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427 Views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问题 ——by 第 七 小组. 符琼月. 陈春艳. 邬晟. 周薇. 肖培阳. 杨安邦. 郭康. 吴旻玥. 1. 2. 3. 4. 课题研究背景. 调查问卷分析. 专家访谈 分析. 综合分析. 课题研究背景.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 GMF )。. 课题研究背景.
E N D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问题——by 第七小组 符琼月 陈春艳 邬晟 周薇 肖培阳 杨安邦 郭康 吴旻玥
1 2 3 4 课题研究背景 调查问卷分析 专家访谈分析 综合分析
课题研究背景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 .
课题研究背景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现状 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是指: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由研究、开发、应用到推向市场,供人们选择消费的一种过程。 从1994年美国第一例转基因番茄被批准商业化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发展很快。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共有6个国家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有大豆、玉米、烟草、棉花、油菜籽、西红柿和土豆;种植总面积170万公顷。 与1996年相比,2008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转基因食品种植国由6个增加到25个;种植农作物的种类扩充到13个;种植总面积上升到1.25亿公顷。 .
课题研究背景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现状 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是指: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由研究、开发、应用到推向市场,供人们选择消费的一种过程。 到目前为止,我国批准了5例2种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它们分别是耐贮藏番茄和抗病甜椒,而中国正在考虑对转基因主食实行商业化。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商业化过程中,除自力更生性的研究开发、种植一些作物品种外,我国每年还要从美国进口一些转基因食品(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和油菜籽)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中玉米主要用于饲料的加工、生产,大豆和油菜籽主要用于加工食用油。 .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问题,即转基因食品是否商业化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问题,即转基因食品是否商业化的问题。 课题研究背景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问题 商业化中利益分配的公正问题,即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的问题。 .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问题 ①可能带来生态失衡 ②转基因食品的技术专利可能会加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为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 ③转基因食品标识不明确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④跨国公司会因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强化其垄断地位,可能会凭此获取不正当利益 ①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②对健康有保障。含抗虫的转基因的作物能减少有害的微生物的侵犯概率 ③拥有人类自身不能合成的营养素 ④减少了农药残留。在抗虫或者抗病的转基因作物栽培和种植时,可以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残留
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科研力量与发展经济的主力军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于转基因食品商业化问题的认识。藉此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是否能受到中国民众的支持。 .
调查问卷分析 我们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份,利用问卷星进行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 调查分析 .
调查问卷分析 对于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态度 调查分析 .
调查问卷分析 大学生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原因 调查分析 .
调查问卷分析 大学生反对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原因 调查分析 .
调查问卷分析 受访者对于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总体态度 调查分析 .
专家访谈分析 访谈目的 通过与专家的访谈,获取更多关于转基因食品及其商业化的专业知识,了解转基因食品商业化及相关的发展现状,有利于我们对对课题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
专家访谈分析 访谈分析 1、转基因技术诞生至今不过将近二十个年头,而全球范围内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耕地面积则以几何爆炸般的趋势由零攀升至了一亿七千万公顷。其中占主要地位的转基因作物遵循“实质等同性”原则,即不改变作物本身的质量,仅采用以提高作物产率为目的的转基因技术。 2、转基因技术不单被用来提高食品质量,它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工具,可以被用来实现各种各样的科学目标。在卢教授看来,转基因技术从我国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利远大于弊的。 3、当下社会中部分存在的反转基因浪潮,主要是源于普通大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 .
思考与总结 问卷: 首先,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际上复旦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商业化的现状并不是很了解。这从问卷上第5道题(您之前食用过转基因食品吗?)的数据结果分析一窥得知。 有35.51%的人认为自己很少食用转基因食品,46.73%的人认为自己有时食用转基因食品,而从来都不食用的人数也占到了11.21%。实际上,只有6.54%的人才是正确的。转基因食品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饮食中,而选择权也没有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学校食堂、周边饭馆、高级餐厅等使用的油几乎都是由转基因大豆油,我们在无形中成为了转基因食品的接受者,只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知情。 .
思考与总结 访谈: 我们认为,转基因技术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对中国更是如此。 我们应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同时严格规范商业化的审查,这就要求中国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法律。 目前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利弊很难权衡,但它可以商业化。 不同意进行大规模的转基因食品商业化。 因为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激起的商业竞争,已经引起严重的两极分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公司与中小公司在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利润的分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转基因食品商业化必须进行利益协调 .
综合分析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利益协调 第一,国际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等等应该制定统一的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国际准则和规范来统一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制定相关的转基因食品的国际贸易规则来公正地分配利益。 第二,利益相关者需要在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互相合作,利益与共。 第三,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相应的经济、法律和管理措施来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和利益的分配。 .
综合分析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问题利弊对比分析 ①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选择。它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也许是一个坏的选择。 ②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 ③当经济效益与人类的健康发生矛盾时,人们应该将人类健康摆在第一位。 ④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将引起严重的分配不公,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⑤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主要是给科学家、生物技术公司带来巨大利益,销售者也能够从中获得一部分利益:而广大的消费者不仅不能从中获益,可能还要承担人类健康的风险和生态风险。 1、鉴于目前转基因食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商业化的利弊还很难确定,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千万不能被某些支持者所鼓吹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但也不能被夸大的风险阻止人们前进的步伐。 2、我国对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应该采取是“积极、谨慎”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