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k likes | 1.93k Views
曾昭琼 《 有机化学 》 第三版 CAI 教学配套课件. 有机化学. 主讲:谢启明 教授.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4-1 硝基化合物 §14-2 胺 §14-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14-4 分子重排. .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 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 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 1 、分类 硝基化合物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两大类。
E N D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版CAI教学配套课件 有机化学 主讲:谢启明 教授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4-1 硝基化合物 §14-2 胺 §14-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14-4 分子重排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 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 1、分类 硝基化合物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两大类。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是指硝基与脂肪族烃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例如: 硝基甲烷:CH3NO2,硝基丙烷:CH3CH2CH2NO2。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是指硝基直接与芳香环相连的化合物,例如: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 2、命名 它的命名类似卤代烃,将硝基当做取代基。 3、硝基化合物的结构 物理测试表明,两个N—O键键长相等,这说明硝基为一P-π共轭体系(N原子是以sp2杂化成键的,其结构表示如下: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1.烷烃的硝化 烷烃的硝化是以游离基历程进行的: 烷烃的碳骼对硝化速度具有一定的影响,活性次序为:叔C-H > 仲C-H > 伯C-H 。在高温气相硝化,产物为混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2.亚硝酸盐的烃化 ①与卤代烃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两者的比例与卤代烃的结构有关,生成硝基烷烃比例为: 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叔卤代烃 卤代烃中卤素被取代的难易是: I>Br>Cl>F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3.芳烃的硝化: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1.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物理性质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为无色有香气的液体,在水里的溶解很小,能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为无色或淡黄色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可以随水蒸气蒸馏出来,不溶于水,有剧毒。 许多芳香族二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特别是1,3,5-三硝基苯及其衍生物能与富电子的芳烃、芳胺和酚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晶体,有很深的颜色,在紫外及可见区内有吸收。生成的络合物常用于芳烃的分离、纯化和鉴定,这些络合物用水处理又释出芳烃。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光谱性质 IR:硝基化合物 N=O 硝基有两个强吸收。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1560cm-1,1390cm-1(2 峰)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1530cm-1,1345cm-1(2 峰) -NO2与Ar共轭使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1HNMR:-NO2为强吸电子基,使苯环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图中在250~300nm处有一强(ε~6000)而宽的吸收峰,其位置决定于溶剂和苯环上的取代基的性质。
[H] RNO2 RNH2(最终产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还原 硝基化合物可在酸性还原系统中(Fe、Zn、Sn和盐酸)或催化氢化为胺。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 酸性 硝基为强吸电子基,能活泼α- H,所以有α- H的硝基化合物能产生假酸式-酸式互变异构,从而具有一定的酸性。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的pKa值分别为:10.2、8.5、7.8 。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3)与羰基化合物缩合 有α- H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某些羰基化合物起缩合反应。 其缩合过程是:硝基烷在碱的作用下脱去α- H形成碳负离子,碳负离子再与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4)与亚硝酸的反应 第三硝基烷与亚硝酸不起反应。此性质可用于区别三类硝基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3.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还原反应 硝基苯在酸性条件下用Zn或Fe为还原剂还原,其最终产物是伯胺。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硝基对苯环上其它基团的影响 1°使卤苯易水解、氨解、烷基化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使酚的酸性增强 在苯酚的苯环上引入硝基,吸电子的硝基通过共轭效应的传递,增加了羟基中的氢离解为H+的能力。
第二节 胺 一、胺的分类和命名 二、 胺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三、 胺的立体化学 四、 胺的化学性质 五、 胺的制法和苯炔 六、 烯胺 七、 个别化合物
第二节 胺>一、胺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 2.命名: 简单胺的命名是在烃基名称后加胺字,称为某胺。 复杂结构的胺是将氨基和烷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季铵盐或季铵碱的命名是将其看作铵的衍生物来命名。
同时存在羟基、羰基、羧基等官能团时,氨基作为取代基同时存在羟基、羰基、羧基等官能团时,氨基作为取代基 第二节 胺>一、胺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胺>二、胺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物理性质 胺是极性分子,除了第三胺外,都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一N—H…N一,因此,沸点比没有极性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要高。其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但比分子量相近的醇低。碳原子数相同的脂肪族胺,第一胺的沸点最高,第二胺次之,第二胺最低。 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胺具有氨的气味(三甲胺有色腥气味)。 芳胺是无色的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具有特殊的气味,毒性较大。
IR/cm-1 N-H 伸缩 N-H 弯曲 C-N 伸缩 游离一级胺 3490-3400 (双峰) 1650-1590(强) 900-650(宽) 脂肪胺 (1230- 1030) 芳香胺 (1340- 1250) 缔合一级胺 向低波数移100 二级胺 3500-3300 (单峰) 750-700 (强) 三级胺 无 无 第二节 胺>二、胺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2.光谱性质 (1)IR
第二节 胺>二、胺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2. 1HNMR δH:0.5~5(加入D2O后消失) α-H :2.7~3.1 β-H :1.1~1.7
第二节 胺>三、 胺的立体化学 1、胺的结构 胺分子中,N原子是以不等性sp3杂化成键的,其构型成棱锥形。 故N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化合物存在着对映体,可以分离出左旋体和右旋体。
第二节 胺>三、 胺的立体化学 在苯胺分子中,氮原子更接近于平面构型,氮原子的杂化状态在 SP3及 SP2之间,比甲胺更接近于 SP2。由于孤电子对所在的轨道具有更多的P轨道成分,可以与苯环中π电子的轨道重叠,使C-N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因此,C-N键的键长比甲胺中的C-N键短。
第二节 胺>三、 胺的立体化学 2、立体化学 若氮原子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它是手性的,应存在一对对映体。 但是,对于简单的胺来说,这样的对映体尚未被分离出来。
第二节 胺>三、 胺的立体化学 原因是胺的两种棱锥形排列之间的能垒相当低,可以迅速相互转化。对映体之间的相互转化速度,每秒钟大约103-105次,现代技术不能把对映体分离出来。
第二节 胺>三、 胺的立体化学 季铵盐是四个烷基以共价键与氮原子相连,氮的四个sp3轨道全部用来成键,所以季铵盐是四面体,氮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基团的季铵盐存在着对映体。
第二节 胺>四、 胺的化学性质 1.碱性 胺和氨相似,具有碱性,能与大多数酸作用成盐。
第二节 胺>四、 胺的化学性质 胺的碱性强弱,可用 Kb 或 pKb 表示: 碱性:脂肪胺> 氨> 芳香胺 pKb< 4.704.75 >8.40
第二节 胺>四、 胺的化学性质 脂肪胺:在气态时碱性为: (CH3)3N > (CH3)2NH> CH3NH2 > NH3 在水溶液中碱性为: (CH3)2NH > CH3NH2 > (CH3)3N > NH3 原因:气态时,仅有烷基的供电子效应,烷基越多,供电子效应越大,故碱性次序如上。 在水溶液中,碱性的强弱决定于电子效应、溶剂化效应等。
第二节 胺>四、 胺的化学性质 溶剂化效应——铵正离子与水的溶剂化作用(胺的氮原子上的氢与水形成氢键的作用)。胺的氮原子上的氢越多,溶剂化作用越大,铵正离子越稳定,胺的碱性越强。
第二节 胺>四、 胺的化学性质 芳胺的碱性:ArNH2 > Ar2NH > Ar3N 例如: NH3 PhNH2 (Ph)2NH (Ph)3N pKb 4.75 9.38 13.21 中性 对取代芳胺,苯环上连供电子基时,碱性略有增强;连有吸电子基时,碱性则降低。
第二节 胺>四、 胺的化学性质 在气相中的碱性: 苯胺和氨的共轭酸的稳定性显然是: 在水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