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887 Views
东亚和日本. 亚欧大陆. 识记: 1 、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2 、东亚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点、分布情况;气候 的分布及成因、河流特征、植被、土壤等自然地 理特征及区域差异 3 、东亚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等 运用: 结合有关图片、数据资料分析东亚气候的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特点。 重点: 东亚的地形特征;东亚的气候特征 难点: 东亚气候. 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的西岸.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 太平洋. 2 、经纬度位置. 80ºE - 140ºE , 20ºN - 50ºN.
E N D
识记: 1、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2、东亚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点、分布情况;气候 的分布及成因、河流特征、植被、土壤等自然地 理特征及区域差异 3、东亚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等 运用: 结合有关图片、数据资料分析东亚气候的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特点。 重点:东亚的地形特征;东亚的气候特征 难点:东亚气候
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的西岸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 太平洋
2、经纬度位置 80ºE-140ºE,20ºN-50ºN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3、组成国家 临海国 北京 内陆国 乌兰巴托 平壤 半岛国 首尔 岛国 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二、地形河流 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对河流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 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带性植被:热带季雨林
特点:冬冷夏热,冬夏温差大, 年降水量少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带性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特点:冬冷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年降水量较少 成因:海拔高 地带性植被:高寒草甸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朝鲜、日本、韩国北部、及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日本南部、韩国南部、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东京 年温差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年温差小, 降水丰沛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大陆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2、西部内陆地区(中国西部和蒙古): 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
樱花季节 富士山与樱花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 1、日本的位置 纬度:北温带(30°N—45°N) 45°N 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域的岛国 130°E 145°E 30°N
濑户内海 日本的位置 140° 40° 日本海 太平洋 朝鲜海峡 东海
本州 九州 北海道 四国 日本的范围
2、日本地形 关东平原 富士山 低山丘陵为主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地壳运动频繁,多火山和地震发生。
日本 亚洲气候图
2005年12月上旬至1月6日,日本石川、2005年12月上旬至1月6日,日本石川、 福井、富山、新潟、山形、秋田等日本海沿岸 地区连降大雪,造成严重雪灾。这场雪灾除造 成人员伤亡外,还导致579栋住宅倒塌, 14条铁路线的15个区段停止运行,138万 个家庭电力中断。 请同学们分析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是什么?
冬 东京 夏 太 平 洋 日本海
4、日本的资源 日本境内多山地,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林、水力资源丰富。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5、自然灾害: 火山地震 泥石流滑坡 台风 暴雨洪涝
一、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2、海岸曲折,港湾优良 3、地形地质 山地丘陵为主(3/4),沿海分布着狭小平原 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活火山,日本最高峰) 4、河流特征: 山地型河流:河流短促,富水能 5、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丰富。 6、自然资源: 森林、水力、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二、日本发达的经济 1.经济特征: (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2)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 2.经济发展条件: 有利和不利条件 3.工业分布: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4.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5.农业特征:农业比重小,渔业发达,种植水稻 加工贸易型
h 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 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 7、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A.P3>P2>P1 B.P1>P3>P2 C.Pl>P2>P3 D.P2>P3>P1 8、此时a点盛行风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9、造成该季节群岛上降雪集中于h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气压 D.海陆位置 √ √ √
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 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
材料: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材料: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 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 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 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材料: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材料: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 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 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4分) 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 较少,解释其原因。(4分) 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四面环山, 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 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在德国,城市、工业与人口的地区分布相对均匀,(5)在德国,城市、工业与人口的地区分布相对均匀, 而在日本却高度集中,原因是什么? ①山地多,平原狭小且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②自然资源缺乏,需要进口;国内市场小,产品需要出口; ③岛国,多优良港湾; 因此,日本的人口、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45º 40º 35º 30º 130º 135º 140º 145º
日 本 海 太 平 洋
② ①
4、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林、水力资源丰富。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原料来源 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原料来源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17、读上图,日本工业品主要销售地 美国、西欧、东南亚、中东、中国等地。
地 壳 运 动 (多火山地震) 太 平 洋 日本海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