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783 Views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系列讲座 综合基础部 刘爱华 0 7/ 09 / 04.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基本内容. 一: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二:调试自我,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三:大学,新的人生起点 (环境 . 心态 . 未来). 一、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1. 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2. 现实中的大学怎样?. 大学 大师 大楼 ( 讨论三者的关系 ) 犹太长老临终前的遗言 (有何感想).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决定改变 世界 。 当我年长一点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志向过于宏大,
E N D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系列讲座综合基础部 刘爱华07/09/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系列讲座综合基础部 刘爱华07/09/04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基本内容 一: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二:调试自我,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三:大学,新的人生起点 (环境.心态.未来)
1.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2. 现实中的大学怎样?
大学 大师 大楼 (讨论三者的关系) • 犹太长老临终前的遗言 (有何感想)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决定改变世界。 当我年长一点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志向过于宏大, 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更老成的时候,我又发现这个目标也太宏大, 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城市。 后来我发现连这个也办不到的时候, 我决定改变我的家人。 现在在生命的晚年,我才了解我应该先改变自己。 如果我从自己开始, 我就可能会改变我的家人、我的城市、甚至我的国家 谁知道,说不定我可以改变世界。
二、如何调试自我 快速适应 1、平和心态,面对现实 2、悦纳自我,接纳他人 3、张扬个性,尊重他人
二、调试自我,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1.平和心态,面对现实 一流的大学培养一流的人才?学校名字不重要。 二流的大学培养二流的水平?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例1:“华沙之跪”(70年勃兰特总理) 例2:美国老师的ABCDE之说 例3: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
如何看待高职院校? 只要一个人头脑中的火种被点燃,那么,不管他(她)读大学还是读高职,他(她)都能发光。 在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3688所高等院校中60%是职业学校、社区学院,研究型大学只占3%;而我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居然超过美国,高职的数量却远远少于美国。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高职上。但是,社会上很多的家长看不起高职,认为进高职没出息。其实高职与本科院校好似乐队中两种不同的乐器,都十分重要
树立“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意识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不叫学院,不叫大学,而叫学校。我们最看不起的名字,它却保留下来,不愿意改。但它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它的校长在北京说过一句话:“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 哈佛校长在哈佛350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奖,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他承认进入哈佛的每个人都是金子,他的任务就是让这些金子发光。
应同时考虑的两个问题: • 我的大学是怎样的?--客观 • 大学里的我是怎样的?--主观
以客观全面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 1、中外政府办公大楼对照 2、任劳任怨的好总理 (“胡温新政”) 3、 三届总理的誓言 4、17大关注民生问题
十七大强调民生为重点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19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后这样回答提问。
消极被动者常归因于三种决定因素 1:遗传的(我们遗传的特性) 我老祖辈传下的 2:心理的(我们的成长) 我父母造成的 3:环境的(我们周遭的状况) 我的老板、配偶或经济因素导致的
课堂练习 请试着将消极被动的语言变为主动积极的语言!
2.悦纳自我,接纳他人 • 认识自我(自卑/自满) • 了解他人 • 培养自己团队意识(合作) 小游戏 A:宿舍评价 B:黑痣 c: 风雨同舟/心有千千结
结论: • 自信而不自卑 • 宽容而不歧视他人(把别人当自己) • 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3.张扬个性,同时学会尊重他人 • 尊重自我(自尊) • 尊重他人(学会做人) 案例分析: A:女修理工和电影名星的故事 B:白像集团大厦前发生的故事 / C:马加爵之“新长恨歌”
结论: • 做事要先做人 • 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 尊重
思考题: 为什么说:“做事要先做人”? 人
三:大学,新的人生起点 • 画出自己的人生曲线并分组讨论 • 您将如何度过三年大学时光
人生曲线 • 活动目的: 对过去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作评估和展望. • 活动时间: 20分钟左右 • 活动过程: 1、指导者先说明用人生曲线探索自己人生过程的意义; 2、然后要求大家划一个坐标,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生活满意度 3、找出自己生活中一些重要事件的转折点,连成线,边看线边反省,并对未来人生的趋向用虚线表示 4、最后在小组内(5——6人),每位成员以坦诚的心情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人生。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了解到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经历。 • 交流总结 交流结束时,每个小组派一人交流自己通过活动的感受。
如何度过三年大学时光 • 学会学习——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好学生”的标准: “好”的定义不再简单,“好”的标准不再统一,但并不是没有尺度。 2. 当下流行的教育原则: 鱼缸法则 、狼性法则 、 南风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学会思考——理性而不盲从 1、毛毛虫实验 2、如何理性思考?(讨论) “中国威胁论” “和平崛起论” “中国不能让美国忽悠了”
学会做人——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 (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 1、大学德育的目的 2、大学德育的任务 3、国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4. 历史使命所然
1、大学德育的目的 爱因斯坦,大学德育是为了“造就一个和谐的人”。它的作用在于给知识和理智能力以正确的方向、合理的制约和统一的精神。 泰戈尔说,知识的充实如果没有智慧的指引,就像灯注满了油而仍然为黑暗所笼罩,唯有智慧将知识点燃才能获得光明。大学德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点燃知识之灯的智慧,其目的在于造就健全的人格,完善人的心灵和精神。
2、大学德育的任务 • 大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造成一种环境和氛围,把大学生引导向一种道德自律的德性生活。 两个关键: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反思和道德创造的能力,即价值理性和价值创造力的培养; 二是唤醒和启迪他们对于自我、家庭、社会和宇宙的责任和觉悟。
任务之一:品格的修养 • 在大学德育中,品格修养的重心从行为约束转向心性涵养。 《中国公民境外旅游文明公约》 大学生应该逐渐学会使自己的生活自然地流溢出德性的“光泽”。品格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下的行为习惯,而是变成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
任务之二:追求道德之“道” • 探索真理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本质内涵,大学德育应该是一种以探索道德真理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 • 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训练的是行为上的习性,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对道德规范“知其然”,并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 • 大学生应该考虑道德规范的“所以然”,并且要力求在理智上领悟道德的真谛,在实践上体现出以觉悟为基础的自律。
任务之三:养成博大的道德情怀 大学生们应该思考的不仅仅是: • “我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身—家—国—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还应该思考: • “人类如何有德性地生活?” 和谐社会: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 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3、国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 英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 法国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其目标“在于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在于培养集体观,使每个公民成为有教养的人”。
德国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德国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 案例: 留德学生在德国的经历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学校就设立了“修身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学校就设立了“修身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的“智、德、体”顺序改为“德、智、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并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
美国把品德教育看作是解决国民品性危机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要求在每一所学校都实行品德教育。美国把品德教育看作是解决国民品性危机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要求在每一所学校都实行品德教育。 • 为了使学生“增强成功的民族精神”、“富有爱国精神”,必须在“道德课”、“纪律秩序”和“勤奋学习”等三方面“取得显著改进”。乔治·布什担任总统时,就曾经制定过《2000年:教育战略》的文件。他还在《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指出,学校不能仅仅发展学生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 的高素质公民。
“9·11”事件后,美国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纽约市教育局获得了联邦政府400万美元的紧急拨款,用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2002年3月美国发布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工作要点”重申,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9·11”事件后,美国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纽约市教育局获得了联邦政府400万美元的紧急拨款,用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2002年3月美国发布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工作要点”重申,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
4、历史使命所然 •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 肩负历史使命 第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2005年,第一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培养目标:从“三好”——“四有新人”——“四个新一代”
四个新一代 • 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十条诫令”(杜勒斯计划)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十条诫令”(杜勒斯计划) 第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第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让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让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请评价目前的实际情况) • 第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网络犯罪、大学生自杀)
第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第五,要不断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人。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利用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第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第五,要不断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人。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利用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