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神经电生理系列之四

神经电生理系列之四. 肌电图. 概况. 一 . 概念 肌电图( EMG )包括广义和狭义。狭义 EMG 指同心圆针电极或常规 EMG 。广义 EMG 包括 SCV 、 MCV 和 F 波、 RNS 、反射( H- 反射、瞬目反射和交感皮肤反射)、单纤维肌电图( SFEMG )、巨肌电图、运动单位计数等。. 感觉神经传导研究则是通过刺激感觉 神经纤维的一点、在沿神经走行的另 一点记录反应波来确定其传导速度和 动作电位波幅。.

hem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神经电生理系列之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神经电生理系列之四 肌电图

  2. 概况 一. 概念 肌电图(EMG)包括广义和狭义。狭义EMG指同心圆针电极或常规EMG。广义EMG包括SCV、MCV和F波、RNS、反射(H-反射、瞬目反射和交感皮肤反射)、单纤维肌电图(SFEMG)、巨肌电图、运动单位计数等。

  3. 感觉神经传导研究则是通过刺激感觉 神经纤维的一点、在沿神经走行的另 一点记录反应波来确定其传导速度和 动作电位波幅。

  4. 沿神经走行在两点或多点刺激运动神经,在其支配肌肉上记录电反应,可确定刺激点间的快传导运动纤维的传导速度。也可将运动神经远端刺激产生的肌肉电反应(即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对照值进行比较。沿神经走行在两点或多点刺激运动神经,在其支配肌肉上记录电反应,可确定刺激点间的快传导运动纤维的传导速度。也可将运动神经远端刺激产生的肌肉电反应(即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对照值进行比较。

  5. 三. 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 (一) ML、MCV和SCV测定1. ML或CV减慢>正常值的20%为异常2.波幅<正常低限(伴有或不伴波形离 (二)F波的测定1. CV减慢或ML长>正常值20%为异常 2.F波的出现率低于75%为异常。

  6. (三)意义 • 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 传导速度—髓鞘功能 波幅—轴索的功能 • 病变的程度 • F波反映近端运动神经特别是根的功能

  7. 五.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的临床应用 • 周围神经病 • 神经丛病变 • 神经根病变的定位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8. 神经传导研究补充了EMG的不足,能 确定有无周围神经病理损害及其程度。 它们特别有助于确定感觉症状是由后 根神经节近端还是远端病变所致(前者 周围感觉传导研究正常),以及神经肌 肉功能异常是否与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9. 在脱髓鞘性神经病(如GBS、CIDP、异 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或某些遗传性神经 病)中,常表现传导速度明显减慢、终 末运动潜伏期延长以及复合运动感觉神 经动作电位的离散;在这些疾病的获得 性变异型中还常见传导阻滞。

  10. 二.目前EMG所处的地位 随着CT、MRI等应用,诱发电位的价值越来越局限。但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及基因等检测方法的进展仍不能取代EMG为正常或异常神经肌肉提供的重要信息。在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价和检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11. 四.常规EMG适应症和临床意义 (一)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病变。 (二)临床意义 1.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 (1) 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 (2) 深部肌肉萎缩和轻瘫

  12. 2. 诊断和鉴别诊断: 神经源性损害 肌源性损害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13. 3. 补充临床的定位H-反射-L5,S1肱二头肌,三角肌—C5,6肱二头肌, 大小鱼际肌—C6,7胫前肌,腓肠肌—L5

  14. 4. 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评价 • 肌炎的活动期和恢复期 • 神经源性损害的进展 5. 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 • CTS术后传导速度明显改善 • MG病人用药后RNS恢复正常等

  15. 第二部分 EMG和NCV一. 正常EMG(一)插入电位 针插入肌肉时引起一阵短暂的电位发放。(二)自发电位 肌肉安静下的电活动1. 终板噪音 2.终板电位 发放

  16. (三)运动单位电位(MUAP)1.时限:反映一个MUAP所有的肌纤维同步放电的程度。最重要的指标。 2.波幅:由针尖附近的少数肌纤维决定的,受肌纤维大小和密度的影响。 3.相位变化 一般为3相或4相。

  17. 在肌肉放松和收缩过程中,都可通过 插入肌肉的针电极记录到肌肉的电活 动,即CN-EMG。

  18. (四)募集电位 肌肉大力收缩时记录的电活动。 干扰相:大力收缩时足够的MU募集在一起难以分辨出基线的MUP相互重叠。波幅2~4V。

  19. 运动单位的兴奋数目取决于自主收缩 的强度,肌肉收缩力量的增强与兴奋 (募集)的运动单位数目及其发放频率 的增加相关。大力收缩时,正常兴奋 的运动单位太多,以至无法再区分出 单个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从而产生 一种完全的干扰相。

  20. 二.异常EMG (一)插入电位1.增多:神经原性损害和肌原性损害2.减少:肌萎缩;肌肉纤维化;脂肪组织。 (二)自发电位 失神经两周时出现。1.纤颤电位 2.正锐波 3.束颤(fasciculation) 4.肌肉颤搐(myokymic discharges) 5.复合性重复放电(肌强直样放电,CRD,complex repetitive discharges)

  21. (三) 肌强直放电肌肉自主或机械刺激后的不自主强直收缩特点:波幅渐降低,频率渐减慢,轰炸机俯冲或摩托车减速时发出的声音。意义:(1) 先天性肌强直;(2) 萎缩性肌强直;(3) 先天性副肌强直;(4) 高钾性周期性麻痹。

  22. (四)MUAP • 神经原性损害 (1)时限:轴索芽生所致传导时间的变异。 (2)波幅:纤维密度 (3)多相波百分比:离散(4相) • 肌源性损害 (1)A. 时限:肌纤维丢失 (2)B. 波幅 (3)多相波百分比

  23. (五)募集电位 1.神经源性损害 (1)混合相; (2)单纯相,MU;可见单个MUAP; 2.肌源性损害:低波幅或病理干扰相(波幅2000uV)。 3.其他:癔病及不合作者,频率不稳定而且慢。

  24. 在肌源性疾病,短时限、多相(即超过4 相)的小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发生率增多。

  25.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可用数种不同方法进行测定,其中最有帮助的是用表面电极记录肌肉大力自主收缩之前及之后特定间隔对支配该肌肉的运动神经施行重复(2~3Hz)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可用数种不同方法进行测定,其中最有帮助的是用表面电极记录肌肉大力自主收缩之前及之后特定间隔对支配该肌肉的运动神经施行重复(2~3Hz) 超强电刺激的反应

  26. 尽管神经肌肉接头区先前的兴奋会影响Ach 的释放,但肌肉自主收缩20~30秒后以间隔 发放、频率为2~3Hz的重复电刺激运动神经 所记录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大小,在正常情 况下几乎没有改变。但在神经肌肉传递障碍 疾患,如在MG,重复(特别是以2~5Hz)刺激 时可引起神经肌肉传递减低,从而表现受累 肌记录的反应波大小呈现递减现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