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829 Views
把握健康 远离三高. 冠心病. 我国现有 2 亿 高血脂患者. 糖尿病. 高血脂. 高血压. 中国糖尿病 人数为 1 亿. 脑中风. 我国现有 2 亿 高血压患者. 600 万 患者. 冠心病 1000 万 患者. 名人的猝死属于个案吗?. 高秀敏. 马季 72 岁. 古月. 侯耀文. 同仁堂董事长 39 岁. 12. 11. 1. 2. 10. 心脑血管疾病. 9. 3. 每 13 秒致残一人. 8. 4. 每 28 秒致死 1 人. 7. 5. 6.
E N D
冠心病 我国现有2亿 高血脂患者 糖尿病 高血脂 高血压 中国糖尿病 人数为1亿 脑中风 我国现有2亿 高血压患者 600万患者 冠心病1000万患者
名人的猝死属于个案吗? 高秀敏 马季 72岁 古月 侯耀文 同仁堂董事长 39岁
12 11 1 2 10 心脑血管疾病 9 3 每13秒致残一人 8 4 每28秒致死1人 7 5 6
“三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高血压—静悄悄的杀手 高血脂—无声的杀手 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加重 高血糖—甜蜜的杀手
“三高”的危害 心脏 眼 危 害 血管 脑 肾脏
高血压的流行状况 • 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状况 “三高”:患病率高 致残率高 病死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 服药率低 控制率低 • 为了尽快改变三高和三低的问题,我国卫生部门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宣传防病,普及预防知识,防治因此导 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按危险程度分层 • 得了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能控制好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国际上六十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析得出结论; • 将收缩压降低2个毫米汞柱,就能使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危险下降7%;使脑卒中下降10%; • 要想取得控制血压的胜利,首先要对患病者进行危险分层。
高血压按危险程度分层 • 我们可以将危险程度分为: 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等几层 • 例如:一个无任何高血压危险因素 • 而血压为190/90mmHg的患者,属于“低危” • 如果同样的血压水平又吸烟多年,属于“中危”人群 • 如果这位患者患有糖尿病,就会直接划为“高危”人群 • 不同的危险分层治疗原则是不同的
你了解H型高血压吗? • 中国约有75%的高血压患者是H型高血压,这是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一种高血压。 • 它会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20-30倍,一般认为空腹查血的半胱氨酸水平在5-15毫摩尔每升,平均水平大于等于16毫摩尔每升,属于高半胱氨酸血症(HCY)。 • 伴有高HCY的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
患H型高血压的原因 • 引起HCY升高的原因 • 主要是动物蛋白摄入过多,维生素B6、B12与叶酸摄入不足,尤其是与叶酸摄入不足有密切关系,肾功能导致的硫氨基酸排泄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遗传关系等。
H型高血压的危害 • 它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血管内皮系统的功能紊乱,脂质过氧化,并增高血小板的粘附性,导致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使心脑血管疾病剧增。 • 据调查,我国高血压人群伴有HCY的比例很高,这也是脑卒中发病率增高的一大原因。 • 降压药预防脑卒中的效果十分明确,临床实验收 缩压降低9mmhg或舒张压降低4mmhg,可使 脑卒中的风险降低36%。
血压监测的方法 通过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 了解血压是否得到满意的控制 • 观察药量增减的治疗效果 • 了解血压高峰出现的时间 • 可能与药物有关的副作用发生 的时间及与血压的关系 • 帮助医生评价治疗效果,修正治疗 方案 你知道吗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2、钙离子拮抗剂(CCB)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4、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 不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一线用药。对糖代谢不利,易发生低血糖,并难以恢复。还会引起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 • 比索洛尔(博苏)2.5mg/日,贝他乐克6.25-12.5mg /日,适用于治疗冠心病,防治心绞痛及心梗,有哮喘支气管炎禁用,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者禁用。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5、利尿剂 • 代表药物:双氢克尿噻、氨苯碟啶、速尿、吲哚帕安 • 注意:糖尿病高血压一般不用利尿剂,不适于代谢综合症,不做首选,可短期用。 6、α受体阻滞剂 • 代表药物:哌唑嗪,可乐宁 • 注意: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应小心
什么是血脂? • 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 • 主要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 血脂与人体健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TC TG
血脂指标 • 血中的总胆固醇 男性:< 3.2-7.0mmol/L 女性:< 3.2-6.3mmol/L • 甘油三酯 < 2.26mmol/L <5.56mmol/L为严重的甘油三酯血症 • 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偏低 男性: >1.03 mmol/L 女性:> 1.16 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偏高 男性:< 2.98 mmol/L 女性:< 3.28 mmol/L • 衡量标准:以本医院化验指数为准
高血脂症的分类 高血脂症就是指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加, 或脂蛋白增加 高血脂症的分类: • 高胆固醇血症 • 高甘油三酯血症 • 混合型高血脂症 2014/8/17 23
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区别 •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是脂蛋白中体积最小的一种脂蛋白,结构致密能自由进出动脉壁细胞,故可以清除积存于动脉血管壁内的胆固醇而又不向组织释放胆固醇,所以高密度脂蛋白具有将组织中胆固醇转移出来的功效,故被称为抗动脉硬化的“保护因子”。 •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颗粒相对较小,且富含胆固醇酯和载脂蛋白B,能很快穿过动脉壁,在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时,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聚集在动脉管壁上,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在血管中是如何工作的?
血脂从哪里产生呢? 血脂是从肝脏产生 外源性10-20% 为什么我从小就不吃鱼肉蛋, 血脂还是这样的高? 内源性80% 为什么我已经控制饮食了, 血脂还是这样的高? 为什么用了降脂药血脂正常, 停药后就会反弹?
他汀类降脂药的应用 • 北欧国家研究发现,患者在连续服用4年他汀类降脂药以后,脑血管的死亡率下降了1/3,心脏病死亡率下降更多,达到42%,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超过一半。 • 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又担心长期服用会带来毒副作用。如抗氧化能力下降、转氨酶升高、胃肠功能紊乱等。
什么是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 引起 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能很好的利用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 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 餐后2h血糖≥11.1mmol/L,应重复检测 一次,仍达到以上值者,可确诊为糖尿病。 3、糖耐量试验≥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甜蜜也成慢性“杀手” 失 明 组织溃疡 糖尿 病足 心脑血 管疾病 糖尿病 大脑 损伤 神经 病变 慢性肾 功能衰竭
糖尿病并发症 眼部病变 肾脏病变 约占35.6%主要表现为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失明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0—23倍。 主要是由于肾动脉硬化,同时以肾小球基膜增厚及基质增多、扩大为特征。 视神经受损 →失明
糖尿病并发症 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致残性并发症,发病率高占糖尿病人的10%,其中有5%--10%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 感染
糖尿病并发症 主要为周围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以感觉障碍为主。 神经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而最突出的问题, 50%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心脑血管疾病约占糖尿病死亡原因的70%以上,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
三高 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 TIA 心肌梗死 心绞痛 肾动脉狭窄 • 外周动脉疾病: • 间歇跛行 • 疼痛 • 坏疽 • 坏死 Adapted from: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
如果血压、血糖及血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发生在脑动脉会引起脑血栓、脑出血,发生在冠状动脉会出现冠心病、心梗等疾病。如果血压、血糖及血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发生在脑动脉会引起脑血栓、脑出血,发生在冠状动脉会出现冠心病、心梗等疾病。 产生动脉硬化发展过程 过程持续20-30年 动脉硬化管腔重度狭窄 正常的冠状动脉 轻度高血脂斑块形成 (40岁)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病中常见而又最重要的一种。 • 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变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的区别 • 人体的动脉分为三层,由里到外分为内膜、中膜和 外膜。动脉中层、外膜的硬化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 称为动脉硬化。 • 动脉内膜受到氧化物和慢性炎症的损伤,管壁不光滑, 使脂质沉积,看起来就像在动 脉内壁上铺了一层煮烂了的粥 粒,向管腔内突出,表面粗糙, 高低不平,发展到晚期还会出 现钙化的斑块,医学上称它为 动脉粥样硬化。 内膜
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 稳定型斑块 不稳定型斑块
早期干预动脉硬化 据数据统计,在表现出血脂、血压升高之前, 动脉已经开始发生硬化,弹性减退,动脉硬化是 人类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如不及时干预,疾病将沿着 动脉壁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动脉管腔闭塞—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 这一进程迅速发展,导致无法逆转的严重后果, 危及生命甚至致残。
“三高”最佳服用时间 • 高血压患者:典型的血压波动规律一天中有两个高峰,一般服降压药后2-3个小时达到高峰,服用长效降压药一日一次,建议早上7点以前服用。 • 高血脂患者:由于胆固醇具有夜间合成增加的特点,此类药物如每日一次,晚间服用。 • 高血糖患者:降糖药一般服用时间为,开始进食第一口饭时,效果最佳,但有的药物易在餐前30分钟服用,如诺和龙、格列喹酮等。
三高的形成原因 吃 ——多 ——不合理
三高的形成原因 少动
三高的形成原因 压力大
三高的形成原因 • 遗传 • 年龄 • 种族 • 肥胖√ • 吸烟√ • 饮酒√ • 嗜盐√ • 嗜糖√
三高控防措施——五早 早想到 早发现 早预防 早干预 早达标
早想到 • 这是防控措施里最最重要的 • 下列人群尤应注意 • 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病患者 • 有三高家族史者,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亡者 • 肥胖、吸烟、大量饮酒者 • 35岁以上男性工作压力特别大尤其是白领
早发现 • 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健康体检 • 美国70%以上的人群每年都会进行至少一次健康体检,而我国每年参加体检的人数不到总人口的5%,主动体检的人数不到0.3%。 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 每年查一次血压,血脂和血糖
如何早期发现动脉弹性改变? • 常用的方法:超声、磁共振、CT,被认为是“金标准”的血管造影,能够发现狭窄和闭塞,此时已是中晚期。 • 目前有很多测定弹性的方法,其中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公认最准确的方法。 • 方法省时、简单、无创,没有辐射,结果可靠,重复性好,能够反应全身动脉的弹性,应用广泛。
什么是(PWV)脉搏传导速度? • 心脏每波动一次,向大动脉射血约70毫升,搏出血液的冲击波以一定的速度向外周血管传播,这种波动称脉搏波。 • 脉搏波传导的速度与动脉的弹性具有相关性,血管的弹性越差传导速度越快,弹性越好传导速度越慢。 • 健康人一般<1400厘米/秒 • 但也要根据年龄校正,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