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城镇化与农民进城

城镇化与农民进城. 第一章. 进城农民基本情况. 第二章. 农业人口转移经历四个阶段. 第三章. 农民为何要进城. 第四章. 农民进城带来的挑战. 政策建议. 第五章. 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 未来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新进入者的适应、融和,即社会适应和市民化。. 进城农民基本情况. 第一章. 六. 五. 四. 三. 一. 二. 工作状况. 基本特征. 进城农民规模. 区域分布. 权益保障状况. 收入及居住条件. 本章概要.

hiram-mil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城镇化与农民进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城镇化与农民进城

  2. 第一章 进城农民基本情况 第二章 农业人口转移经历四个阶段 第三章 农民为何要进城 第四章 农民进城带来的挑战 政策建议 第五章

  3. 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

  4. 未来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新进入者的适应、融和,即社会适应和市民化。未来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新进入者的适应、融和,即社会适应和市民化。

  5. 进城农民基本情况 第一章

  6. 五 四 三 一 二 工作状况 基本特征 进城农民规模 区域分布 权益保障状况 收入及居住条件 本章概要

  7. 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进城农民工高达14533万人 进城农民占了城镇人口的1/4左右

  8. 一、进城农民规模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9%。外出农民工高达14533万人,占63%,其中举家外出的2966万人,占20%。

  9. 二、基本特征

  10. 二、基本特征

  11. 二、基本特征

  12. 二、基本特征 51.1%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

  13. 三、区域分布

  14. 三、区域分布 省内务工的比重上升,跨省外出的比重下降

  15. 三、区域分布 从就业的城镇分布看,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16. 四、工作状况 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但制造业的比重在下降。

  17. 4.工作状况 外出农民工绝大多数以受雇形式从业

  18. 五、收入及居住条件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

  19. 五、收入及居住条件 制造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收入水平偏低,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收入增长较慢

  20. 五、收入及居住条件

  21. 五、收入及居住条件 雇主或单位不提供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每人月均居住支出245元

  22. 六、权益保障状况 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23. 六、权益保障状况 如果以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农民工等于没有休息日

  24. 六、权益保障状况

  25. 六、权益保障状况 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总体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落后于东部。

  26. 农业人口转移 经历四个阶段 第二章

  27. 三 二 四 农业人口转移经历: 在农业内部转移 在城乡异地转移 在农村就地转移 市民化迈出重要步伐 本章概要

  28. 一、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生产率。

  29. 二、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就地转移 1984和1985年劳动力转移发生“井喷”,增长率高达40.66%和56.76%。

  30. 三、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异地转移 70末80初政府控制劳动力进城 城乡分割的就业 政策及其松动 80中期开始放松进入城镇务工 89年经济紧缩,加强外出管制 流动政策的反复 92年南巡讲话,劳动力管制松动 90后期劳动力外出又进紧张期 打破地区封锁 放开城市市场 流动就业政策转变,劳动力市场 开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

  31. 四、农民工市民化迈出重要步伐 小城镇 最低条件,全面放开 户籍制度 改革特点 中等及大城市 取消限额,条件准入 特大城市 筑高门槛,开大城门

  32. 四、农民工市民化迈出重要步伐 2007年,重庆、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

  33. 农民为何要进城 第三章

  34. 一 农民进城的动因 农民进城的意义 本章概要

  35. 一、农民进城的意义 1.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 农民工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工业化需求,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

  36. 一、农民进城的意义 2.促进市场发育,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 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基本自由 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不断发展

  37. 一、农民进城的意义 3.打破城乡分割就业格局,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 劳动力在全国和城乡之间 “双向流动” 城乡分割仍存在

  38. 一、农民进城的意义 4.为改革提供制度需求,是促进改革的重要动力 极大地推动着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39. 二、农民进城的动因 家庭联产承包 生产经营自主 剩余农业劳动力 随着人口流动政策及 城乡关系松动和开放 主动进城 市场机制引入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农业劳动力转移

  40. 二、农民进城的动因 被动进城 2009年失地农民为7800万人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被迫进城的约占进城农民10%

  41. 农民进城带来的挑战 第四章

  42. 二 一 四 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农民被动进城问题 城镇管理问题 其他有关问题 本章概要

  43. 一、农民被动进城问题 农业用地被大量征收导致大量农业土地非农化 失地农民的不满会引起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

  44. 二、城镇管理问题 1.资源的整合 挑战

  45. 二、城镇管理问题 2.社会的融合 农民工在分配、再分配等各方面仍遭受严重的不公平待遇

  46. 二、城镇管理问题 3.管理的调适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要求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47. 三、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身份不平等 发展不协调 人口统计信息不准确 城市管理不科学

  48. 三、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户籍制度的工具价值依然存在 ◆改革步伐太大将会使社会面临巨大风险 ◆也面临来自城市强势话语权阶层的阻力

  49. 四、其他有关问题 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仍问题不少 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少 很少享受 城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维权困难重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