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653 Views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 淋巴细胞. 胸腺外组织 (骨髓、胚肝) T 祖细胞( pro-T) ↓ 胸腺皮质 CD4 — CD8 — (DN) ↓ pre-T CD4+CD8+ (DP)
E N D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淋巴细胞
胸腺外组织(骨髓、胚肝) T祖细胞(pro-T) ↓ 胸腺皮质CD4—CD8— (DN) ↓ pre-T CD4+CD8+ (DP) 阳性选择 ↓ 获得自身MHC限制性 MHC-ⅡMHC-Ⅰ CD4+ CD8+ (SP) (自身反应性 和 非自身反应性克隆 ) 阴性选择 ↓ 排除自身反应性克隆 胸腺髓质CD4+ CD8+ (SP) (MHC-Ⅱ限制性Th) (MHC-Ⅰ限制性Tc) ↓ 外周淋巴组织CD4+ CD8+ (SP) (TCRαβ) (TCRαβ)
一、TCR-CD3复合物★ 是T细胞抗原受体与一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 是T细胞识别抗原(TCR)和转导信号(CD3)的主要单位。
TCR(T细胞抗原受体 ) T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 • 结构 两条不同肽链(跨膜) αβ/ γδ • 为IgSF成员 • 类型 TCRαβ(多)和TCR γδ(少) • 分区 胞外区 (V区和C区)和跨膜区 • V区识别Ag肽- MHC复合物 • 功能 • 特异性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CD3 CD3★ 结构 1. 三个二聚体 即γ ε、 δ ε (IgSF成员)、 ζ ζ /ζ η/ η η 2.ζ 、 η胞浆区较长,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TAM ”
功能 1. 稳定TCR-CD3复合物结构 ——形成盐桥 2.转导TCR识别抗原产生的活化信号 抗原的结合 ITAM中的Y磷酸化 结合ZAP-70等中的SH2活化相关激 酶 识别信号传入胞内。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 ★ • CD4 • 单链跨膜糖蛋白,为IgSF成员 • 远膜端的第1、2结构域 • 结合MHCⅡ类分子的非多态区 • 是HIV的主要受体 • CD8 • α+β链,异源二聚体,属IgSF • 结合MHCⅠ类分子非多态区
CD4和CD8分子作用 ★ • T细胞的辅助受体,双识别: ① TCR-CD3------Ag肽 ② CD4/CD8------MHC-Ⅱ/MHC-Ⅰ • 加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黏附 • 参与抗原刺激TCR-CD3的信号转导 (胞浆区结合p56 lck 激酶)
三、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抗原刺激信号------第一信号 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1、CD28 CTLA-4 B7(CD80/86) 配体B7:B7-1(CD80) B7-2(CD86) 分布B细胞和APC细胞表面
CD28 ★ 表达:CD4+T细胞、50% CD8+ T细胞等 作用:CD28- B7是T细胞第二活化信号 胞浆区有ITAM,结合后产生活化信号 促进T增殖和IL-2的生成 CTLA-4 ★(CD152,细胞毒T细胞相关抗原4) 表达:活化T细胞 作用:与B7的亲和力高 胞浆区有ITIM,结合后产生抑制信号
2、ICOS(inducible costimulator) 诱导协同剌激分子 属B7家族,与CD28有同源 表达:活化T细胞 配体:B7-H2 作用:促进活化T进一步增殖 CD28 -- B7 诱导T活化 先 ICOS -- B7-H2 加强T活化 后
3、CD40L(CD154) 表达:活化CD4+T细胞 配体:B细胞等APC 表面的CD40 作用:Th*CD40L- CD40 *B 是B细胞的活化信号 促APC活化、B7表达、CK合成 进而促T细胞的活化
4、CD2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是 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 表达:T细胞、NK等 配体:CD58(LFA-3)等 作用:CD2-CD58 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黏附 促进T细胞的活化
5、LFA-1和ICAM-1 表达:T、APC 配体:互相结合 作用:介导T与APC的黏附
四、丝裂原结合分子 T细胞丝裂原: PHA、ConA T细胞丝裂原结合丝裂原受体 非特异刺激多克隆T细胞活化 五、其他表面分子 活化T表达:IL-2R FasL
第二节 T 淋巴细胞亚群 • 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 • 初始T细胞:未受抗原刺激的成熟T • 表达CD45RA、L-选择素 • 识别抗原,参与淋巴再循环 • 效应T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R,CD45RO 向外周炎症组织迁移 • 记忆T细胞:表达CD45RO • 存活期长,介导再次应答
根据TCR的类型 • αβT细胞 • 分布于外周血、外周淋巴组织 • 主要包括CD4 + T和CD8 +T • TCR具多态性 • 受经典MHC-Ⅰ/MHC-Ⅱ类限制 • 介导适应性免疫 • γδT细胞 • 分布于皮肤、黏膜局部淋巴组织 • 多为 CD4 -- CD8 – T • 无多态性、无MHC限制性 • 介导固有性免疫
根据表达的CD分子分 • CD4+T细胞 TCRαβ+ CD3 + CD4 + CD8 -- 识别13~17个氨基酸残基外源性抗原肽 受自身的MHC- II类限制 主要为Th细胞 • CD8 + T细胞 TCRαβ+ CD3 + CD4 -- CD8 + 识别8~10个氨基酸的内源性抗原肽 受MHC- I类限制 主要为Tc细胞
根据功能分 • Th (辅助性)细胞CD4+T细胞 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分为 Th1、Th2、Th3、Tr1 • CTL (Tc )细胞 CD8 + T细胞 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分为Tc 1 、 Tc 2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 • (高表达ILR的α链、foxp3+CD4+T细胞)
第三节 T淋巴细胞功能 • 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 参与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一、CD4 +辅助性T细胞(Th)的功能 (一) CD4 + Th细胞的亚群 CD4 + Th(ThP) Ag Th1: IL-2、IFN-γ、TNF Th2:IL-4、5、10、13 Th3:TGF-β Th0 不同亚型的Th细胞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只是反映这些细胞处于不同分化状态,这种分化状态不是恒定不变的。
(二) CD4 + Th细胞分化的调节 细胞因子类别、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 调节Th0的分化 IL-12 IL- 2 (+) IFNγTh1 Th0 (--) (--) IL-4(+) Th2
(三) CD4 + T细胞亚群的效应功能 1、 Th1细胞功能:★ (1)增强吞噬 细胞介导的抗胞内菌感染 IFNγ:活化巨噬细胞 促IG,调理、激活补体 IL-12、 IL- 2、IFNγ :促NK IL- 2、IFNγ:促CTL TNF:诱凋亡、促炎症 (2) 介导DTH
2、Th2细胞功能: 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IL-4、5、6、10、13 促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的形成 参与变态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 IL-4、5促IgE、活化嗜酸粒细胞 Th1与Th2应平衡 3、Th3细胞功能: 分泌TGF-β抑制Th1、B、CTL、NK 4、Tr1细胞功能: 分泌IL-10抑制Th1
二、CD8+杀伤性T细胞 的功能 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 杀伤靶细胞特点 ★ 特异性 MHC-Ⅰ类限制性 直接杀伤 连续杀伤
杀伤机制★ • Tc*TCR---MHCⅠ-Ag肽*靶C • 1、分泌:穿孔素、颗粒酶、 • 颗粒溶解素、淋巴毒素(LTα) • 使靶C 裂解、凋亡、溶解 • 2、表达 FasL: • Tc*FasL----Fas*靶C
Fas三聚体胞内有3DD→吸引胞浆内FADD(DD+DED) →激活caspase8→启动半胱(C)天冬(asp)蛋白酶(-ase)的级联反应→DNA片段化、染色质浓缩、胞膜泡化、细胞皱缩、凋亡小体形成→细胞裂解
三、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 (Tr细胞) 抑制CD4+、CD8+T的活化和增殖
小 结 • 掌握T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 掌握T细胞亚群及各类T细胞的特点 • 掌握Th细胞(包括Th1/Th2)的作用 • 掌握Tc细胞的杀伤机制和杀伤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