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19 Views
第四章 贫困与经济发展. 贫困的概念与度量 世界的贫困现象及其特征 贫困的功能性影响. 第一节 贫困的概念及度量. 一、贫困的概念 ▲ 贫困线:一个收入,消费或产品 ( 服务 ) 可得性的门槛,在此门槛之下的人们被认为是穷人 ★ 根据人们最小需要的货币估计而确定 ★ 表示特定时点、特定社会中的一个最低的“可接受的”经济参与水平. ▲ 对贫困的理解 ★ 总支出与分项消费 ★ 绝对还是相对(考虑国情,贫困与不平等 ★ 短期与长期(暂时性与结构性贫困) ★ 家庭与个人(家庭内部分配,结构与大小). 二、 贫困的度量指标.
E N D
第四章 贫困与经济发展 • 贫困的概念与度量 • 世界的贫困现象及其特征 • 贫困的功能性影响
第一节 贫困的概念及度量 一、贫困的概念 ▲贫困线:一个收入,消费或产品(服务)可得性的门槛,在此门槛之下的人们被认为是穷人 ★根据人们最小需要的货币估计而确定 ★表示特定时点、特定社会中的一个最低的“可接受的”经济参与水平
▲对贫困的理解 ★总支出与分项消费 ★绝对还是相对(考虑国情,贫困与不平等 ★短期与长期(暂时性与结构性贫困) ★家庭与个人(家庭内部分配,结构与大小)
二、贫困的度量指标 ▲贫困线(p):经济生活中达到足够参与度的最小支出门槛值,支出低于此门槛的人为穷人 ▲贫困人头数(HC)与贫困人口的比例(HCR) ★ HC为y<P的人数 HCR=HC/n ★问题: ●没有衡量贫困程度 ●扶贫政策倾向
▲贫困差距比(poverty gap ratio) ★把所有穷人的收入提高到贫困线水平所需要收入与社会总收入的比值 ★PGR=yi<p(p- yi)/nm ★ m为社会平均收入,n为人口总数,nm表示社会潜在的可用于减少贫困的资源 ★问题:对于总体水平富裕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社会,这一指标低估了贫困程度
▲收入差距比(income gap ratio) ★把穷人的收入提高到贫困线所需要的收入与贫困人口都达到贫困线的总收入的比值 ★ IGR= yi<p(p- yi)/pHC ★衡量贫困的相对强度可以解决政策的倾向性问题 ★问题:这两个相对指标忽略了穷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对贫困程度的影响
▲弱转移支付原则 ★由贫困线下任一个人向另一个相对较高收入的人转移支付,如果穷人的数量不变的话,必然提高贫困水平 ★福斯特、格里尔和索别克指标(Foster, Greer and Thorbecke, 1984) PGR’=yi<p(p- yi)/np 通过设定贫困差距的幂指数,增加指标对分配问题的敏感性
★ FGT贫困指数 Pa=(1/n)• yi<p[(p- yi)/p]a 根据a的不同而定义的FGT贫困指数 ● a=0, P0=HCR ● a=1,p1=PGR’ ● a>1, 对穷人间的不平等变得敏感 ● a=2, P2=HCR[IGR2+(1-IGR)2Cp2], Cp为穷人中的变差系数
第二节 世界的贫困现象及其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二、贫困的特征 ▲人口学特征 ▲农村与城市的贫困 ▲资产与贫困 物质资产与人力资本的缺乏 ▲贫困与营养
贫困的人口学特征 ★研究表明,贫困与家庭规模正相关 大家庭与被抚养人口比重 动态相互关系 问题:儿童数量 规模经济 ★妇女户主家庭贫困比例特别高
贫困与营养 ★贫困与营养不良相关(卡路里指标) ★营养增加对收入增加的反应 ●不同贫富程度的反应 ●农闲,农忙季的反应
第三节 贫困的功能性影响 • 贫困与信贷约束 • 贫困与保险限制 • 贫困,营养与劳动力市场 • 贫困与家庭内部分配
一、贫困与信贷约束 ▲穷人往往不能得到贷款 缺乏还贷的贷款抵押 穷人比富人更缺乏还贷款的动力 穷人贷款额小 ▲信贷约束的影响 不能利用生产性机会
yp yr 穷人与富人的还贷激励
二、 贫困与保险限制 ▲正规保险的两个限制 ★信息不完备 ★道德风险 ▲发展中国家很少有正式的保险计划 ★ 法律不完善,证实能力差 ★ 农业风险难以投保 ▲缺乏保险对穷人的影响 ▲穷人间的 非正式保险
三、贫困,营养与劳动力市场 ▲能量平衡 能量投入=基础代谢+工作能量 ▲能量储存与透支 ▲能力曲线: 营养(收入)与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低收入-营养不良-低收入恶性循环 问题:穷国更容易发生么? 能通过借贷跳出循环么? 长期合同能解决么?
能力 收入 图:能力曲线
四、贫困与家庭内部分担 ▲家庭内部的不平等分担:救生船伦理 ▲能力曲线的分析 ▲内部分配的受害者:妇女,老人和病人 ★营养(实证上不明显) ★医疗 ★教育(加纳的例子)
小结: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 ▲造成贫困的原因 ★结构性因素(基础设施,资源配置) ★制度政策因素(外贸,金融财政政策,市场) ▲贫困的影响研究 ★健康(卫生经济学) ★贫困与教育 ★贫困与不平等
中国的贫困问题 Changes of China’s Rural Poverty Incidence, 199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