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 目的要求 】 掌握重金属、砷盐的检查原理和方法 熟悉 《 中国药典 》 现行版制剂通则的检查项目及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 了解农药残留量的检查原理和方法 了解黄曲霉毒素的检查方法. 药物分析学科. 中药制剂的检查项目: 制剂通则检查 一般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 药物分析学科.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一、中药制剂的杂质 指能危害人体健康或影响药物质量的物质。 (一)杂质的分类 一般杂质 (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 特殊杂质: 根据其来源、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有可能引入的杂质。

hed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2. 【目的要求】 • 掌握重金属、砷盐的检查原理和方法 • 熟悉《中国药典》现行版制剂通则的检查项目及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 • 了解农药残留量的检查原理和方法 • 了解黄曲霉毒素的检查方法 药物分析学科

  3. 中药制剂的检查项目: • 制剂通则检查 • 一般杂质检查 • 特殊杂质检查 • 微生物限度检查 药物分析学科

  4.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一、中药制剂的杂质 指能危害人体健康或影响药物质量的物质。 (一)杂质的分类 • 一般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 • 特殊杂质:根据其来源、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有可能引入的杂质。 (二)杂质来源 • 中药材原料中带入 • 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 • 贮存过程中引起的中药制剂自身理化性质的改变 药物分析学科

  5.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二、杂质的限量检查 1、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或ppm表示。 2、杂质限量检查及计算方法 1)限量检查:规定一定限度,要求所检测的样品中某组分的含量不超过此限度。 2)检查方法 • 对照品比较法:取一定量与被测杂质相同的纯物质或其它对照品 配制成标准溶液,与一定量供试药物的溶液,在相同处理条件下, 比较反应结果,从而确定杂质限量是否超过规定。 • 灵敏度法: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观察 有无正反应出现。 药物分析学科

  6.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3)计算方法 药物分析学科

  7.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例1: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砷盐限量检查 取本品0.4g,加2%硝酸镁乙醇溶液3ml,点燃,燃尽后,先用 小火炽灼使炭化,再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 盐酸5ml与水21ml使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Ⅸ F) 如果标准砷溶液(1µgAs/ml)取用量为2ml,计算杂质限量。 药物分析学科

  8.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例2. 葡萄糖中重金属的检查 方法: 规定:含重金属≯百万分之五(5ppm) 计算:应取标准铅溶液(10gPb/ml)多少ml? 药物分析学科

  9. 2.0X1/106 C.V S = = x106 =0.5g L 4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例3. 溴化钠中砷盐检查 方法:中国药典规定,取标准砷溶液2.0mL(每1mL相当于1µg砷) 制备砷斑 规定:含砷量不得超过4 ppm 计算:应取供试品量(g)? 例4. 肉桂油中重金属检查 取肉桂油10ml,加水10ml与盐酸1滴,振摇后,通硫化氢气使 饱和,水层与油层均不得变色。 药物分析学科

  10. §2 一般杂质检查 一、重金属检查法 1、重金属的概念 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 呈色的金属. 如:Ag、Pb、Hg、Cu、Cd、Bi、Sb、Sn、 As、Ni、Co、Zn等. • 重金属存在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 铅易在体内积蓄中毒,以Pb为代表. 药物分析学科

  11. §2 一般杂质检查 一、重金属检查法 (一)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1、原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供试品不经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药物分析学科

  12. §2 一般杂质检查 2 操作方法 样品管 对照管 结果观察 样品 对照 药物分析学科

  13. §2 一般杂质检查 3.讨论 ①  标准铅溶液浓度:27ml溶液中Pb2+标准溶液10g/ml1~2ml ②  硫代乙酰胺试液: 95版药典改用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 ③  溶液的pH: pH在3.0~3.5时, 呈色较完全. ④  供试品溶液有颜色时的处理 a.外消色法:Ⅰ. 稀焦糖溶液调节,Ⅱ. 指示剂调节 b.内消色 药物分析学科

  14. §2 一般杂质检查 3.讨论 ⑤  干扰物的排除方法 a.供试品中微量高价Fe3+存在 干扰:弱酸性溶液中Fe3+氧化H2S析出S,产生混浊影响检查. 排除:加入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使Fe3+还原为Fe2+. 如:葡萄糖酸亚铁中重金属的检查. b.供试品为铁盐(大量的Fe3+) Fe3+在HCl溶液中能形成配位化合物用乙醚提取 Fe3++HCl →[HFeCl6]2-(黄色) 或水层加氨试液调至碱性,残存的Fe3+可用KCN掩蔽, 按第三法检查. 如:枸橼酸铁铵的重金属检查 药物分析学科

  15. §2 一般杂质检查 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中药 一、重金属检查法 (二)第二法:灼烧后检查 1、原理: 供试品先炽灼破坏后,使有机结合的重金属游离, 再按第一法 检查.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供试品需灼烧破坏,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经处理后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药物分析学科

  16. 缓缓炽灼 放冷 H2SO4 0.5-1.0ml 供试品 炭化 加热 HNO3500-600℃ H2SO4除尽 放冷 完全灰化 蒸干 HCl 2ml水15ml 中性 按第一法检查 蒸干 氨试液 注意:做空白试验 §2 一般杂质检查 一、重金属检查法 (二)第二法:灼烧后检查 3、操作: 药物分析学科

  17. §2 一般杂质检查 一、重金属检查法 (二)第二法:灼烧后检查 4、讨论: a. HNO3处理后,必须蒸干除尽NO. b. 炽灼温度严格控制:500-600℃ c. 含钠盐或氟的有机药物在炽灼时改用铂坩埚或硬质玻璃 (玛瑙) 蒸发皿. 如:盐酸氟奋乃静中重金属检查 药物分析学科

  18. §2 一般杂质检查 一、重金属检查法 (三)第三法:硫化钠法 1、原理 在碱性介质中,以Na2S为显色剂, 使Pb2+与S2-作用生成PbS 的混悬液, 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比较, 不得更深. 2、适用范围适用于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但能溶解于碱性溶液的药物中重金属的检查. 3、方法 取供试品适量,加NaOH试液5ml和水 20ml使溶解后,置纳氏比色管中,加Na2S试液5滴, 摇匀, 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比较. 药物分析学科

  19. §2 一般杂质检查 一、重金属检查法 (四)第四法:微孔滤膜法 1、原理 同第一法 2、适用范围 当重金属含量低(2-5g) 时, 在比色管中难于目视观察,采用本法. 3、方法 使重金属生 成的硫化物富集于微 孔滤膜上(铅斑)提高 检查的灵敏度. 药物分析学科

  20. §2 一般杂质检查 二、砷盐检查法 (一)古蔡氏法Gutzeit(法定方法) 1、原理: 初生态的氢 ① AsO33-+3Zn+9H+→AsH3↑+3Zn2++3H2O 砷化氢与溴化汞试纸作用: ② AsH3+2HgBr2→2HBr+AsH(HgBr)2 (黄色) AsH3+3HgBr2→3HBr+As(HgBr)3 (棕色) As5+反应速度慢,需将As5+转化为As3+ 药物分析学科

  21. §2 一般杂质检查 二、砷盐检查法 (一)古蔡氏法Gutzeit 1、原理: 故加入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剂,将5价砷还原为3价砷 AsO43-+2I-+2H+→ AsO33-+I2+H2O AsO43-+Sn2++2H+→ AsO33-+ Sn4++H2O I2+Sn2+→ 2I-+Sn4+ 4I-+Zn2+→ [ZnI4]2- Sn2++Zn→ Sn+Zn2+ 促进反应向右进行 形成锌锡齐,有利于反应平稳的进行 药物分析学科

  22. §2 一般杂质检查 二、砷盐检查法 (一)古蔡氏法Gutzeit 2、装置: 3、操作: ① A瓶:标准砷溶液(1µg/ml )2ml +盐酸5ml+水21ml+KI试液 5ml+酸性SnCl2试液5滴, 室温放置10min ② A瓶+锌粒2g,接导气管C ③ 25℃ -40℃水浴45min 取出,比较砷斑颜色深浅 HgBr2试纸 醋酸铅棉60mg (装管高度6-8cm) 药物分析学科

  23. §2 一般杂质检查 二、砷盐检查法 (一)古蔡氏法Gutzeit 4、讨论 1) Zn粒 2)溴化汞试纸的选择 3)适宜的PH值及反应温度和时间 4) 干扰物的排除 a、供试品是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 干扰: 排除方法:加入浓硝酸处理 b、 供试品是铁盐(Fe3+) 干扰:Fe3+能消耗还原剂(KI、SnCl2), 并能氧化砷化氢. 排除方法:先加酸性SnCl2试液使Fe3+ → Fe2+ 药物分析学科

  24. C H C H S S C H 2 5 2 5 2 5 S S + 6 A s H 3 + + 6 A g A s N N 3 C C A g C N N C C H C H C H S S 2 5 S H 2 5 S 2 5 §2 一般杂质检查 二、砷盐检查法 (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法定) 第一步:同古蔡氏法生成砷化氢 第二步:砷化氢还原Ag-DDC溶液,产生红色的胶态银. • 目视比色法 • 仪器分析 510nm,可定量 药物分析学科

  25. 2As 3+ + 3SnCl2 + 6HCl 2As + 3SnCl4 + 6H+ 棕褐色 §2 一般杂质检查 二、砷盐检查法 (三)白田道夫法(灵敏度低) 1、原理:SnCl2在HCl中能将砷盐还原为棕褐色的胶态砷, 与 一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按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较, 判断供试品中砷 盐的限量. 2、对含锑药物中砷盐的检查不能用古蔡氏法,需用白田道夫法. 药物分析学科

  26. §2 一般杂质检查 二、砷盐检查法 (四)奇列氏法(次磷酸法) 1、原理: 在盐酸酸性溶液中, 次磷酸还原砷盐为棕色的游离砷,与标 准砷溶液同法处理后比较颜色. NaH2PO2+HCl→H3PO2+NaCl 3H3PO2+H3AsO3→3H3PO3+2AS↓ 2. 特点 不受S2-,SO32-,Sb干扰 灵敏度较古蔡氏法低 药物分析学科

  27. H2O H2O 样品 标准溶液 30%硫氰酸铵 d.HCl 25ml 50ml 4ml 过硫酸铵50mg §2 一般杂质检查 影响药物稳定性 三、铁盐检查法 第一法 硫氰酸盐法 1. 原理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色可溶 性硫氰酸铁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呈 的颜色进行比较. 2. 操作 药物分析学科

  28. H2O H2O 样品 标准溶液 25%BaCl2 d.HCl 40ml 50ml 2ml 5ml §2 一般杂质检查 指示性杂质 四、硫酸盐检查 • 1、原 理 • 硫酸盐与氯化钡在盐酸酸性溶液中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浑浊液, • 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与氯化钡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浑浊 • 比较. 2. 操作法 浓度范围:0.1mg~0.5mgSO42-/50ml 药物分析学科

  29. §2 一般杂质检查 指示性杂质 五、氯化物检查 1. 原理 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氯化银白 色浑浊液, 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 化银浑浊程度比较, 浊度不得更大. Cl- + Ag+ AgCl↓ H+ • 5ml HNO3/50ml,30-40℃,置暗处反应) • ※ 适宜的浓度范围:50-80 µg Cl- /50ml 药物分析学科

  30. §2 一般杂质检查 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包括水分 及其他挥发性成分。 六、干燥失重 • 检查方法 • 常压恒温干燥(烘干法)----受热较稳定的中药制剂 恒重:连续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不超过0.3mg • 干燥剂干燥 ----受热易分解或挥发的供试品 硅胶,五氧化二磷,硫酸等干燥剂 • 减压干燥—熔点低、受热不稳定及较难赶除水分的供试品 药物分析学科

  31. §2 一般杂质检查 七、水分测定法 • 检查方法 • 烘干法----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成分的供试 • 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的供试品 • 减压干燥----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 气相色谱法----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等 各类型中药制剂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 费休法 药物分析学科

  32. §2 一般杂质检查 八、炽灼残渣 1、定义:有机物经高温炽灼后残留的非挥发性物及杂质,多为金属的氧化物或无机盐类。 2、操作:供试品1.0~2.0g →置已恒重的坩埚中 →精密称定 →炽灼至炭化→放冷 →硫酸0.5~1ml使湿润 →低温除尽硫酸蒸气→700~800℃至灰化 →精密称定 →恒重 3、注意:如需将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控制 在500~600℃。 药物分析学科

  33. §2 一般杂质检查 九、灰分测定 1、总灰分: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则其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烬而残留,由此所得灰分为“生理灰分”,即总灰分 2.酸不溶性灰分中药经高温炽灼得到的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成为酸不溶性灰分。 注意:当灰分本身差异较大时,增加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药物分析学科

  34. §2 一般杂质检查 十、有害元素的测定 05版药典增加“铅、镉、砷、汞、铜”的限量测定 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测定药材:甘草、黄芪、西洋参、丹参、白芍、金银花 限 量:铅≤5ppm,镉≤0.3ppm,砷≤2ppm, 汞≤0.2ppm,铜≤20ppm 药物分析学科

  35. §3 特殊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指在该药品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根据其来源、 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有可能引入的杂质。 • 西洋参中人参的检查 • 大黄中土大黄苷的检查 • 阿胶中碱性挥发性物质的检查 • 乌头酯型生物碱的检查 药物分析学科

  36. §4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 常见农药的种类 (1)有机氯类:DDT、六六六等 (2)有机磷类:敌敌畏、乐果等 (3)植物性农药:烟叶、尼古丁,除虫菊酯等 (4)无机农药:磷化铝、砷酸钙等 (5)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2,4,5-T等 分析方法:GC(法定方法) ,TLC 药物分析学科

  37. §5 黄曲霉毒素的检查(食标) •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 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 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荧光 • 耐热,在280℃时发生裂解 • 低浓度时易受紫外线破坏,被氧化或遇碱被破坏 • 在水中溶解度低,易溶于油及氯仿、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 • 测定方法 • 总成分:微柱色谱法、 • 单体成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析法、 免疫化学分析法等 药物分析学科

  38. §6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 蒸馏滴定法(CHP) • 四氯汞钠-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 离子色谱法 • 示波极谱法 • 其他方法 药物分析学科

  39. 习 题 • 简述中药制剂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 • 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 简述砷盐检查法(古蔡法)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 药典中收载重金属检查共有几种方法,简述每种方法的应用特点及范围。 • 干燥失重测定和水分测定有何区别?常用水分测定方法有哪些 ? 药物分析学科

More Related