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874 Views
新石器. 商周. 战国. 秦朝. 1 、我国古代穿耳习俗从( )时期开始;到( )时期,男女都穿耳;到( )时期男子逐渐不穿耳,女子穿耳;到( )时期穿耳与否是区别贵贱的标记, 到( )时期,女子都穿耳,主要用于警戒、规范女子的行为;到( )时期汉族妇女 皆不穿耳,直到( )( )以后又一次恢复穿耳习俗。 2 、耳珰出现于( )时期,材料多以( )为主,流行于( )时期,之后不再流行。
E N D
新石器 商周 战国 秦朝 1、我国古代穿耳习俗从( )时期开始;到( )时期,男女都穿耳;到( )时期男子逐渐不穿耳,女子穿耳;到( )时期穿耳与否是区别贵贱的标记,到( )时期,女子都穿耳,主要用于警戒、规范女子的行为;到( )时期汉族妇女皆不穿耳,直到( )( )以后又一次恢复穿耳习俗。 2、耳珰出现于( )时期,材料多以( )为主,流行于( )时期,之后不再流行。 3、明代耳环中( )形的耳环最为常见,这种耳环直到清朝仍在流行。 汉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新石器 魏晋 玉质 葫芦
耳瑱 充耳 4、古代有一种特殊的饰耳方法,即无需穿耳洞,只将耳饰从冠帽上垂悬至两耳旁,这种耳饰被称作( ),又称( )。 5、项间装饰品最早可以追溯到( )时期。 6、在古代佩挂在颈间的一种装饰圆圈称( ),作为祛病辟邪的象征物;同时小孩满月或百天时,须佩戴( ),据说能锁住小孩子的魂魄,祛病消灾、降妖辟邪。主要流行于( )时期。 7、长命锁的外形一般为( )形,也有其它形状。 8、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 )项饰开始流行。 旧石器晚期 项圈 长命锁 明清 如意形 缨络
1、耳珰的定义? 珰又称耳筒、耳柱、耳塞,是一种直接塞入耳孔的饰品;
2、耳珠与耳珰的异同? 相同点:耳珠与耳珰都是耳饰品 不同点:耳珠是耳珰的发展 1、耳珰装饰面及插入耳饰孔的部分都比 较粗大; 2、耳珠的装饰面小如豆粒插入耳饰孔的 部分为纤细的金属针钩;
3、请简述项圈的形式类型? 1、开口型项圈 2、封闭型项圈
4、请简述长命锁的形式类型? 1、单片型长命锁 2、双片型长命锁;
耳珰 耳玦
长命锁(双片型) 耳环
长命锁(单片型) 项圈
古代臂饰 主讲:李琳
一、瑗 • 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 • 早期的瑗以玉材质居多。 • 到战国时期逐渐被金属手镯所代替。
壁 瑗 环
二、手镯 • 金属制手镯早在商周时期即已出现; • 到两汉时期金属手镯逐渐增多,西汉以铜制手镯为主,东汉至魏晋时期盛行银制手镯; • 隋唐至宋朝,佩戴手镯已很普遍; • 明清时期,手镯的款式、制作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其中银质手镯非常流行,其制作工艺多以錾刻为主,主题多带吉祥寓意。
明清时期的银质手镯形式主要分开口型和封闭型两大类:明清时期的银质手镯形式主要分开口型和封闭型两大类: 1、开口型 (1)圆形开口 (2)扁圆形开口
2、封闭型 (1)圆箍型 (2)卡口型
从手镯的镯体来看,常见的有三类 1.单片模压錾花; 2.银条编排穿插; 3.手镯截面为圆形或扁圆形(有实心或空心)
三、臂钏 • 臂钏又名“跳脱、条脱”,是由锤扁的金银条盘绕旋转而成的弹簧套镯; • 据记载,最早的臂钏饰材质并非金属,而是陶质材料,直到金属出现后,金属臂钏才大量涌现,西汉以后,由于受西域文化与风俗的影响,佩戴臂环之风盛行;
戒指 • 古时戒指又称“指环、约指、手记”等,是戴在手指上的装饰品; • 新石器时期的戒指用材单一,主要以骨、玉为主; • 清朝的贵族男子喜欢佩戴“扳指”,清末银戒指成为民间最常见的首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