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3

中小学实验室 管理使用规范

中小学实验室 管理使用规范. 一、总则. 1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职责:. 对实验室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保管、维护、修理、使用 。. 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服务 , 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使用规范涵义 :. 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具有复杂性,管理方法因时因地而异 。 但 在管理目标和措施上却有共性。. 我们把中小学实验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那些必须共同做好的一般工作综合在一起,规定实施标准,称作管理使用规范 。. 二、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hin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小学实验室 管理使用规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小学实验室 管理使用规范

  2. 一、总则 1.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职责: • 对实验室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保管、维护、修理、使用 。 • 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服务,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使用规范涵义: • 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具有复杂性,管理方法因时因地而异 。但在管理目标和措施上却有共性。 • 我们把中小学实验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那些必须共同做好的一般工作综合在一起,规定实施标准,称作管理使用规范。

  3. 二、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 •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4.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 中小学实验室的大部分仪器,特别是专用仪器,在每个学年中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是存放在仪器室内。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仪器设备,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要求管理者按照物资管理的一般原则,做好建帐、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

  5.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目的: 营造一个洁净、整齐、具有科学实验氛围的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以激励学生探索进取,获取知识。

  6.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保持实验室(楼)周围环境的整洁: • 做到无垃圾、杂草、瓦砾,要植树种花草,绿化环境。 • 实验室内要坚持天天打扫,经常保持洁净。

  7.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布局要合理: • 实验室要紧靠准备室、仪器室,并有内通道相联。(相隔很远 ,不仅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事故发生机率,是不可取的。) • 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要巧安排,做到整齐划一。

  8.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存放仪器的橱柜要色调一致,摆放整齐 : • 一般情况下仪器柜呈一字形排列,柜门要与窗户垂直,以利通风 • 各排仪器柜之间要留有不少于1米的通道,以利操作 • 仪器柜一般不要靠墙摆放,非靠墙不可的,柜墙间应留10cm左右通风空间。

  9.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妥善处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料 : • 建立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 • 涉及化学药品的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集中倒入废液池内,不能随地泼洒 • 清洗实验室器皿的废水不得排入下水管道或沟渠,应排入废水池内,自然下渗入土 • 废液池内要经常洒石灰,以减少环境污染

  10.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营造实验室的科学氛围: • 实验室内正前方黑板一侧应张贴“学生实验守则” • 两边墙上张贴科学家画像及其名人名言,或张贴学科实验挂图 •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验室的后墙布设展览橱窗,摆放可定期更换的典型实验装置或标本、模型 • 在仪器室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各种管理制度,陈列各项管理记录及本学科实验室帐册

  11.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12. 2.做好仪器设备的验收及计划采购工作 • 器材需求与计划申报: 在仪器室中保管的仪器未达到配备标准的,或提高配备标准的,或因自然老化,或在使用中损耗的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补充仪器设备实验室应在期末编制申报计划,并征求任课教师意见,经校领导批准后,逐级申报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药品,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13. 2.做好仪器设备的验收及计划采购工作 • 仪器设备的验收 • 验收人:无论是自购或主管部门调拨的仪器设备都应经过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亲自验收合格才能入库。贵重仪器设备的验收要有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教师共同在场方能开箱检查,待判定完好后(并作好验收记录)才能入库保管。 • 验收处理: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要填写入库单,仪器入库单和主管部门调拨单是记帐凭证要装订存档。要把入库仪器的说明书及技术资料搜集整理订装成册,统一存放备查。验收不合格或数量有误产品应及时和销部门联系处理。

  14. 2.做好仪器设备的验收及计划采购工作 • 验收的一般程序: 开箱察看,核对数量,查看仪器说明书,检查仪器附件是否齐全,整机有无损伤,有的要开机检测 • 判定仪器质量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 : 原国家教委制订的部分教学仪器技术条件的《部标准》,没有制订《部标准》的,以《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准。

  15. 2.做好仪器设备的验收及计划采购工作 • 张贴标签或书写漆号标记: 验收入库的仪器一般都应张贴标签或书写漆号标记,注明仪器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及序号,化学药品标签要写清品名、分子式、纯度,一般不写编号。标签张贴的位置要适宜,字迹端庄,大小适当,同一台(套)仪器的主件或附件,都应编同一编号,以免主、附件错乱而影响使用。

  16. 3.做好仪器设备的登记建帐工作 • 登记建帐工作要求: • 要求:必须建立固定资产帐册和实物明细帐卡,定期清点,确保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卡相符。 • 建立“三本帐”:总帐、实验记录表、低值易耗品及报废帐。 • 低值易耗品:是指玻璃仪器、药品、实验材料及单价在50元以下易损易耗仪器。 • 登记建帐方法:低值易耗品记在“低值易耗品”帐册上。低值易耗品要根据使用情况每学期核一次,一种低值易耗品记一页,除低值易耗品外,其余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同时记在“总帐”和“实验记录表”上。

  17. 4.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 仪器设备陈列摆放的原则: 科学分类,整齐美观,陈列有序,取用方便。

  18. 4.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 仪器设备陈列摆放的原则: 科学分类,整齐美观,陈列有序,取用方便。 • 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 分学科、分室存放。 • 分类入柜,柜内分层,层上定点,做到定橱、定位摆放。 • 同柜仪器重的放下层,轻的放上层。同层仪器体高的放里边,体矮的放外边;同层放同种仪器的不要堆叠挤压,要呈阶梯状排列。柜内不同种仪器之间应留空隙。每种仪器的主、附件、零配件要放在一起。仪器设备一般都要正放。因仪器体高(如人体半身模型等)柜内放不下时,应调整台板高度后入柜正放。生物模型、标本有条件的学校要使用双面玻璃柜存入于一室,透亮美观又能防尘;鸟兽剥制或仿真标本要革新橱柜,依形定位(似展览橱窗)存放室内,供学生参观。挂图、图片资料要制做专用图架或入柜摆放。化学药品要专柜存放;仪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要分类搜集,装订成册,专柜放置备查。

  19. 4.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 仪器设备陈列摆放的原则: 科学分类,整齐美观,陈列有序,取用方便。

  20. 4.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 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 要根据仪器设备自身特点进行摆放: • 仪表的存放要将全部开关置“零位”。 • 化学危险品应按其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特性,分柜隔离存放。剧毒药品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严格执行《实验室危险品、毒品管理制度》,限量发放。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试剂长期不用要用石腊封口,易挥发而又难于封牢的试剂则要用熟石膏粉封口,再用水封,以阻止挥发。自燃固体白磷应浸在水中存放,遇湿易燃的固体如金属钾、钠、钙等要浸在煤油中存放。 • 定型的成套化学实验装置要存放于固定橱柜内,以备下次再用。 • 玻璃仪器要根据器皿的形状制做专用放置架,或横卧,或竖插,10个、20个一组入柜摆放,可避免相互碰撞而损坏,又便于使用。 • 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要放入原包装盒内存放,以防尘、防潮,等等。

  21. 4.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 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 分类是仪器设备科学摆放的主要操作方法。 • 分类的方法可参照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的分类方法和顺序。 • 摆放仪器的橱柜要按学科统一编号,柜上要张贴定位标签。 • 定位标签有二种:一是分类定位标签。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及《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把初中小学仪器分成九大类。入柜的仪器要按上述分类用较显著的标记制作分类定位标签固定在仪器柜上方。二是柜门定位标签要注明柜内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用碳素墨水书写,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张贴标签要整齐美观,便于查找。

  22. 5.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保养工作原因:教学仪器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引起质地变化,性能变差,甚至报废。教学仪器的这种自然老化现象容易被人忽视。管理者的任务是要依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使其经常处于良好可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做好清洁除尘工作。 • 灰尘附着在仪器的表面,不但影响整洁美观,而且会破坏仪器的使用性能,甚至发生意外。(如:机械的运动部门有灰会增加机械磨损,金属表面有灰会粘附水汽而生锈,静电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绝缘性能,光学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透光度,使镜头霉变) • 仪器本身要定期擦抹或用机械吸尘除灰,特别是精密贵重仪器,如电子仪表,要经常保持洁净,有的要装入原包装盒内存放,有的要加盖防尘罩,定期除尘保养。不要用无门的橱柜摆入仪器、模型标本。

  23. 5.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要适当调节仪器保管室内的温、湿度,使其保持正常。 • 超常的温、湿度是导致仪器锈蚀,霉变和老化的主要原因。 • 要做好仪器室的通风排气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除湿机。平时要利用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湿度(如高温季节或雨季,室外温度或湿度高于室内时,要关好门窗;反之,室外温度或湿度低于室内时,要打开门窗,进行调节),存放精密仪器及电子仪表的橱柜内要放置干燥剂并要定期更换或除湿。

  24. 5.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要根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 • 金属器具要防止表面油漆或镀层脱钞而生锈,裸露的金属表面要经常涂抹防锈剂,紧固螺丝及机械转动部门要定期加注润滑油,以防生锈结牢,影响使用。 • 传动式皮带、胶带、弹簧发条使用后要解除形变。 • 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品要注意老化的防护(如橡胶管、塞不用时要洗净放在带盖的容器里,并在其中放一杯清水,以延缓老化)。 • 模型及剥制、腊制标本要在柜内放些樟脑,防止害虫侵蚀。浸制标本要注意封口的严密性,并及时添加防腐剂。 • 光学仪器特别是显微镜头要经常保持干操,防止镜面生霉而模糊。冬季要在目镜下套一纸片,以防水汽凝聚,机械转动部分要涂优质机油。 • 解剖器用后洗干净、涂凡士林,解剖刀放刀架里,刀刃用棉花裹好。 • 电子仪器、仪表一般每季度要通电保养一次(在存放仪表的柜内布设电源插座,不需搬动仪器便能通电保养)。 • 带内电源的仪器、仪表使用后应取出电池存放! • 磁铁存放时要使磁路闭合,以防消磁。

  25. 5.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要经常检查仪器的附件、零配件是否完整,组合教具用后必须检查部件是否齐全,然后装盒保管,以防失散,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确保性能良好。

  26. 5.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实验完毕回收的仪器要随时保养! • 有的要擦油,有的要清洁干燥,有的要将有关部件复位后才能归位。 • 保养工作形成制度,每次保养都要作好记录。 • 维修目的: 为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节省开支,凡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损坏的仪器能修理的实验教师有责任把它修复,自己不能修的要请厂家或社会修理部维修。做到一般维修不出校。

  27. 5.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要根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 保存条形磁铁时,必须把相邻磁铁的南北极倒置合并在一起,并在两端各加一片软铁 。 蹄形磁铁应在两极上加一片软铁使两极连起来,并把相邻磁铁的南北极倒置。

  28. 5.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化学试剂的保养要注意: • 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要防止试剂瓶上的标签脱落或腐蚀,一般采取在标签外面涂一层石蜡保护。 • 少数购进时用塑料袋包装的试剂,入库后要改装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 受光照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要用棕色玻璃瓶盛装,并放在低温阴暗处。 • 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试剂,盛装的玻璃瓶要用石蜡封口,并经常检查封口的严密性。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碳酸钾的溶液必须盛装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 浓硫酸等要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瓶子中。

  29. 6.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 教学仪器维修原则 : • 不盲目拆卸仪器,只调整有故障部位。 • 维修前要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症”检修。不得随意拆卸仪器、仪表。实验室应购置或搜集已损坏仪器的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零部件及原材料备用。检修时对仪器装配中容易松动或磨损的紧固件要注意加固或更换。在同种规格的多件仪器损坏后不能一一修复时,可采取“拆二拼一”办法,修复一部分使用。仪器设备修复后,要将故障现象及原因,维修方法,检验结果记录存档。

  30. 7.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清理盘点及工作变动时的交接手续7.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清理盘点及工作变动时的交接手续 • 定期清理盘点: • 教学仪器在存放和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清理盘点,查明其性能好坏及损耗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并制订补充购置计划。 • 清查工作一般一学期或一学年进行一次。盘点时要以账对物,逐件清理。清查盘点要和保养维修结合起来,做到边清理边保养维修。清查中如发现仪器短少或多出时,要查明原因,写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经校领导审批后才能调整账目。清查出来的超标准配备多余仪器或因教材变更用不着的仪器要清理出仪器室,集中专室或专柜存放,并报主管部门调剂处理。对超期服役已失去使用和修理价值的仪器,要作报废处理的。清理调整后的财产账要和主管部门的账目核对清楚。清理情况要作好记录。 • 交接手续: • 实验教师工作变动时,要求有领导和交接双方在场,清理核查仪器,开列清单,办好交接手续,经三方签字生效。不办交接手续擅自离岗者要追究学校分管负责人的责任,交接清单要存档备查。

  31.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在教学仪器的管理过程中,管是手段,用是目的,管是为了用,而用中又有管。在使用中管好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任务。 •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指对实验教学及课外做实验和开展科技活动的管理。 • 使用管理的一般原则是:管而不死,用而不乱。

  32.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1.制订好实验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 实验教师要协同任课教师制订学期或学年度实验教学计划,各年级的实验课,第二课堂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时间要列表张贴,计划排定后要认真贯彻执行,不能随便更改。 • 2.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 实验教师要主动做好服务。并能经常督促,定期检查,保证计划的实施,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和覆盖率,并认真作好记录,每完成一次,记载一次。

  33.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3.做好仪器设备的借还登记工作 •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做好仪器设备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是搞好使用管理的关键。 • 所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外借、回收都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办理借还手续要认真贯彻执行。做到:发放有登记,回收有签收;未及时归还,督促限期收回。

  34.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4.建立实验小组,定组定位定仪器,上好学生实验课 • 上学生实验课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组长。 • 上课时,各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 • 学生做实验时,实验教师要下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 • 实验完毕由实验小组分工负责,按“三净”(即桌面净、仪器净、地面净)要求清洗整理好仪器,由组长点交,经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去。

  35.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5.做好损耗仪器的处理工作 • 在实验教学中损耗的仪器应及时处理: • 在使用中正常损坏的仪器(消耗品除外)经使用者填写仪器设备损耗联同任课老师填写报废单并签名,报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作报废处理; • 非正常损坏丢失的仪器设备,要查明原因,联同任课老师填写情况说明和仪器损失单,按章赔偿。

  36.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6.开放实验室,搞好开放管理工作 • 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是现代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 • 所有实验室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要允许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到实验室选仪器做实验(重做课堂实验或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 • 做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 实验室要建立值班制,课外活动时间要有人值班,使学生随到随做。

  37.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7.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自制教具往往在改进仪器性能或操作方法等方面有所创造,成为开发新产品的一个途径,必须积极开展。 • 自制教具要紧密结合教学,注重配套,注重创新。 • 在实验教学中,因缺少仪器不能做或原来的实验装置教学效果差或不容易做成的实验,实验教师要想方设法,发动师生自制或改进实验装置做好实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实验开出率。

  38.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7.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9.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中小学实验室是保证实施课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生产试验技能和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也就是说实验室是培养人的场所。同时,学校实验室又是再现各种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场所,在仪器室中或在师生做实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因素. • 教学仪器无论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都要十分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受教育者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 • 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有:触电、着火、爆炸、中毒、割伤和烧伤、失窃等。

  40.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1.以防护为主,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 以预防为主,要把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过程进行之前。 • 实验室要配齐安全用品。 • 要加强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使参与实验的师生,人人都能提高警惕。 • 准备实验时要准备防护及保险措施,实验装置要牢固,放稳妥; • 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化学实验中严禁学生随意混合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并仔细审察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 • 实验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做好急救工作。

  41.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2.确保用电安全 • 实验室要设总配电盘。装设漏电保护器,离开实验室时要将总电闸断开。 • 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实验用电,尽量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 • 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布设,电线截面积和保险丝的选用,要符合安全供电标准,供电线要定期检修和更换。安装电器设备要做到电流、电压、安装与用电器的标称值匹配。 • 一般情况下(除有特殊注记者外)用电器都应接地,并经常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 清洁大扫除时,不能弄湿电源线,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 • 电线或电器盒盖破损要及时修复,以免高压导线裸露伤人。 • 检修电源线和用电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切忌带电操作,所有电工工具应有绝缘良好的手柄。

  42.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3.要管好用好化学危险品 • 凡具是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导致破坏财产和人身伤亡故事的化学药品统称为化学危险品。 • 中小学实验室中接触到的化学危险品有七大类(氧化剂、自燃品、遇水燃烧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品)要严格管理,谨慎使用。 • 在药品保管室中要将危险品分隔存放在危险品柜内,要避免因混放(如氧化剂和易燃物混放)而诱发爆炸、燃烧事故发生。 • 做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准备好防护用品。 • 存放剧毒药品的专柜要双人双锁保管。 • 危险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实验室要做好通风排气工作。做发生有强刺激或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 不准用汽油代替酒精或煤油作燃料。酒精、汽油等易燃液体大量撒落地面时,要立即打开窗户或排气扇通风,并严禁在室内明火,以防可燃蒸气爆炸或起火,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食品或吸烟。

  43.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4.定期检查实验室消防设施 • 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如沙箱、沙代、灭火器、消防水管、桶等都要定点布设,做到使用方便。 • 开学时要全面检查所有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泡沫灭火器的药液要定期(一般一年一次)更换,以免失效。 • 5.做好防盗工作 • 实验室要加固门窗,管好钥匙,安装防盗设施,做好防盗工作。 • 6 .处理好突发事故 • 实验室发生触电、中毒、爆炸、着火、失窃等突发事故,要迅速果断处理。并立即报告校领导。事后要查明原因,总结经验,制订防范措施,并把事故发生原因及损失情况报告主管部门。

  44.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 实验室必须把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及结果如实记录在册,建立实验室管理档案,为学校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实验室向量化管理发展创造条件。 • 实验室管理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账册、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等资料。实验教师要认真做好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45.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 1.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记录 • 实验室的工作记录有:实验室的使用登记、演示分组实验记录和学生实验记录、仪器设备借还记录、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和赔偿记录、仪器保养、维修记录、自制教具和改进实验装置记录,等等。 • 实验室的工作记录一般由实验教师负责记载,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 • 学生实验记录由学生负责记载。记录要随做随记养成习惯。 • 记载实验室工作记录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

  46.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 2.认真做好实验室总结工作 • 实验室管理工作要定期总结,一般期末有小结,年终(学年度)有总结。总结要反映实验室一年内主要工作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改进提高。总结材料要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 学期或学年末要将实验教学完成情况及清理盘点后仪器设备变动情况编制报表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47. 中小学常用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48. 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 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49. 方法二 1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 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 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 6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