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第 三 章 和 解 剂

下篇. 第 三 章 和 解 剂. 各论. 一、概念 : 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 “ 和解剂 ” 。属 “ 八法 ” 中的 “ 和法 ” 。. 概说. 二、适应范围: 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 1 、原为少阳证而定,少阳,从经络上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从六经辨证上位于太阳阳明之间,已出太阳之表,未达阳明之里,位于半表半里。 2 、肝胆相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到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到胆,肝胆病又可影响到脾胃,故可用于治疗肝脾失调。 3 、中气虚弱,寒热失调导致的肠胃不和也可应用。.

henrik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三 章 和 解 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下篇 第 三 章 和 解 剂 各论

  2. 一、概念: 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属“八法”中的“和法”。 概说

  3. 二、适应范围: 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 1、原为少阳证而定,少阳,从经络上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从六经辨证上位于太阳阳明之间,已出太阳之表,未达阳明之里,位于半表半里。 2、肝胆相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到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到胆,肝胆病又可影响到脾胃,故可用于治疗肝脾失调。 3、中气虚弱,寒热失调导致的肠胃不和也可应用。 概说

  4. 三、分类 和解少阳——邪在少阳 ——小柴胡汤 调和肝脾——肝脾不和 ——逍遥散 调和肠胃——肠胃不和 ——半夏泻心汤 概说

  5. 六、注意事项: 1、凡邪在肌表,或表邪全部入里,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2、肝胆病常伴有情志因素,在治疗时应适当配伍调畅情志的药物——疏肝理气之品。亦可配合心理疗法。 概说

  6. 第一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伤寒论》

  7. 组成 柴胡

  8. 组成 黄芩

  9. 组成 人参

  10. 组成 甘草

  11. 组成 半夏

  12. 组成 生姜

  13. 组成 大枣

  14. 去滓再煎 用法

  15. 和解少阳 功用

  16. 1、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1、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主治

  17. 柴胡 解半表之邪, 疏理气机 ——君 黄芩 清半里之热 ,清泄胆火 ——臣 方解

  18.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疏通水道 人参、大枣:益气扶正,助正祛邪 ——佐 甘草:防邪内传 ——使 方解

  19. 1、辨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2、随证加减: 半里之热渐盛,心烦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口渴 —去半夏,加天花粉 表邪仍在,口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 兼有肺寒留饮,咳嗽—去人参、大枣、生姜, 加干姜、五味子 3、使用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 运用

  20. 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及配伍特点。 重点

  21. 大 柴 胡 汤 《金匮要略》

  22. 组成 柴胡

  23. 黄芩 组成

  24. 组成 芍药

  25. 组成 半夏

  26. 组成 生姜

  27. 枳实 组成

  28. 大枣 组成

  29. 大黄 组成

  30. 去滓再煎 用法

  31.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功用

  32. 少阳阳明合病 (少阳初入阳明)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主治

  33. 柴胡、黄芩(重用):和解少阳 ——君 大黄、枳实(轻用):内泻热结 ——臣 生姜(重用)、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 ——佐 大枣:配生姜调和营卫而生津,调和脾胃 ——佐使 方解

  34. 辨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或心下满痛,呕吐, 便秘,苔黄,脉弦数 有力。 运用

  35. 1、组成、功效、主治。 2、白芍的配伍意义。 3、方中为何去除人参、甘草。 重点

  36. 第二节 调和肝脾 四逆散 《伤寒论》

  37. 柴胡 组成

  38. 枳实 组成

  39. 芍药 组成

  40. 甘草 组成

  41. 现代用法:水煎服 用法

  42.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功用

  43. 1、阳郁厥逆证。症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1、阳郁厥逆证。症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主治

  44. 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针对肝郁 升阳透邪,使郁热外达—针对阳郁 ——君 白芍:敛阴养血柔肝,又可制柴胡耗伤阴 血之弊。 ——臣 • 调肝的常用组合 方解

  45. 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合柴胡一 升一降,舒畅调达肝脾气机。合 白芍则调畅气血而止腹痛。 ——佐 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使 方解

  46. 1、辨证要点: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1、辨证要点: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 2、现代运用: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于肝胆气郁,肝脾不和者。 运用

  47. 组成、功效、主治 重点

  48. 逍 遥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9. 当归 组成

  50. 茯苓 组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