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捍衛核心價值 縮窄貧富懸殊

2011/12 年度 施政報告建議. 捍衛核心價值 縮窄貧富懸殊. 民主黨 2011 年 9 月 6 日. 社會兩大矛盾. 1. 核心價值受侵蝕 踐踏人權自由 : 李克強訪港安排;官媒窒礙採訪、警方壓制表達自由; 亞視高層干預編輯自主、提防有償新聞損害新聞自由; 維護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社會文化。 剝 奪 選 舉 權 : 取消立法會補選機制、區議會委任制。 管 治 失 效 : 行政立法關係惡劣、曾德成局長無視東亞運超支; 林瑞麟局長拒絕就遞補機制諮詢公眾。

he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捍衛核心價值 縮窄貧富懸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1/12年度 施政報告建議 捍衛核心價值 縮窄貧富懸殊 民主黨 2011年9月6日

  2. 社會兩大矛盾 1.核心價值受侵蝕 • 踐踏人權自由:李克強訪港安排;官媒窒礙採訪、警方壓制表達自由; 亞視高層干預編輯自主、提防有償新聞損害新聞自由; 維護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社會文化。 • 剝奪選舉權:取消立法會補選機制、區議會委任制。 • 管 治 失 效 :行政立法關係惡劣、曾德成局長無視東亞運超支; 林瑞麟局長拒絕就遞補機制諮詢公眾。 • 政治利益輸送:上網學習支援計劃事件、梁展文事件、地產霸權。 建議 • 設獨立委員會徹查李克強訪港安排;廣管局徹查亞視干預新聞自由 • 保留立法會補選機制、取消區議會委任制。 • 建立基於政黨政治的問責制,加強官員問責文化。 • 收緊高官及問責官員「過冷河」政策。 • 堅定地推行競爭法立法工作。

  3. 社會兩大矛盾(續) 2.貧富懸殊嚴重 • 香港堅尼系數由1996年0.518升至2006年0.533;聯合國資料:香港在全球27個先進經濟體系中貧富懸殊排名第一;社聯資料:過去12年香港貧窮人口佔總人口17-18%,未曾改善。 建議 改善社會保障體系 • 重設扶貧委員會,訂立貧窮線,制訂全面「消除貧窮政策」。 • 建立累進稅制,取消薪俸稅標準稅率,市民按邊際稅率交稅,最高17%,縮窄貧富懸殊。 • 把綜援受助者中的低收入人士分拆出來,實行低收入家庭補助(working credits),鼓勵他們工作。 • 增加資助房屋,包括復建居屋及增建公屋。 • 提供15年免費教育。

  4. 社會兩大矛盾(續) 短期紓困措施 • 延長食物銀行領取期限至6個月,設社區飯堂,讓有需要人士受惠。 • 透過學校派發食物予接受學校書簿津貼、領取全額或半額津貼的學生。 • 增設居所租金扣稅額,每年上限10萬元;差餉寬免增至每戶每季2,000元。 • 向全港電力住宅用戶,每戶提供3,600元電費補貼;用戶在半年的用電量比上年同期低5%或以上,獲額外1,200元電費補貼,鼓勵市民減少用電。 • 為公屋租戶代繳2個月租金,支出約20億元;為公屋輪候冊上符合公屋資格的非綜援戶,提供2個月租金援助(參考綜援標準)。 • 多發2個月「生果金」、綜援和傷殘津貼,開支約36億元。

  5. 政制 關注問題 • 以「一次立法,分期執行」方式,規定2016年、2017年和2020年的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取消功能組別,確保選舉符合普及平等原則。 • 反對政府建議的立法會遞補機制,遇有立法會議席出缺,必須進行補選 。 •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就香港房屋政策提出意見、批評公務員團隊;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要求商界支持《競爭條例草案》,言論涉及本港內部事務,破壞「一國兩制、高度自治」。 • 《問責制主要官員守則》對問責官員離任後的規管極為寬鬆,易出現利益輸送和官商勾結。

  6. 政制(續) 建議 • 在一次性立法原則下,2017年的行政長官普選應讓不同政見人士參選,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2016年的立法會則增加直選議席,取消分組點票制度;2020年再取消所有功能組別,以直選方式選出全體立法會議員。 • 收回遞補機制建議,保障選民參選權和投票權。 • 一次過取消區議會委任/當然議席,使2011年區議會全面由普選產生。 • 盡快制訂問責官員離職後就業安排,具體設立禁制期和管制期,適用於新一屆政府。 • 特區政府應主動要求中央政府尊重《基本法》第22條,即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特區自己管理的事務。中央政府須再三申令禁止內地官員對香港內部事務提出意見,以免造成另一個權力中心,破壞「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7. 人權、自由 關注問題 • 警方多次以武力對待遊行及示威者,嚴重打壓表達自由。 • 越來越多政府活動的資訊僅透過政府新聞處發放,記者無法自由採訪;警方多次阻撓採訪工作,使新聞自由嚴重受損。 • 政府推行人權教育不力;拒絕成立獨立的人權委員會以保障市民人權自由;委任退休高官出掌保障人權的機構,損害其獨立性和公信力。 • 政府施政沒顧及少數族裔人士在學習語言等方面的障礙,令少數族裔人士在就學、就業等方面得不到平等機會,更難脫貧。 • 《殘疾人權利公約》未有效落實,部份殘疾人士仍遭受歧視排拒。

  8. 人權、自由(續) 建議 • 停止打壓言論及表達自由,檢討警權過大問題,包括如何協助遊行示威活動。 • 尊重新聞自由,讓記者自由採訪政府活動,確保警方不阻撓採訪。 • 成立獨立及具法定地位的「人權事務委員會」,處理侵犯人權個案、監察及改善人權狀況,每年開支約8,500萬元;設立專責委員會推廣人權教育工作,加強市民對《人權法》和國際公約的認識。 • 消除種族歧視,接納並執行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的建議,修改《種族歧視條例》,使條例適用於所有政府部門,設立種族平等計劃;改善教育政策、評估工具和支援措施,撥款約1,360萬元為少數族裔兒童在學前階段提供中文課程。 • 採取措施,全面落實《殘疾人權利公約》,包括改善無障礙通道、加強對精神病患者等殘疾人士的支援,消除社會對他們的歧視排拒。

  9. 司法 關注問題 • 政治委任制度下,律政司為政治委任官員,若同時負責刑事檢控,容易被質疑刑事檢控的獨立性。 • 法律援助署從屬政府部門,援助範圍狹窄,未有包括牽涉金融產品、選舉呈請、毀謗等與公眾利益有關的案件。 建議 • 把刑事檢控權賦予刑事檢控專員,完全脫離律政司職責。 • 把法援署獨立於政府架構以外。 • 擴闊法援範圍,包括牽涉金融產品、選舉呈請、毀謗等類型案件。 • 增加資源,向無代表律師訴訟人提供更多實質法律援助服務。 • 加強推廣及鼓勵使用調解服務。

  10. 社會福利 關注問題 • 殘疾人士及長者輪候院舍時間冗長;私營院舍質素參差;政府對照顧者支援不足夠。 • 政府應針對性地向貧窮家庭、殘疾人士及因應隔代貧窮問題,提供支援,讓有需要人士渡過難關。 建議 建立關愛家庭 • 提供照顧者津貼,給照顧家中老幼殘疾而無法全職工作的人士;強化社區支援。 建立愛老護弱社會,全面改善院舍服務 • 增加長者及殘疾人士資助宿位及買位數量,縮短輪候時間,提高私院質素;以「錢跟人走」概念,推出「院舍券」,津貼入住院舍。 • 提供「院護津貼」,給入住私院非買位宿位的綜援長者;以現有28,660名60歲或以上居於私院綜援長者,每人獲1,500元計,開支約4,300萬元。

  11. 社會福利(續) 全面檢討綜援制度 • 引入「責任福利」(Workfare) 計劃,讓領取綜援多時又有能力工作者,參與由政府安排的無償工作,提升個人自信與技能,建立工作習慣,增加就業機會。 • 檢討現有綜援制度,包括增加租金津貼、縮短調整周期、修訂社援物價指數項目,以更準確地反映物價變動對綜援受助人的影響,盡快檢討綜援標準金額。

  12. 醫療衞生 關注問題 • 政府計劃投入500億元推行自願醫保計劃,不但無法解決醫療開支增長問題,更會加劇醫療通脹,令公營醫療開支上升而質素下降。 • 政府在沒有做好人手規劃的情況下發展醫療產業和私營醫療服務,令公營醫療體系醫護人手流失和短缺問題嚴重,影響服務質素。 • 病人自費購買昂貴的「救命藥」,令不少家庭傾家蕩產。 • 社會歧視和標籤令精神病患者在就業、就醫、社區支援等面對重重困難,成為他們康復和融入社區的障礙;醫療和社區支援不足,很多患者因而病情惡化,甚至釀成悲劇。 • 病人輪候專科門診長達數年。

  13. 醫療衞生(續) 建議 • 反對政府以公帑資助私營醫療保險,要求政府以500億元成立儲備,以解決未來醫療開支上升的問題。 • 採取措施解決公營醫療人手流失問題,包括改善工作待遇和環境、增加醫護人手培訓、增聘在海外有執業資格的醫護人員、做好長遠人手規劃,以及檢討發展醫療產業和私營醫療服務的政策方向和步伐。 • 撥款100億元設「藥物資助基金」,使所有主診醫生臨床評估為有需要的藥物均獲津貼,病人只需繳交標準收費,毋須自費購買。 • 改革精神健康服務,包括設精神健康局,統籌精神健康範疇的政策、活動、研究和公眾教育等工作;因應精神康復服務模式的改變,修改法例;將精神復康服務與其他社區設施聯合規劃,讓康復服務能在社區推展;大幅增加資源和人手,盡速推行全港性的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個案經理制度;改善精神科藥物、專科門診和社區照顧。

  14. 長者 關注問題 • 香港人口老化,政府需在各方面配合長者需要,特別是長者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及失智症患者的服務。 建議 支援長者生活所需 • 支持「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為長者退休生活提供保障。 • 擴大醫療券受惠對象至65歲或以上長者;增加醫療券金額至每年不少於1,200元,每年額外開支7.38億元;為所有使用公共醫療服務的長者提供半價優惠,開支減少約4.8億元。 • 放寬領取綜援及「生果金」的離港限制,容許受助者每年只需回港「報到」一次,把可攜性綜援概念應用到「生果金」上,讓居於廣東省及福建省的長者可領取「生果金」;研究讓長者同時領取傷殘津貼/高齡津貼;容許與家人同住的長者獨立申請綜援。 • 提供租金津貼,給不願入住公屋而沒有領綜援的長者租戶。 • 把長者$2乘車優惠擴至全年每日推行。

  15. 長者(續) 體恤長者護理需要 • 增加長者護老宿位,盡早紓緩宿位不足問題。 • 延長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開放時間;於各區更平均地分布和增加長者暫託服務名額;加強宣傳,紓緩照顧長者人士壓力。 • 設立專為失智症患者而設的評估及服務中心;加強社區教育,讓公眾認識失智症,及早處理患者,並紓解照顧者的身心壓力;增撥資源培訓工作人員,加強對照顧失智症患者的認識。

  16. 房屋 關注問題 • 置業難、住屋負擔沉重、一手樓銷售欠監管。 • 公屋需求增;籠屋、劏房居民苦候公屋多年。 • 舊樓劏房、僭建問題嚴重,影響樓宇安全。 建議 • 復建居屋(首年5000個)、調高白表比例、設居屋樓花;符合白表資格者可購買或租住居屋第二市場單位;重推出售公屋;制訂5年期向前滾動私人住宅供應計劃。 • 調整印花稅制,250萬元或以下物業買賣繳付定額100元印花稅。 • 提供寬鬆措施,使已輪候2年的籠屋、劏房家庭加快入住公屋。 • 本年底提交規管一手樓銷售法案,2012年年中完成立法。 • 全面免費首次驗樓;立法規管劏房、加強巡查執法,打擊僭建。

  17. 教育 關注問題 • 基於全民普及優質教育的信念,政府坐擁龐大盈餘,應大力改善本港教育質素。 建議 • 落實推行15年免費教育,全面資助幼稚園、小學及中學。 • 用6年時間逐步推行中學小班教學,銜接小學小班,提昇教學質素。 • 增加大學資助學位;實施大學學劵制,資助合資格學生入讀本地私立大學,亦為成績優異的副學位畢業生增加升學渠道。 • 放寬大專生資助計劃的入息審查準則;取消免入息審查計劃中的風險利率及「在學期間利息」;引入「按收入比例還款」,按年度收入比例計算畢業生的最低還款額,幫助不同還款能力的畢業生。 • 採取措施要求書商落實分拆課本與教材以降低教科書價格,減輕家長負擔,包括研究及籌備投標出版教科書。 • 撤回及重新撰寫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文件;要求教導學生全面而真實地認識國家歷史,反對「洗腦」式政治思想灌輸的國民教育。

  18. 公共財政 關注問題 • 政府坐擁12,000億元儲備及盈餘,卻沒有積極改善社會保障體系,缺乏長遠承擔。 • 欠缺妥善機制管理政府財政儲備及外匯基金累計盈餘。 建議 • 建立機制以靈活使用政府財政儲備和外匯基金。 • 放棄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20%或以下的目標。 • 增設「儲蓄退休保障扣稅額」,退休儲蓄計劃或強積金的額外供款可扣稅,上限2萬元。 • 薪俸稅個人基本免稅額,由$108,000加至$ 118,000;已婚人士免稅額由$216,000加至$236,000,政府少收18億元。 • 設立利得稅二級制,把利潤達1,000萬元的公司利得稅率增加1.5%,其餘公司的利得稅率維持不變。 • 增加個人進修開支扣除額,由6萬元加至10萬元。

  19. 財經金融 關注問題 • 大型投資銀行經營手法霸道,小投資者欠缺保障。 • 多個競爭對手爭取做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面臨強勁挑戰。 建議 • 檢討金融規管制度,確保監管機構發揮應有作用。 • 提高證監會和金管局監管工作的透明度。 • 加強監管銀行就消費性服務提供貸款的方式。 • 增加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境內證券市場的金額。 • 增加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數量,以及每次發債的規模。 • 提高中央政府每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供散戶認購的比例,向小市民提供更多投資工具。

  20. 勞工 關注問題 • 港人長時間工作影響個人健康、精神壓力、社交和家庭生活,亦影響工作效能,以至整體經濟成效,當局應制定政策,推動工作生活平衡。 建議 • 設立男性僱員侍產假,定期交代進展;政府及資助機構帶頭實行侍產假。 • 積極落實家庭友善措施,包括設家庭日、引入家庭影響評估。 • 立法訂定每周標準工時44小時及超時工作應有補償。 • 因應來年中學新學制安排及青少年高失業率問題,針對性為畢業生及青少年創造就業機會。 • 在各區成立一站式就業及培訓中心,藉以為僱主招聘提供便利及紓緩求職人士尋找工作的成本;研究引入職場及情緒輔導服務。 • 確保不論是否以「連續性合約」受僱,僱員只要是因工受傷,均可獲工傷賠償;交代就《僱傭條例》中「連續性僱傭」定義進行檢討的進展,保障兼職僱員和散工的勞工權益。

  21. 交通 關注問題 • 港鐵再次調高票價;各公共交通工具及主要交通幹道加價。 • 公共交通服務的可靠程度、舒適程度及票價水平。 • 確保和提高交通暢順度。 建議 • 要求港鐵保留東鐵、西鐵線月票;於各路線推出日票、週票、月票。 • 針對公共交通工具營運者藉其「非交通/運輸業務」所獲取的利益(例如港鐵物業收益),研究從當中撥出若干百分比,設立票價穩定基金。 • 就列車事故設立記分制度;檢討港鐵「可加可減」機制,研究把港鐵利潤水平、市民接受程度、事故數字等因素納入方程式中。 • 延續巴士專營權時,須提供更全面的轉乘優惠、分段收費、長者及殘疾人士優惠,並善用電子科技,例如於車站設立電子顯示屏。 • 研究政府出資回購西隧。

  22. 環境 關注問題 • 本港空氣污染問題持續嚴重,市民健康備受威脅。 • 政府建議大幅增加核能發電比例,由現時23%增加至2020年50%。 • 具高生態價值的土地受到破壞。 建議 • 立即更新空氣質素指標,2015年前採納世衞組織的最嚴格空氣質素標準。 • 增加電動交通工具的數量和種類,致力推動綠色運輸;針對本港機場造成的空氣污染,應推行緩減措施,使其成為低排放、更環保的機場。 • 反對大幅增加使用核能;要求政府推行節能措施,例如研究免費為各建築物進行用電審計,並提供一系列節能建議。 • 為購買第一級能源標籤的產品的市民提供免稅額,上限為5,000元。 • 研究成立自然保育基金;政府先注入啟動資金,再從發展土地的地價收益撥某百分比入基金內,維持其運作。

  23. 規劃地政及工務 關注問題 • 私人住宅土地供應不足。 • 農地非法僭建住宅、非法佔用官地問題嚴重。 • 塌樹事件屢見不鮮,危害公眾安全。 建議 • 持續定期賣地,增加私人住宅土地供應。 • 加強執法,打擊霸佔官地及農地僭建住宅,杜絕土地資源被濫用。 • 檢討收地賠償政策,讓受影響住戶毋須經入息及資產審查,可買居屋。 • 研究設立「副都市中心」,透過產業帶動或政府部門遷移,開拓市區以外土地資源,發展具經濟實體副都中心,提供居住及就近工作機會。 • 訂立《樹木保育法》;劃一樹木檢查制度,增加培訓人手,改善政府管理樹木質素。

  24. 消費者權益 關注問題 • 旅遊業事故頻生,旅行社自我監管機制失效。 • 預付服務費制度欠監管。 • 市民從地產發展商購買一手住宅樓欠保障。 建議 • 成立獨立法定機構,加強監管旅遊業。 • 訂立法例,規管預付服務費制度。 • 加強消費者保障法例,使其涵蓋銷售一手樓。

  25. 廣播及資訊科技 關注問題 • 檢討及理順《廣播條例》及《電訊條例》。 • 香港廣播法例落後,免費電視市場缺乏競爭,新聞編輯自主受政商力量影響;電台發牌及持牌規則限制民間廣播,阻礙公民社會正常發展。 • 香港電台作為政府部門,首長及顧問委員會由政府委任,編輯自主受質疑,非真正的公共廣播機構。 • 《公開資料守則》行之無效,傳媒未能有效取得政府資料。 建議 • 全面檢討《廣播條例》及《電訊條例》,開放民間廣播、政治廣告等限制;重新檢討跨媒體廣播的競爭法例、外地人士對香港媒體行使控制的法例等。 • 把港台轉為獨立於政府的法定公共廣播機構,讓港台真正獨立自主。 • 制定資訊自由法及檔案法,以法律保障政府資訊的流通及保存。

  26. 文康體 關注問題 • 處理文化藝術政策及資源的工作四散於各政府部門;增撥資源未惠及中小型藝團、新進藝術工作者等。 • 活化工廈政策造成工廈單位租金上漲,扼殺藝術工作者的生存空間。 • 政府只資助精英運動;70億元「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集中到體院資助的14個精英項目,忽略非精英項目及基層體育。 建議 • 成立獨立政策局,為香港制訂全港性的文化藝術政策。 • 增加透明度,加強監察公帑審批,定期追蹤公帑的運用狀況。 • 設立配對基金予本地藝術工作者及藝術團體申請,降低申請門檻,有效資助中小型及新進藝術工作者及團體。 • 借鑒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經驗,改建更多政府工廈作文化藝術創作空間,以較低租金租予文化藝術工作者。 • 向非精英運動項目提供更多資助,令基層體育、中層體育及精英培訓能互相銜接,使學校教育、社區發展得到助益。

  27. 婦女 關注問題 • 當局於十年前開始推動「性別觀點主流化」,但成效不彰,措施乏善可陳,有待改善;政府在實施各政策層面上,應多關注女性需要。 建議 • 落實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設立高層次中央機制,把婦女事務委員會升格,設立獨立秘書處及獨立財政資源,令委員有效監察政府推行「性別觀點主流化」的工作;督促部門在制訂政策、法例,以及財政預算案時,檢視建議對女性的影響。 • 向問責官員和公務員提供性別課題的培訓,把「性別觀點主流化」應用在中央政策制定的層面;積極推動性別預算,根據檢視清單,擴大檢視政策範圍及措施。 • 改善公共場所內女洗手間設施,增加女洗手間廁格數目,縮短女士輪候使用時間;增加育嬰、母乳餵哺設施。

  28. 婦女(續) • 把「寄居」於母嬰健康院的婦女健康中心拆分出來,升格為正規的婦女健康中心 (共10間);加強母嬰健康院產前檢查、孕婦身心保健、產後檢查、嬰兒防疫、育嬰指導等服務。 • 全速增加公立醫院婦產科及兒科醫生,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 委任諮詢及法定組織非官方成員時,確保女性成員最低比例有30%,讓更多女性有機會參與公職。

  29. 人口政策 關注問題 • 面對人口老化日漸迫切的挑戰,政府未有居安思危,制訂未來社會政策。 • 每年數萬內地夫婦在港生育的嬰兒可得居留權,影響深遠;港人內地妻子因無能力支付昂貴分娩服務,陷入困境。 建議 • 設立「高齡人口基金」,先從財政盈餘中撥出100億元注資基金,再由外匯基金的累計盈餘撥出定額收入,逐年注資入基金,以應付由2011年開始因人口高齡化而急遽增加的公共開支。 • 就內地夫婦來港分娩的後果作長遠規劃;嚴格限制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的配額,公立醫院應優先照顧本地居民及港人配偶。

  30. 動物權益 關注問題 • 去年施政報告首次觸及流浪動物的問題,並承認要在源頭上減少流浪動物,優化領養服務,但未見有積極措施。 • 流浪動物數目不能減少,源於政府只把焦點放於撲殺工作上,未有新思維,以較和平的方式減少流浪動物數目。 • 虐待動物仍然普遍,警方未有認真專責處理案件。 建議 • 重視動物權利,制訂動物友善政策,推動人類和動物建立和諧關係。 • 制訂部門守則,避免官員虐待動物,把現時只有認可團體可向漁農署領養的做法,擴至一般市民。 • 漁護署停止以人道毀滅方式處理動物,改與區議會充份合作,推動「捕捉、絕育、放回」計劃,讓流浪動物與社區人士和平共處,以自然方式式減少社區上流浪動物的數目。 • 訂定措施,規定“興趣繁殖者”飼養和繁殖貓犬的數目。 • 在警隊編制內成立「動物警察」,專責查案,產生阻嚇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