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5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谈松华. 主要内容.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的战略重点 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发展的制度保证. 一、 建设 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 —— 胡锦涛在政治局学习会上的讲话. 理论依据: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理论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谈松华

  2. 主要内容 •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的战略重点 • 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 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发展的制度保证

  3. 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胡锦涛在政治局学习会上的讲话

  4. 理论依据: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理论 • 历史经验:近代史上三次成功的赶超 • 现实挑战:知识革命时代的智力竞争

  5. 1、理论依据 • (1) 人力资源: 广义:指一个社会从事和完成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加以动员、开发、利用的具有现实劳动能力和正在生成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6. 它既包括现有的劳动者,也包括潜在的劳动者或失业者以及正在生成劳动能力的非劳动者;既包括简单劳动者,也包括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扣除不能生成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它既包括现有的劳动者,也包括潜在的劳动者或失业者以及正在生成劳动能力的非劳动者;既包括简单劳动者,也包括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扣除不能生成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

  7. 狭义:指劳动年龄人口或经济人口,一般指16——65岁年龄段的人口,既包括在业劳动者,也包括正在形成或待业的劳动力。狭义:指劳动年龄人口或经济人口,一般指16——65岁年龄段的人口,既包括在业劳动者,也包括正在形成或待业的劳动力。 总之,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存和正在形成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也可以说,是现有和潜在的劳动者体质、智力、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总称。

  8.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对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发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

  9.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联系:都以人为载体;都具有稀缺资源的特征;都具有能动性;人力资本是特殊的人力资源,在管理上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 区别:资源转化为资本需要投资,即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健康的投资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侧重于经济学的视角,而人力资源侧重于社会学、管理学的视角;人力资本投资强调把人作为资本开发,而人力资源开发则把人作为社会资源进行开发。

  10. 在常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我觉得‘人力资源开发’这个概念如果仅仅理解为提高人的能力,把人当作发展的一种资源的话,那么,它也同样缺少这一重要思想。受过教育,更加健康等可以直接地,也可以间接地使我们更好地发展资源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从而既提高我们的生产力,也增加我们的收入。为了纠正那种狭隘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观,我们必须扩大对发展的认识,把改善人的生活和扩大人的自由作为重点,不管是否通过扩大商品生产来达到这一目的”。在常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我觉得‘人力资源开发’这个概念如果仅仅理解为提高人的能力,把人当作发展的一种资源的话,那么,它也同样缺少这一重要思想。受过教育,更加健康等可以直接地,也可以间接地使我们更好地发展资源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从而既提高我们的生产力,也增加我们的收入。为了纠正那种狭隘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观,我们必须扩大对发展的认识,把改善人的生活和扩大人的自由作为重点,不管是否通过扩大商品生产来达到这一目的”。 ——阿马蒂亚。森 “人的发展与经济保守主义”

  11. (3)教育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发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因素,教育投资成为最重要的生产性投资;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和作用;在知识社会中,教育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地位;教育先行、适度超前发展。 教育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全面功能。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侧重与经济和社会的功能,主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教育要坚持手段与目的相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 2、历史经验:三次成功的赶超 • 美国赶超英国: 根据麦迪森提供的数据,1820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人均GDP的73.3%,到1913年,美国人均GDP已超过英国的5.5个百分点。 美国在18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英国的87.5%,1870年提高到的88.3%,1913年则进一步提高到91.2%。

  13. 日本赶超美国: 1950年,日本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19.6%。1992年,日本人均GDP已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90.1%。 1913年,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美国的68.2%,1992年为82.4%。

  14. 韩国赶超西欧 1973年,韩国和台湾地区人均GDP分别相当于西欧(12个国家)人均GDP水平的24.3%和31.4%,1992年分别上升到57.5%和66.6%。 1995年,韩国中等教育入学率达为90%,大学入学率接近55%,达到了其他OECD国家教育发展水平。

  15. 3、现实挑战:知识革命时代的智力竞争 •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报告2001》,2000年,在47个国家中,我国处于优势的教育和人力资源指标均为数量指标,如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数量排名第1,就业比例排名第2,人口负担系数排名第6;但许多反映教育和人力资源质量的指标基本均为弱项,如文盲率第44位、熟练劳动力易获得性第44位、大学教育对竞争性经济的满足程度排名第42位、合格工程师在劳动力市场的易获得性排名第47位,均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严重负债项。

  16. 知识革命 “近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运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长途通讯价格下降,计算机的普及,全球网络的出现,以及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创造出10年前根本不可能想象的新产品、新服务系统、新兴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识革命。” ——《美国国家知识评估大纲》

  17. 知识革命对教育竞争的影响: 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指出:“知识是一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的秘诀,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贫困的病根。” 加纳和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国民收入相差无几,而90年代初后者是前者的6倍,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韩国在获取和利用知识上的成功。

  18. 美国人口占世界5%,管用1/3的科学和工程人才,占全球研发投资40%,科技论文占35%,引用占44%,竞争力排名首位美国人口占世界5%,管用1/3的科学和工程人才,占全球研发投资40%,科技论文占35%,引用占44%,竞争力排名首位

  19. 高盛公司预测,有不了40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GDP总和超过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现在只占15%,2032年印度超过日本,中国2016年超过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2041年达到美国一样的水平高盛公司预测,有不了40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GDP总和超过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现在只占15%,2032年印度超过日本,中国2016年超过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2041年达到美国一样的水平

  20. “今天,美国人正在感受到全球化所产生的渐进的、微妙的影响,这种影响读仪美国自二战以来所享有的经济和战略上的领导地位构成挑战。我们的劳动力中相当大部分发现他们自己正在与全世界的低工资雇员进行直接的竞争,先进的科学与工程正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完成。由于有了由现代通信和其他进展所推动的全球化,几乎每个行业的雇员现在必须面对生活在爱尔兰、芬兰、中国、印度和经济正在崛起的几十个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而这些竞争对手与他们的距离只有点一下电脑鼠标那么远。”“今天,美国人正在感受到全球化所产生的渐进的、微妙的影响,这种影响读仪美国自二战以来所享有的经济和战略上的领导地位构成挑战。我们的劳动力中相当大部分发现他们自己正在与全世界的低工资雇员进行直接的竞争,先进的科学与工程正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完成。由于有了由现代通信和其他进展所推动的全球化,几乎每个行业的雇员现在必须面对生活在爱尔兰、芬兰、中国、印度和经济正在崛起的几十个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而这些竞争对手与他们的距离只有点一下电脑鼠标那么远。” 《迎接风暴》

  21. “我们容易对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感到自豪。我们已经当了几十年全世界的领头羊,而且我们今天在很多研究领域继续如此。但世界在迅速变化,我们的优势已不再独一无二,如果不重新努力来夯实我们是记性力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的领先优势就会丧失。几代人以来,我们国家首次“我们容易对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感到自豪。我们已经当了几十年全世界的领头羊,而且我们今天在很多研究领域继续如此。但世界在迅速变化,我们的优势已不再独一无二,如果不重新努力来夯实我们是记性力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的领先优势就会丧失。几代人以来,我们国家首次

  22. 出现了孩子们的前景可能会比其父母和祖父母更差的情况。我们将我们目前的繁荣、安全和健康归功于过去几代人的投资,我们有义务再次担当起他们在教育、研究和创新政策方面所担当过的责任,确保美国人民继续享有由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当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所带来的巨大机会。“出现了孩子们的前景可能会比其父母和祖父母更差的情况。我们将我们目前的繁荣、安全和健康归功于过去几代人的投资,我们有义务再次担当起他们在教育、研究和创新政策方面所担当过的责任,确保美国人民继续享有由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当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所带来的巨大机会。“ 《迎接风暴》

  23. 几代以来,我们的孩子首次面临比他们的父辈和祖辈都要差的前景。我们现在的繁荣、安全和良好的健康都归功于先辈们的投资。我们应当复兴我们的责任感暖和使命感,来保证美国人民能继续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中获益。几代以来,我们的孩子首次面临比他们的父辈和祖辈都要差的前景。我们现在的繁荣、安全和良好的健康都归功于先辈们的投资。我们应当复兴我们的责任感暖和使命感,来保证美国人民能继续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中获益。

  24. 表4 中国15岁及以上各种文化程度人口 单位:万人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推算。 本表统计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人口。

  25. 知识革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兴起,提出了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概念,在人力资本中知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加突出,相继提出了知识发展战略,而实现知识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知识革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兴起,提出了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概念,在人力资本中知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加突出,相继提出了知识发展战略,而实现知识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 中国的国情是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这三大资源中,前两项人均占有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人力资源的总量世界第一。我们已经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现在的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

  26. 4、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本目标

  27. 人力资源强国指标国际比较

  28. 1、2020年人力资源开发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2020年人力资源开发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比2003年的12.92亿增加7700万人;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14.4亿左右,即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增加7200万人。

  29. 人均受教育年限: 2010年,25-64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从2003年的8.3年提高到9年以上; 2020年,将提升到10.5年,接近 OECD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平均水平。

  30.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我国新增劳动力,将从2000年前后的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辅;过渡到2010年的以高中为主、大学文化程度为辅;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10.1年提高到2010年的11.8年左右。

  31. 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将以高中、大学文化程度并重,初中文化程度为辅,每年新增劳动力中有20%以上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将以高中、大学文化程度并重,初中文化程度为辅,每年新增劳动力中有20%以上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接近13年,相当于OECD国家本世纪初的平均水平。

  32.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业人员: 总量与比例翻两番 到2010年,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4.7%提高到10%左右。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由2000年的3400万人增加到7000万人左右,相当于美国20世纪末的总量规模。

  33. 2020年,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到50%左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将提高到20%以上。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总量增加到1.4亿人,届时将大大超过美国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才的总量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34. 三、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 人才的战略性地位 • 人才的时代特征 •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35.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36. 1、人才的战略性地位 • 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 • 人才是知识的载体,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焦点,人才强国成为国家基本战略 • 知识社会的人才素质发生着新的变化,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 社会发展和人才要求的变化,正在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教育创新正是对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回应

  37. 1、通过设立一个新的为期4年的本科生奖学金,激发美国公民学习本科课程的兴趣;2、通过设立新的可随人带走的奖学金,加强研究生教育;3、对为本单位的在职科学家、工程师提供继续教育的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税收信贷;4、使美国成为学习、研究和技术创新商业化的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从而招收、容留来自世界各地最好的、最聪明的学生、科学家和工程师1、通过设立一个新的为期4年的本科生奖学金,激发美国公民学习本科课程的兴趣;2、通过设立新的可随人带走的奖学金,加强研究生教育;3、对为本单位的在职科学家、工程师提供继续教育的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税收信贷;4、使美国成为学习、研究和技术创新商业化的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从而招收、容留来自世界各地最好的、最聪明的学生、科学家和工程师

  38. 2、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 现状与任务 • 总量与结构 • 数量与质量 • 培养与使用 • 引进与流失

  39. 表11:2000、2003年预算内经费和生均拨款

  40. 表 1:中国普通高校数量增长情况 1、1994-2004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最快的时期

  41. 2、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表2:1994-2004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单位:万人

  42. 3、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数量迅速增长表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长 单位:万人/

  43. 表5:普通高中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招生规模预测 单位:万人

  44. 从业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 到2020年: • 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到50%左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将提高到20%以上。 •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总量增加到1.4亿人,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的总量规模将居世界首位。(见表5)

  45. 表6:普通高校在校生发展规模预测单位:万人表6:普通高校在校生发展规模预测单位:万人 未来15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预测

  46. 教育过程能力建设的薄弱,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聚中的严重缺陷:一是学历膨胀而实务人才短缺,加剧人才供求上的结构性矛盾;二是人才的专业和职业能力狭窄,缺乏综合与迁移能力,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岗位技能变化的需要;三是高层次人才缺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宏观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国际交往与竞争能力教育过程能力建设的薄弱,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聚中的严重缺陷:一是学历膨胀而实务人才短缺,加剧人才供求上的结构性矛盾;二是人才的专业和职业能力狭窄,缺乏综合与迁移能力,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岗位技能变化的需要;三是高层次人才缺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宏观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国际交往与竞争能力

  47. 2、人才的时代特征 • (1)国际型: 背景:世界统一市场和国际互联网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出现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既为我们提供了利用全球资源缩短同发达国家差距的机遇,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而人才的争夺和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同时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竞争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强弱。(美国、日本、印度、中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