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 事件發生背景. 1895~1945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1945/10/25 日本投降、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 作。 國民政府強行徵糧、延續 專賣制度 、實施 統制經濟 政策。. 糧價飆漲. 經濟方面. 強行徵糧 延續 專賣制度 實施 統制經濟 政策。 政府官員與台灣省 貿易局官商勾結。. 政治方面. 行政長官 陳儀 ,集 行政 、 立法 、 司法 三權於一身,還身兼 軍事 大權。. 重要公職幾乎由外省人控制。 同工不同酬。

holland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二二八事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二八事件

  2. 事件發生背景 • 1895~1945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 1945/10/25 日本投降、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 作。 • 國民政府強行徵糧、延續專賣制度、實施統制經濟政策。

  3. 糧價飆漲

  4. 經濟方面 • 強行徵糧 • 延續專賣制度 • 實施統制經濟政策。 • 政府官員與台灣省 貿易局官商勾結。

  5. 政治方面 • 行政長官陳儀,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還身兼軍事大權。

  6. 重要公職幾乎由外省人控制。 • 同工不同酬。 • 在日本統治後期,台灣議會有半數官派、半數民選。反倒在台灣日治時期,台灣人擁有更大的自治權力 。

  7. 文化衝擊 中國vs.日本 • 官員紀律、行政效率 • 親日 vs. 漢奸

  8. 事發導火線 • 1947年2月27日下午七點半左右「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查緝員傅學通、葉得根、盛鐵夫、鍾延洲、趙子健、劉超群等六人及四名警察,在台北市大稻埕太平町法主公廟對面、天馬茶房前,發現一名40歲並育有一子一女的寡婦林江邁正在販賣私菸,查緝員於是沒收林婦所有販賣的香菸,以及身上所有的錢財。

  9. 緝菸六人

  10. 民眾圍觀、林婦被槍托打傷 • 傅學通逃往永樂町並開槍示警 • 打傷圍觀民眾陳文溪,隔天傷重不治。 • 警察總局有意包庇,緝菸傷人事件當晚未獲得解決。

  11. 1947年2月28日 • 09:00 民眾沿街打鑼通告,積怨已 深的市民群體展開罷工、罷 市,大小商店紛起響應相繼 關門。

  12. 天馬茶房

  13. 10:00 要求專賣局分局長歐陽正宅 下台負責。民眾並將專賣局 內堆存的香菸、酒類等物搬 出並予以焚毀。 • 13:00數千名群眾集結於長官公署 門口示威請願,過程中公署 衛兵無預警向市民開槍掃射, 當場造成許多民眾死傷

  14. 燒毀菸酒

  15. 14:00 在群眾抗議中,經商的外省 人、公務員及其眷屬、來台 旅行者受到報復。此時並發 生民眾遷怒濫施報復於外省 人事端。 • 15:00 警備總司令部緊急發佈臨時 戒嚴令,並派遣武裝軍警掃 蕩台北市區,開槍掃射民眾

  16. 17:00 新台百貨公司亦被搗毀焚燒, 乘機偷竊百貨者則遭毒打。 對外省人則毆打或焚毀車輛。 在本町、台北車站、台北公 園、榮町、永樂町、太平町、 萬華等地,均有不少外省人 無端挨打。 • 3月1日 最終爆發了蔓延台灣全島的 反政府行為。

  17.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 3月10號被陳儀下令解散 • 參與全台各地處理委員會的民意 代表與仕紳等各界台籍菁英,隨 即成為遭政府捕殺整肅的對象。

  18. 二七部隊 • 黃信卿的埔里隊 • 何集淮及蔡伯勳的中商隊 • 呂煥章的中師隊 • 黃金島的警備隊 • 李炳崑的建國工藝學校隊、 • 霧社泰雅族原住民青年參與陳明忠的突襲隊

  19. 中學生組成的隊伍

  20. 高雄衝突與軍事鎮壓 • 3月4日下午 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下令派出巡邏隊,見聚會民眾便開槍射殺。 • 3月5日,高雄要塞軍隊開始以八門七五砲對市區展開砲擊,並向鼓山一路一帶進行掃射、封鎖。

  21. 3月6日上午,高雄市長黃仲圖、高雄市參議會議長彭清靠、市府清查室主任凃光明、苓雅區長林界、台電高雄辦事處主任李佛續、醫師范滄榕、曾豐明等人與彭孟緝談判,希望彭司令約束其巡邏隊禁止繼續射殺高雄市民;談判破裂,除黃仲圖、彭清靠與李佛續三人被釋放外,其餘談判人士遭到槍決。3月6日上午,高雄市長黃仲圖、高雄市參議會議長彭清靠、市府清查室主任凃光明、苓雅區長林界、台電高雄辦事處主任李佛續、醫師范滄榕、曾豐明等人與彭孟緝談判,希望彭司令約束其巡邏隊禁止繼續射殺高雄市民;談判破裂,除黃仲圖、彭清靠與李佛續三人被釋放外,其餘談判人士遭到槍決。

  22. 3月6日下午,彭孟緝派遣軍隊下山,分別以吉普車架機槍以及持步槍士兵,兵分三路奪取高雄市政府、高雄火車站與高雄第一中學,造成嚴重傷亡。3月6日下午,彭孟緝派遣軍隊下山,分別以吉普車架機槍以及持步槍士兵,兵分三路奪取高雄市政府、高雄火車站與高雄第一中學,造成嚴重傷亡。 • 當時市政府內正集結許多市參議員及地方人士開會,軍隊丟入手榴彈並見人開槍,五、六十人喪命市政府。

  23. 自3月8日起,台灣許多民意代表、教授、醫師、律師、作家、記者等幾乎同時在此時被捕遇害。自3月8日起,台灣許多民意代表、教授、醫師、律師、作家、記者等幾乎同時在此時被捕遇害。

  24. 湯德章紀念公園

  25. 吳鴻麒先生的日記

  26. 全台各地的知識分子青年學生死傷慘重,光是就台北市地區的學生而言全台各地的知識分子青年學生死傷慘重,光是就台北市地區的學生而言 • 其一:受軍統局號召參與維護治安工作的一百餘名不滿二十歲的各學校青年學生,被軍隊押到圓山倉庫廣場前面集體射殺,此即著名的「圓山事件」。

  27. 其二:軍隊進攻二二八處委會,台北市中山堂現場正在處理各部門事務的開南及延平學生犧牲慘烈,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人間遭到槍殺,棄屍於第六水門。其二:軍隊進攻二二八處委會,台北市中山堂現場正在處理各部門事務的開南及延平學生犧牲慘烈,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人間遭到槍殺,棄屍於第六水門。 • 台灣十餘家報社遭到查封。

  28. 3月17日 國防部長白崇禧奉令來台調查,他到台後,下令停止濫殺,公開審判,保全許多人性命。隨後他向中央提出報告,在報告中嚴批陳儀,宣告軍事行動暫告一段落,並聲明政府將以和平寬大的方針處理,除奸徒、共黨、圖謀不軌者決予嚴懲外,其餘一律從寬免究,

  29. 但是國府軍隊仍舊繼續追捕。3月26日,陳儀又發佈「為實施清鄉告全省民眾書」,展開長達9個月的「清鄉」活動,在各地濫捕濫殺,受害情況持續擴大。但是國府軍隊仍舊繼續追捕。3月26日,陳儀又發佈「為實施清鄉告全省民眾書」,展開長達9個月的「清鄉」活動,在各地濫捕濫殺,受害情況持續擴大。

  30. 受害者的平反 • 引發二二八事件的查緝員傅學通、葉得根、盛鐵夫、鐘延洲、趙子健、劉超群等六人,於1947年3月31日以殺人及傷害案件,經台北地方法院檢察官偵查終結,提起公訴。

  31. 1987年2月 • 陳永興、鄭南榕等人串連數十個海內外台灣人團體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呼籲政府當局公布真相、平反冤屈、撫慰死難家屬、興建紀念碑和紀念館等訴求。

  32. 1989年 • 全台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在嘉義市建立。 • 建碑過程中,施工中的建築物曾遭人多次惡意破壞,而相關人士也遭到政府當局的恐嚇及警方監聽,設計者詹三原更為此而遭逮捕入獄。

  33.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碑

  34. 台北市二二八紀念碑

  35. 台中市二二八紀念碑

  36. 1990年2月27日 • 立法院首次集體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默哀一分鐘,至此,平反二二八的運動才進入較為明朗的階段。

  37. 二二八事件罹難者

  38. 1995年 • 當時的總統李登輝首先代表政府向所有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家屬公開道歉,以及公布《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定每年二月二十八日為「和平紀念日」,為不放假的國定紀念日。

  39. 1997年 • 每年的2月28日「和平紀念日」,改成中華民國國定假日。每年此日(2月28日),全國各機關降半旗,以示哀悼。

  40. 事件後的影響 • 「高度自治」 →「台灣獨立」

  41. 族群的對立 • 對於軍人、公務員等相關行業的畏懼及怯步 • 參與政治的熱情大幅滑落

  42. 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於1949年5月19日頒布的戒嚴令,,至1987年7月15日總統蔣經國宣佈起解嚴為止,共持續38年又56天之久。又稱白色恐怖時期。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於1949年5月19日頒布的戒嚴令,,至1987年7月15日總統蔣經國宣佈起解嚴為止,共持續38年又56天之久。又稱白色恐怖時期。

  43. 總結 • 事隔60多年,雖然二二八已逐漸走入歷史,也漸漸的越來越多人提出討論,政府也開始正面積極的處理,但歷史上如此沉痛的一頁,大家或許可以選擇原諒卻不可以遺忘。只有記住以前的教訓,才能避免再有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也希望二二八事件,對以後的人來說,不只是個放假的日子而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