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48 Views
啵棒の學習達人. 主 講 者 : 劉 志 文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博士候選人. 輔導股長的福報. 施比受更有福 增加生命價值 滿足依附需求 人在關係中存在 人在關係中圓滿 享受輔導資源. 學習的重要. 學習是生活中 的重要任務 重視教育與升學 的文化氣氛. 何謂學習困擾. 客觀(他人)的認定 1. 不及格 2. 名次墊底 主觀(自我)的認定 1. 與自己設定的目標比較 2. 與別人的表現相互比較. 學習困擾的影響. 影響自尊 - 自我價值 影響自我效能 - 對自己能力的評估 影響人際: - 親子、師生、同儕
E N D
啵棒の學習達人 主 講 者 : 劉 志 文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博士候選人
輔導股長的福報 • 施比受更有福 • 增加生命價值 • 滿足依附需求 • 人在關係中存在 • 人在關係中圓滿 • 享受輔導資源
學習的重要 • 學習是生活中 的重要任務 • 重視教育與升學 的文化氣氛
何謂學習困擾 • 客觀(他人)的認定 1.不及格 2.名次墊底 主觀(自我)的認定 1.與自己設定的目標比較 2.與別人的表現相互比較
學習困擾的影響 • 影響自尊-自我價值 • 影響自我效能 -對自己能力的評估 • 影響人際: -親子、師生、同儕 • 影響社會-社會問題
學習偏好評量表 • 本評量表摘自「依納爵教學法」 • 每一個人都有他喜歡的學習方式,瞭解你自己的學習偏好,將會有助於提昇學習效能 • 請認真誠實地回答以下的每一個問題,依你目前的實際情況來回答,而非哪個答案是最正確的,並以1-5五個等級來回答問題
學習偏好評量計分 • 請將每題所選的數字寫在後面的黑線上,再依左、中、右的次序累加分數,以得到: V-視覺、A-聽覺、K-肢體運作三個學習偏好的分數。
學習偏好評量解釋 • V-視覺型學習者 透過「看」來學習,喜歡閱讀課本、注意文字與圖畫、抄寫黑板重點、看影片…等來協助記憶。 • 學習時最好用看的方式,將學習材料轉化為圖表、流程圖或標重點的方式作筆記,都有助記憶。 • 建議:對所有口頭的說明應格外專心。
學習偏好評量解釋 • A-聽覺型學習者 透過「聽」來學習,最適合在以講述為主要教學法的課堂上學習。留意老師課堂的講解、喜歡在有音樂伴隨的情況下學習,在抄寫和溫習時喜歡誦念課文。 • 學習時最好能大聲誦讀課文,並試著解釋給別人聽。 • 建議:將要學習的內容錄下來然後播放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學習偏好評量解釋 • K-肢體運作型學習者 透過「肢體的活動」來學習。這類型的人較好動,學習時會發出一些聲音,腳不安地踏地板或弄筆、搖晃椅子、吃口香糖、咬筆…等。 • 閱讀時喜歡用手指頭指著課本閱讀,或是走動。 • 建議:讀書時應避免一直坐著不動,可運用角色扮演或遊戲活動來幫助學習。
導致學習困擾的因素 • 基礎能力不佳 • 學習方法錯誤 (V. A. K.) • 學習動機低落 • 學習目標不當
因素1-基礎能力不佳 • 哪裡跌倒,哪裡爬起! • 從基本的知識開始學習! • 從考卷的訂正開始補救!
因素2-學習方法錯誤 • 瞭解自己的學習偏好 V-視覺、A-聽覺、K-肢體運作 • 向高手請教學習的訣竅! • 向老師請教學習的訣竅! • 多比較不同的版本!
因素3-學習動機低落 • 知道要用功,卻提不起勁! • 能拖就拖,不到黃河心不死! •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因素4-學習目標不當 • 先瞭解自己目前的程度-起點 • 設定人生的終極目標-終點 • 找出達成目標的策略-方法 • 設定明確、可行的實施-步驟
何謂課業延宕? • 學業延宕即意指學生無法在預期的時間內,完成其所被期望完成的學業任務(Senecal et al., 1995)。 • 延宕者雖然知道應該要從事學業任務,卻還是在有意無意間拖延學業工作的開始或完成,拖延該做而未做的事(Ellis & Knaus, 1977;陳姿廷,民92)。
課業延宕的四個成份 Milgram(1991)指出 學業延宕主要包含四個成份: • 此學業任務是必須從事的重要任務 • 對此學業任務的延宕行為 • 此學業延宕行為所導致的不佳表現 • 學業延宕者會經歷情緒上的不適
課業延宕對學生的影響? • 舉凡作業、報告的遲交或未繳交,以及未做好複習工作或準備考試等情形都是學業延宕的表現。 • 學業延宕容易導致學生的學業低成就及其所引發的個人心理層面之不良發展。
認知理論對延宕的解釋 • 低自尊的人由於害怕自己的能力被質疑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較會拖延或逃避任務的完成(陳姿廷,民92)。 • 為了保護自我尊嚴,人們會建造對成功的阻礙或事先安排失敗的理由,這個過程叫做自我跛足(self-handicapping)。 • 學業延宕者拖延任務來維持自尊,因為失敗會被歸因於缺乏努力或興趣而非個人能力的不足(Brownlow & Reasinger, 2001)。
如何消除課業延宕? • 提升自我效能 • 提升課業任務價值
何謂自我效能? •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表現到何種程度的判斷(Bandura, 1977, 1997)。 • 在這個主觀判斷的過程中,不只看重實際的能力與技巧,更重要的是個人在這當中對自我能力的評斷。 • 此種信念提供個人在動機上、行為表現上的基礎。
自我效能與課業延宕? • 當個人面臨某項任務或問題時,會先根據過去的經驗及類似情境所形成的自我效能來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任務或解決此問題。 • 如果個人判斷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與信心來面對該任務或問題時,執行該項行為的動機便會大大的減低。 • Bandura(1986)認為自我效能會影響到個人對任務的開始與持續度。
自我效能與課業延宕? • 大致而言,擁有較高自我效能的學生傾向於: 1.較樂意從事學業任務; 2.使用較積極的學習策略; 3.堅持較久及得到較高的成績 (Bandura, 1997; Pajares, 1996)。 • 由此可見高自我效能有助於學生課業任務的進行與完成,並得到較佳的學業表現結果。
如何提升自我效能? • 過去的研究指出對日常任務有較高自我效能的大學生,其學業延宕的頻率較其他學生少(Ferrari et al., 1992) • 訂定合理的目標 • 創造成功的經驗 • JUST DO IT!
何謂課業任務價值? • 課業任務價值乃是泛指學生對於學習時所從事的一切活動所抱持的一種主觀價值(謝志偉,民92)。 • Eccles 等(1983)界定了個體課業任務價值的組成份子, 包括: 1.完成價值或重要性( attainment value or importance) 2.內在興趣價值(intrinsic interest value) 3.效用價值或任務的有用性(utility value) 4.代價(cost)
課業任務價值與課業延宕? • 關於成功期望與課業任務價值對任務行動的影響,Schunk(1996)指出個人在行動之前,會先對該行動成功的機率進行評估並形成期望。 • 如果對成功的期望太低,便不會產生行為的動機。 • 假如個人認為該行為結果的價值性太低,即使對成功的期望很高,也無法激起個體的行為動機。 • 所以當個體對行為的主觀價值愈高時,會導致較高的成就動機。
如何提升課業任務價值? • 能力信念知覺:Eccles 等(1983)假設青少年的能力信念和價值之間具有正相關,因此青少年會視他們有能力從事的活動為有價值的 ,並去降低較難任務的價值來維持自尊。 • 環境因素的影響:Brophy(1999)強調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價值建構很重要,而Eccles 等(1983)提出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評價與青少年的信念與價值有關。
如何提升課業任務價值? • 過去對任務的情感經驗 :學生先前的學習經驗或感受也會影響課業任務價值(Warton, 2001)。例如:在投入某項課業活動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樂趣,會漸漸形成對該項課業活動的內在興趣價值 。 • 個人的未來目標:當任務活動與學生的未來目標相關時,他們會賦予此任務較高的價值,也較樂意去從事此活動(Wigfield & Eccles, 2002)。例如:學生將來想到世界各地去旅遊,則學習英文對其來講就具有重要之價值。
學習路上你我他! • 一人獨行, 勢單力薄! • 兩人併行, 相輔相成! • 三人同行, 必有我師!
教學何以相長? • 教學者付出更多的時間 • 教學者具備更好的條件 • 教學者擁有更強的動機 • 教學者進行更多的練習 • 教學者接觸更多的訊息 • 教學者具備更多的經驗
教學何以相長? • 教學前的準備 • 教學中的複習 • 教學後的統整
教與學之間的流失 • 若定義100%為學好一門課 • 教學者可能僅理解90% • 教學者講授的內容僅佔理解的90% • 聽講者理解講授內容的90% • 聽講者理解這門課的比例為: 90%*90%*90%=72.9%
教與學之間的流失 • 若定義100%為學好一門課 • 教學者可能僅理解80% • 教學者講授的內容僅佔理解的80% • 聽講者理解講授內容的80% • 聽講者理解這門課的比例為: 80%*80%*80%=51.2%
耶穌會(拉丁原名 Societas Iesu, S.J.),為天主教的主要修會之一,1535年8月15日由羅耀拉的依納爵·(St. Ignatius of Loyola)為因應當時新教(Protestant)改革成立,1540年獲得羅馬教廷教宗的許可。耶穌會最主要的任務是教育與傳教,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培養出的學生除是耶穌會人才外,也活躍於政界與知識份子階級,著名的如笛卡兒。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7%A9%8C%E6%9C%83 補充資料:依納爵與耶穌會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耶穌會網站
耶穌會簡介 • 耶穌會的成員都是神父,非神父不能成為成員。他們沒有專門的制服。成員一般在他們的名字後面加上SJ的字母。 • 耶穌會的格言是Ad Majorem Dei Gloriam(愈顯主榮),這句話往往被縮寫為 AMDG。 • 耶穌會的成員發誓他們將生活貞潔,貧窮,對修會和教宗的命令絕對服從。 • 加入耶穌會比加入其它修會考驗的時間要長得多。申請人不但要有神學的畢業證書,而且還要有另一項課程的大學畢業文憑。耶穌會會士的培育特別強調羅耀拉式的祈禱,稱為「神操」。 • 今天這個修會大約有兩萬成員,他們在112個國家活動。大多數耶穌會成員在學校或大學中教書。他們非常重視佈道和對年輕人的工作,此外他們幫助祈禱,從事社會工作,幫助難民,以及從事宣傳工作。 • 耶穌會在全世界開辦自己的學校和大學,以此來推廣他們的信仰和為自己做廣告。 • 從20世紀起耶穌會可以算做是比較先進的天主教派神學者。他們的成員都受到過比較高的教育,有許多是高級顧問。
「耶穌會的會徽」(IHS) 耶穌會對近五百年(1540~)來的教會、世界、中國有極大的貢獻與影響,例如:天主教為何會在南美、非洲盛行即是耶穌會士前仆後繼前往傳教的結果。 耶穌會對巴洛克藝術的發展和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耶穌會的成員對當時的政治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中許多人是國王的懺悔神父。 耶穌會簡介
耶穌會與中國 • 耶穌會成立之初,會祖聖依納爵的摯友,被稱為東亞宗徒的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 S.J.)就到了印度,日本,卻只能遺憾的於1552年死在中國廣東外海的上川島。 • 就在這一年,利瑪竇誕生,三十年後的1583年,利瑪竇到了廣東,在中國南方輾轉度過十八年後,終於在1601年進入北京,之後的十年,利瑪竇以其精湛的數學和天文知識,和對中國經典的通曉,在中國的知識份子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這個模式也被其他許多相繼來華的耶穌會士採用。 • 1644年滿清入關,順治、康熙皇帝繼續重用西方傳教士。湯若望、南懷仁相繼出任欽天監正,全國信徒已達27萬。 • 從雍正皇帝開始在全國查禁天主教,迫害教徒和傳教士,但在北京宮廷裡卻留用一批耶穌會士,擔任御用的學者和藝術家。有義大利籍畫家郎世寧(Bro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S.J.),和負責製作地圖的蔣友仁神父(Fr. Michel Benoist S.J.)。17世紀後期,耶穌會傳教士是西方了解中國的最高權威。
耶穌會會士的培育 • 耶穌會為使其成員能有效地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特別注意耶穌會士的教育。這種培訓往往長達15年之久,學習各種語言、文學、哲學、神學、法學、醫學以及自然科學知識。在兩年的見習期(the noviceship)即初學階段,入會人員要過著一種嚴格的耶穌會士生活,即禱告、團體生活、修有關歷史、會憲、發願等方面的使徒體驗課,還有要做30日的神操課。入會的初學生(novices)在結束了兩年的初學培育,他們要公開發貞潔、神貧、聽命三願。發願之後他就成為一個耶穌會世俗助手(lay brothers)或進入研究學者(formed scholastics)階段,花3-5年研究文學和哲學 • 此後,研究學者還要在特定的教廷職務上工作2-3年,通常是在中學任教。這以後進入為期4年的神學研究階段,結束之後是嚴格的考試,考試通過者可成為耶穌會正式會員。若要成為耶穌會神父,還需發第四願:效忠教宗。
耶穌會與中國 • 1762年,法國頒佈了解散耶穌會的命令;1773年7月,教廷宣佈解散耶穌會。從明末到清初耶穌會總共有472位會士在中國服務了190年。(耶穌會直到1814才被允許重新恢復)。 • 在1900年的義和團事變中,直隸東南代牧區受到重創,5萬多名教友中有5000多人喪生,其中有3000多名都是7月20日在景州朱家河同日被殺。不過戰後直隸(河北)的天主教徒增長的速度更加迅速。 • 1925年以前,在中國的2所天主教大學均為耶穌會創辦:1903年在上海創立震旦大學,1922年創立天津工商學院。1925年以後,中國共有3所天主教大學(僅在北京增設一所輔仁大學,本篤會創辦,不久由聖言會接辦) • 1952年,中國大陸政府驅逐外籍教士,耶穌會士再度被驅離中國。 • 1955年9月8日,上海主教、中國籍耶穌會士龔品梅主教在上海被捕。
耶穌會與台灣 • 由於天主教在共產中國遭到查禁,包括耶穌會等天主教組織紛紛遷移至香港與台灣。 • 1960年在天主教中國主教團、聖言會及耶穌會合作之下,台灣輔仁大學於臺北縣新莊市復校,成為全球十四所天主教大學之一。輔仁大學的法學院及管理學院為耶穌會轄區,此外耶穌會也設立了中華耶穌會神哲學院(簡稱輔大神學院)。 • 除了輔仁大學之外,耶穌會在台灣各地也開辦了臺北縣徐匯高中與新竹縣內思高工兩所學校。此外,著名的媒體機關光啟社,以及臺北市公館的耕莘文教院、聖家堂也是耶穌會在台灣的分支機構。主要的傳教區在新竹縣、市。還有其他社福機構如:關西華光教養院、新竹社會服務中心 、新港聖心教養院…等。 • 中部的耶穌會據點有:彰化靜山、東海善牧堂、逢甲立德中心、磊思文教中心(中興)
耶穌會與日本 • 1549年8月15日,耶穌會創始人之一方濟各·沙勿略在一位日本朋友彌次郎的引介之下,攜同兩位耶穌會士(島來斯神父、斐迪南修士)經麻六甲海峽,輾轉抵達彌次郎的家鄉,日本南部九州的鹿兒島。成為第一位踏上日本國土的天主教傳教士。年底,鹿兒島已經有一百五十人、附近地區有四百五十人領洗入教。 • 16世紀中葉的日本是個極端封閉的社會,所以當時的日本人對西方的新奇事物和信仰非常傾慕。加以當時的日本處在封建諸侯割據,各自為政的分裂局面,不少諸侯為了表示自己不受中央的指揮管轄,往往以選擇信仰天主教來顯示自己的獨立自主。 • 1551年,山口領主大內義隆和豐後領主大友義鎮都宣佈天主教傳教自由。因此,此後幾十年間,日本皈依天主教的人數直線上升,九州和京都與東京一帶奉教的人最多,總共達30。當時的羅馬宗座視察員,義大利耶穌會士范禮安神父 (Alexandre Valignani),是日本初期教會傳教工作計劃的最主要負責人。
耶穌會與日本 • 可惜,好景不常,來自歐洲的水手,水兵和傳教士之間的意見不合,目的不同,又加上16世紀末葉日本德川幕府諸將軍極欲統一日本,對不服從中央的諸侯大加討伐,那些傾向或選擇天主教的諸侯和他們的臣民更是幕府將軍征討的對象,何況天主教在日本的發展已經引起佛教和神道教的不滿與反對。 • 就這樣,日本天主教的教難成了預料中的事。1597年二十六位傳教士和教友在長崎致命;其他的迫害事件,或大或小也接踵而來,傳教士和教友受到的酷刑虐待令人髮指。1637年,教友人數很多的有馬(Arima)一帶,居民因為國君的橫征暴斂,苦不堪言,而群起反抗,結果遭軍隊追擊,逃至島原(Shimabara),史稱島原之亂。在這裡,凡不背教者都遭屠殺,計有男女和兒童叄萬五千人。從此,日本與外界完全隔絕,處在封閉中達兩百年之久。這期間,雖然沒有神父,但長崎一帶仍有一個教友核心團體殘存下來,他們保持信德,世代相傳。
撒種的比喻 • Lk:8 4-15 路加福音第八章 第4至15節 • 4.那時,有大夥群眾聚集了來,並有從各城來到耶穌跟前的,衪就用比喻說: • 5.「有一個撒種子的,出去撒種子;他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就被踐踏了,並有天上的飛鳥把它吃了。 • 6.有的落在石頭上,一長起來,就乾枯了,因為沒有濕氣。 • 7.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同它一起長起來,把它窒息了。 • 8.又有的落在好地裏,長起來,結了百倍的果實。」衪說完這些話,就高呼說:「有耳聽的,就聽吧!」 • 9.衪的門徒問衪這比喻有什麼意思。
撒種的比喻 • 10衪說:「天主國的奧秘,是給你們知道的;對其餘的人,就用比喻,使那看的,卻看不見,聽的,卻聽不懂。 • 11.這比喻的意思是:種子是天主的話。 • 12.那些在路旁的,是指那些人聽了,隨後就有魔鬼來到,從他們心中把那話奪去,使他們不致信從而得救。 • 13.那些在石頭上的,是指那些人,他們聽的時候,高興的接受那話,但這些人沒有根,暫時相信,一到試探的時候,就退避了。 • 14.那落在荊棘中的,是指那些聽了的人,還在中途就被掛慮、錢財及生活的逸樂所蒙蔽,沒有結出成熟的果實。 • 15.那在好地裏的,是指那些以善良和誠實的心傾聽的人,他們把這話保存起來,以堅忍結出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