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 likes | 1.21k Views
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牙髓病学或根管治疗学 Endodontics. 第九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解剖生理学特点. 第一节 髓腔解剖和牙髓组织特点. 一、 髓腔解剖特点. 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髓腔除根尖孔外,由坚硬的牙本质壁包围 髓腔解剖与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关系. 二、 牙髓组织形态和结构特点. 1. 2. 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 一、 形成和修复功能. 原发性牙本质. 继发性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 功能性牙本质. 刺激性牙本质. 骨样牙本质. 细胞分4层: 成牙本质细胞层 无细胞层 多细胞层 中央区. 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
E N D
第三篇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牙髓病学或根管治疗学 Endodontics
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髓腔除根尖孔外,由坚硬的牙本质壁包围 • 髓腔解剖与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关系
二、牙髓组织形态和结构特点 1 2
一、形成和修复功能 原发性牙本质 继发性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 功能性牙本质 刺激性牙本质 骨样牙本质
细胞分4层: 成牙本质细胞层 无细胞层 多细胞层 中央区
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 牙髓细胞(成纤维细胞) 防御细胞 储备细胞
纤维--胶原纤维 基质--蛋白多糖 透明质酸 多糖 硫酸软骨素
二、营养功能 牙髓血管的特点: • 毛细血管壁薄 • 缺乏侧支循环
三、感觉功能 牙髓神经的特点: • 痛觉感受器 • 缺乏定位能力 疼痛机制
疼痛机制--组织压升高的压迫作用 炎症介质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 疼痛学说--闸门控制学说 (gate control theory)
四、防御功能 • 疼痛反应 •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 炎症反应
牙本质-牙髓复合体 • 体积变化 • 结构变化 • 功能变化
一、牙骨质 二、牙周膜 三、牙槽骨
本章复习思考题 1.试述牙髓组织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2.试述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增龄性变化,并请举例说明了解这些增龄性变化对临床有何指导作用。
一、对细菌作用的认识过程 • 1890年Miller首次证实在人坏死牙髓组织中有细菌的存在 • 1965年Kakehashi的研究表明细菌在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中的重要地位 • 1970年以前,根管内细菌学的研究主要提示了兼性厌氧菌的存在 • 1970年以后,认为厌氧菌是感染根管的优势菌 • 目前认为:根管和根尖周的感染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概 念 优势菌--检出最多和检出频率最高 的病原菌 感染根管--含有坏死牙髓的根管
炎症牙髓--与牙髓的感染途径和髓腔开放与否有关,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炎症牙髓--与牙髓的感染途径和髓腔开放与否有关,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 感染根管--主要是专性厌氧菌,卟啉菌和普氏菌是最常见的优势菌,牙髓卟啉菌是感染根管的特有病原菌 • 根尖周组织
二、感染途径 • 牙本质小管 • 经牙体感染 • 牙髓暴露 • 经牙周感染 逆行性牙髓炎 retrograde pulpitis • 血源感染
三、致病机制 • 直接毒害组织细胞 • 炎症反应 • 免疫反应
致病物质 • 内毒素 • 酶--胶原酶、硫酸软骨素酶、透明质酸酶 蛋白酶、核酸酶 • 代谢产物--氨、硫化氢、吲哚、有机酸
一、创伤 • 急性创伤 • 慢性创伤
二、温度 • 备洞产热 • 充填材料和抛光产热
三、电流 • 两种不同金属修复体之间导电 • 牙髓活力电测器使用不当 • 电外科手术(electrosurgery)
第三节 化学因素 • 消毒药物选择不当 • 垫底材料使用不当 • 充填材料使用不当 • 酸处理不当
病因不明的牙髓病变 • 牙内吸收(internal resorption) • 牙外吸收(external resorption)
本章复习思考题 • 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病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的?
第十二章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Pulp Diseases
第一节 分类 • 组织病理改变分类 • 临床分类
临床表现 • 无自发痛 • 刺激一旦去除,疼痛立即消失 • 无穿髓孔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深龋 • 牙本质过敏症
(一)急性牙髓炎 acute pulpitis
临床表现 急性牙髓炎疼痛的特点: • 自发性阵发性痛 • 夜间痛 • 温度刺激使疼痛加剧 • 疼痛常不能定位
隐蔽部位龋 • 邻面近颈部龋 • 基牙舌侧颈部龋 • 老年人牙龈萎缩引起的根面龋 • 7 7远中龋(8 8阻生) • 8 8颊侧颈部龋
鉴别诊断 • 三叉神经痛 • 龈乳头炎 • 急性上颌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