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22 Views
現代教師的資訊素養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心得分享. 台中市萬和國中梁志平老師. 資訊融入教學的意義. 係指老師運用相關的科技於課堂教學上和課後活動上。 以培養學生「 運用科技與資訊 」的能力和「 主動探索與研究 」的精神。 讓學生能「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並完成「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並不代表每位教師都要能架設教學網站。 只要懂得將過去文字(板書、投影片)、圖像(圖片、錄影帶)等素材,轉換成數位化素材。 甚至只是使用別人製作的成品。 透過電腦多媒體的呈現,在適當的時機,引用適當媒體,來進行教學。. 資訊教育的發展歷程.
E N D
現代教師的資訊素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心得分享現代教師的資訊素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心得分享 台中市萬和國中梁志平老師
資訊融入教學的意義 • 係指老師運用相關的科技於課堂教學上和課後活動上。 • 以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和「主動探索與研究」的精神。 • 讓學生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並完成「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並不代表每位教師都要能架設教學網站。 • 只要懂得將過去文字(板書、投影片)、圖像(圖片、錄影帶)等素材,轉換成數位化素材。 • 甚至只是使用別人製作的成品。 • 透過電腦多媒體的呈現,在適當的時機,引用適當媒體,來進行教學。
資訊教育的發展歷程 • 學者Jonassen在著作提到,學習資訊科技有三個階段的發展: • 從電腦學(Learning from Computer) • 學電腦(Learning about Computer) • 用電腦學(Learning with Computer)
資訊教育的發展歷程 • 從電腦學(Learning from Computer) • 電腦輔助教學 • 從網路學 • 從某某學 • 探索知識知識重整 • 學生利用資源網站與簡報軟體來從事學習 • 老師利用資源網站與簡報軟體做成教材後教學生
資訊教育的發展歷程 • 學電腦(Learning about Computer) • 電腦課程 • 現行措施過渡措施 • 大多數學生是否自行使用電腦 • 電腦是學習工具,而非學習電腦 • 學術面向應用面向
資訊教育的發展歷程 • 用電腦(Learning with Computer) • 資訊融入教學 • 電腦支援知識架構 • 電腦支援知識探索 • 電腦支援做中學 • 電腦支援合作學習 • 電腦支援反思學習
資訊融入教學的時機 • 準備活動 • 發展活動 • 綜合活動 • 作業 • 補救教學
資訊融入教學的範疇 • 一、抽象化的教材轉成視覺化的教材 • 二、需要培育從事實物演練的經驗 • 三、學校無法提供問題解決的環境 • 四、學校所欠缺老師的一些學科 • 五、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 六、自我診斷與自我評量 • 七、學習能力的發展 • 八、社會技能的學習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法 • 利用資訊科技作為呈現教學材料的媒介 • 資訊科技為一種學習的內容
利用資訊呈現教學材料的媒介 • 教師利用資訊科技將學習材料呈獻給學生,作為引起動機、分組討論、教學的材料。 • 例如教師將教學材料轉換成Word、Powerpoint、網頁等形式,上課時以電腦、電視、單槍投影機、錄影帶、VCD等呈現給學生。
利用資訊呈現教學材料的媒介 • 範例: • CAI軟體--新詩之旅 楊喚的夏夜 • 圖片--漫畫 偽鈔知多少 • 影片--動物的行為 螞蟻 • 影片--英語歌曲教唱 • 動畫—藝術欣賞starry starry night • 動畫--直流電動機原理
利用資訊呈現教學材料的媒介 • 此種應用方式,以教師為主,學生接受訊息。 • 因此教師必須熟悉所使用的軟硬體,並且能適當的安插於教學活動中。 •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
資訊科技為一種學習的內容 • 讓學生具備利用資訊科技來拓展學習能力 • 指導學生針對學習領域的某一主題,搜尋網路上的資源。如虛擬美術館、博物館、或相關主題的網站。 • 整合相關資料,整理之後做成報告或口頭報告。
資訊科技為一種學習的內容 • 範例: • 特定主題式--納莉颱風的追蹤報導。 • 網路遠足--王者之王 拿破崙
資訊科技為一種學習的內容 • 教師必須熟悉軟硬體及網際網路操作。 • 熟悉各領域的學習內涵,才能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以增進學習的成效。
教師應具備的資訊素養 • 資訊素養--小小測驗 • 我有一台(常)專用的電腦。 • 我常利用電腦來完成教學相關事宜。 • 我曾上網蒐集教學相關資源,並配合教學使用。 • 我至少有一個常用的電子郵件信箱。 • 我每天都有去檢查電子郵件信箱的習慣。
教師應具備的資訊素養 • 操作技能 • 整合教學
教師應具備的資訊素養 • 操作技能 • 熟悉學校的各項資訊科技設備操作方式 • 例如:放影機、放映機、電腦、校園網路、校園電視系統、單槍投影機等硬體設備的單獨操作、整合操作、介面轉換。 • 方能將教學內涵以最適當的方式呈現。
教師應具備的資訊素養 • 整合教學方面 • 熟悉各項軟體的使用方式 • 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繪圖軟體、網頁製作、電子郵件、離線瀏覽器等。 • 並且對教學內含與學習策略充分了解,方能將資訊科技與教學活動適當整合應用。
資訊融入教學應準備的工作 • 廣泛的利用電腦蒐集教學資料,如網際網路及其它的媒體素材 • 評鑑適合的電腦輔助教學軟體 • 善用工具軟體擷取教學素材 • 製作整合性教學資料,如網頁、Powerpoint、Word
資訊融入教學環境(學校行政) • 訓練各科老師具有基本電腦使用能力 • 規劃人人可上網的環境 • 各科成立融入教學研究會 • 鼓勵老師發展融入教學之教材教法 • 培育學生電腦基本素養 • 提供相關的軟硬體設備
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 • 四年內的工作指標(2001~2005) • 教師用電腦,處處上網路 • 教師均能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學活動時間達20% • 教材全面上網,各學習領域均擁有豐富且具特色之教學資源。 • 學生均具備正確資訊學習態度,瞭解並尊重資訊倫理。
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 • 建立600所(20%)種子學校,發展資訊教學特色 • 全面建構學校無障礙網路學習環境,縮短數位落差。 • 各縣市教育行政均答資訊話、自由化、透明化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基礎篇 • 素材的種類與取得 • 文字 • 圖形 • 聲音 • 影像 • 動畫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基礎篇 • 文字 • 自行輸入 • 網際網路搜尋 • OCR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基礎篇 • 圖形 • 自行繪製(繪圖軟體、數位相機) • 網際網路搜尋 • 掃描器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基礎篇 • 聲音 • 自行錄製(錄音程式) • CD轉檔 • Midi檔(網路搜尋)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基礎篇 • 影像 • 自行拍攝(數位攝影機、擷取設備) • VCD、DVD擷取(擷取軟體) • 網際網路搜尋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基礎篇 • 動畫 • 自行製作(Flash) • 網際網路搜尋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知識篇 • 圖檔(bmp、jpg、gif) • 掃描器規格 • 解析度(dpi、ppi) • 數位相機 • 影片擷取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設備篇 • 電腦教室 • 普通教室 • 視訊轉接盒+PC • 單槍投影機+Notebook • 實物投影機+單槍投影機 • 資源e教室
資訊融入教學實務~教材篇 • 居仁國中—白榮銓老師--《科學與藝術的對話》http://pei.cjjh.tc.edu.tw • 師大物理系—黃福坤教授--物理教學/示範實驗 教室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indexTree.html • 花崗國中—王建忍老師--Flash MX 互動教具研究室http://dns.hgjh.hlc.edu.tw/~drop • 國中理化地科(涂為聖)http://home.phy.ntnu.edu.tw/~bandy78/ • 理化練功房http://163.27.151.1/flash/ma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