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59 Views
澳洲高等教育系統及教育國際化之發展. 江愛華( 2007 )。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背景、政策與架構。臺北市:高等教育。. 澳洲高等教育背景及內涵. 壹、歷史背景: 大學→擴張師範學院及技術學院→第三級教育 (tertiary education) →大學 早年就讀大學的學生人數少於大學生總人口數的 0.07% ,人數稀少。 早期設立大學目的是為了重建社會秩序,在澳洲土地上複製「英國祖國」的機構。. 澳洲高等教育背景及內涵. 貳、澳洲高等教育決策單位. 澳洲高等教育背景及內涵. 參、澳洲高等教育學費政策: 高等教育學科分為三類別
E N D
澳洲高等教育系統及教育國際化之發展 江愛華(2007)。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背景、政策與架構。臺北市:高等教育。
澳洲高等教育背景及內涵 • 壹、歷史背景: • 大學→擴張師範學院及技術學院→第三級教育(tertiary education) →大學 • 早年就讀大學的學生人數少於大學生總人口數的0.07%,人數稀少。 • 早期設立大學目的是為了重建社會秩序,在澳洲土地上複製「英國祖國」的機構。
澳洲高等教育背景及內涵 • 貳、澳洲高等教育決策單位
澳洲高等教育背景及內涵 • 參、澳洲高等教育學費政策: • 高等教育學科分為三類別 • 第一類:藝術、人文、社會學、行為科學、教育、視覺或表演藝術,護理及法學等。 • 第二類:數學、電腦、健康科學、農業、可再生資源、建築、科學、工程、行政、商業及經濟等。 • 第三類:法律、醫科等。
澳洲高等教育背景及內涵 • 肆、澳洲高等教育相關統計數字 • 2004年教師91905人、大學生657935人、研究生257769人 • 2004年40所高等教育機構總預算130億澳幣(53億來自聯邦政府、20億來自學費、其他)
澳洲高等教育背景及內涵 • 陸、澳洲的教育體制及高等教育學位 • 體制:專科技術學院、大學課程 • 高等教育學位:
澳洲高等教育系統之發展與管理 • 壹、從三元化系統至一元化系統之發展
澳洲高等教育系統之發展與管理 • 貳、澳洲高等教育機構現況 • 2005年澳洲高等教育機構包括37所公立大學、2所私立大學、1所被認可的國外大學分校、4所自我認可的高等教育機構及約130所非自我認可的高等教育機構。 • 大多為綜合型大學,規模約1萬至2萬名學生之間。 • 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大多融合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及訓練課程之性質。
澳洲高等教育系統之發展與管理 • 職業技術教育包括專科技術學院和其他私立學院,提供各種職業訓練課程。 • 澳洲學歷資格架構(AQF)為澳洲政府所設立的全國一致性學歷資格認證系統。此架構連結「職場資格」與「學術資格」的認證,確保學生生涯規劃與持續再教育之最大彈性。
澳洲高等教育系統之發展與管理 • 參、澳洲高等教育管理與相關經費 • 2003年高等教育經費:58億澳幣。 • 2004年教育經費(表3-2, P43) • 2005年高等教育總收入:143億,政府補助及支助(56%)、學生學費(3%)、大學相關收費(23%)、顧問及契約費(5%)、投資收入(4%)、州政府及地方政府補助(2%)、其他(7%)。
澳洲高等教育國際化成效 • 壹、國際化教育成為澳洲重要出口產業 • 1999年營收超過30億澳幣。 • 2003年賺取50億澳幣,超越羊毛出口值,成為澳洲第三大出口產業。 • 每年約超過18萬名學生到澳洲就讀大學,大約有80%來自亞洲,中國、印度和南韓位居前三名。
澳洲高等教育國際化成效 • 貳、澳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成長率(P47-48) • 參、澳洲境外的高等教育國際化 • 2005年起,境外高等教育必須與境內大學一樣,接受澳洲大學品質機構的評鑑(AUQA),撥款135萬澳幣補助境外學校發展最佳模式。
澳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挑戰 • 大學教師認為,學生到澳洲讀書應體驗澳洲教育經驗,教師不應改變其教學方式。 • 教師之裝備不足以教授每日所面對的多元學生。 • 大學職員需具備高文化敏感度,以支應多元文化學生之服務。
澳洲高等教育改革框架與內涵 江愛華(2007)。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背景、政策與架構。臺北市:高等教育。
澳洲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框架轉換分析 • 壹、採行新自由主義 • 教育面臨三項艱鉅的挑戰:大學大眾化、全球化及多元化。 • 新自由主義:強調自由市場、支持私有化、反對訂定最低工資。
澳洲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框架轉換分析 • 貳、澳洲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分析
澳洲高等教育近年重大改革政策內涵 • 壹、1988年高等教育改革政策 • 道金斯報告書的重點: • 高等教育直屬教育部管理,成為一元化高等教育系統 • 增加大學數量 • 保留政府經費於補助大學配合國家優先發展目標之計畫 • 規劃大學畢業生數目逐年增加 • 賦予學校更多課程及資源分配的彈性
澳洲高等教育近年重大改革政策內涵 • 對大學產生的影響: • 預算由學校和聯邦政府協商分配,受到政府更多的行政掌控 • 使用《產業法》規範學術工作,是大學變成企業並成為學術的勞工
澳洲高等教育近年重大改革政策內涵 • 道金斯報告書內涵:
澳洲高等教育近年重大改革政策內涵 • 貳、2003年高等教育改革政策 • 綠皮書《高等教育在十字路口》 尼爾森成立高等教育諮詢委員會,深入檢視相關議題並提出:力求品質、建構堅固的基礎、多元化的卓越、達成公平和適當的結果、面對挑戰、多元化的學習。
澳洲高等教育近年重大改革政策內涵 • 白皮書《我們的大學:支撐澳洲的將來》 《尼爾森報告書》的四項願景:永續發展、品質、公平及多元。 改革精神:部分解除高等教育系統之管制,使大學可在競爭環境中,從自身特色獲益,並可決定其課程價值。
澳洲高等教育近年重大改革政策內涵 • 2003教改重點: • 強調大學教學成效,認定社區大學校院之重要性 • 設立研究架構,使聯邦政府的補助方式為「競爭性」及「成效導向」 • 安排學生財務輔助方式,鼓勵終身學習 • 確立公平開放原則 • 加強品質保證,開放高等教育私有化 • 鼓勵大學提出績效導向的計畫,促成多樣化的目標
澳洲高等教育近年重大改革政策內涵 • 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
新世紀教改政策的準市場機制 • 壹、準市場機制理論 • 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運動下,高等教育被重新定義為兼具「公共利益」及「私人利益」之「準市場」性質。 • 高等教育的市場需求由國家、地方(社會)及個人需求參部分所構成。 • 國家不必成為高等教育的唯一投資者。
新世紀教改政策的準市場機制 • 貳、澳洲高等教育準市場機制 政府為準市場的投資者 學生為使用者須付費 騎士與小卒子理論
澳洲學者對高等教育新政策的評論 • 正面的評價: • 高等教育國際化成功反映全球化及經濟導向之教改政策 • 學費貸款辦法有益於學生學習 • 負面的評價: • 大學教育無法致力於學術目標 • 教職員的勞資關係權益受到極大的傷害 • 大學面臨被迫關門 • 大學產生不確定性
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內涵與教學品質議題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內涵與教學品質議題 江愛華(2007)。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背景、政策與架構。臺北市:高等教育。
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發展背景 • 壹、澳洲高等教育的挑戰 • 大學大眾化之挑戰 • 高等教育全球化與國際架構之需求 • 澳洲多元文化與多元學生之需求 • 澳洲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國際教育市場競爭之挑戰
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發展背景 貳、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需求 • 政府層面: • 建構全國統一的高等教育認可模式 • 呈現高等教育機構的績效責任 • 因應資訊科技時代的高等教育市場競爭 • 促進澳洲大學成為亞洲地區的標竿 • 大學層面: • 增進教學品質 • 因應多元文化教學之需求 • 提升高等教育品質自我覺察度
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之發展與內涵 貳、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品質保證作為「管理」之工具 • 全球化氣候下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 • 道金斯報告書及品質保證政策內涵 • 訂定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 • 設立評鑑機構審查大學品質保證政策 • 實施自願性的大學自我評鑑 • 聯合政府採用量化績效指標評鑑的品質政策 • 政府官僚主導大學評鑑 • 實施「大學品質保證及改進計畫」
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發展背景 參、二十一世紀:品質保證作為「市場」之工具 • 品質保證政策受全球化、國家及在地化的影響 • 設立「澳洲品質保證架構」 • 「澳洲大學品質機構」的全球化性質及多元化評鑑
澳洲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議題 • 高等教育的目的: • 激勵並促進個人發展其最佳能力 • 促進個人終身學習 • 促進知識與了解 • 有助於應用知識以造福社會 • 促使個人符合經濟社會之需求,不斷調適與學習 • 建造民主及文明的社會,倡導及捍衛容忍
澳洲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議題 • 新世紀高等教育強調「教學品質」的重要性 • 「高等教育品質」為澳洲高等教育政策的核心
澳洲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議題 澳洲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議題 • 新世紀教學的需求: • 知識經濟及數位時代的新教學法 • 教育國際化市場的課程與教學法 • 學生學習成效的內涵 • 新世紀的教學法與師資培育: • 教學需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 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法 • 高等教育的師資培育 • 有效能教學的重要性
澳洲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議題 • 教學品質評鑑的重點: • 學習成效的評鑑大於機構的品質評鑑 • 學習成效資料須符合社會需求 • 畢業生基本能力的評鑑 • 教學品質標準的信度問題 • 教學品質標準的評量方式 • 教學品質的地位
新世紀澳洲高等教育政策法源—《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新世紀澳洲高等教育政策法源—《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 • 《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的目的: • 支援高等教育系統展現品質 • 支援大學達成特色目標 • 鞏固澳洲的知識基礎 • 支援學生就讀高等教育
新世紀澳洲高等教育政策法源—《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新世紀澳洲高等教育政策法源—《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 《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相關補助辦法: • 高等教育機構的補助辦法 • 大學分類及補助 • 聯邦政府補助金計畫 • 學生學費及貸款等相關補助 • 學生學費補助(HECS-HELP、FEE-HELP、國外修課補助) • 學生貸款償還辦法(主動償還、強制性償還)
新世紀澳洲高等教育政策法源—《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新世紀澳洲高等教育政策法源—《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 《高等教育補助法2003》對澳洲高等教育影響之相關評論: • 澳洲政府認為其提供龐大經費補助,落實「品質」及「多元」的教改目標,同時亦融入了「公平」的意涵。 • 澳洲八大聯盟認為,此補助架構無法支持澳洲高等教育的永續經營,因政府2007年後不再增加補助,亦限制大學向學生收取額外學費。
澳洲大學對高等教育品質政策之反應 • 正面:品質保證政策提供大學自我反思的機會,促成正面的文化,若持續改進及自我評鑑,亦能促使大學重新強調教學品質的重要性。 • 負面:大學間產生不公平性,政府更加操控大學,大學形成管理的文化,快速的校園文化變遷令教師無法適應。 • 新世紀品質保證政策中的「品質」涵義為「績效責任」,意味政府欲強化大學對外部利益關係人的績效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