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470 Views
传播学概论. 上 海 市 精 品 课 程. 戴元光,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教师. 郑 涵,博士,教 授、博士生导师. 沈 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赵为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赵士林,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一章 总论 (主讲三学时 ). 传播与生俱来。 没有不传播的世界,没有世界不传播。 传播不是一切,但一切都在传播。 我们研究的是人的传播。. 一、传播的定义.
E N D
传播学概论 上 海 市 精 品 课 程
戴元光,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教师 郑 涵,博士,教 授、博士生导师 沈 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赵为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赵士林,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传播与生俱来。 没有不传播的世界,没有世界不传播。 传播不是一切,但一切都在传播。 我们研究的是人的传播。
一、传播的定义 传播一词是英文“communication”的汉译,英文“communication”则来源于拉丁语“communis”,具有“公共”、“社区”的意思,经过约定俗成演变成今天的“传播”、“传递”、“沟通”的意思。 1、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有以下三种说法: 共享说:传播是一个信息共享的过程。 劝服说:传播是有目的的影响别人的一种行为。 反应说:传播是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传播的定义: (1)传播的信息性质 (2)信息的可流动性和可测度 (3)信息的可转换性
二、传播学是20世纪兴起的交叉学科 • 人类最年轻的学科 • 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学科 • 一门和人类同龄的学问
1、传播学产生的诱因和基础 (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2)政治与战争的需要 (3)新闻学的发展
2、传播学研究的内容 研究人类的一切传播行为。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是传播学的方法论。 传播学的一般理论包括:信息理论、符号理论、意义理论、传播效果理论、反馈理论、模式理论等,是关于一般传播规律的总结。 传播学的分支理论包括:大众传播学、组织传播学、人际传播学、内向传播学。
三、传播学源于美国的必然性 1、传播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美国独立后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几十年中,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城市化等方面的进展,为美国大众传播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无论是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2、传播学产生的学术基础 美国的学者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 包括:对传播性质和作用的研究;对符号、意义和语言的研究;对舆论、新闻和宣传的研究;对态度和说服的研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等。
3、传播学的奠基人 • 卡尔·霍夫兰: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信念改变的先驱。 • 哈罗德·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对权力关系以及人物与政治的关系有创新研究,并对当代的行为政治科学有重要贡献”。 •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在方法论研究上具有开创性影响和独到见解。 • 库尔特·莱温:以人类行为场理论著称的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传播学集大成者:宣伟伯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大师。 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并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研究的主题包括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与成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四、我国的传播学研究 1、引进西方传播学 2、对传播问题的评价和分析 3、对传播学理论问题的探讨 4、应用研究的启动 5、传播学本土化的展开
讨论题(点名发言): • 1、传播学研究的内容 • 2、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宣伟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