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13 Views
公文写作的技巧与艺术. ---- 兼谈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 ( 下 ) 张学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 全国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1. 公文的表达艺术. 二、 公文的表达艺术 公文的表达总要求: 庄重典雅、含蓄明快 、节奏鲜明 、 浓缩精粹。一份完整的公文,由文头、内文、文尾三大部分组成: 1 、文头 --- 庄重、严谨 又称版头。 位于公文第一页的上端,约占页面的 1/3 。文头后有一条红线间隔。 文头必备项目有: a 、发文机关。 b 、发文字号。 c 、份数号。
E N D
公文写作的技巧与艺术 ----兼谈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下) 张学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 全国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1
公文的表达艺术 二、公文的表达艺术 公文的表达总要求:庄重典雅、含蓄明快 、节奏鲜明 、 浓缩精粹。一份完整的公文,由文头、内文、文尾三大部分组成: 1、文头---庄重、严谨 又称版头。 位于公文第一页的上端,约占页面的1/3。文头后有一条红线间隔。 文头必备项目有: a、发文机关。 b、发文字号。 c、份数号。 d、签发人。
2、内文---简明、完整、准确 a、标题。 b、主送机关。 c、正文。 d、附件。 e、署印。 f、成文时间。
3、文尾—清晰、全面 A、附注。 B、主题词。 C、 抄送机关。 d、发机关和日期 4
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 1、公文写作的几个关键要素 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 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 , 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 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 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表述。
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 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 二要符合明晰、 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 言环境, 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 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 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 用来表示 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 国家行政公文有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 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 函;会议纪要。 公文主文结构,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文头 、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项设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 7
附件: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附件1、公文标题常见病例分析 1、公文标题常见病例分析 标题是行政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文字简洁、格式规范,是拟写案卷标题和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的 唯一依据。据此,须精心制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公文标题 存在病句,最常见的有两大类:
a、语句不合语法规范 例1、***部、***部、***部、***部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 技术管理专家生活待遇的通知。例1的介词“关于”应用未用。以标题 中四个机关联合发文,其办文意图应是面向全国各单位的,但也可理解 为只是面向本系统,易产生歧义,其原因是在发文机关与理由之间缺少 了介词“关于”,应补上。 例2、***高校关于认真做好一九九四年表彰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 通知。例5缺宾语。此标题动词是“做好”后面缺少宾语“工作”应补上。 b、请示、函、报告三者混淆 例3、***关于元旦文艺联欢会所需经费的报告。例8的标题显然是学院下 属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求解决经费的问题。《办法》中规定,向上级 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应该用“请示”。此文是属于请示性公文,“报告” 两字应改为“请示”公文艺术 9
附件2:公文写作中文种、格式的问题 1、文种使用不当 有的公文作者不了解或不会正确运用确切的文种,以致长期只使用 通知、决定等二三个公文,其余文种一概不用;有的公告、通告、 通报分不清,望文生义去应用;有的不知公文中报告与请示是两种 不同的文种,经常混淆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或干脆写成“请示报 告”;有的不知有命令(令)、批示函、会议纪要等公文,遇到该 使用这些公文的场合则都用通知等公文去代替。
2、格式不规范 公文格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公文文头不规范;(二)标题冗长、混乱、残缺不全; (三)主送机关排列混乱;(四)结构层次序数混乱; (五)附件不符;(六)主送、抄送单位不正确。 3、行文规则混乱 (一)越级行文。 (二)多头行文。 (三)请示一文多事。 (四)党政不分。 4、提法不当 有的公文提出一些未经仔细推敲的方针、口号、任务,而这些方针、 口号、任务又往往与党和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工作方针相违背,从而 造成一定的混乱。
5、名称表述混乱 公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等名称表述混乱主要有:一是同一名词在 一篇公文中数次出现时表述不一致。二是排名次序混乱。三是随意用 简称。 6、时间表述含糊 (一)用时间代名词而不用具体日期。 (二)年份随意省略。 (三)年份不使用公元纪年。 7、用词不当 (一)词义误用。 (二)生造词语。 (三)词语使用不当。 (四)滥用模糊词语
8、不符合语法 不少公文存在不合语法的现象,以致于造成理解上的歧义或错误。 (一)成分残缺。 (二)成分多余。 (三)搭配不当。 (四)语序不当 9、数字使用不统一 公文使用数字概念模糊,书写形式杂乱和不准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数字概念不清楚。 (二)是数字概念不准确。 (三)是数字书写形式不统一。 (四)是空虚的,毫无真实可言。
讲话稿等公文写作的几个规律: “三分之一定律”: 一篇好的讲话稿,应该是“上级精神,领导思想、写作人员思想各占三分之一”, “二八定律” : 即80%是继承,20%是创新。这两个定律都说明,要善于积累。 “遣词十戒” : (一)戒生僻词 (二)戒重出。 (三)戒称谓混乱。 (四)戒主从多变。如:“要满腔热情地给领导提意见,走群众路线” 。 (五)戒多附加。 (六)戒绕口。 (七) 戒迷路句。 (八) 戒谓宾失配。 (九) 戒半文不白。 (十) 戒歧义 14
公文歌 1、核文内容歌 一核政策符不符, 二核行文对不对; 三核格式确不确, 四核文字美不美。 作者:梅玉宝
2、行文关系歌 行文千万不越级, 领导个人慎重报。 请示报告要分开, 文种错误不可要。 作者:梅玉宝 16
3、公文格式歌 签发人很重要, 领导大名不漏掉; 文种好比穿衣服, 肥大过瘦不可要; 行文方向要清楚, 请示不要当报告; 主送抄送两回事, 单位排列要协调; 印章日期放文尾, 印制版记别忘了。 作者:梅玉宝
4、核 文 歌 公文公文要审核,核过公文错不多。 诸君要知如何审,请君听我核文歌。 一核手续和文号,领导是否已批过, 二核标题与引文,说法到底妥不妥? 三核文种和行文,请示报告分头说。 四核用词及用语,逻辑语法逐项核。 易混字词要辨析,错字别字莫漏过。 五核格式和体例,版头版记细节多。 六核数字与标点,正确使用要斟酌。 核文事繁忌心浮,事关决策连家国。 一朝失误铸成错,等闲平地起风波。 文从字顺千古事,我为核文唱首歌。 作者:梅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