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55 Views
第十七章 经皮吸收制剂 第一节 概述. 1. 定义:经皮吸收制剂或称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 TDDS, TTS ): 是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 这类制剂在欧美国家习称为贴剂( patch). 2. TDDS 优点 1 )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提高了疗效; 2 )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E N D
第十七章 经皮吸收制剂第一节 概述 1. 定义:经皮吸收制剂或称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 TDDS, TTS): 是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 这类制剂在欧美国家习称为贴剂(patch).
2. TDDS优点 1)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提高了疗效; 2)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 4)患者可以自主用药,减少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第二节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 一、皮肤生理结构 1. 角质层: 2. 生长表皮: 3. 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 4. 皮肤附属器:
二、药物经皮转运 1. 表皮途径: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 2. 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吸收。
三、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1. 皮肤的水合作用:水合程度高,药物渗透性增加 2. 角质层的厚度 3. 皮肤条件:角质层受损、某些皮肤病、皮肤温度等 4. 皮肤的结合与代谢:药物与皮肤蛋白质的结合可延长药物,也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贮库,药物与组织结合力愈强,时滞与贮库的维持时间也愈长。药物可受皮肤内酶的作用,但不产生明显的首过效应。
四、药物性质对经皮渗透的影响: • 药物剂量:选用剂量小、作用强的药物; • 分子大小:以低分子量为宜; • 熔点:一般情况下,低熔点药物很容易透过皮肤; • 脂溶性:用于经皮吸收的药物在水中及在油中的溶解度最好比较接近,而且无论在水相或是在油相均有较大的溶解度; • pH与pKa: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而非解离型药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渗透性; • TDDS中的药物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增加药物浓度可促进扩散。
第三节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一、使用经皮吸收促进剂 渗透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是指能加速药物渗透穿过皮肤的物质。 应具备条件: 1. 对皮肤及机体无药理作用、无毒、无刺激及无过敏反应; 2. 应用后立即起作用,去除后皮肤能恢复正常的屏障功能; 3. 不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皮肤损失; 4. 不与药物及其它附加剂产生物理化学作用; 5. 无色、无臭;
常用促渗剂分类: • 有机溶剂类:乙醇、丙二醇、醋酸乙酯、DMSO、DMF、DCMS; • 有机酸、脂肪醇:油酸、亚油酸、月桂醇 • 氮酮类及其同系物: • 表面活性剂:阴、阳、非、卵磷脂 • 角质保湿及软化剂:尿素、水杨酸、吡咯酮类 • 贴烯类:薄荷醇、樟脑、柠檬酸等
Azone(月桂氮卓酮)促渗机理: • 渗入皮肤角质层,使细胞间脂质排列有序性下降,流动性增加; • 能与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相互作用,并脱去脂质形成孔道,降低药物的扩散阻力; • 能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使角质层膨胀变大,有利于药物在角质层形成储库; • 能降低脂质双分子层的相转变温度,使其以液晶态存在,流动性增加;
二、离子导入技术(iontophoresis) 是利用外加电场将药物离子或带电荷的药物分子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粘膜,进入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给药方法。 一)离子导入原理 • 离子导入:当皮肤上加有电压是,主要在角质层两侧产生电位差,以此提供药物离子通过皮肤转运的动力; • 电渗析:皮肤在生理pH下,相当于一个荷负电的多孔膜,离子导入过程中,膜两侧液体产生定向移动,即电渗现象; • 电致孔:电流作用下,角质层类脂质分子的定向排列可形成新的可逆性空穴;
二)影响离子导入有效性的因素 • 药物的解离性质:药物的导电性能越好,导入效果越好; • 药物浓度:药物离子浓度高,导入的药量增多; • 介质pH值:使药物有较大的解离; • 电流:离子型药物的透过速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三、超声波技术 • 超声波可使皮肤角质层中的脂质结构重新排列形成空洞或在超声波的放射压和超微束作用下形成药物的传递通道,从而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 四、无针注射系统 • 无针粉末注射系统是利用超高速无针注射系统经皮导入固体药物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氦气的超高速流体通过对固体粒子进行加速,将药物粉末通过皮肤释放到体内。 • 无针液体注射系统是通过压力的作用,经无针注射器微小细孔把药物打入到皮下或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