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37 Views
《 机械设计基础 》 课件展示. 杨 琳. 前导课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 机械设计基础. 后续课 机械加工技术. 课 程 性 质. 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呈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为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 常用机构. 通用零部件. 任务 2 连杆机构设计与应用. 任务 3 凸轮机构设计与应用. 任务 4 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 任务 1
E N D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展示 杨 琳
前导课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 • 机械设计基础 后续课 机械加工技术 课 程 性 质 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呈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为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 常用机构 通用零部件 任务2 连杆机构设计与应用 任务3 凸轮机构设计与应用 任务4 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 任务1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任务1带传动链传动设计 任务2齿轮传动计算 任务3轮系传动类别与计算 任务5轴承种类和选用 任务6联轴器离合器选用 任务4轴的设计与计算 课 程 内 容 按照任务要求,每一项任务都包含有若干不同的知识点。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就是各个知识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启发式教学 2、现场教学 3、项目教学 4、模型演示教学 5、多媒体教学
我的希望 1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思维; 不要代替思维; 更不要窒息思维。
我的希望 2 同学在学习过程中 要积极思维; 不要被动思维; 更不要拒绝思维。
机器的特征: (1) 都是一种人为的实物组合 (2) 各部分形成运动单元,各单元之间具有 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机器组成 连杆机构 齿轮机构 凸轮机构
构件:运动单元 零件:制造单元 构件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
机器 零件 构件 机构 动连接 合理组合 静连接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 传递运动、传递力、改变运动形式 构件:运动单元体 通用零件 零件:制造单元体 专用零件 构件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
机械的功能组成部分 原动部分 常用的机械传动 传动部分 常用机构 工作部分 通用零部件 控制部分 检测部分
我的要求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 要积极思考 勤于动手 大胆创新 请同学们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任务1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单元设计
一、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跑步机,同学们能不能向我表达出你的构思? 由几个构件组成? 构件之间怎么连接? 真的能按要求运动吗?
二、任务分析 如何表达出你的构思? 画出构件及相对位置 画出构件连接方式 画机构运动简单图 表达结构原理 运动关系
三、收集资料 有运动健身功能的机械设备
五、归纳总结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 (1)分析机构,认清主、从动件,数清构件数目 (2)确定所有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3)合理选择视图 (4)确定比例尺 (5)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绘制成简图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画出破碎机或抽水机构的运动示意图 并说出构件的数目,运动副的数目,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