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5

第五章 极谱分析

第五章 极谱分析. 伏安法: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以小面积、易极化的电极作工作电极,以大面积、不易极化的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池,电解被分析物质的稀溶液,由所测得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用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进行电解,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曲线(伏安曲线)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叫极谱分析法。. §5 — 1 概 述 一.极谱分析的装置:. 改变电阻 ( 电压 ). 测量 ( 记录电压 ). 阴极. 阳极. 此装置为一个电解装置,只是在某些方面要比一般的电解装置特殊一此。所以,可以说,极谱分析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

hono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极谱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极谱分析

  2. 伏安法: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以小面积、易极化的电极作工作电极,以大面积、不易极化的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池,电解被分析物质的稀溶液,由所测得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伏安法: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以小面积、易极化的电极作工作电极,以大面积、不易极化的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池,电解被分析物质的稀溶液,由所测得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3. 用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进行电解,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曲线(伏安曲线)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叫极谱分析法。

  4. §5—1 概 述 • 一.极谱分析的装置:

  5. 改变电阻(电压) 测量(记录电压) 阴极 阳极

  6. 此装置为一个电解装置,只是在某些方面要比一般的电解装置特殊一此。所以,可以说,极谱分析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此装置为一个电解装置,只是在某些方面要比一般的电解装置特殊一此。所以,可以说,极谱分析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

  7. 二.极谱分析的一般步骤: • 以测定铅离子为例,来说明极谱分析的一般步骤。

  8. 1.取试液(含铅离子10-2~10-5mol/L,极谱分析的测定范围如此)于极谱分析的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的KCl作支持电解质(约1 mol/L),再滴入少量动物胶;

  9. 2.向试液中通入氮气或氢气数分钟,以除去试液中的氧气;2.向试液中通入氮气或氢气数分钟,以除去试液中的氧气;

  10. 3.以滴汞电极为阴极、饱和甘汞电极为阳极,在电解液保持静止的状态下进行电解;电解时,外加电压从小到大逐渐增大,并同时记下不同电压时相应的电解电流值;3.以滴汞电极为阴极、饱和甘汞电极为阳极,在电解液保持静止的状态下进行电解;电解时,外加电压从小到大逐渐增大,并同时记下不同电压时相应的电解电流值;

  11. 4.以所测得的电流(用I表示)为纵坐标,电压(用V表示)为横坐标作图,得到I~V曲线,此曲线叫做极谱波或叫极谱图。最后利用此图就可求出溶液中的铅的浓度。4.以所测得的电流(用I表示)为纵坐标,电压(用V表示)为横坐标作图,得到I~V曲线,此曲线叫做极谱波或叫极谱图。最后利用此图就可求出溶液中的铅的浓度。

  12. 三、极谱曲线­­—极谱图:

  13. D E i C id M A B ir E E/V(vs.SCE) 1/2

  14. AB段:未达分解电压U分,随外加电压U外的增加,只有一微小电流通过电解池——残余电流。AB段:未达分解电压U分,随外加电压U外的增加,只有一微小电流通过电解池——残余电流。

  15. BM段:U外继续增加,达到Pb(II)的分解电压,电流略有上升。BM段:U外继续增加,达到Pb(II)的分解电压,电流略有上升。 • 滴汞阴极: • Pb(II)+2e+Hg=Pb(Hg) • 甘汞阳极: • 2Hg+2Cl-=Hg2Cl2+2e

  16. M D段: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电极反应中析出的铅的量就越多,所以在此段,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电解电流增加得很快。

  17. DE段:当电流值增大到一定值后,电解电流达到一极限值,它不再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加。此时的电流我们叫它极限扩散电流,一般用Id来表示。

  18. 另外,Id的一半处所对应的电位值叫半波电位,用E1/2来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它是物质的特性常数,可用它来判断物质的极谱波的位置。另外,Id的一半处所对应的电位值叫半波电位,用E1/2来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它是物质的特性常数,可用它来判断物质的极谱波的位置。

  19. 四、极谱分析的特殊之处: • 1)采用一大一小的电极:大面积的去极化电极——参比电极;小面积的极化电极; • 2)电解是在静置、不搅拌的情况下进行。

  20. 五.极谱分析中电极的特点: • (一)参比电极——大面积的饱和甘汞电极:对于参比电极,它在测定过程中要发生如下的电极反应:

  21. 2Cl-+2Hg+2e=Hg2Cl2 • 250C时,它的电极电位等于:

  22. [Cl-]改变的大小要决定于电流密度;电流密度的大小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电流的大小;二是电极的面积;[Cl-]改变的大小要决定于电流密度;电流密度的大小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电流的大小;二是电极的面积; • 在极谱分析中电流是很小的,而参比电极的面积较大,所以电流密度很小, [Cl-]的改变也很小。

  23. 因此,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在测定条件下基本不变。因此,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在测定条件下基本不变。

  24. (二)滴汞电极: • 1.电极电位完全受外加电压的控制,即:外加电压变化多少,它的电极电位值也相应的变化多少。

  25. 2.由于滴汞电极的面积很小,所以,极谱分析中微小的电流在滴汞电极上也要产生很大的电流密度。2.由于滴汞电极的面积很小,所以,极谱分析中微小的电流在滴汞电极上也要产生很大的电流密度。

  26. 3.滴汞电极的汞滴不断落下,使得滴汞电极的表面不断更新,保持洁净,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好。3.滴汞电极的汞滴不断落下,使得滴汞电极的表面不断更新,保持洁净,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好。

  27. 4.汞能与许多金属形成汞齐,从而降低了它们在汞滴上析出所需的电位值,使其更容易析出,有利于极谱分析。4.汞能与许多金属形成汞齐,从而降低了它们在汞滴上析出所需的电位值,使其更容易析出,有利于极谱分析。

  28. 5.氢在汞上超电位比较大,因此可在酸性溶液中测定许多物质,而不受氢离子还原的干扰。5.氢在汞上超电位比较大,因此可在酸性溶液中测定许多物质,而不受氢离子还原的干扰。

  29. 6.滴汞电极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Hg蒸气有毒;汞能被氧化;残余电流较大等。6.滴汞电极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Hg蒸气有毒;汞能被氧化;残余电流较大等。

  30. §5—2 极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 一、极限扩散电流的产生: • 在极谱图中,当过了M点后,继续增加电压,EDME更负。滴汞电极表面的待测离子将迅速获得电子而还原,电解电流急剧增加,滴汞电极表面的待测离子浓度则急剧被消耗。

  31. 由于溶液本体的待测离子来不及到达滴汞表面,因此,滴汞表面浓度Cs 低于溶液本体浓度C,即Cs C,存在一个浓度梯度。如图:产生所谓“浓差极化”。

  32. 此时,电解电流i与离子扩散速度成正比,而扩散速度又与浓度差(C-Cs) 成正比,与扩散层厚度成反比, 即 • i = k(C-Cs)/。

  33. 外加电压继续增加,Cs 趋近于0,(C-Cs)趋近于C 时,这时电流的大小完全受溶液浓度C 来控制──极限电流id,即:

  34. 二、极限扩散电流方程式 • ——尤考维奇方程式:

  35. 其中 —平均极限扩散电流(A);n—电子转移数;D—扩散系数(cm2/s);m—汞滴流量(g/s);t——测量时,汞滴周期时间(s);c——待测物浓度

  36. 三、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 a)溶液组份的影响 • 组份不同,溶液粘度不同,因而扩散系数D不同。分析时应使标准液与待测液组份基本一致——底液。

  37. b)毛细管特性的影响 • 汞滴流速 m、滴汞周期 t 是受毛细管特性的影响,因此,毛细管特性将影响平均扩散电流大小。通常将m2/3t1/6称为毛细管特性常数。

  38. 设汞柱高度为h,因m=kˊh,t=k”/h, 则毛细管特性常数m2/3t1/6=kh1/2,即平均极限扩散电流与h1/2成正比。 • 因此,实验中汞柱高度必须一致。

  39. c)温度影响 • 除n外,温度影响公式中的各项,尤其是扩散系数D。室温下,温度每增加1oC,扩散电流增加约1.3%,故控温精度须在0.5oC。

  40. 极谱定量分析方法 • 1.波高的测量: • 极谱法中,波高的测量只需相对波高即可(以mm,记录纸表格格数表示均可)。而不需要绝对值。

  41. 三切线法:作极限扩散电流、上升波、残余电流的切线(三条)AB、CD、EF,AB、CD与EF交于O、P两点,过O、P两点作平行于横坐标的两条平行线。两线间的距离就是波高。三切线法:作极限扩散电流、上升波、残余电流的切线(三条)AB、CD、EF,AB、CD与EF交于O、P两点,过O、P两点作平行于横坐标的两条平行线。两线间的距离就是波高。

  42. 定量分析方法: • 2.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待测离子的标准溶液,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作各个溶液的极谱波,求出各溶液的波高。

  43. 以浓度为横坐标,波高为纵坐标作浓度——波高图,得一过原点的直线,为工作曲线。

  44. 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试液的波高,由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液中待测组分的浓度。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试液的波高,由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液中待测组分的浓度。

  45. 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可以更好地消除测量溶液组分的不同对测量的影响。可分为单单次标准加入法和系列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可以更好地消除测量溶液组分的不同对测量的影响。可分为单单次标准加入法和系列标准加入法。 单次标准加入--在实际分析中,有两种做法 其一:准确取试样溶液Vx(浓度为Cx),测其波高Hx,然后向已测试液准确加入被测物质的标准溶液Vs(浓度为Cx),测其波高Hx+s,则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