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82 Views
江苏省溧阳中学课程发展规划 —— 核心 解读. 汇报:朱心红. 2012 年 11 月. 学校认为,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学生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意志体现。学校教育的责任就是既要忠实地完成好课程使命,又要在实施途径和选择方式方法上彰显学校的优秀办学传统,创建鲜明的办学特色,最大化课程实施的绩效。为此,学校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分必修和选修二种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分必选和自选二种选修方式. 12 年二本达线率 81.6% 11 年二本达线率 72.5% 10 年二本达线率 70.7%.
E N D
江苏省溧阳中学课程发展规划——核心解读 汇报:朱心红 2012年11月
学校认为,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学生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意志体现。学校教育的责任就是既要忠实地完成好课程使命,又要在实施途径和选择方式方法上彰显学校的优秀办学传统,创建鲜明的办学特色,最大化课程实施的绩效。为此,学校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认为,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学生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意志体现。学校教育的责任就是既要忠实地完成好课程使命,又要在实施途径和选择方式方法上彰显学校的优秀办学传统,创建鲜明的办学特色,最大化课程实施的绩效。为此,学校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分必修和选修二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分必修和选修二种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分必选和自选二种选修方式
12年二本达线率81.6% 11年二本达线率72.5% 10年二本达线率70.7% 12年一本达线率47.4% 11年一本达线率41.8% 10年一本达线率37.5% 提供一个 好的课程 实施方案 让每个学 生都获得 更好发展 12年艺体达线率为97.2% 11年艺体达线率为96.1% 10年艺体达线率为94.0% 2012年首届 国际班学生 毕业,14位 同学全部录 取美国名校 10年 催策上海大学、 周倩东南大学。 11年 张非凡中央戏剧学院 胡蝶东南大学、 沈申易中央音乐学院。 12年彭偕行和杨雨航上海 交大、潘靖文复旦大学、 黄灿和陈映颖中央音乐学 院、王天秋北京电影学院 周汇正浙江大学、陈恬同济大学
回架构图 德育类必修有生命教育、理想教育、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教育三种;选修部分按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自选,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求真教育、法制教育、诚信廉洁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等。相应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中公民素养和道德品质二栏,分A、B、C、D四等考核。
回架构图 智育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计算机、通用技术等必修课,外加上述课程的选修模块各若干个,学生必须修满普通高中毕业所需基础学分。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朱心红
回架构图 体育类以必修模块加四个选修模块为主,采用四个班为一个整体进行模块选修,分模块组织教学班,根据过程性表现、运动会表现和项目考查等进行考核。
回架构图 艺术类以必修模块为主,采用行政班级方式授课;所有选修模块学生可自主选择,以合班讲座方式授课。全程参与、作品展示、参与汇演或评比即可赋予相应选修学分。
回架构图 学校凭借丰富的办学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合代代相传的教育资源,在多元智慧理论指导下,陆续开发了四期拓展类课程。这些课程强调时代性和发展性,关注灵动生命和多彩人生,强调发展兴趣和拓展延伸并重,自我觉醒和目标引领兼备,表现空间和自信增强互助,对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差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与过程注入了新的活素。
回架构图 实践类,主要开设社区服务、青年文明岗、军训三个项目,其中社区服务分散在寒、暑假以实践小组的形式开展,服务内容涉及生活服务、公共事务、公益活动多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青年文明岗是学校开发的一个品牌课程,以自律、自尊、自强为课程目标,以执勤、自我教育管理为主要形式,每个学生至少有35课时的实践活动,每周出版一期学生刊物“文明与我同行”,该期刊物同时作为后一期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料。军训项目以国防教育为课程目标,每个学生必须完成7天35课时学习总量。
回架构图 体验类,学校开发了以科技创新教育为课程目标的“上上电缆”教育体验类基地;以自主知识产权教育为课程目标的“华鹏变压器”教育体验类基地;以培养国际视野为课程目标的“中材国际”教育体验类基地;以提升精气神为课程目标的“班集体跑操”的教育体验类基地;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学生自选实验”自然科学体验馆。
回架构图 研究类,以开设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主要在高一和高二学段开设,每周三课时。高一学段由生物、地理和化学学科负责,高二由语文及选修科目负责,到目前为止,已形成200余个课题供学生选择。开设研究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学习课题研究方法,增强问题解决意识,养成科学探求态度,激发自主创新,协作共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