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不可思議的心理與實驗

不可思議的心理與實驗. 涉谷昌三 新潮社. 無意識中展現行動的心理構造. 跟隨他人行動的神奇 ( 米爾革拉姆等人 ) 在團體中會放棄自己責任的心理 ( 達里、拉塔尼 ) 從對方坐在哪個座位上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心 ( 庫克 ) 人能感覺舒適的空間 ( 菲利普、索馬 ) 為何共同作業時會偷懶 ?( 拉塔尼等人 ) 人對較弱的對象較睫攻擊性 ( 塔納 ). 跟隨他人行動的神奇 ( 米爾革拉姆等人 ). 讓行人抬頭往上看的實驗 樁腳 1 人 4% 停下來看 樁腳 15 人 40% 停下來看

holl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不可思議的心理與實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不可思議的心理與實驗 涉谷昌三 新潮社

  2. 無意識中展現行動的心理構造 • 跟隨他人行動的神奇(米爾革拉姆等人) • 在團體中會放棄自己責任的心理(達里、拉塔尼) • 從對方坐在哪個座位上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心(庫克) • 人能感覺舒適的空間(菲利普、索馬) • 為何共同作業時會偷懶?(拉塔尼等人) • 人對較弱的對象較睫攻擊性(塔納)

  3. 跟隨他人行動的神奇(米爾革拉姆等人) • 讓行人抬頭往上看的實驗 • 樁腳1人 4% 停下來看 • 樁腳15人 40% 停下來看 • 樁腳1人 42% 抬頭望、慢慢前進 • 樁腳3人 60% 抬頭望、慢慢前進 • 樁腳5人 86% 抬頭望、慢慢前進 • 樁腳人數為三人時,最具集眾效果

  4. 跟隨他人行動的神奇(米爾革拉姆等人) • 利用群眾聚集心理的店頭販賣技巧 • 出聲招呼 展露笑容 輕鬆自在 • 現場展秀—家庭用品 • 街頭募款 • 僱用工讀排隊購買 • 令人在意的人數從三人開始 • 群眾聚集心理具有引誘力,使周圍的人產生關心和感興趣(好奇心、湊熱鬧)

  5. 在團體中會放棄自己責任的心理(達里、拉塔尼)在團體中會放棄自己責任的心理(達里、拉塔尼) • 當目擊者較多時,事件的通報反而延遲? • 具旁觀者時,會使得援助的責任分散,產生逃避責任的想法 • 旁觀人數愈多時,援助的程度愈少也愈遲 • 遇到色情狂應如何求救較好? • 具體指名求救 • 部分援助狀態需視是否曾接受過緊急事態訓練 • 女性受援助機會大於男性 • 單純的援助行動應為無酬 • 心情佳時較易伸手援助他人

  6. 從對方坐在哪個座位上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心(庫克)從對方坐在哪個座位上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心(庫克) • 你會選擇那個位置? • A.交談 • B.共同為相同目標努力 • C.共同為不同目標努力 • D.競爭 A市民 A大學生 B C D

  7. 從對方坐在哪個座位上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心(庫克)從對方坐在哪個座位上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心(庫克) • 配合時間與場合選擇座位的祕訣 • 說服或討論嚴肅話題時,坐對方正面,但較具威嚇感,無法避開對方視線(如C) • 直角相鄰,坐位輕鬆(如A大學生) • 關係親密者,如戀人,會坐在隔避(如B) • 上司要教訓下屬,採C座位,若要說服對方,應採B座位

  8. 從對方坐在哪個座位上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心(庫克)從對方坐在哪個座位上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心(庫克) • 人會分別使用三個空間(依精神醫學) • 側面:屬於私人色彩強烈的空間 • 正面:是視野的範圍,是交涉空間,也是對立空間 • 後面:稱為死亡空間,易產生不安與恐懼 • 上方:神明主宰的空間 • 喜歡靠牆坐位的理由 • 選座位先選靠窗,其次是靠牆位置(安全感,群居動物) • 坐車先從兩端座位坐起

  9. 人能感覺舒適的空間(菲利普、索馬) • 每個人都有勢力範圍 • 自己的身體周圍,都有一個拒絕他人!侵入的空間,就是【自我的延長】,也是勢力範圍 • 圖書館裡的女大學生實驗,豎起手肘,縮在一邊,30分鐘內,70%的大學女生會離開;不受打擾時,30分鐘內,10%的大學女生會離開。 • 個人空間大小因人而異 • 會因人的性格、年齡、性別而不同 • 男生的個人空間大於女生 • 大人的個人空間大於小孩 • 內向者的個人空間大於外向者

  10. 人能感覺舒適的空間(菲利普、索馬) • 為什麼上廁所時只使用慣用的場所 • 當有人在隔壁排尿時,準備時間會比較長,但排尿時間較短 • 有人隔著一個便器的位置排尿,或無他人時,其結果是無差異的

  11. 為何共同作業時會偷懶?林格曼效應(拉塔尼等人)為何共同作業時會偷懶?林格曼效應(拉塔尼等人) • 獨自一人時與在團體中人心的差距 • 拉繩實驗:1人時出力100%,2人時每人出力93%,3人時每人出力85%,8人時每人出力49% • 拍手、發聲實驗:人愈多時,每人所發出的聲音愈小,即偷懶的程度就會增加 • 【大家一起努力合作】是相當沒有效率的作法 • 共同合作,容易產生逃避責任的心理,所以若要提升效率,應具體指示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 • 有時,不算是逃避責任,只是為了要配合他人,重視大家一起進行時的協調性,不想被凸顯

  12. 人對較弱的對象較睫攻擊性(塔納) • 看到破爛車子會立刻按喇叭的心理 • 當車子遇上紅燈轉綠燈,前方車子卻不前進,後方車輛駕駛人會按喇叭的時間會與前方車輛是否為高級車有關,即,若為高級車(認為社會勢力較強),會等待比較久的時間後再按喇叭 • 當前方車窗戶貼上暗色隔熱紙時,會認為可能是危險人物,更會避免按喇叭 • 高速公路的【車子勢力範圍】是70公尺 • 在高速公路上,當後方車輛靠近先行車70公尺以內時,後方駕駛就會緊張了

  13. 人對較弱的對象較睫攻擊性(塔納) • 一旦握住方向盤時,人格為什麼會改變呢? • 同為紅燈轉綠燈實驗,在東京平均為4.2秒後按喇叭,在大阪則為1.8秒 • 汽車內空間就像是另一個世界,所以有人開車時變個人似的

  14. 反應對方心理的對人心理的祕密 • 使談話順利的點頭效果(馬塔拉丘等人) • 強烈說服對方的技巧(佛里德曼、傅雷嘉) • 威嚇對交易具有何種效果(道奇、克勞斯) • 在不安中尋求他人的〖親和欲望〗心理(夏克塔)

  15. 使談話順利的點頭效果(馬塔拉丘等人) • 面試官點頭次數增加的含意 • 點頭具有一種同調性,是一種表示贊同的行動 • 當面談者拼命點頭時,20位面試者中有17位的發言時間增加了。 • 面試者將面談者的點頭行為,視為對自己注意力的提高,同時認為對方比不點頭時更承認自己,為配合對方的承認,而拚命表現自己。

  16. 使談話順利的點頭效果(馬塔拉丘等人) • 點頭具有各種意義 • 點頭除了同調性外,也存在許可或承認的意義 • 點頭也包括回報說話對象的意義在內 • 但對於面試不合格者,主考官也可能會對他點頭一兩下,為了讓他留下較好印象的緣故 • 人一旦展現行動時,就容易有繼續下去的傾向 • 推銷的第一步就是要促使對方點頭

  17. 強烈說服對方的技巧(佛里德曼、傅雷嘉) • 讓對方從事不想做的事情的有效方法 • 先拜託對方一些比較簡單的事,等對方同意後,再要求比較困難的事,則答應的機率會較高 • 先要求的內容若與後要求的內容愈接近,就愈容易成功 • 先聊天,談相關之話題 • 答應小要求就容易答應大要求 • 又稱為一腳踏進門縫法 • 階段說服法:若要使對方答應真正的要求,則儘量先要求類似的內容,讓對方能輕易辦到。 如:借錢。

  18. 強烈說服對方的技巧(佛里德曼、傅雷嘉) • 拒絕大要求之後, 較容易接受小要求 • 又稱吃閉門羹技巧 • 要讓對方答應一個可能不會答應的要求,先做一個大的要求,當對方拒絕時,不要勉強對方,先暫時委曲地撤退,對方將因擔心(內疚)而產生一種等待妥協的心理狀態,即可能會答小要求。 • 銷售技巧,先設定高價,再交涉時逐漸慢慢降價。 • 此即對比效應

  19. 強烈說服對方的技巧(佛里德曼、傅雷嘉) • 人會尋求與自己類似者的理由 • 即物以類聚,人類會對與自己類似的人產生好感,因為和自己相似的人能給人安全感 • 人皆有自我確認欲望,即確認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是一致的 • 親和欲望,當人遇到強烈的不安或恐懼時會尋求他人協助,通常會選擇與自己相似的人

  20. 威嚇對交易具有何種效果(道奇、克勞斯) • 利用交易威脅對方並非上策 • 利用虛虛實實的伎倆,雙方經由不斷的談判與妥協,尋求一個相互都能接受及同意的點,立場較弱者,會對對方動之以情,立場較強者,會誇大自己的力量,表現出威嚇的態度。 • 若雙方立場同等,一方威嚇時另一方亦將與之對抗,最終難妥協 • 若雙方立場相差懸殊,立場較弱者,怕反抗會更糟,反而會不扺抗,緊守最低利益

  21. 威嚇對交易具有何種效果(道奇、克勞斯) • 為使他人遵從而進行威嚇 • 使用威嚇的手段迫使他人遵從己意時,對方可能會對你的威脅提出反擊,或是展現抵抗的反應。這種傾向是因為保護自尊心作崇而造成的。 • 交易的雙方若均意圖使用威嚇而謀利,最終之結果為兩敗俱傷;若雙方均不使用威脅手段,對雙方較有利

  22. 威嚇對交易具有何種效果(道奇、克勞斯) • 對於毫無抵抗的對手,攻擊會遲鈍的理由 • 人因具有基本的良心與惻隱之心,對於不抵抗的對象,常是無法冷酷的應對 • 印度獨立之父甘地,非為暴力主義者,他的無抵抗具有避開對方威嚇,減弱對方威嚇,同時引出同情效果 • 一開始即知無法獲勝,採取哀兵姿態,反而比較佔便宜

  23. 在不安中尋求他人的〖親和欲望〗心理(夏克塔)在不安中尋求他人的〖親和欲望〗心理(夏克塔) • 什麼時候會產生親和欲望呢? • 出現不安者,有想和他人在一起的欲望 • 長子或獨子在極度不安的條件下,親和傾向較強,因其孩提時代不安時,父母會為他們解決問題,所以長大後會動不動就依賴他人

  24. 在不安中尋求他人的〖親和欲望〗心理(夏克塔)在不安中尋求他人的〖親和欲望〗心理(夏克塔) • 不安愈大,親和欲望愈強 • 常見的詐欺手段就是利用此一心理弱點 • 獨居老人對未來感到不安與茫然,渴望他人的陪伴,詐騙者以對待親人般對待獨居老人,歹徒即有機可乘 • 想追求某位女性時,當對方有困難時,成為他商量的對象,利用親和欲望的心理現象,即可能有機會發展戀情

  25. 在不安中尋求他人的〖親和欲望〗心理(夏克塔)在不安中尋求他人的〖親和欲望〗心理(夏克塔) • 極端悲傷時,親和欲望的原則無法發揮作用 • 當出現極端強烈不安時,親和欲望的原則反倒是無法發揮作用,反而會表現出"不要管我"的拒絕他人態度 • 所以有時當受傷害的人放聲大哭時,不要立刻安慰他,等到對方稍微平靜,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再滿足其親和欲望

  26. 會輕易被環境操縱的神奇心理 • 人心受到他人意見的影響有多大(亞休) • 為什麼會產生〖拼命追尋沒有的東西〗這種現象?(達里、拉塔尼) • 人對於戀愛、感情的錯誤理解(達東、亞倫 ) • 接觸多了就會喜歡對方(賽安斯) • 當對方喜歡自己時,自己也會喜歡對方(亞倫森、林德) • 先入為主的印象會影響人對事物的看法(布爾納、哥德曼)

  27. 將自己的想法巧妙傳達給對方了解的心理術 • 一邊吃東西一邊聽別人說話,較能接受談話內容(賈尼斯等人) • 保證會得到獎勵時就會失去幹勁的理由(雷帕) • 老師的態度會改變學生的成績(洛詹梭爾、傑科布森) • 什麼樣的禮物會讓對方欣然接受呢?(加根) • 團體與個人何者較優秀(達尼特等人)

  28. 找出隱藏在內心深處真正的自我 • 制服影響人的心理 (金巴爾德) • 人會遵從他人的命令到何種程度(米爾革拉姆) • 暴力是因為這種刺激而引起的(巴科威茲、魯培吉) • 性興奮與腦的認知關係(普爾吉維拉、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