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52 Views
病例讨论会.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 病例介绍. 郑某某,女, 19 岁 关节疼痛二月,发热十五天 于 2009 年 12 月 10 日 入院
E N D
病例讨论会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
病例介绍 • 郑某某,女,19岁 • 关节疼痛二月,发热十五天 于2009年12月10日入院 • 患者于2009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肩关节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后逐渐出现左侧肩背部、颈部疼痛、头痛、牙痛以及双侧髋关节疼痛,无明显红肿、无关节发热。自行服用中药及外擦药物(扶他林乳膏)无明显改善。十五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7℃,无明显规律,可自行退热,伴出汗较多,无明显夜间盗汗。近三天来求诊当地医院,体温高达39℃以上,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无缓解,以“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收入心内科。
入院查体:体温37.5℃,心率10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Hg,,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左肩背部,双髋关节按压痛。 • 辅助检查:血沉93 mm/h,抗“O”207 IU/mL,CRP 583 mg/L,CK-MB 29 U/L, LDH 996 U/L,HBDH 876 U/L。
入院后患者有发热,体温38℃,头痛,牙痛,口周发麻,左侧肩关节,颈部,双侧髋关节,膝关节多处疼痛,有乏力感 。 • 血常规示:白细胞 4.15×10^9/L,红细胞 2.46×10^12/L,血红蛋白 73 g/L,血小板 94×10^9/L。血沉 102 mm/h • 心肌酶谱、肝功能、血生化中肌酐、尿素氮均正常,钾离子低下(2.66 mmol/L)
头颅、双肺及肝脾CT示:左侧肱骨头骨质破坏,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脾脏增大,颅脑,肝脏无明显异常 。 • 胫腓骨、骨盆CT未见明显骨性异常 • 肩关节正位片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
问 题 • 此患者初步诊断是什么? • 下一步需要进行哪方面检查? • 治疗上要注意什么?
住院经过(1) • 骨科会诊后考虑为骨结核,由心内科转入骨科继续治疗。 • 体检言语欠清晰,口角向右歪斜,张口呈半圆形,左肱骨上段压痛,右胫骨上段压痛 。 • 辅检:结核抗体(-)、血培养(-)。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未找到狼疮细胞。血常规示:红细胞 2.61×10^12/L,血红蛋白 79g/L,血小板 99×10^9/L。 • 抗痨、抗感染、制动、止痛治疗一周。
住院经过(1) • 体温有所下降,仍头痛、口腔痛、口周发麻 。 • 口腔科会诊建议行下颌骨CT,结果示:上牙槽骨根尖囊肿,双侧上颌窦炎 。 • 请神经内科会诊,查咽反射消失,伸舌不能,四肢肌力V-,腱反射消失,查头颅CT示:脑沟,脑裂及脑室系统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建议查头颅MRI,肌电图检查以及腰椎穿刺查脑脊液 。
问 题 • 此患者现在诊断要考虑什么? • 下一步需要进行哪方面检查? • 如何治疗?
神经内科考虑球麻痹,由骨科转入神经内科继续治疗。神经内科考虑球麻痹,由骨科转入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 头颅MRI示:1。鞍背及鞍区异常信号;2.左侧脑膜增厚,建议增强;3.副鼻窦炎,双侧中耳乳突炎;4.颈椎失稳。 • 体检:咽反射消失,伸舌不能,四肢肌力V-,腱反射消失 。胸骨压痛。 • 血常规:血红蛋白 70g/L,白细胞2.8×10^9/L,血小板 43×10^9/L
问 题 • 此时诊断? • 下一步进行哪些检查?
2009年12月23由神经内科转入血液内科 • 骨髓细胞学提示急性白血病 ,结合免疫组化考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免疫分型结果提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普通型B-ALL) • 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多项融合基因检测阴性。 • 脑脊液常规示:有核细胞4×10^6/L,脑脊液细胞学未发现幼稚细胞
问 题 • 还需和哪些疾病鉴别 • 怎样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 针对此个体制定什么样的治疗策略
要求 • 掌握发热的疾病分析 • 熟悉白血病的MICM分类。 • 了解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 了解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