你对问题作彻底的思考,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 • 3、论文写作能使你提升口头语言表达的水平。口头语言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和交谈对象及时的反馈和沟通,不一定需要非常精确和完整;而书面语言,就需要完整与精当。当你在写作中练就了用完整与精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时,自然而然,口头语言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四、论文选题的来源 • 1、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选 • 2、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选 • 3、从有争议的问题中选 • 4、从经过反思后得出的感悟中选
五、撰写论文四项注意 •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写 • 2、选用自己喜爱的写作形式来写 • 3、积累足够的资料再写 • 4、思考成熟再写
欢迎提出批评 邮箱:njwj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