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 Q. 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 7.1  印刷品评价的内容和检测内容. § 7.2  印刷质量检测的控制系统. § 7.3  印刷品质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印刷概论 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 7.1 印刷品评价的内容和检测内容. § 7.1.1 印刷品评价的内容. 一、印刷品的阶调再现评价. 影响阶调复制的因素:. A. 原稿阶调 B. 感光材料、印版、纸张、油墨 C. 扫描仪、照排机、晒班机、印刷机 D. 印前处理、制版、印刷工艺. 印刷概论 第 七 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hell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印刷概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印刷概论 Q 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7.1 印刷品评价的内容和检测内容 §7.2 印刷质量检测的控制系统 §7.3 印刷品质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2.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7.1 印刷品评价的内容和检测内容 §7.1.1 印刷品评价的内容 一、印刷品的阶调再现评价 影响阶调复制的因素: A.原稿阶调 B.感光材料、印版、纸张、油墨 C.扫描仪、照排机、晒班机、印刷机 D.印前处理、制版、印刷工艺

  3.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客观评价印刷画面对原稿的阶调复制再现质量可通过阶调复制再现曲线来表示。

  4.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二、印刷品的色彩再现评价 影响颜色复制的因素: A.原稿 B.分色质量 C.网点扩大 D.油墨质量及其转移条件 E.纸张的表面特性

  5.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对印刷品色彩再现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以原稿色彩为基础,对忠实于原稿的部分按客观技术标准来衡量(用密度计或色度计),而对不能忠实于原稿的部分要结合主观因素来做评价(如灰平衡的调整)。

  6.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三、印刷品的清晰度再现评价   指对图像轮廓的明了性、细微层次、质感的能见度。 影响清晰度的因素: A.原稿 B.扫描、发排、晒版、印刷的准确性 C.材料印刷适性 D.网点扩大和相对反差

  7.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四、印刷品表观质量的评价   指印刷品的外观特征,如印刷品上的墨点、白斑、糊版、划伤、蹭脏、图像位置、套印误差、光泽度及一批印品的重复率。

  8.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7.1.2 印刷品的检测内容 一、测量实地密度值 印刷品的实地密度值随着墨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到一定值后,墨层厚度增加对实地密度值影响不大,但网点扩大明显增加。 由此控制墨层厚度和网点扩大,进而控制色调。   在不同的张纸上用相同的油墨印刷,尽管墨层厚度相同,最大实地密度值是不同的。 同一张纸上C、M、Y、K最大实地密度值不同。

  9.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据CY/T5-91,胶印产品的要求: 印迹新旧程度不同,有不同实地密度。 干退密度现象:密度值油墨的干燥而下降的现象。   印品质量检测使用干燥后的实地密度值,或者加偏振滤色片测量。

  10.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二、测量亮调网点面积 衡量小网点的复制质量; 衡量最亮调到亮调的过渡是否自然; 亮调的复制体现质感和立体感; 确定图像的亮度范围。 据CY/T5-91,胶印产品的要求:

  11.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三、测量网点扩大值 网点扩大值: 印品上的网点面积与原版上相对应处的网点面积的差值。 据CY/T5-91,胶印产品的要求:

  12.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四、测量相对反差值(K值) 相对反差值: 实地密度值和画面中间调至暗调之间,某一点网点面积的积分密度与实地密度值的比值。 其中, DR网点积分密度, DV 实地密度 一般,选75%网点面积 相对反差值主要控制图像中间调到暗调。 K值大,则表示该层次网点扩大较小,阶调再现好 ……小,……………………………大,…………差

  13.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7.2 印刷质量检测的控制系统 §7.2.1 采用密度检测的控制系统 测控条:由网点、实地、线条等测标组成的用于判断和控制拷贝、晒版、打样和印刷时信息转移状况的软片条。 一、测控条的测控原理 1. 网点面积的扩大与网点边缘长度总和成正比。 线数高时,总边长大,网点扩大值越大。 用于检测网点扩大值。 e.g. Brunner 50%粗网和50%细网

  14.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2. 用几何图形位置相等、阴与阳相反等原理控制网点大小和形状。 e.g. Brunner阴阳十字线和阴阳网点 3. 边缘增大条件下,角度处比弧度处变化更敏感。 e.g. GATF星标、放射楔形线 4. 利用50%面积的等宽折线控制不同方位的变化。 e.g. Brunner 50%细网段的折线 5. 用等宽线的同心圆控制任意方位的变形。

  15.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二、测控条应用举例 (一)GATF星标 GATF星标是作为视觉评价作用的测控条。 正常   缩小   扩大  横向变形 纵向变形  重影

  16.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二)布鲁纳尔测控条  布鲁纳尔测控系统有三代测控条。 1、布鲁纳尔一代测控条   布鲁纳尔一代测控条是由实地段、10线/厘米,50%粗网点段、60线/厘米,50%细网点段组成。     实地段用来测定墨层厚度、粗网点段用来测定网点增大值的变化、细网点段可供目测网点增大值的变化情况。

  17.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1)四个角上有黑白间距相等的60线/厘米的纵横垂直线条,测网点变形、网点重影; (2)在大十字线的上下方,第一排有13个网,有12 个空心网点;第二排为12个实心网点;测暗调和高光再现; (3)阴阳十字线:控制再现精度; (4)每1/4部分内有四个50%的方网点,控制晒版、打样、印刷的深浅; 细网点段的放大图

  18.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布鲁纳尔三段测控条测算网点增大值是采用密度计分别测出50%粗网点段和50%细网点段的密度,再用细网点段的密度减去粗网点段的密度得出印刷品的网点增大值。 即:网点扩大值 = 50%细网密度 – 50%粗网

  19.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2、布鲁纳尔二代测控条  布鲁纳尔二代测控条是在第一代三段测控条的基础上增加了75%、10线/ 厘米的粗网点段和75%、60线/厘米的细网点段。   即第一段为实地段、第二段为75%的粗网点段、第三段为75%的细网点段、第四段为50%的粗网点段、第五段为50%的细网点段。

  20.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布鲁纳尔二代测控条使用50%段用来测算网点增大值;使用75%网点段用于计算相对反差值。 3、布鲁纳尔三代测控条  由七部分组成: (1) 色标、间色和复色叠印段 B C+M+Y C+Y C C+M M M+Y Y 测控实地密度、油墨叠印率

  21.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2. 25% - 75%段 检测相对反差值 3. 布鲁纳尔三段式:实地、50%粗网、50%测微段

  22.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4. 中性灰平衡段 观测灰平衡 5. 晒版度检测条:0.5%、1%、2%、3%、4%、5% 控制亮调小网点的再现 6. 印版分辨力段:6、8、11、13、16微米 检测印版再现精度

  23.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7. 四色三段式测控条: 四色实地、50%粗网、50%测微段

  24.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7.2.2 采用色度检测的控制系统 一、色度测量在印刷工业中的应用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油墨和纸张的控制; 2、制定油墨、纸张标准的精确规范; 3、灰平衡的分析测量、最佳阶调复制及针对不同油墨、纸张和印刷条件的校色; 4、分析打样样张的色彩与印刷用纸的匹配情况,及与所用颜料的色度特性; 5、分析原稿和复制图像之间的关系;

  25.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6、印刷色彩与质量控制; 7、分析匹配专色的颜料组成。 二、色度测量的方法 • 色度计的测色方法 通过仪器内部光学模拟积分获得三刺激值。 用滤色镜矫正光源和探测元件的光谱特性,使输出电信号与颜色三刺激值成正比。

  26.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27.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其中,s(λ) 光源光谱功率分布 β(λ) 物体光谱辐射亮度因素 x(λ)、y(λ)、 z(λ) 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 三刺激值 Q • 分光光度计的测色方法 测量物体的光谱辐射亮度因数或光谱透射比,选用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观察者,利用三刺激值公式,计算测量样品颜色的三刺激值。

  28.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照明光源:标准光源 色散系统:提供单色光 探测器系统:测量光辐射 样品光束 参考光束

  29.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7.3 印刷品质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一、印刷机的控制装置 1、HeidelBerg CPC1印刷机控制装置 分墨区控制输墨量; 分区控制水量; 遥控调节印版位置,控制套准。

  30.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CPC1-01 CPC1-02

  31.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2、HeidelBerg CP2000印刷机控制装置 触摸屏设计; 印刷作业准备; 正式印刷过程控制; 更换作业控制; 功能与维修诊断。

  32.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二、 印刷自动控制装置 1、HeidelBerg CPC2印刷自动控制装置 检测控制条 密度检测 测量实地密度、网点扩大值、印刷反差值、模糊与重影、油墨叠印率 显示实测值、基准值偏差值 数据送印机控制装置,控制调节

  33.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3、HeidelBerg CPC24印刷自动控制装置 直接检测画面 分光光度计测量 计算分区墨量 可在线联接CP 2000

  34.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2、HeidelBerg CPC2-S印刷自动控制装置 检测控制条 分光光谱检测 测量实地密度、网点扩大值、印刷反差值、模糊与重影、油墨叠印率 显示实测值、基准值偏差值 数据送印机控制装置,控制调节

  35.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三、HeidelBerg CPC3、CPC31印版图像检测阅读装置 扫描印版,计算各个墨区耗墨量百分比(墨层密度值),通过磁带输入中心控制台,转换成供墨量信息。

  36. 印刷概论第七章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 Q 四、HeidelBerg CPC4套准控制器 检测套印误差 与CPC1联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