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史前文化之旅

史前文化之旅. MADE BY1 0936.10937and10918. 前言. 在台灣 , 曾發現幾處珍貴的史前文化遺跡 , 每一處無不是祖先的智慧結晶 , 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訪其中一處 ---- 卑南文化 !. 遠古的聚落.

hie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史前文化之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史前文化之旅 MADE BY10936.10937and10918

  2. 前言 • 在台灣,曾發現幾處珍貴的史前文化遺跡,每一處無不是祖先的智慧結晶,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訪其中一處----卑南文化!

  3. 遠古的聚落 由碳十四定年法推算,卑南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古卑南聚落的住屋毗連成列,略成南北軸向,遙指都蘭山。每棟家屋坐西朝東,遠望溪流與海洋。家屋主體為長方形平面,東西長11.5公尺,南北寬5.5公尺。以板岩石板、大漂石為牆基,木材為柱,屋牆、屋頂葺以竹架、茅草。屋前以石板舖成方形前庭,屋後有橢圓形砌石圈,用來儲存食物及大陶罐。聚落中還有零星分佈的高架榖倉,支柱上配有防鼠板。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業。他們在山林間獵野豬,在丘陵、平原捕梅花鹿。種植的穀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燒墾」方式開闢田地。出土的農耕工具相當多,有墾地伐木的石鋤、石斧,收割的石刀、石鎌,舂榖的石杵等。狩獵的主要工具則有石矛、石鏃等。聚落雖然瀕臨卑南大溪,但村民並不擅長捕魚,魚類只是輔助的食物。 長期定居促使族人發展出各類工藝技術。除了農具、獵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來盛水、儲物及烹煮。陶器通常是手製,偶而使用轉盤整修技術,以露天方式燒成,火侯較低。外表以橙色素面為主,少有紋飾。主要器形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以及陶紡輪、陶槌、陶勺、陶匙等工具,也有少許裝飾品如陶珠、陶環,隨葬品如陶偶等。精緻的玉器最能顯現族人審美觀與工藝技術能力。包括玉與似玉材質製成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腕飾、臂飾,以及一些非實用性的武器、工具,式樣繁多,風格別具。造形上,以玦形耳飾最富於變化。其中人獸形玦造形可作為代表,已成為史前博物館的館徽。製作工藝上,以小玉玲的細緻與長玉管的中空貫穿技術最令人稱奇。這些玉器多為族人平常的裝飾品,人過世後則當作隨葬品長埋地底。

  4. 長濱文化 • 長濱文化源於五至六千年前,又稱先陶文化,其承繼了舊石器文化傳統,經濟以漁獵採集為生,沒有農業,也不懂得製作陶器,所有的石器都是打製,而不是磨製成的。 • 長濱文化是至目前為止,台灣唯一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係屬五千至一萬年前的人類遺留。當時經濟以漁獵採集為主,使用工具多為石器,此外亦發現有不少骨器。 • 民國57年3月,臺大地質系林朝棨教授對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不同高度的海蝕洞穴進行調查研究時,發現若干洞穴的堆積層中,含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其中有些可能屬於年代更古老的紅色十一層,因此推想或許能挖掘到比新石器時代更早期的文化層,於是邀請考古人類學系的宋文薰教授一同勘察,終於發現了舉世矚目的史前長濱文化。

  5. 民國57年至59年,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系師生在乾元洞、海雷洞、永安洞、無名洞、龍舌洞、潮音洞等洞穴作過多次發掘,發現大量文化遺留。據潮音洞採集的三件木炭標本,測出的碳十四年代,皆為五、六千年前,而乾元洞的一件木碳標本則超過一萬年。民國57年至59年,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系師生在乾元洞、海雷洞、永安洞、無名洞、龍舌洞、潮音洞等洞穴作過多次發掘,發現大量文化遺留。據潮音洞採集的三件木炭標本,測出的碳十四年代,皆為五、六千年前,而乾元洞的一件木碳標本則超過一萬年。 民國77年,臺灣大學考古隊在成功鎮信義里小馬的一個海蝕洞地表下約50公分深處,發現了長濱文化的石器及一座以蹲踞姿勢入土的墓葬,由於這是目前臺灣所發現最早的一座墓葬,小馬因而聲名遠播。 當時使用的石器非常簡陋,只是將鵝卵的一邊打掉便成為一件偏鋒砍器,打下來的多餘石片,則可作成刮、切工具。至於獸骨器,則有骨針、長形尖器、骨鑿和可能用來釣魚的兩頭尖器等。 長濱文化的主要遺址包括長濱的八仙洞遺址及成功鎮信義里的小馬洞穴遺址。已在八仙洞發現了大量的石器與墓穴,並在小馬的海蝕洞中挖掘出另一座墓葬穴。 八仙洞位於台東縣樟原村南方台十一號花東公路旁,是一處由十餘個海蝕洞組成的特殊景觀區。由於這些洞穴大的可以住下不少人,史前時代的人們便利用這些洞穴作為他們居住的場所。 參考網址:http://tour.taitung.gov.tw/chinese/cultureart/cultureheritage.asp

  6. 長濱文化遺址圖 八仙洞 潮音洞

  7. 台東長濱鄉八仙洞 在八仙洞發現的長濱文化遺物中的砍器 圖片參考網址:http://www.twcenter.org.tw/wu13/01_03.htm

  8. 卑南文化 • 卑南文化主要分布在東部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和山區的緩坡地。該文化重要的遺址在台東縣內有卑南、掃叭、富山、漁場、漁場南、東河Ⅰ、東河Ⅲ等,另在花蓮縣內花崗山遺址中、晚期以及平林遺址。在台東縣境內各遺址以範圍大及出現石棺群為其特色。其中最有名的卑南遺址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尺,代表了距今2000至3000年前龐大的史前聚落及墓葬群(圖7) 。民國69年因拓寬及設立卑南新站施工而重見天日。該址建築物呈成排分布,格局嚴謹。建築物下的數千石板棺成帶狀分布,而且與地上建築物座向相同,顯然是屬於同一盛行室內葬社群久居的史前村落遺址。

  9. 石板棺內發現豐富的陪葬玉質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以及箭頭、矛頭及錛鑿器等。其中玉器材料已知來自花蓮豐田及西林地區。出土的農具有大量的石鐮、石刀、石杵,以及狩獵用的矛和簇。陶器以夾砂素面紅陶為主,陪葬的陶罐具豎把,另有陶壺、陶杯和陶紡輪(圖8) 。男女都有拔牙的習俗。在海岸地區發現的卑南文化遺址出現豐富的網墜、尖器等漁具。卑南文化晚期可代表台灣玉器使用及對外交易互動的巔峰時期。其互動圈有跨越中央山脈經古道向南投埔里地區移民的現象;向北經由花蓮的花崗山遺址、宜蘭的丸山遺址與台北盆地的圓山文化有些關聯;另外向南更與高屏溪附近的Chula遺址有過文化接觸。但是這些經由玉器之相似而引伸出的文化關係,是屬於人口遷移、交易或是玉器製作技術之採借,目前尚無定論。 參考網址:http://www.bhes.tpc.edu.tw/~u861032/time.htm

  10. 發 現 與 搶 救 為卑南遺址留下最早紀錄的是日治初期人類學者鳥居龍藏 。 鳥居四度來臺進行人類學調查期間,曾為卑南遺址的地表石柱拍攝兩幅照片,時間可能是1896年。鹿野忠雄是第一位將卑南遺址當作考古遺址加以研究的學者。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敘述,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鹿野採用鄰近卑南族的傳說,推測這裡曾存在一個古代部落,石柱是居屋的殘留 。 日治五十年期間,學者注意之焦點主要是地表的立石遺構。1945年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對最大立石之周圍進行試掘,始初步發現地下的陶器及住屋遺跡。  光復以後,陸續前來卑南遺址調查的國內學者不在少數,但都未曾做過發掘。民國64年,臺東縣政府將卑南遺址列為地方古蹟,68年再提升為臺灣地區三級古蹟,只是遺址保護工作並未就此落實。 民國69年南迴鐵路卑南新站 (今臺東站)開工,將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大量揭露 , 並造成嚴重破壞,引起輿論及各方的高度關切。臺東縣政府遂委託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二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 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成果十分豐碩。 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皆是臺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卑南遺址為臺灣最具代表的史前遺址之一,已無庸置疑。

  11. 卑南文化是誰的祖先 • 會誤解,以為既然稱作卑南文化,那自然是現在卑南族的祖先。其實考古學上的一般人可能某某文化,通常其命名都取自該文化代表性遺址所在地的地名。卑南文化的代表性遺址是卑南遺址,而卑南遺址位於日據時代原稱為卑南社的台東市南王里,所以稱為卑南文化,跟原住民卑南族倒沒有必然的關係。 • 至於卑南文化人是誰的祖先,本書撰述計劃主持人認為,卑南文化的晚期有兩個演化方向:一是往山區移民,適應山地生活方式,成為後來排灣族或排灣群(包括排灣族、卑南族、魯凱族)的祖先。理由是卑南文化人和排灣族都住石板屋、葬在石板棺,都有拔牙的習俗。其次,排灣、魯凱兩族舊社出土的陶器器形和卑南文化晚期非常接近。 • 另一個演化方向,就是留在原來的平原及海岸台地,成為阿美族的祖先。間接證據是兩者居住地區及環境相同,而卑南社人相傳卑南遺址是阿美族的舊社。究竟何者屬實,往後的考古學研究當可進一步指認

  12. 卑南遺址挖出來的墳墓群,數量很多,總共有兩千多座。除了少數的墳墓沒有棺材或只有頭部圍棺板的「頭棺」之外,大部分的棺材都是長方形的石板棺。卑南遺址挖出來的墳墓群,數量很多,總共有兩千多座。除了少數的墳墓沒有棺材或只有頭部圍棺板的「頭棺」之外,大部分的棺材都是長方形的石板棺。 石板棺使用的石材主要是出產在中央山脈的粘板岩,卑南文化人必須進入中央山脈採集石板,再利用鹿野溪、卑南溪運送到卑南溪河階上的聚落,所以卑南文化人使用的這些石板,可真是得來不易呢!讓我們驚奇的是,這裡有這麼多的石板棺,如果石板的運送不是那麼容易的話,卑南文化人可能相當有地位和錢財喔,否則怎麼拿得到這麼多的石板呢? 卑南遺址的石板棺,最常見的是由四面側板、底板和蓋板組成,石板棺看起來像長方形,他們把板岩石板切成像人的身高一樣,再依照人的胖、瘦來做石板棺,所以這些石板棺的寬度與肩膀同寬,長度則等於身體的長度。 另外,考古學家發現,卑南文化人組合石板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類型,分別稱為「卑南式」、「岩灣式」。卑南式石板棺的特徵是短邊側板夾在長邊側板的中間,岩灣式石板棺的特徵則是許多塊石板接連成的,長邊側板夾在短邊側板的中間。

  13. 卑南遺址最常見的是卑南式的石板棺,其中有一些短邊側板有特別的扣榫,可以扣著長邊側板,另外也有在長邊側板中央附近放「橫板」,使整個石板棺更加堅固而不易倒掉。少數石板棺以礫石疊繞成外圍 ,形式相當壯觀,可能是那時候身分很高者(例如酋長)的墓葬吧。 考古人員進行考古發掘時,觀察石板棺的結構,推測卑南文化人當時使用長方形石板棺埋葬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1.先挖出和石板棺大小一樣的洞; 2.再鋪上底板; 3.將死者放入棺材裡,再放隨葬品(如果有隨葬品的話); 4.在洞的四周立側板,在棺板外面放土固定; 5.蓋上蓋板,在用土把洞填滿。 礫石疊繞外圍的石板棺<來源:史前館VCD> 埋石板棺時,石板棺的長軸大概向南北向,死者的腳大部分都是指向都蘭山,好像那裡就是真正的天堂,要趕快到那裡去,由此可見,卑南文化的人對都蘭山有無限的景仰呢! 通常一具石板棺只埋一個死者,那叫做『單體葬』。有的時候一具石板棺會重複使用裝好幾個人!那叫做『複體葬』。大部分的成人及少數孩子埋葬時都有陪葬品,包括玉、石質裝飾品、武器、陶紡輪,和陶容器。 卑南遺址中,目前發現最小的石板棺只有16公分,考古人員推測那麼小的石板棺應該是給流產的嬰兒用的,原來!以前的人也是很尊重流產的小嬰兒呢!此外,卑南文化人會將死去的親人埋在屋子裡或家的附近,和活著的親人相鄰,表現出相互依存,生死相伴的感情。 參考資料: 書名:卑南文化公園解說手冊 篇名:卑南文化的石板官葬 作者:楊淑玲

  14. 承上頁 參考網址:http://www.mlps.ttct.edu.tw/project/2002/museum/a7/a7-5/

  15. 卑南文物 雙把罐 其它石.玉器 大型石柱(月形石柱) 參考網址:http://ultra.iis.sinica.edu.tw/twstudy/preHistory/ba_nan.html

  16. 心得 • 36:這次製作史前文化報告感觸頗深,深入認識了一些史前文化,認識了台灣特有的博大精深,信仰所造成的習俗使的卑南文化再諸多文化中獨具一格,所以選擇此文化為研究主題,這次能做到此報告我深感有趣 • 18:第一次作歷史報告的感覺很新鮮,雖然我主要是負責口頭報告的,但是在台灣歷史方面也有所得,希望下次能有機會去親自動手找資料寫報告 • 37:對於這次製作歷史報告,感覺還蠻有趣的.這也讓我對台灣的歷史有更深刻的印象,也更了解在台灣的史前文化.這次的文化報告真的讓我又學到了不少東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