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04 Views
第十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10-1 平衡的目的和分类. 目的:消除附加力、减小振动,改善工作性能和延长寿命。 分类 1) 回转件的平衡: 刚性回转件 挠性回转件 2) 机架上的平衡. §10-2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一、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 总惯性力=加减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原有质量的惯性力= 0…… 达到平衡。. 质径积= 0. 二、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平面内. 质量分散转化为同一平面内的平衡问题. 只要选定质量作用半径,则质量也即确定.
E N D
目的:消除附加力、减小振动,改善工作性能和延长寿命。目的:消除附加力、减小振动,改善工作性能和延长寿命。 • 分类 1) 回转件的平衡: 刚性回转件 挠性回转件 2) 机架上的平衡
一、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 • 总惯性力=加减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原有质量的惯性力=0……达到平衡。 质径积=0
二、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平面内 质量分散转化为同一平面内的平衡问题
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平面内的回转件,其不平衡可以认为是在两个任选回转面内各有一个不平衡质量所产生;要达到完全平衡,必须在所选两个回转面内各加适当的平衡质量。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平面内的回转件,其不平衡可以认为是在两个任选回转面内各有一个不平衡质量所产生;要达到完全平衡,必须在所选两个回转面内各加适当的平衡质量。 • 动平衡:离心力和离心力矩都等于零。
一、静平衡试验法 • 质径积等于零
三、回转件的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 • 许用不平衡量: • 平衡精度:与 校正面偏心距e=不平衡质径积/回转件质量
一、完全平衡法 • 机架上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为零。总质心不动 总质心S 机构在运动过程中S点不动
2和3的总质心落在B点 机构的总质心落在A点
二、近似平衡法 若曲柄已经平衡
平衡惯性力在曲柄加质量使得 垂直分量没有消除,解决的方法是加一个小质量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