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公安公文的基本知识有一具体地了解,掌握其性质、特点以及写作人员应具备的修养与能力。 ※ 参考书目: 1. 《 中国公文学 》  齐鲁书社 1988年出版 2. 《 中国应用文发展史 》   中国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5年出版. 第一节 公安公文概述. 一、公安文书与公文学研究 公安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在日常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及行政执法等业务工作中所形成和使用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和特定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通常也称作公安公文。 从学科属性讲,公安文书是我国公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heinz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绪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绪论

  2.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公安公文的基本知识有一具体地了解,掌握其性质、特点以及写作人员应具备的修养与能力。※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公安公文的基本知识有一具体地了解,掌握其性质、特点以及写作人员应具备的修养与能力。 • ※参考书目: • 1.《中国公文学》 齐鲁书社 1988年出版 • 2.《中国应用文发展史》  中国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5年出版

  3. 第一节 公安公文概述 • 一、公安文书与公文学研究 • 公安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在日常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及行政执法等业务工作中所形成和使用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和特定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通常也称作公安公文。 • 从学科属性讲,公安文书是我国公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4. 二、公安文书与公文的产生和发展 • 我国的公安文书产生、发展于建国后的公安工作实践,规范于法制建设日渐完善的今天。 • 公文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写作形式,其产生的年代大致是与国家的出现同步的。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一书中对公文的产生也有过精辟的阐述:“生产往前发展,出现了阶级,出现了文字,出现了国家的萌芽,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

  5. 我国最早的公文。在我国,目前可考证的最早的公文应属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刻辞 ,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多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大事,应当说这就是我国早期 “公文”的“萌芽”了。

  6. 我国最早的公文集。研究我国公文的产生和发展,《尚书》是必须提到的一部书,应当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公文集。《尚书》原称《书》,汉代以后被列为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称为《书经》。东汉王充称之为“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其中主要收录了虞、夏、商、周各代政府的重要文件,其文种主要分为典、谟、训、诰、誓、命。这些公文虽语言古奥难读,但其修辞讲究,篇章结构也已相当完整。因此,从我国公文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它应是我国古代公文已初步形成的标志。

  7. 公文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公文发展基本趋于成熟。 • 公文在先秦一般称作“简”“牍”,汉代则开始称为“公文”“文书”或“文案”,。从写作的角度看,此时的公文与先秦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既是已开始与散文体文章“分家”。 • 到了隋唐时期,相应的公文处理制度逐步建立。 • 封建制度在经历了它的鼎盛时期之后开始由盛转衰,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弊端也已凸现,繁文缛节、不求实效的虚浮之风渐趋严重,尤其是到了晚清时期,所用公文文种繁杂,用语生涩,已严重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标志着封建时代公文的发展与封建制度一样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8. “五四”时期,我国公文的发展随着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而重现生机。辛亥革命在推翻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同时也废止了封建时代所使用的公文形式和名目,并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应新的现代社会需要的公文写作和处理制度,尤其是在公文用语方面打破了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白话文使用日趋增多,形成了表达方式上的重大变革。“五四”时期,我国公文的发展随着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而重现生机。辛亥革命在推翻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同时也废止了封建时代所使用的公文形式和名目,并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应新的现代社会需要的公文写作和处理制度,尤其是在公文用语方面打破了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白话文使用日趋增多,形成了表达方式上的重大变革。

  9.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公文的文种、作用、书写格式、行文关系、处理程序等,为新中国公文工作的规范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国务院不断对公文工作做出指示和要求,并多次对《办法》进行修订,2000年再次颁布施行了经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使我国的公文写作及处理走向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10. 第二节 公安文书的性质、特点与分类 • 一、公安文书的性质 • 是公安机关行使法定职权和实施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形式 • 是国家意志和法律效力的具体体现 • 公安文书是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合法办案的书面凭证

  11. 二、公安文书的特点 • 内容的政治性与政策法律性 • 作者的法定性与专任性 • 制作的程序性与作用的权威性 • 结构的程式性与体式的规范性

  12. 三、公安文书的分类 • 按照公安文书的功能和运转范围,可分为公安机关行政文书与公安机关法律文书。 • 按照行文关系,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 按照秘密程度,可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普通文书 。 • 按照办理时限的要求,可分为特急、紧急和常规文书 。

  13. 第三节 公安文书写作的研究任务、意义与方法第三节 公安文书写作的研究任务、意义与方法 • 一、公安文书写作的研究任务 • 探讨公安文书写作的规律和要求 ;明确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构建科学的公安文书写作学科体系 • 二、公安文书写作的研究意义 • 提高公安文书写作研究的水平、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提高对公安文书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及公安教育的质量;提高公安文书写作的质量及公安工作的效率 。 • 三、公安文书写作的研究方法 •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 ;综合写作训练的方法 。

  14. 第四节 公安文书写作人员应 具备的基本修养与能力 • 一、较高的政治理论与党性修养 • 二、较高的政策法律和职业道德修养 • 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15. ※思考题: • 1.什么是公安公文? • 2.公安公文的特点有哪些? • 3.公安文书的性质? • 4.简述公安文书的分类。 • 5.公安公文写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修养与能力? • 6.什么情况下可以越级行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